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耳是中温型食用菌,菌丝生长适宜温度25℃~28℃,子实体生长适宜温度20%~25%,生长周期为35d-40d。从银耳栽培季节的选择、培养料配方、栽培室的设置、菌草栽培银耳工艺及其子实体采收与加工等几个方面探索温室菌草袋栽银耳技术。  相似文献   

2.
陈爱靖 《食用菌》2012,34(5):36-37
银耳-滑菇高产高效周年栽培技术,是根据银耳属中温结实型菌类,而滑菇属低温结实型菌类的特点,在同一个菇棚进行两菇周年的高产高效栽培,夏季栽培银耳,冬春季栽培滑菇,并利用银耳废菌糠栽培滑菇,废料得到循环综合再利用,变废为宝,促进食用菌生产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1993年第5期《食用菌》上简要报道了银耳袋栽技术的改进。该技术省工、省时降低成本,产量高,在国内引起很大的反响,来信要求引进技术者甚多,为满足爱好者的需要,现将该技术关键介绍如下: (一)确定栽培季节 袋栽银耳一年可以生产两次,春季3月下旬到4月中旬接种,秋季8月下旬到9  相似文献   

4.
菌种的好坏关系到食菌栽培的成败。我国大规模银耳人工栽培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但菌种质量很不稳定,经常给栽培者造成意外的损失。因此,迫切希望了解优良银耳菌种的生产方法。二十年来,笔者致力于银耳菌种的研制、推广和普及工作,为了使我国食用菌栽培事业更快地发展起来,也想略谈一些粗浅的体会,以求教于先进同业,裨得去伪存真,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前,天津市生产的食用菌主要是平菇、凤尾菇,次之蘑菇、草菇,猴头有少量生产。其它菇类如金针菇、香菇、银耳等还没有生产栽培。天津市有700万人口,是一个很大的食用菌消费市场。近二年食用菌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但是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商品生产规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青州市杨家庄乡大尹村认准了发展食用菌生产是农村脱贫致富上的好路子,大力发展银耳生产。为了解决栽培中的技术问题,他们成立了技术小组,指导全村农民栽培银耳。从制种、发菌培养、出耳喷水,直到采收,晾晒、包装都进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取得了好收成。全村银耳年收入三百多万元,户均收入平均六千至七千多元。大尹  相似文献   

7.
瓶式栽培和袋式栽培是食用菌产业两种栽培模式,瓶式栽培有一定局限性,而袋式栽培适合所有菌类企业化生产。不同菌类袋式栽培对塑料薄膜袋材质与规格要求不同,对其中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和类比,涉及的食用菌品种有金针菇、杏鲍菇、海鲜菇、香菇、黑木耳、猴头菇和银耳等。  相似文献   

8.
银耳菌种生理性变与生态失控所致病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耳是众多食用菌生产中栽培难度较大的一个品种。俗话说:“银耳生产无常胜将军。”一语道破了:本领再高的栽菇能手,难免会出现1~2批的失败。根据多年来的实践分析,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栽培者在管理技术上的失误,然而也不可否认银耳栽培的丰欠成败与菌种有直接的关系。为了避免因菌种质量问题,给栽培者带来生产上的失利,本文就关于银耳菌种除了杂菌污染和虫害侵袭之外,针对生理性变与生态失控所致的病害作了一些探讨,目的是抛砖引玉,希望得到完善的理论依据。1 病态特征与病理剖析银耳菌种是一个混合菌丝体结构。即由银耳菌丝和一种称为“…  相似文献   

9.
1981年我就订阅了《食用菌》。在《食用菌》的指导下,1982年春开始从事食用菌生产,制香菇种200袋、银耳种600袋,请了几人用段木栽培香菇和银耳。当年菌种就收入900多元,香菇收入100多元,银耳收入1100多元,共收入2100多元。1983年又开始种植茯苓,1984年出售茯苓和茯苓菌种收入5600多元,加上香菇菌种和香菇收入400多元。全年单食用菌一项就比83年翻了两番。我深深地感到没有《食  相似文献   

10.
针对银耳属普遍存在的伴生现象,对银耳属各种菌与其伴生菌的关系,及在人工栽培中菌种制备的应用研究进行介绍。对照已研究较清楚的银耳,对银耳属中可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在基础研究及栽培技术研究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栽培食用菌的培养料一般为锯末和棉籽壳,一些平原地区和不种棉花的地方,原料短缺。最近,一些栽培食用菌专业户利用高粱壳和葵花籽皮做培养料培植银耳、黑木耳、猴头、平菇、凤尾菇喜获成功,生产速度和产量与用锯末和棉籽壳差不多,农户们不  相似文献   

12.
江苏洪泽县把食用菌生产当成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项目来抓,全县共栽培香菇、金针菇、银耳14万袋、平菇、草菇2.7万平方米,创利57万元。近年来,为了使食用菌生产进一步扩大规模,洪泽县相继成了蔬菜、食用菌办公室和食用菌协会,全县有10个乡镇配齐了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县政府优先解决  相似文献   

13.
我县是传统的产糖区,甘蔗渣资源很丰富。县科委为了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以甘蔗渣为主发展食用菌生产,今年在主要产糖近区的榆墙公社食用菌栽培示范点,利用木屑和甘蔗渣袋栽银耳对比试验,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湖北是我国食用菌的传统产地之一。房县燕牌黑木耳、京山县的香菇、罗田九资河的茯苓都是驰誉中外的产品,深受国内外人民的欢迎。目前,湖北省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约有十余种,已形成生产能力的有黑木耳、香菇、银耳、茯苓、天麻、蘑菇、平菇、草菇、凤尾菇等九种,后四种是近几年才开始栽培的新品种。现在全省72个县几乎都生产食用菌。据不完全统计,1981年全省食用菌总产量约2500多吨,总产值约2400万元。按产值占总产值的百分比计,依次是黑木耳47.21%,银耳25.81%,天麻12.65%、  相似文献   

15.
银耳无公害生产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湖广 《食用菌》2005,27(5):25-26
银耳栽培技术相对而言比其他食用菌难度都大,因为银耳突出的特性是菌丝体由银耳菌丝和伴生菌的香灰菌丝组成,两种菌丝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又有差异;生长周期短,仅有35~40d;且春季湿度大,气温忽高忽低;加上老菇区空间杂菌孢子多,病虫害易发;管理上稍有疏忽就会造成失败,栽培老手一年也会出现一、二批失利。因此,就有“银耳生产无常胜将军”之说。笔者根据菇农反映的银耳栽培中所出现的病虫害,进行综合分析,并按照无公害生产的要求提出防治措施,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唐海龙  桑培永  刘娟 《食用菌》2012,34(6):44-44
西安市长安区食用菌栽培以平菇、香菇和双孢蘑菇为主,生产季节主要集中在每年9月至翌年5月,6-9月为食用菌生产断茬期,断茬期食用菌价格上涨2-3倍。为了填补当地夏季高温季节食用菌生产这一空白,探索利用食用菌生产废料这一有机资源,实现食用菌周年生产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古田县地处福建东北部,常年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发展食用菌生产条件优越。原先,这里的食用菌,七十年代初开始人工栽培,大步发展是始于实行改革政策后的七十年代末。1980年,掀起了“银耳热潮”,产量比两年前增长了二千多倍,赢得了“银耳之乡”之美称;1985年,形成了“香菇热潮”,产量比三年前增长了近百倍,1989年,出现了令人惊叹的  相似文献   

18.
<正>最新数据显示,目前福建三明市已有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30家,年总产量1.8万吨,总产值2.2亿元。平均吨价1.2万元,比常规栽培平均吨价0.65万元,提高效益近1倍。其中福建祥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设计日均产银耳100吨,领跑全国工厂化银耳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19.
通江(县)是银耳人工栽培发祥地。通江银耳特指在四川省通江县境内生长在青冈木上的银耳子实体。介绍通江银耳的栽培技术经历了古法栽培、旧法栽培、新法栽培和创新栽培四个历史阶段:古法栽培是找寻自然长有银耳的山林采伐青冈树,置于林间让其出耳,选山是其重要工序;旧法栽培形成了选山、砍棒和排山等13道作业工序;新法栽培融入了现代食用菌栽培理论技术,应用人工菌种和设施干预,形成有制种、砍棒、斫眼、接种、发菌、排堂等15道作业工序,增产和稳产效果显著;创新栽培突出栽培作业轻简化,在“凹口式”接种生产栽培种、电钻打孔和以钢架塑料大棚代替土墙耳堂等5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列举通江银耳历史产量和销售价格,指出曾经作为清朝贡品和达官显贵高端消费品的通江银耳,随着栽培技术的进步、产量的大幅增加及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如今普通群众也能够消费。  相似文献   

20.
在野生状态下,各种食用菌是在特定的季节及生态环境下发生的,与当时当地的营养、温度、湿度(水分)、植被等条件密切相关,这是物种经过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正是由于人们弄清并提供了相应的营养、环境条件,食用菌的人工栽培才得以成功。常规栽培与食用菌自然发生季节相吻合,而打破自然气候的限制,排除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食用菌不能正常发生的季节进行生产栽培,人们称之为"反季节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