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干平菇、香菇及其下脚料打粉作为原料,添加一定量的玉米淀粉混合,采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膨化,后将产物粉碎,生产出营养健康的食用菌冲调粉,从而提高食用菌利用率,积极响应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食用菌粉的膨化、冲调工艺进行优化,食用菌粉挤压膨化最佳条件为:混合菌粉添加量30%,物料含水量15%,挤压膨化温度120℃;最佳冲调工艺为:粉碎程度90目菌粉、冲调加水量80mL(10g)、水温70~80℃、蔗糖添加量5%、糊精添加量3%,此条件下冲调效果较好,甜度适中,无结块,且具有食用菌香气,感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添加金针菇粉和香菇粉对馒头比容、高度、感官和质构特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菇粉适宜添加量:金针菇粉2.5%,香菇粉1%;确定复合菇粉馒头的最佳制作工艺为:金针菇粉1.5%,香菇粉0.5%,小麦粉98%,加水量50%;和面时间7 min,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50 min,成型后在室温下醒发15 min。在此条件下制作的馒头具有较好的品质。研究为金针菇、香菇的深加工利用探索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金针菇固体培养几种胞外酶活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主要研究了金针菇菌丝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胞外酶的活性变化。测定了木聚糖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变化及蛋白质、还原糖的含量变化。并探讨了金针菇在改变了碳源的培养基上胞外酶、蛋白质、还原糖的变化。结果表明 :金针菇在固体培养过程中 ,三种酶均有活力 ,但呈现较大差异。培养过程中蛋白质和还原糖含量随时间变化 ,且与酶活力有关。改变固体培养基中的碳源 ,则胞外酶活性、蛋白质和还原糖含量又呈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金针菇菌丝体食品研究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针菇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糖类,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尤其是儿童经常食用可以有效地增长智力和身高。但由于金针菇的子实体生长周期长,只能在低温(3~ 18℃)出菇,故都在冬季生产,且新鲜的子实体难于保藏,所以价格较高。为了满足人们食用的需要,日本已采用深层发酵的方法生产金针菇菌丝体,我们亦于1985年研究成功。一、菌种来源:生产金针菇粉的菌种是从金针菇新鲜子实体分离获得的纯菌种,并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鉴定认可。二、生产工艺:以金针菇纯菌种为生产用种,采用工业深层培养的生产方法,其工艺流程如下:培养基为葡萄糖、蔗糖、酵母粉、黄豆饼粉、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等。培  相似文献   

5.
富硒金针菇菌丝多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就不同菌种、不同菌株、不同硒浓度、不同培养天数以及菌种在含硒斜面上驯化与否等因素对富硒金针菇菌丝多糖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固体菌种、液体菌种和孢子菌种培养的金针菇001号富硒菌丝多糖含量均高于对照;金针菇12号菌丝多糖含量最高;一定浓度的Na2SeO3可提高菌丝多糖含量;菌种在含硒斜面驯化可提高菌丝多糖含量;富硒菌丝以培养12d时多糖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在白色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中,利用菌草粉替代或部分替代棉籽壳进行白色金针菇生产。在栽培料筛选中,用菌草粉替代或部分替代棉籽壳作栽培料对白色金针菇产量影响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粉托鬼笔(Phallus hadriani)在不同固体培养上的生长特性,采用固体培养基皿培法培养粉托鬼笔,研究不同固体培养基、不同碳源、不同氮源对粉托鬼笔的生长、菌丝形态、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托鬼笔菌丝体在不同固体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尤其是在麦麸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最好。粉托鬼笔菌丝体对所试的不同碳源均能利用,而在以甘露糖、山梨醇、蔗糖、麦芽糖、木聚糖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培养时生长速度较快。在所试的不同氮源中,对有机氮源均能利用,而无机氮源中只对硫酸铵利用较好,在以亚硝酸钠和尿素为氮源的固体培养基上未见肉眼可辨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以PDA培养基为对照,观察在含有不同比例荞麦秸秆粉培养基上平菇、金针菇和鸡腿菇菌丝生长状况,并对培养的母种使用效果做了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从母种菌丝生长状况来看,平菇、金针菇、鸡腿菇均在配方2上菌丝生长最好,长速最快;从供试7个配方母种使用效果看,平菇、金针菇以配方5最好,鸡腿菇以配方2最好。  相似文献   

9.
金针菇除有性世代产生担孢子外,它还具有无性阶段产生粉孢子的特性.近年来,育种工作者利用无性粉孢子进行金针菇遗传育种.但据观察,不是所有的金针菇菌株都能产生大量粉孢子的,为此笔者对金针菇粉孢子产生的因子作了初步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供试材料①菌株:FV-2、FV-9、FV-50和FV-51.②培养基:马铃薯琼脂(P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葡萄糖琼脂(DA).  相似文献   

10.
金针菇是一种营养丰富 ,且有一定保健作用的大众食用菌。各种栽培品种多 ,其中有的研究报道较多 ,有的则较少见到报道。本文对金针菇 1号和黔朴 6号固体培养条件下所需的碳氮源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实验材料1 1 供试菌种 金针菇 1号 ,黔朴 6号 (菌种由贵州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气调库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栽培熟料的配制、接种、培养、管理、采收、保鲜贮藏及杂菌防治等生产技术,旨在更好地利用气调库高效便捷的控温控湿调气等功能来满足金针菇周年生产条件,解决夏季供应茬口期消费者的需求,提高菇农收益。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感官评价为考量指标,研究1种新型食用菌面条的加工工艺。结果显示,食用菌挂面的最佳配方为羊肚菌粉1.0%、鲜金针菇粉3.5%、银耳粉0.1%、竹荪粉0.05%。此条件下制备的食用菌面条在质构上富有弹性、低黏性、硬度适中、有嚼劲。  相似文献   

13.
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筛选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慈桐  祁勇 《食用菌》2010,(6):13-14
以菌丝生物量为主要指标,通过对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研究,适宜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2℃,培养基初始pH6.5,接种量10%;通过发酵罐内菌种培养,确定了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的生长曲线,培养84~96h菌丝生物量最大,发酵罐液体菌种的培养终点为96h;通过应用试验,确定液体菌种的最佳菌龄为84h;通过用液体菌种接种与用固体菌种接种的栽培生产性能比较试验,用液体菌种接种比用固体菌种接种的栽培,菌丝长满期提前12d满袋,头潮菇采摘期提前10d,第二潮菇采摘期提前9d,生物学效率提高5.8%。  相似文献   

14.
以绿芦笋出口加工下脚料经干燥、超微粉碎制得的芦笋全粉为原料,通过对多种稳定剂及其复配试验,研制了能够迅速溶解的绿芦笋超微全粉茶,探讨了不同工艺条件及添加剂对产品质量,特别是对芦笋超微粉茶溶解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稳定剂对制品综合品质的影响按从优到劣的顺序依次为:黄原胶〉果胶〉CMC—Na〉海藻酸钠〉魔芋粉〉麦芽糊精;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每冲调100mL芦笋粉茶,其芦笋超微全粉最适用量为0.4g,最佳稳定剂配方为0.10g黄原胶+O.10g果胶+0.05gCMC-Na;各组分按比例混合均匀后,用冷、热水冲调均可迅速溶解,其中以60℃左右的温水冲调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以金针菇干燥制粉后添加于韧性饼干,采用感官评定和质构分析方法,研究了菇粉添加量及配料组成对饼干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针菇韧性饼干的最佳配料组成为以低筋面粉100 g为基准、金针菇粉2.5%、盐1%、小苏打1%、碳酸氢铵0.5%、内酯1%、糖粉25%、水5%、牛奶3%、油13%、鸡蛋25%。该研究为金针菇在韧性饼干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金针菇(Collybia velutipes)属低温型菇类,子实体形成的适宜温度为8~10℃,适宜在高寒山区栽培。我们从1980年以来,对金针菇的生育特性及商品化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现将在北方高寒山区金针菇的栽培技术简介如下。一、培养原料培养金针菇的原料很多,如高粱秆、玉米秆、豆秸、胡麻秸、高粱壳及葵花籽皮等等均可以用.现以高粱壳和葵花籽皮为例,介绍两个较好的配方:①高粱壳50%,高粱粉50%,另加尿素、过磷酸钙及石膏粉各1%。②葵花籽皮50%,葵花籽皮粉30%,谷糠20%,另加过磷酸钙及石膏粉各1%。  相似文献   

17.
高淑敏 《北方园艺》2011,(12):154-156
为适应高海拔气候条件下金针菇规模化栽培生产,以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野生植物研究所选育的金针1号菌株为试材,研究了5种培养基配方对金针菇菌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号培养基配方(玉米粉5%、麸皮1%、酵母粉0.5%、葡萄糖2%、KH2PO40.1%、MgSO40.05%、CaCO30.2%、维生素B11 mg),在25℃1、80 r/min的培养条件下,恒温培养6~7 d,培养出的金针菇液体菌种菌液清亮、颜色浅黄、菇香味浓、菌球直径小、密度大,接种栽培袋后,多点上下同时发菌,发菌速度快,菌龄一致,与对照固体菌种接种后发菌时间对比缩短18 d。  相似文献   

18.
金针菇液体与固体菌种制作及栽培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金针菇液体菌种与固体种菌种制作及瓶栽对比试验,是为液体菌种的大规模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应用液体菌种,菌丝萌发时间明显缩短,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金针菇出菇整齐且产量高。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金针菇菌种为"众兴1号",菌盖纯白,稍内卷,不易开伞。菌柄细长,粗细均匀。菌丝生长快,出菇早且产量高,栽培周期短,抗病力强,此品种是适合液体和固体  相似文献   

19.
超微茶粉的主要原料为茶树鲜叶,既可作速冲饮料,也可作食品添加料。超微茶粉可细化为红、绿茶粉,茶粉可用于糕点制作,经过科学的加工工艺,可提升糕点保健性能。在简要分析超微茶粉加工技术的基础上,以超微绿茶粉蛋糕为例,探讨了茶叶糕点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20.
以大米、玉米为培养基质接种灵芝菌种,通过测定灵芝固体发酵菌丝的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确定其在食品领域的开发应用价值。结果如下:以大米、玉米为基质的灵芝固体发酵菌粉的灰分、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类胡萝卜素含量和总抗氧化性均高于普通的大米和玉米。而以玉米为基质的灵芝固体发酵菌粉的抗氧化活性较强;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则以大米为基质的灵芝固体发酵菌粉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