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在林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专家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上,探讨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在林业中的应用,提出了精确林业工程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平台设计框图及其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2.
科技信息     
●“精确农药使用中连续目标图像采集与处理”通过成果鉴定2 0 0 3年 6月 2 8日 ,江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南京林业大学完成的江苏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精确农药使用中连续目标图像采集与处理”进行了鉴定。鉴定委员会听取了课题组的成果汇报、审阅了鉴定技术文件材料、观看了程序演示 ,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形成如下意见 :(1 )该研究成果实现了精确农药使用中连续树木目标图像的采集与处理及树形的自动识别 ,该技术成果将为以城市生态林为代表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提供一种全新的防治技术。(2 )研制了适应室内喷雾测试控制的树木图像处理系…  相似文献   

3.
林木虚拟生长模型是应用计算机模拟树木在三维空间中的生长发育状况,而农药精确施用模型是应用计算机模拟农药按需定量喷施、与目标植物接触以及产生药效等一系列喷施作业情况。如果把两者耦合起来,将直观模拟出林木正常生长、受病虫害侵染、农药发挥效果、长势有所好转等一系列交互效果,可为调整植物保护策略、制定农药喷施方案和研制新型植保机械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文中分析了农林病虫害防治情况和农药精确施用的重要性,在综述国内外喷头雾化性能模型、沉降沉积模型(飘移模型)、施药量调节模型、雾化特性预测模型等农药施用模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探讨两模型协同机理和林木虚拟生长模型及耦合模型实时性协同环境,提出了基于农药施用过程与防治药效的模型协同研究、基于林木形态结构模型的仿形对靶喷雾模型研究以及农药精确施用多模型交互协同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油剂是农药加工的一种剂型。近二十年来,随着超低容量喷雾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它已成为超低容量喷雾的专用剂型。我国自1973年引进超低容量喷雾技术以来,油剂农药有了迅速发展,品种不断增多,产量逐年增加。百菌清油剂就是近几年研制成功,并已应用于林木病害大面积防治的一种新型杀菌剂。将其用于超低容量喷雾  相似文献   

5.
基于机器视觉的树木图像实时采集与识别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树木图像的实时采集与识别技术 ,以及树木图像处理及分析软件系统的开发 ,并自行设计制作了室内模拟实验系统。树木图像处理技术包括图像的获取、图像的增强、图像边缘检测、图像分割和图像的特征提取与识别。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分离施药目标与非施药目标提供依据 ,有助于精确农药喷雾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传统喷雾机械通常仅关注无生命的机械作业性能,而忽略了有生命的植物因素,造成喷雾机械智能化水平不高。文中在分析农林植物表型对喷雾机械设计方法和喷雾性能影响的基础上,系统综述国内外开展的智能喷雾机械研究,提出基于植物表型的智能喷雾机械设计方法研究展望,探讨分析基于农林植物表型特征参数的新型、高水平智能化喷雾机械,并指出农林植物表型技术的发展必将推动绿色智能喷雾机械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在变量喷雾供药系统的研究中,由于控制对象及控制算法尚未突破,使得目前的精确供药系统很难满足动态变化的变喷量精确农药流量控制。笔者从变量喷雾供药系统入手,基于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及其两端压差决定其通流量大小的原理,对变量施药的供药系统进行了研究,利用Matlab中的BP神经网络工具箱函数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拟合和测试,结果表明:流量调节阀两端压差恒定时,其通流量的大小与其开口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利用BP神经网络拟合了压差恒定时,通流量与调节阀开度的非线性递增关系曲线,经过结果分析,验证了BP神经网络在该控制系统中的可行性。此项试验分析为变量喷雾精确供药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影响农药利用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我国农药利用率现状、农药本身特性、喷雾机械性能、施药技术、环境条件、靶标植物的冠层结构及表面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农药利用率的原因,提出在充分利用农药剂型、农药助剂、环境和作物群体结构的条件下,通过改进喷雾机械性能、引进先进的喷雾新技术、研制新的农药剂型、培训施药人员、提高施药质量、减少农药流失和喷液量等措施提高农药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静电喷雾防治病虫害综述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综述了静电喷雾技术中的雾滴充电方法和喷雾性能,并对静电喷雾技术在林木育苗大棚和果园的病虫害防治、林业化学除草、航空农药喷洒等方面的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静电喷雾技术中的雾滴充电方法和喷雾性能,并对静电喷雾技术在林木育苗大棚和果园的病虫害防治,林业化学除草,航空农药喷洒等方面的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农林植物受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的发生面积居高不下,化学农药防治是消灭或控制病虫草害等有害生物胁迫的最主要方法,而农药喷雾性能直接影响着病虫草害防治效果.通过农药喷雾全过程性能综合分析图,归纳了农药喷雾过程中的雾化性能、输运沉降性能和沉积性能.其中,雾化性能包括雾流锥角形状、射流贯穿长度、液膜破碎距离以及药液在线混合等喷雾宏...  相似文献   

12.
森林火灾扑救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一种森林火灾扑救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开发原理以及模型建立,同时提出了资源竞争决策的思想。资源竞争决策是一种能够应用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复杂的决策方法,具有应用领域广、适应性强、资源有效利用率高、评价机制完善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农药在线混合是农药精确使用的有效途径,其中在线混合均匀性是影响施药效果的关键因素。利用高速摄像和图像处理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PCA),研究了农药在线混合均匀性的计算方法。在混药浓度一定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流量下的混药流场,利用高速摄像系统采集图像:提取兴趣区域图像(100×300)并进行均值滤波和简单缩放预处理,选择感受野大小为50×50像素、步距为5像素的步距式搜索方式来选取感受野子图,并对感受野子图进行尺寸为2×2像素、步距为2像素的均值池化;设置累积方差贡献率等于98%,对所有感受野子图进行PCA分析,可视化主成分特征和主成分系数分布,根据主成分特征相似性来可视化均匀性和定量计算不均匀性值。其中,当流量逐渐减小时,农药在线混合不均匀性值均值逐渐增大,均匀性变差。研究表明,利用高速摄像技术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农药在线混合均匀性是可行的,为农药在线混合均匀性评价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采用无人机开展竹林喷雾施药防治试验,通过设置5个不同无人机作业航速,分析雾滴在竹林中的沉降率、覆盖密度、密度变异系数、有效喷幅和防治效果,明确无人机的作业航速对喷雾雾滴沉积分布及防效的影响,为构建无人机喷雾施药关键技术体系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无人机作业航速对雾滴沉积分布和防效有较大的影响,当无人机作业航速为2.0 m/s时,竹冠水平与垂直方向雾滴的沉积分布最好,可获得较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噻虫啉防治马尾松毛虫和蜀柏毒蛾的林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了静电喷雾与非静电喷雾48%噻虫啉悬浮剂和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防治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Walker)和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林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相同浓度药液,静电喷雾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非静电喷雾的防治效果,药液浓度越低,增效幅度越大;静电喷雾低浓度药液与非静电喷雾高浓度药液能获得同样防治效果,可节省农药30%以上;48%噻虫啉悬浮剂4 000倍液和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2 000倍液可作为静电喷雾防治马尾松毛虫3~4龄幼虫和蜀柏毒蛾4~5龄幼虫的适宜药液浓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3S和Web技术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和管理系统是一项集3S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等多项现代技术于一体的复杂系统。本文对此系统的体系结构做了阐述,并重点分析和探讨了建立此系统所需要的若干关键技术,如数字化采集系统、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遥感数据的处理技术、海量数据存贮技术、基于WebGIS的基础数据库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等技术,为实现该系统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黄脊竹蝗生活习性观察和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楠竹纯林内设置标准样地,观察黄脊竹蝗的生活习性,同时选用不同剂型的不同药剂,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对黄脊竹蝗开展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跳蝻上竹时间长达1个月,1~2龄跳蝻主要在杂草、小竹、灌木向阳的的叶面和枝条上群栖,也爬上竹杆;3龄跳蝻后全部上大竹顶梢取食竹叶.室内喷药1h后,施水剂农药的处理跳蝻死亡率达100%,喷施粉剂农药死亡率约90%;5h后,死亡率都达100%.野外喷水剂农药的处理,3d后有跳蝻上竹,对喷药后出土的跳蝻没有效果;喷粉剂农药的林地内5~7d后有跳蝻上竹,在未下雨的情况下,7d内,喷粉剂农药对跳蝻依然有效果;竹杆涂上避拒剂,跳蝻不上竹;粘虫胶能有效地粘住上竹的跳蝻.1~2龄跳蝻在地面活动时间长,上竹时间长,地面或竹杆上施药,作业方便,是除治竹蝗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