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番茄扦插苗在扦插枝生根后至定植一段时间可按常规育苗方法进行管理,但在扦插枝生根成活前阶段对温度、湿度和光照的要求较实生苗严格:1、扦插苗生根期的温度管理要求较高,适宜的温度是25~30℃,在此温度下,枝条容易生根,叶片也能保持正常不萎蔫。温度过高,枝条失水较多,容易发  相似文献   

2.
河套灌区两种造林方式小美旱杨防护林树干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河套灌区萌生造林和移植造林小美旱杨的树干材积量作为树干生物量进行累积生长量、连年生长量、平均生长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从小美旱杨的累积生长量,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三方面分析,由于移植苗需要缓苗期,萌生苗在前期生物量增加较迅速,到生长中后期,移植苗生长较萌生苗快。通过F检验和T检验,这两种造林方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卧式”即将番茄秧苗倾斜放在定植穴中,其优点是促进根系扩大,并利用土表温度较高的特点,促使秧苗迅速发根缓苗:“不封洞”即番茄定植时少覆土不封严洞穴,以防雨后死苗,提高秧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正>番茄育苗所需环境条件1.温度:应掌握"三高三低"的原则。播种后至出苗前温度要高,控制在25~28℃,以加快出苗,出苗后温度降低2~3℃;分苗后至缓苗前温度要高,促发新根,缓苗后温度降低;定植至缓苗温度要高,定植后温度降低,低温锻炼幼苗的适应性和防止幼苗徒长。2.水分:培育壮苗掌握的原则是控水不控温,即通过控制苗床水分防止徒长和病害发生,不能采用降温的方法,防止低温诱发畸形花和无尖苗。  相似文献   

5.
<正>春季早熟番茄定植期取决于大棚内的小气候条件。其指标是10厘米地温应稳定在8℃以上,最低气温在0℃以上(最好能达到6-7℃),并稳定在5-7天后定植。为了适时早定植,应在定植前15-20天扣棚烤地,一般多在3月下旬-4月中下旬定植。定植后的管理主要是温湿度的控制以及浇水、追肥和中耕的管理。温湿度的控制定植后要求较高温度,加速缓苗,为开花坐果奠定物质基础。所以定植后3-4天不放风,棚内维持25-30℃左右,空气湿度可达80%左右。缓苗后要降低  相似文献   

6.
越冬柑橘的光代表团能力与温度条件和休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越冬的柑橘苗光合能力和生长活性进行研究的结果显示,室外橘苗在冬季光合能力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低温作用于叶子的后效,而不是由于植株或器官的休眠状态。光合降低的程度和升温后光合恢复所需的时间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光合下降过程中叶子细胞间隙与环境中CO2浓度的比值最初比较恒定,然后逐渐增大。这一事实表明,降温初期气孔导度和叶肉导度同时协调地下降,以后叶肉导度的下降逐渐占据优势,而在  相似文献   

7.
不同温度和光照对温室番茄光合作用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加温和补光,研究温室番茄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和果实品质的变化规律,为西北地区日光温室番茄精准化管理,以及光合效应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鹏1号"为材料,研究不同的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开花期番茄功能叶片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在同一温度条件下,随光照强度增加,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Pn)增加,但气温超过30℃时随光照强度增加Pn降低;叶绿素a和b含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有所降低,而叶绿素a/b值增加;光照强度增加,番茄果实中V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和糖酸比增加,有机酸含量降低。在同一光照强度下,随温度的增加,番茄叶片Pn增加,在30℃时番茄植株光合作用最强,超过30℃后番茄叶片Pn随温度上升而逐渐下降。随温度和光照强度增加,番茄叶片的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呈增加趋势,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胞间CO2浓度减小,但差异也不显著;叶绿素a和b含量增加,a/b值呈下降趋势;果实糖酸比降低。【结论】在相同温度下,光照强度越强番茄的光合作用越好,品质也越好。西北地区早春茬温室番茄适宜的平均温光条件分别是26.6℃和395μmol/(m2.s)。  相似文献   

8.
朱赢  黄桂凤 《新农业》2010,(5):33-34
<正>君子兰在生长过程中,常因管理不当或受到病虫的侵害,严重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发育,降低观赏价值,甚至造成整株死亡。1.叶片长短不齐一是冬夏两季温度控制不好而产生。夏天温度高、湿度大,叶片容易徒长,使一组叶片变长;冬季温度低植株生长缓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春季大棚番茄灰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预测模型的构建,采用定点观察的方法,开展灰霉病发生规律系统监测,并在系统监测基础上构建番茄灰霉病发病程度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灰霉病的发生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即4月中下旬的快速增长期、5月下旬至6月中旬的稳定增长期和7月上旬以后的缓慢下降期。通过研究番茄灰霉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温度﹑湿度情况,明确了番茄灰霉病与棚室温度及湿度等环境因子的关系,其与温度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并建立了温室大棚中番茄灰霉病流行趋势与温度、湿度间关系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正>茄子在南方大棚生产过程中往往受到枯萎病的侵袭,造成大量植株死亡,以抗枯萎病的茄子品种作砧木,进行嫁接可以有效地防止枯萎病的发生。另一方面,茄子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而且作为一种耐热的蔬菜,茄子在早熟栽培中就会由于地温过低而影响根系的生长,进而影响早熟性;实践证明,与茄子同科类的番茄就具有较强的耐寒性能,特别是野生番茄其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东港市无公害越冬茬番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育苗、整地施肥、定植、缓苗期管理、缓苗后至第一花序果实膨大期管理、结果期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番茄高产高效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一、早衰发生的原因(一)冬前播种较早对越冬茬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豫东地区多年实践证明,冬前8—9月上旬播种者,翌年3—5月易发生早衰。(二)幼苗质量差对越冬茬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由于穴盘育苗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一家一户难以达到标准化管理,培育的穴盘苗质量较差,形成弱苗。弱苗定植后缓苗很慢,缓苗后长势差,常引起番茄中后期早衰。(三)土水肥管理不当对越冬茬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一是温室内常年使用小型农机具耕作,造成耕层变浅;有机肥施用量少,土壤板结,造成根系浅、  相似文献   

13.
一、定植后的管理1.温度。秋冬季温室番茄在生长前期,外界温度较高,管理重点是防止番茄徒长,夜间温室的顶风口和腰风口不要关闭,尽量增大昼夜温差。当外界最低气温低于6℃,要及时进行保温覆盖。进入低温季节,管理重点是采取保温防寒措施来增温。最适宜温度为:白天23—30℃,夜间15—  相似文献   

14.
一、定植后的管理1.温度。温室番茄在生长前期,外界温度较高,管理重点是防止番茄徒长,夜间温室的顶风口和腰风口不要关闭,尽量增大昼夜温差。当外界最低气温低于6℃,要及时进行保温覆盖。进入低温季节,管理重点是采取保温防寒措施来增温。最适宜温度为:白天23—30℃,夜间15—18℃。  相似文献   

15.
种植温室番茄为农民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利润。一般来说,温室的外界温度都比较低,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条件适合番茄的生长。然而,适宜的环境在促进番茄生长的同时也滋生了大量的病菌和害虫,它们的生长给番茄的正常成长带来了很多的不良影响。再加上很多是以连茬的方式进行种植,导致番茄病虫害的危害程度不断严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管理方式防治病虫害的危害,使温室内部的条件适合番茄的生长而不利病虫害的繁衍,确保番茄的高产和优质。本文分析了温室番茄病虫害及防治。  相似文献   

16.
《新农业》2020,(15)
正1良种选择在设施番茄水肥一体化栽培过程中,需要选择兼具较高抗病性、较强抗逆性、品质优良以及商品性良好的番茄品种。2种子处理2.1温汤浸种将种子浸泡于温度为52℃的水中,沿着同一方向搅拌半小时,保证种子均匀受热,这样可以将种子表面携带的病菌杀死。  相似文献   

17.
樱桃番茄设施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樱桃番茄是一种高档的果蔬专用型蔬菜,近年来发展迅速,发展潜力大。传统的粗放式栽培与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制约了樱桃番茄生产的发展。为此,从育苗技术、定植技术、水肥管理、温度管理、光照管理、植株调整技术、花果调整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综述了樱桃番茄设施栽培的研究进展,并对以后樱桃番茄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种植温室番茄为农民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利润。一般来说,温室的外界温度都比较低,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条件适合番茄的生长。然而,适宜的环境在促进番茄生长的同时也滋生了大量的病菌和害虫,它们的生长给番茄的正常成长带来了很多的不良影响。再加上很多是以连茬的方式进行种植,导致番茄病虫害的危害程度不断严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管理方式防治病虫害的危害,使温室内部的条件适合番茄的生长而不利病虫害的繁衍,确保番茄的高产和优质。本文分析了温室番茄病虫害及防治。  相似文献   

19.
在番茄生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引起植株萎蔫的症状,不论是生长期还是结果期均可发生,有的还可在全田蔓延危害。通过多年观察发现,番茄出现植株萎蔫,主要与以下一些因素有关:一、高温进入生长期以后,大气温度升高,高温时的温度一般都在30℃左右,最高温度可达35℃以上,如果保护地栽培的番茄,若在高温时段的中午放风不及时,温度上升得过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低温处理下温室番茄幼苗的生理指标,研究番茄苗期生理代谢与抗寒性的关系。【方法】通过不同低温处理,在番茄幼苗期测定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随温度的降低,番茄植株幼苗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呈下降趋势,而MDA含量、POD活性、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随温度的降低反而升高。温度的降低促进番茄植株幼苗中MDA、脯氨酸的生成和POD活性的增加,且SOD活性与MDA含量呈负相关趋势。【结论】生理指标的变化与番茄品种的抗寒性密切相关;不同番茄品种抗寒性比较,唐粉108耐寒性最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