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研究低磷胁迫对西瓜幼苗生长的影响,在对照和低磷条件下比较了6个西瓜品种(‘华冠’、‘陕农9号’、‘西农8号’、‘M08’、‘农科大5号’、‘千普先锋’)苗期性状指标。结果表明:低磷胁迫对西瓜植株高度和根系生长的影响不同,低磷诱导根系伸长,供试的6个西瓜品种在低磷条件下的主根长度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但对地上部分则表现抑制作用,植株高度显著降低;低磷胁迫下6个西瓜品种叶片SOD活性和POD活性显著升高,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但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降低。6个供试西瓜品种中,‘陕农9号’对低磷胁迫最为敏感,而‘农科大5号’的耐低磷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2.
短暂高温对百合植株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百合栽培品种‘White Heaven'和‘Tiber’为材料,研究了短暂高温胁迫对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同时对SOD、POD同工酶电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7℃和42℃短暂高温胁迫对两品种形态、相对电解质渗透率没有明显影响,47℃处理下‘Tiber’相对电解质渗透率及MDA含量明显提高。高温胁迫提高了两品种SOD、POD、CAT活性。高温胁迫下两品种SOD同工酶带无增减,只是活性改变。‘White Heaven'存在5条POD同工酶带,‘Tiber’存在2条,高温胁迫后‘White Heaven’POD同工酶表达量高于‘Tiber’。以上结果说明:百合植株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抵御一定的高温胁迫(37℃、42℃),不同品种SOD、POD、CAT活性对高温响应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3.
低温胁迫对3个红掌品种叶片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阿拉巴马’、‘大哥大’和‘粉冠军’3个红掌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低温胁迫对其叶片形态、叶片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6 ℃低温胁迫48 h后,‘阿拉巴马’新叶颜色稍有变红,基本没有冷害症状;‘粉冠军’冷害表现最重,温度回升后叶片大量枯死,导致整株死亡;‘大哥大’冷害表现居中,新叶萎蔫。在低温胁迫下,‘阿拉巴马’电解质渗透率缓慢升高,MDA含量增加,CAT、POD和SOD活性均较高,且CAT活性持续上升,POD活性先下降后上升并趋于稳定,SOD活性较稳定,随着CAT活性的增强和POD、SOD酶活性的稳定,在低温胁迫36 h后,电解质渗透率和MDA含量开始下降;而‘大哥大’和‘粉冠军’在低温胁迫12 h后电解质渗透率和MDA含量明显增加,SOD活性开始下降,低温胁迫24 h后CAT活性开始下降,POD活性急剧上升。从形态和生理指标综合来说,3个品种的抗寒性以‘阿拉巴马’最强,‘大哥大’次之,‘粉冠军’最差。  相似文献   

4.
试验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小白菜在浓度为5 mg/L的铜胁迫下膜透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铜胁迫5 d时2个小白菜品种细胞膜透性、MDA含量、SOD和POD活性均降低,CAT活性升高。‘上海青’在胁迫15 d时细胞膜透性、MDA含量、SOD和POD活性回升至最高,CAT活性降至最低;‘五月慢’在胁迫15 d时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显著提高,10 d时SOD和POD活性上升至最高,CAT活性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5.
酿酒葡萄品种耐盐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引进的11个酿酒葡萄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葡萄品种在不同浓度NaCl条件下的盐害指数、株高和根数等指标,从中筛选出4个耐0.4%NaCl的品种,以其中耐盐性较强、中等和较弱的3个品种进一步分析了其在不同盐胁迫下脯氨酸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dismutase,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3个葡萄品种叶片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耐盐性较弱的品种‘Dechaunac’叶片中MDA含量增加幅度大于抗盐性较强的‘Vidal Blanc’和‘Villard Blanc’品种;在0.2%NaCl条件下,3个品种SOD和POD活性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当盐浓度为0.4%时,耐盐性较弱的品种‘Dechaunac’叶片中SOD、POD活性开始下降,而‘Villard Blanc’和‘Vidal Blanc’品种SOD、POD活性继续上升,表明维持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是其抵御盐分胁迫的重要方式。盐胁迫下3个品种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与抗盐性无严格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杧果易受冬季低温寒害,造成产量下降甚至绝收,严重影响杧果产业的发展。通过对杧果不同品种耐寒性的研究,为杧果耐寒品种选育及栽培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贵妃’‘凯特’‘红玉’‘金煌’‘热品6号’和‘台农2号’为试材,测定了低温胁迫下其叶片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低温胁迫下,杧果叶片各指标均高于对照,且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随着温度下降及时间延长,6个杧果品种REC和MDA含量不断升高,CAT活性先升后降;不同品种SOD和POD活性变化不同,‘凯特’‘红玉’和‘金煌’3者活性先升后降,‘贵妃’和‘台农2号’SOD活性呈2种不同变化,‘热品6号’SOD活性先升后降,‘贵妃’和‘台农2号’POD活性呈降-升-降变化,‘热品6号’呈3种不同变化。【结论】低温胁迫过程中杧果叶片REC、MDA含量升高,SOD、POD和CAT活性先升后降,6个品种的耐寒性由弱到强依次为‘台农2号’(-0.97℃)‘贵妃’(-1.68℃)‘热品6号’(-2.11℃)‘凯特’(-2.32℃)‘金煌’(-4.04℃)‘红玉’(-5.14℃)。  相似文献   

7.
谢小玉  张喆 《中国蔬菜》2012,1(22):54-58
利用人工气候箱,采用珍珠岩培养,研究不同温度下镁对黄瓜幼苗生长、碳氮代谢和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下,镁胁迫降低了黄瓜的总叶片数、叶面积、根长、全株干质量和壮苗指数,增大了根冠比。适温下,镁胁迫使黄瓜叶片可溶性蛋白、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根系活力提高;低温下,各处理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活力、可溶性总糖含量较对照降低,还原糖含量较对照升高,多镁和适镁使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较对照降低,缺镁则使其含量较对照提高。多镁和缺镁均导致黄瓜幼苗叶片MDA、H2O2含量及O2 产生速率升高,缺镁升幅大于多镁。低温缺镁对植株的伤害最大,可能与活性氧的增加有关。适温下,镁胁迫使POD、SOD活性升高,其中POD活性升高幅度最大,而CAT活性降低;适温下植株可能主要通过提高POD活性来抵御镁胁迫。  相似文献   

8.
刘攀  耿兴敏  赵晖 《园艺学报》2020,47(5):916-926
为探讨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植物的耐碱性机理,以3个杜鹃花园艺栽培品种‘胭脂蜜’(R. obtusum‘Yanzhimi’)、‘红珊瑚’(R. obtusum‘Hongshanhu’)及‘红月’(R. obtusum‘Hongyue’)为试验材料,对植株进行为期2个月的NaHCO3和Na2CO3混合碱胁迫处理,观察植株在碱胁迫下的形态变化并测定叶片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溶质3个亚细胞部位中活性氧及抗氧化体系的活性。结果表明:根据碱害指数,3个杜鹃花品种耐碱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胭脂蜜’>‘红珊瑚’>‘红月’。在碱胁迫下,3个品种的3个亚细胞部位中H2O2和超氧阴离子水平显著提高,导致MDA含量增加,抗氧化酶的变化存在品种间差异。‘胭脂蜜’的3个亚细胞部位中SOD、POD、CAT和GR酶活性显著提高,APX在叶绿体和细胞溶质中的活性显著上升;而‘红珊瑚’仅叶绿体中的CAT和APX、线粒体中的SOD、POD和CAT以及细胞溶质中的SOD、GR活性显著提高;‘红月’的SOD活性在线粒体和细胞溶质中显著提高,CAT活性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显著提高,POD及APX活性显著下降,GR活性无显著变化。碱胁迫下,3个品种的非酶促抗氧化剂AsA和GSH含量在叶绿体中降低,在线粒体和细胞溶质中增加。抗碱性强的‘胭脂蜜’在碱胁迫后ROS水平较稳定,MDA含量较低,SOD、POD、APX和GR活性较高。3个亚细胞部位比较发现,细胞溶质中H2O2和超氧阴离子的水平显著高于线粒体和叶绿体,抗氧化酶SOD、POD和GR及抗氧化剂AsA和GSH也主要分布在细胞溶质中,活性氧与抗氧化系统的亚细胞分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APX主要分布在叶绿体中;CAT在线粒体活性最高。碱胁迫下不同亚细胞部位活性氧积累和过氧化损伤程度不同,相应的抗氧化防御体系在各亚细胞的响应也不同,细胞溶质是杜鹃花活性氧产生和清除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9.
陈禅友  汪汇东  丁毅 《园艺学报》2005,32(5):911-914
 对12个长豇豆品种幼苗进行10℃低温胁迫处理, 室温(20 ±3) ℃作对照, 5 d后测定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4种细胞保护酶活性。结果表明: 低温胁迫下, 6个早熟品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相应对照显著升高2.3%~8.1% , 3个晚熟品种显著降低; 8个品种SOD活性显著升高27.82% ~128.52%; 4个早熟品种APX活性显著升高10.53%~39.36% , 3个中晚熟品种略有降低。这3项指标能反映豇豆品种耐寒性, 耐寒性品种3项指标升高, 以SOD活性变化最剧烈。CAT和POD活性变化不适合作为长豇豆耐寒性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0.
番茄幼苗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醋栗番茄(‘L03708’)和栽培番茄(‘M82’)为试材,采用15%(w/v)浓度的PEG 6000模拟水分胁迫,研究了干旱敏感性不同的番茄幼苗随水分胁迫时间变化下的失水率、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H2O2)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等指标的变化,以期进一步明确番茄幼苗对水分胁迫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L03708’失水率显著低于‘M82’;在胁迫的1~48h内,‘L03708’的Pro含量显著高于‘M82’;在胁迫1~72h内,‘L03708’的MDA、H2O2含量均显著低于‘M82’,‘L03708’的SOD、POD、CAT、APX活性均高于‘M82’。以上结果表明,番茄幼苗抗旱性强的原因在于能产生更多的渗透调节物质,维持渗透调节能力,增加吸水或保水能力,细胞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强,清除活性氧等物质,减少细胞膜的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11.
杜鹃无土栽培基质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采用发达国家已经大量应用的潮水式(Ebb&Flow)底面灌施营养液栽培系统,以盆栽杜鹃品种‘Mission Bell’作为试材,筛选出适合杜鹃盆花无土栽培 基质配方。混有草炭的M1(体积比:草炭土3+蛭石3+珍珠岩3)、M2(草炭土3+蛭石3+砻糠3)和M4(草炭土2+蛭石2+珍珠岩2+著糠2+腐叶土2)基质配方栽培的植株表现较好,尤以M1处理,即‘草炭土3+蛭石3+珍珠岩3’的等量配方为最优,而椰壳并不适合盆栽杜鹃的植株生长。土壤的理化分析和植物体分析结果表明,营养液灌溉处理后基质的pH值基本相同,但EC值的增幅很大,是由封闭系统内营养液中盐分累积所致;盆内基质中的矿质营养元素和阳离子交换量也明显增加;植物体的营养元素含量水平普遍较高,非常符合杜鹃类植物的生长条件与特殊需求。  相似文献   

12.
 以长豇豆高抗锈病品种‘ZN016’和感病品种‘之豇282’为材料,采用基质栽培,研究了外源硅(Si)处理对锈病菌胁迫下幼苗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加Si处理植株相比,外源Si能提高锈病菌胁迫下两品种幼苗叶片POD、CAT和SOD活性,降低O2-· 产生速率和H2O2、MDA含量,提高感病品种叶片中酚类物质、GSH及AsA含量。在无病原菌侵入时,Si对上述参数影响不一。Si可显著降低感病品种的锈病病情指数,相对防效达31.7%,表明外源Si可通过提高锈菌胁迫下植株体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ROS水平,提高幼苗对锈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3.
红富士苹果果实着色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红富士苹果(Malus×domestica Borkh ‘Fuji’ )为试材,通过测定不同时期果皮内色素含量 与抗氧化酶活性水平,对苹果着色和抗氧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青苷的含量变化与果实抗氧化酶活性密切相关。果实着色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高,随着果实着色活性逐渐下降。套袋可抑制果实抗氧化酶活性,着色期去袋后,SOD、POD活性迅速升高;去袋2 d后,随着果皮内花青苷的积累,抗氧化酶活性逐渐下降。脂氧合酶(LOX)的活性也与花青苷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LOX活性在果实着色前2—3周出现一次高峰,峰后随着花青苷的积累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4.
白菜采后衰老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侯建设  席玙芳  余挺 《园艺学报》2003,30(3):335-337
 ‘早油冬’白菜采后在(20±1) ℃、85%~95%相对湿度条件下贮藏时,乙烯释放量呈下降趋势,失重率迅速升高,呼吸速率先下降后上升,于第6天形成呼吸高峰。外叶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比内叶快。外叶贮藏中SOD和CAT活性变化较大,4 d后迅速下降,特别是CAT活性降幅更大;POD活性先逐渐增加,6 d后急剧上升,MDA含量先缓慢增加,4 d后急剧上升,表明活性氧代谢失调,膜脂过氧化加剧。内叶SOD和CAT变化很小,并保持较高水平,POD活性无显著上升,MDA略呈下降趋势,表明活性氧的产生与清除相平衡,从而防止了活性氧积累和膜脂过氧化加强。结论:白菜的衰老是活性氧代谢失调的结果,外叶比内叶容易衰老。  相似文献   

15.
热处理提高采后杜果抗冷性与蛋白质含量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紫花’卡亡果为试材,探讨了采后热处理提高抗冷性的效果及其与蛋白质含量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38oC 热空气处理0.5 ~3 d极显著地提高了紫花卡亡果抗冷性;热处理提高了卡亡果的蛋白质含量,并且热处理的卡亡果在2oC低温贮藏及室温后熟期间蛋白质含量也保持较高水平;热处理提高了热稳定蛋白在可溶性蛋白中所占的比例。这些结果表明,热处理导致的卡亡果蛋白质含量增加与抗冷性的提高有关,热处理诱导产生的热稳定蛋白是使卡亡果具有抗冷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以番茄、瓠瓜、大白菜、花椰菜、辣椒、茄子、长豇豆、大蒜、芹菜和玉米为试材,研究了
蜗牛对蔬菜和玉米的危害与趋向性。结果表明:蜗牛能啮食大白菜、花椰菜、瓠瓜、辣椒、茄子、玉米苗、
芹菜等7 种作物,在移栽后1 d 即能取食,且有正趋性;番茄、长豇豆和大蒜上未发现蜗牛取食迹象,并
有负趋性。蜗牛最喜欢啮食大白菜,趋性最强;其次是花椰菜;大蒜对蜗牛的负趋性最大。  相似文献   

17.
梨抗寒新品种——寒红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寒红梨’系由‘南果梨’ב晋酥’梨种间杂交选育而成。抗寒、抗病性强,质优。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00 g,最大450 g,果皮底色黄,盖红色,肉质细脆多汁,石细胞少,酸甜,有香气,维生素C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在上海浦东扁豆主产区暴发了一种病害类似于其他作物上发生的菌核病。通过对分离纯化的病原菌进行形 态学观察、致病性鉴定以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确定了该致病菌就是核盘菌属的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该菌可以感染扁豆全株,包括根、茎、叶、花、果实都能感染发病,并且能观察到菌核的形成。研究发现扁豆核盘 菌室内分离培养的最佳碳源是果糖,温度22 ℃,pH 为5,适当的逆境生长条件有利于菌核的形成。扁豆、大豆、普通白菜 来源的核盘菌在ITS rDNA 序列上存在差异。将3 种不同来源的核盘菌相比较,发现它们属于不同的融合群,对不同寄主存 在致病能力上的差异,但都能致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