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种蚕熟蚕时采用花蔟、方格蔟、塑料折蔟等不同蔟具上蔟,以观察熟蚕吐丝结茧化蛹后种茧质量变化.结果:无论是千克茧粒数、茧层率还是死笼率、双宫茧率,方格蔟均优于花蔟和塑料折蔟.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来,据生产单位反映,蚕品种净度有所下降.为了探明影响净度的主要因素,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蚕桑科与本校合作于1988年春、秋两期进行了部分蚕品种的净度与蔟中温湿度关系的试验,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材料 春用蛋品种:杭7×杭8、苔松×皓月、浙蕾×春晓、华合×东肥;秋用蚕品种:浙农1号×苏12、新杭×科明、诸花×朝霞、芳山×星·明.方法 春期和秋期分别将4对春用蚕品种的熟蚕和4对秋用蚕品种的熟蚕放在高温、多湿、  相似文献   

3.
以薪杭×白云为供试蚕品种,于2014年早中秋蚕期在淳安县农村进行了不同组合形式方格蔟上蔟的茧质与效益比较,结果表明,用六联片翻转架方格蔟与搁挂式双联片方格蔟上蔟相比,除洁净指标略低外,上车茧率、解舒率和干毛茧出丝率分别提高6.1个百分点、4.4个百分点和2.8个百分点,差异非常明显;而用六联片翻转架方格蔟与手抬翻转十联片方格蔟上蔟的各项指标差异不大。不同组合形式方格蔟上蔟的操作用工、上蔟面积和使用年限是用六联片翻转架方格蔟上蔟的最优,具有使用方便、延长方格蔟使用寿命、节省结茧场地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上蔟期间蔟室内和方格蔟间的小气候测定,分析了杭7×杭8新蚕品种在不同蔟室小气候影响下的茧解舒率,初步认为:通风恶劣的簇室茧解舒率最低(66.1%),自然通风蔟室的茧解舒率为71.8-76.4%;人工通风蔟室的茧解舒率最高(73.2-79.6%)。故新品种上蔟时,应选用南有大门、北有窗、夜间关闭保温性能好、白天门窗开后气流畅通的民房作为蔟室。如有条件加用人工扇风,对解舒率的提高更有利。 蔟架上放置方格蔟以两层为宜,下层蔟底离地35厘米为好,位置过低则温度较低,湿度过大。方格蔟垫纸处温度最低、湿度最高,小气候恶劣,要及时撤除垫纸。方格蔟平面应放成与盛行气流方向平行,以加强气流的纵深影响,有利于排湿换气。  相似文献   

5.
通过不同蔟具及蔟中环境对彩色茧品种秋丰×黄3茧丝质影响的分析,我们得出:在自然通风或封闭环境中,用方格蔟上蔟蚕茧的一茧丝长、解舒长、解舒率、净度和清洁度要比用蜈蚣蔟好,其中解舒率分别提高了6.6%、5%;用方格蔟或蜈蚣蔟上蔟,在自然通风的蔟中环境下所得到的蚕茧茧丝质量比在封闭环境下高,解舒率更是分别提高了11.4%、9...  相似文献   

6.
<正> 蚕茧茧质是影响出丝率的主要因素。而茧质的提高,除了茧层率主要受蚕的品种和蚕的饲养条件决定外,上茧率、解舒率的高低则主要受蔟具结构的优良程度、上蔟方法的好坏、蔟中营茧期的小气候等条件制约。  相似文献   

7.
采用塑料折蔟上蔟,一般的做法都是将塑料折蔟放在蚕匾上让熟蚕在上面吐丝结茧,折蔟与蚕匾之间垫一张能吸蚕尿的纸,待蚕排完尿后,将垫纸人工去掉。塑料折蔟的优点是能够明显地减少上蔟的用工,可以采用自动上蔟的方法上蔟,采茧效率较高,不伤手,且方便漂白粉消毒,经久耐用,较适合我区蚕种场及农村丝茧育一年多次养蚕的特点。缺点是占用上蔟的地方多,一匾蚕起码要用2~3个折蔟上蔟,占用蚕匾时间长,不利于蚕具的周转使用,二是熟蚕在蚕匾上吐丝结茧,蔟中通风不良,湿度太大,影响蚕茧的解舒率,所以蚕茧易潮湿,茧色偏黄。上蔟中途除去垫纸,不但增加工…  相似文献   

8.
通过4批次在不同季节改善营茧环境因素的试验,研究营茧环境因素与茧丝质量的关系。发现无气流的密闭区死笼率偏高,虫蛹生命率比对照区降低2.44%~15.09%,通风区虫蛹生命率为97.00%,比对照区略高,说明上蔟室密闭,死笼茧增加,虫蛹生命率会明显降低。蔟中环境因素对蚕茧的上车茧率和净度影响不大,高温多湿的营茧环境对一茧丝长、解舒率和干茧出丝率有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对解舒率的影响最大,无气流条件下的解舒率比对照区降低29.49%~54.17%。影响解舒率的主要因素是蔟中的湿度和气流,其中气流对解舒率影响更大。因此在高温多湿的季节,通过加强上蔟室的通风排湿等改善营茧环境因素的措施,可以提高蚕茧解舒率和干茧出丝率,从而提高茧丝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 我省蚕茧质量不高,除了养蚕水平、设施条件落后、蚕种质量存在一些问题以外,与蔟中管理不善有很大关系。解舒率既是蚕茧最重要的质量指标,也是最容易受到蔟中环境条件影响的指标。除此之外,出丝率、健蛹率、上车率、结茧率等质量产量指标也受到蔟中环境条件的影响。近年来,全省蚕茧的解舒率、出丝率、上车率下降到建国后的最低水平,已经严重地影响到整个丝绸行业的生存  相似文献   

10.
比较纸板方格蔟、塑料折蔟、蜈蚣蔟三种不同蔟具上蔟对蚕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方格蔟上蔟的茧层含水率最低,蚕茧匀净度最高,解舒丝长最长,解舒率最高,光折最低。500g茧粒数、上车茧率、好蛹率、干壳量、结茧率、茧丝长和粒茧丝量纤度等指标均以方格蔟上蔟的为优,但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纸板方格蔟是用牛皮箱板纸做成的一种先进的蔟具,它具有营茧位置多、分布均匀、疏密适当、蔟中空气流畅、易于排湿,能提高蚕茧上车率、解舒率和出丝率,茧色白净无污染,且成本低,可多次使用等优点。目前,在推广使用纸板方格蔟过程中存在问题较多,一是新方格蔟有异味,蚕入孔率差,影响使用效果。二是方格蔟绑扎双联片方法不当,横营茧少,茧形不正。三是成熟不齐,游山蚕多,清场费工。四是省略了室外搁挂,蔟室湿度大,环境差,影响茧质。五是配套技术不掌握,怕麻烦,仍然沿用传统方式,从而影响纸板方格蔟使用效果。推广应用纸板方格蔟上蔟是提高蚕茧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熟蚕有排完粪尿后才开始吐丝营茧、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吐丝加快以及向上爬和对气味的避忌性等特点,在纸板方格蔟推广使用中具体要抓好以下几点。1处理蔟具未使用过的纸板方格蔟,要喷撒桑叶汁水或在未污染的蚕沙和桑叶中堆埋5h左右,以改变蔟味,然后在太阳下曝晒1~2d,可提高熟蚕入孔率和结茧率。2添食脱皮激素掌握在有5%熟蚕时,添食脱皮激素,即一张蚕用1支40mg的脱皮激素兑水2kg,均匀喷撒在15~20kg桑叶上喂蚕,10~15h蚕形成熟蚕高峰,这时蚕入孔快而整齐,吐丝营茧好。3结扎...  相似文献   

12.
不同蔟中环境对872结茧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仕叶  詹永发 《蚕学通讯》2000,20(3):9-10,13
872品种是中国蚕研所育成的日×日杂交固定原种,它与871对交繁育的一代杂交种是全国推广的春、秋兼用二化性多丝量品种,深受广大蚕农的喜爱。我所自1999年引进繁育推广以来,发现872于五龄老熟上蔟后,普遍存在着不结茧蚕现象,且数量偏大。为此,笔者于2000年春季,对该品种发生不结茧蚕的原因进行了试验分析。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材料 中国蚕研所培育贵州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引进繁育生产的桑蚕872原种,蔟具为16峰普通塑料折蔟。1.2 试验地点 贵州省蚕研所桑蚕良种繁育推广科育种蚕房。1.3 试验方法 蚕…  相似文献   

13.
<正> 方格蔟具有上茧率高,出丝率高等特点,是一种先进的蔟具。然而目前尚不能大面积推广,除成本高等原因外,上蔟技术不熟练,造成蚕儿入孔率低,花工多,操作麻烦等因素也影响了方格蔟的广泛应用,为此,笔者进行了提高方格蔟进孔率的探索。1.改变蔟中气味新方格纸板蔟有一股浆糊味,部分熟蚕闻此味拒绝入孔。笔者用12×13孔的并联纸板方格蔟20片,每片上熟蚕312头,蔟中保护条件一致,只是蔟具一半进行蚕沙堆埋6小时,改变新蔟气味,另一半不进行处理,其结果堆埋蚕沙处理的入孔2708头。入孔率是86.8%,没有进行蚕沙堆埋  相似文献   

14.
邹付碧 《四川蚕业》2012,40(3):32-33
<正>上蔟是养蚕生产中最后一个阶段,也是丰产丰收的重要环节。蔟具是蚕儿吐丝营茧的场所,其结构是否符合营造优质上等茧,是直接影响茧质好坏的重要条件。纸板方格蔟具有结构合理,有均匀合适的营茧位置;蔟室空间利用率高,利于提高蚕茧解舒;蔟材坚固耐用,便于多次使用;上蔟和采茧方便,利于提高工效等特性,能提高上茧率,增加出丝量,提高解舒率,方便采茧,是当前各蚕区较为普遍使用的蔟具。推广纸板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秦凌波 《蚕学通讯》2001,21(3):18-19
1 优良蚕蔟应具备的条件营茧位置多 ,分布均匀、疏密适当 ;多结横营茧 ,茧色白净 ,无污染 ,上茧率高 ;蔟中空气流畅 ,易于排湿 ,能提高解舒率 ,改善茧质 ;体积小 ,便于贮藏保管 ,成本低 ,能多次利用 ;上蔟和采茧方便 ,又便于蔟的消毒。2 方格蔟片的规格每只蔟片纵 1 3格 ,横 1 2格 ,共有 1 56格 ,每个孔格大小为 4.5× 3× 3厘米。蔟片边框是用 6层牛皮纸胶合而成 ;边框宽39 .3厘米 ,长 54 .5厘米 ,高 3.1厘米 ,蔟片使用时张开成长方形 ,用后可折叠收拢。3 方格蔟上蔟的好处提高蚕茧质量是丝绸行业生存发展和蚕农增收致富的关键 ,普及推…  相似文献   

16.
熟蚕上蔟后到营茧结束期间,环境因素对茧质和生丝品质有影响,尤其对解舒影响很大,主要是蔟中温度、湿度和气流三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对这三种因素的调控,可以提高蚕茧质量。  相似文献   

17.
蚕丝是美化衣饰的天然纤维,是我国传统外贸出口的重要物资,但缫制优质丝,要有优良的原料茧,而茧质好坏与多种因素有关.这样,就需各方协同配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原料茧的价值.一、制丝原料茧的价值与蚕品种蚕品种的优劣是影响出丝率高低的重要因素.制丝原料茧的质量价值是根据4个主要因素决定的:包括丝量价值(出丝率)、解舒价值(解舒率,解舒丝长,丝条故障)  相似文献   

18.
以夏芳和秋白的原种熟蚕为供试材料,分别置于一楼和二楼蚕室上蔟,一楼的蔟中温度为24℃,干湿差1.5℃,相对湿度为85%;二楼的蔟中温度为25℃,干湿度差3℃,相对湿度为73%。夏芳一楼上蔟的蚕茧解舒率为31.81%。二楼上蔟的解舒率66.67%,指数关系为一楼的209.19,一楼上蔟蚕茧解舒丝长333.76m,二楼上蔟的解舒丝长815.2m,为一楼的244.45;秋白一楼上蔟的蚕茧解舒率54.81%,二楼上蔟的解舒率83.54%,指数关系为一楼上蔟的154.42,一楼上蔟的蚕茧解舒丝长426.93m,二楼的解舒丝长为720.91m,指数关系为一楼的160.02,试验结果充分说明影响夏芳和秋白原种蚕茧解舒的主要因素是蔟中环境,而茧丝长因主要受品种遗传特性的影响,在两种上蔟环境中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9.
<正> 原料茧是丝绸行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其质量优劣,与生丝品位等级乃至绸缎的质量都有密切的关系。而制约原料茧质量的因素则涉及到饲料、蚕品种、饲养技术、上族条件、蔟中管理以及收茧、烘茧、贮存等各个环节,过程长,部门多,环节之间又相互影响,因而相当复杂。本文立足蚕桑生产领域,对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谈一些看法。1.蚕品种是影响原料茧质量的遗传基础。建国以来,我省推广过的当家蚕品种中,解舒率以华合、东肥最高,而且解舒成绩稳定,但纤度偏粗;苏16、苏17丝质优,但丝量低,现行的当家品种苏5、苏6量高,但强力不理想。早在  相似文献   

20.
宋志光 《四川蚕业》2007,35(2):17-18
在蚕种生产过程中,从小蚕到大蚕都经过精心饲养管理,希望能有一个好的收获,但往往由于在上蔟过程中一时疏忽,虽注重了温度、湿度、光线的调节,由于上蔟过密,蔟具的使用不当、覆盖物的错误使用等造成浮蚕和同宫茧增多,结茧率下降,死笼率上升等,影响蚕茧的质量和数量,导致蚕种产量的降低,成本的增加。本试验的目的在于找到合适的上蔟密度和适当的覆盖物,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蚕茧品质和蚕种产量。1试验时间、材料与方法1·1试验时间2005年秋蚕期1·2供试材料北碚蚕种场春季生产原种871A×871B、872A×872B,塑料折蔟、一龄塑料蚕网,瓦楞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