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森林资源的减少和生产条件的变化,原木造材由贮木场逐渐转向伐区.由于伐区造材管理工作缺乏经验,虽然制定了很多办法,采取一些有利措施,但仍然出现长材短造、优材劣造不合理现象.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木材资源,而且使生产单位蒙受巨大损失,因此,解决伐区合理造材问题提到日程.为此,在了解伐区造材不合理因素的  相似文献   

2.
提起合理造材,有的同志会说,这是老生长谈了.采伐工作搞了一、二十年,还不懂合理造材.其实不然,最近几年,从我们生产的木材产品看,无论在材种、规格和质量上,都还存在不少问题,虽然年年强调抓好产品质量,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改正.伐区作业、生产管理工作比较混乱.“四人帮”在森工企业产品质量管理上造成的流毒和影响,需要进一步批判和肃清.因此,什么是合理造材?怎样合理造材?坚持合理造材是每个采伐工人在新形势下,需要加深认识并在实际生产中,认真去做的重要问题.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露水河林业局位于长白山腹地,二道松花江上游。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森林经营上没有长远规划,长期过量采伐,进入八十年代后期,森林资源危机十分严重,山场作业条件越来越差,适应机械化作业的伐区逐年减少,手工作业的伐区逐年增加,1996年末手工作业生产的比重达到了4O%。手工作业是在山场造材,由于受山形地势影响、技术水平限制、作业地点分散等因素的制约,直接影响造材质量。选材质量的好坏又直接影响木材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利用好现有的森林资源,通过合理造材,提高木材的产品质量,引起了局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从八十年…  相似文献   

4.
论述和分析了造材生产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提出加强伐区内原木合理造材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谈提高伐区内原木合理造材质量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和分析了造材生产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提出加强伐区内原木合理造材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山场合理造材最佳组织形式的探讨丁宝林,丁洪林,杨英新近几年来,库都尔林业局每年有20%的商品材采用原木集运材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原条的合理造材在山场进行。由于山场合理造材是在伐区内分散进行,与贮木场集中合理造材相比,徙度较大,管理也跟不上。为此,库都尔...  相似文献   

7.
我场次生林区山高、坡长、较陡。相对高差100—200米,坡长300—500米,坡度都在20°以上。近年来采用松江—50型拖拉机集材,其好处是:①集材效率较高,比人工集材提高效率5—10倍;②节省人力,减轻了劳动强度;③便于制材,在集材场造材,比在陡坡上造材安全;④有利于合理造材,提高了大材的利用率;⑤适应范围较广,坡度22°以下的山坡都可使用,亩出材1立方米以上的皆伐区,采用该机集材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根据该机的性能,结合本区的实际情况,我们的做法如下:一、集材道的设计在伐区工艺设计的同时,要进行集材道的设计,做好集材的准备作业。1.选线:20°以下的山坡或者山沟,  相似文献   

8.
集材作业是伐区木材生产的重要工序,集材成本约占伐区木材生产总成本的2/3左右.集材方式的选择对集材任务完成的好坏、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至关重要.目前,由于"天保工程”的实施,可采森林资源逐渐减少,承包经营的发展,使畜力原木集材方式转变为重要的集材方式.山河屯林业局于1985年后全部采取伐区造材、畜力原木集材作业方式.现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对畜力原木集材的特点、措施、发展方向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带岭林业实验局1994年伐区短材生产实行立米产值承包为依据,将几年来实行立米产值承包的做法进行了论述,并将1994年各树种造材在产值承包中的实际出材与产值情况进行了分析,说明了伐区短材生产实行立米产值承包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张传水  陈忠财 《森林工程》1998,14(1):2-2,17
本文就如何提高伐区作业质量,结合生产实践给出了解决方法。文中主要从严格作业规程,合理化造材及搞好集材,清林工作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1.
人工林伐区木材运输作业模式选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南方人工林伐区的常用4种木材运输作业模式进行综合效益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作业条件下,不同木材运输作业模式,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综合效益均不同.建议林业生产决策部门在选择人工林伐区运材作业模式时应综合考虑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在有水路运输条件的伐区,应优先选择船运木材或排运木材;在无水路运输条件的伐区,则应优先选择农用车运材.  相似文献   

12.
天山西部林业局特克斯林场是自治区的重点林业企业之一,全场经营有林地面积36.727公顷,森林总蓄积量1.13O万立方米,每年为国家提供商品材三万余立方米。近几年来该场认真贯彻“以营林为基础,造管并举,造多于伐,采育结合,综合利用”的方针,在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上做文章,使伐区作业质量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进入市场经济合理造材工作的重要意义;搞好合理造材工作的基本环节;量材设计是合理造材工作的关键环节;针对量材、造材作业提出了几点探讨性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原木造材作业有75%在山场进行,25%在中间楞场进行,造材作业粗放,加之少数伐区仍在使用木滑道等落后的集材方式,以及运输条件的限制等,均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少部分不合格原木,使其运入贮木场或货场。如不对这些不合格原木进行必要的二次加工和整容,必将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原木整容的主要内容是:以现行国家木材标准为依据,在贮木场(包括货场)通过打  相似文献   

15.
南方林区人工林生态采运作业模式选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南方人工林伐区常用8种采集运作业模式的综合效益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作业条件下,不同作业模式,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综合效益均不同.作业模式Ⅱ即油锯采伐手扶拖拉机集材船运木材为最优作业模式,作业模式Ⅲ(油锯采伐索道集材农用车运材)为次优作业模式,建议林业生产决策部门在选择人工林伐区采运作业模式时应综合考虑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在有水路运输条件的伐区,应优先选择作业模式Ⅱ;在无水路运输条件的伐区,则应优先选择作业模式Ⅲ.  相似文献   

16.
刘福延  刘红霞 《森林工程》1998,14(1):1-1,13
为了搞好伐区合理造材,提高经济效益,作者认为:首先林从人抓起,提高技术业务素质,并建立一套适宜的制约激励机制,在各极组织层层监督检查下,多造优质,高价,适销对路产品。  相似文献   

17.
集材作业是伐区木材生产的重要工序,集材成本约占伐区木材生产总成本的2/3左右.集材方式的选择对集材任务完成的好坏、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至关重要.目前,由于“天保工程”的实施,可采森林资源逐渐减少,承包经营的发展,使畜力原木集材方式转变为重要的集材方式.山河电林业局于1985年后全部采取伐区造材、畜力原木集材作业方式。现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对畜力原木集材的特点、措施、发展方向探讨如下:l畜力集材的特点 畜力集村适用于伐区坡度大、森林资源分散、公顷出材量小、集材距离长的林相。畜力集材具有机动灵活;…  相似文献   

18.
伐区作业质量,是衡量林业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高低的主要依据.伐区作业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因此加强伐区管理,提高作业质量,是林业企业推行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林业企业与其它企业相同的是都要按照国家计划完成合格的产品,不同的是要在完成合格的产品的同时,必须经营好赖以  相似文献   

19.
吴沂隆 《森林工程》1998,14(2):25-26
本文对国有林场在木材采运中伐区工艺设计、生产成本控制、伐区管理、造材质量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实行打枝机械化作业的迫切性森工企业原条生产的工艺流程,主要由伐区、运输、贮木物三大阶段组成。在伐区阶段中,打枝是一个比较繁重的体力劳动。立木伐倒以后,必须经过打枝、截掉梢头才能集运下山(当然带树冠集运材不在此限)。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打枝作业是木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