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风力发电机组升压变电站是风力发电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欧式箱变、美式箱变及落地式变压器台三种升压变电站型式进行了经济技术比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几种主要应用在风力发电场的无功补偿装置,对几种主要无功补偿装置进行了经济、技术综合比选。  相似文献   

3.
风力灭火与爆炸灭火技术在秦岭林区救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力灭火和爆炸灭火是秦岭林区常用的灭火方法,而风力灭火机和灭火弹是秦岭林区灭火最常采用的工具。分析其灭火原理,熟练掌握灭火技术,对指导森林防火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便携式风力灭火机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便携式风力灭火机是为适合我国林区条件而发展起来的灭火机具,风力灭火机的研究在我国林火扑救方面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分析了风力灭火机的灭火机理和灭火特性,总结了便携式风力灭火机的发展历程,对风力灭火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风力灭火机已成为我国东北、内蒙古等重点林区的主要扑火机具。风力灭火机属于用空气作灭火介质的高速气流灭火机具。因而灭火队员有必要了解高速气流灭火的机理与能量,明白高速气流灭火的主要因素,从而达到更有效地使用风力灭火机.进一步提高灭火效果。  相似文献   

6.
春季是用白僵菌等粉剂防治松毛虫的最佳季节,三门江林场在实际工作中反复实践,总结出用风力灭火机喷粉的方法:根据每公顷用药粉量,在防治林区均匀布置喷药点,在喷药点将风力灭火机启动好,一人持风力灭火机,风筒成45°,朝向所要喷粉的树冠,加大油门,另一人用瓢舀药粉贴近风力灭火机风轮进风向的外壳下边,由进风将药粉自然带入风壳内,药粉随即从风筒吹出冲向树顶,达到防治的目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强森林防火工作,近几年,我省林区先后配置了千余台风力灭火机,有读者来信询问灭火机的操作、使用方法。就此,我们请省防火办的罗襄生同志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风力发电在我国内蒙、新疆等边远省区、沿海岛屿以及林区防火瞭望塔等构筑物上有了较快的应用。其中,以重量轻、体积小的小型永磁式风力发电机的发展最为迅速。为不断总结这种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制造经验,使其在更大面积上的推广使用,现将笔者在设计制造中的几点体会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1研制MHJJ-A(B)型风水混合灭火机具的目的意义本课题的目的是研制出一种风水混合灭火器具,以使在森林扑火战斗中,能有一种比普通风力灭火机灭火能力更强、扑火性能更好和扑火效率更高的灭火工、器具。本课题是课题组根据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30多年的扑火经验,通过改进普通风力灭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秦岭林区日气温、大气湿度、风力、风向、天亮时间的探讨,确定了在早晨火场火势小(零星状的点火或团火)、蔓延速度缓慢、坡位低的最佳扑救时间段。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地径与胸径相关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南京市紫金山灵谷寺风景区的马尾松纯林中随机抽取349株马尾松样木,对其胸径(D1.3)和地径(D0)进行实测,采用多模型选优法建立了胸径和地径的相关数学模型。结果显示,选取的线性、乘幂、指数和抛物线4个方程的相关指数均大0.92,系统误差均小于3%,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13%,其中乘幂曲线方程拟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郭贵香  秦华 《林业调查规划》2020,45(1):184-189,196
采用外业实地调查、内业数据分析整理及照片拍摄的方法,对贵州师范大学校园里的地被植物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其园林应用配置现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校园内的地被植物包括一二年生花卉、多年生宿根花卉、攀援地被植物、灌木类地被植物及水生类地被植物5类;园林地被植物具有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性质与功能合理配置,植物季相景观营造,满足园林造景艺术性等4个配置特点。针对校园地被植物应用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实行生态配置,丰富植物的群落层次和季相变化,加强地被植物的调整和养护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DL/T475-2006《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测量跨步电压的方法,通过大电流发生器模拟一个故障电流给被测物体,再用内置等效人体电阻的电压表对模拟人体双脚的电极进行了跨步电压的测量,并找出了其降低措施,为以后跨步电压的测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北方城市地被植物应用质量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地被植物固有的特征和北方城市配置应用特点,将地被植物分为基础型地被、骨干型地被和点缀型地被3类。运用频数统计法选择株高、生育期、观赏价值、绿色期、覆盖力、生长势、适应性、养护频度8项指标,构建了地被植物外观质量、生态质量和使用质量3大指标体系。制定评价标准,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验证地被植物的质量等级。通过实例分析验证,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评价结果符合客观实际,对于北方城市地被植物的评价选择应用,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2019年3月,在浙江省温岭市采用1年生和2年生红豆树Ormosia hosiei实生苗造林,幼苗分别为地径2 cm带土球及营养钵苗、地径4 cm带土球截顶苗和全冠苗,于2019年10月测定苗木的高度、地径,分析不同试验处理(苗木规格、苗木类型、截干方式、施肥处理)对红豆树当年生幼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措施下,地径2 cm幼苗适宜带土球种植,地径4 cm带土球幼苗进行截顶造林更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不同施肥处理间也有较大差异,除地径2 cm营养钵幼苗施用菌根肥和混合施用菌根肥加30 g·株-1复合肥表现出较明显受抑制生长外,其余各施肥处理对红豆树苗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以地径2 cm营养钵苗和地径2 cm带土球苗施用30 g·株-1复合肥、地径4 cm带土球截顶苗施用50 g·株-1复合肥生长效果明显高于其他施肥处理。选择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高径比和造林成本4项指标,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红豆树苗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综合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红豆树幼苗采用地径2 cm带土球苗并施以30 g·株-1复合肥的造林综合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6.
地被植物不同基质繁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小丑火棘、亚菊、小叶牛至等几种地被植物采用不同基质繁殖的生根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碳化谷壳作地被植物扦插基质,其效果较好,扦插时间短、生根量大、生根率高。  相似文献   

17.
在借鉴国外耐践踏植被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耐践踏地被植物这一新概念,并阐述了耐践踏地被植物的特点和应用价值,扩展了园林地被植物的内涵,有利于我国的节约型生态园林建设。基于国内外对草坪草及相关耐践踏性地被植物的研究,综述了地被植物耐践踏性的抗性评价指标。该文还介绍了国外已应用的几种耐践踏地被植物,并推荐了一些国内野生地被植物资源中可作为耐践踏的种类。  相似文献   

18.
对锡林浩特市城防林的配置模式和其所具有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带对不同高度层的风速降低作用差异很大。灌木树种主要以降低近地层风速为主,对高层风速影响相对较小。与对照相比,城防林带中,无论是从植物种的多样性还是单位面积植物地上部分的生物产量均有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对地被植物的概念、特点、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分析丽水市的地被植物应用现状,可开发利用的野生地被植物资源的基础上,对目前丽水市区地被植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具体的解决途径以及开发潜力进行分析,并推荐一些适于丽水市区应用的地被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20.
在公园绿地人工种植麦冬草,采用常规的养护措施,有选择性地保留部分乡土地被植物,任其繁殖,自然生长,从而达到绿地覆盖的效果。试验4年后形成3种不同的复合型地被组合,这些地被组合适应性强、抗逆性强、节水耐旱、观赏性好,同时可以降低养护管理成本。这种建植技术适合在城市公园非重点观赏区、郊野公园,滨河公园以及其他绿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