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红豆树根瘤的形成时间和根瘤的数量与圃地土壤的质量有关,在土壤水肥条件好的环境中,1 a生苗木中的根瘤少见,且根瘤个体极小;在土壤较贫瘠的圃地中,红豆树根瘤十分发达,数量多且形成时间早。红豆树根瘤能够促进苗木生长,有根瘤生长比无根瘤生长的1年生红豆树植株中,根系的干物质增长率46%、根系鲜重的增长率41.9%、茎干物质增长率40.3%、植株总干物质的增长率35.0%、植株总鲜重增长率22.4%、植株叶的干物质增长率14.8%。截根处理有助于根瘤菌感染苗木植株,苗木生长更健壮:截根处理的苗木径高比为4.1%,未截根处理的为3.4%;截根处理促进根系的发育,截根处理的侧根总长度47cm/株、未截根处理的侧根总长度为26cm/株、侧根增加率为80.8%,截根处理的须根总长度228cm/株、未截根处理的侧根总长度为102cm/株、须根增加比率123.5%;截根处理促进苗木根幅的扩大,比未截根处理的根幅增大27.3%。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金黄熊猫树盆栽关键技术,以广东引进种子培育的1年生实生苗为材料,开展金黄熊猫树盆栽施肥、植株矮化、整形技术试验,分析比较施肥、截顶摘心并喷施整形素对金黄熊猫树盆栽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控释肥的效果优于普通复合肥,每盆施用控释肥20 g处理的植株生长量最大,株型较均匀整齐,其树高、地径、冠幅3项指标比相同施肥量复合肥处理分别提高24.07%、8.62%、23.99%;截顶摘心并喷施整形素可以有效抑制金黄熊猫盆栽苗株高的生长,实现植株矮化整形,喷施浓度为100 mg·L-1或200 mg·L-1整形素水溶液,可在保障植株地径和冠幅生长量的同时,抑制株高的生长,减小高径比。盆栽的营养和树体控制关键技术是每盆施用控释肥20g、截顶摘心并喷施整形素水溶液100~200 mg·L-1。  相似文献   

3.
采用4个水平追施氮肥进行杨树截干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追施氮肥能够促进杨树截干苗生长,各处理水平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以50g·株~(-1)施用量效果最好,苗高达2.87m,地径达2.96cm。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我国北方地区彩叶树种银杏生长中较好的施肥配方,开展了氮磷钾3因素3水平的施肥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配比处理对银杏树高、地径、叶片生长等生长因子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纯N 4.6 g·株-1、纯P 6.4 g·株-1、纯K 1.1 g·株-1的处理组合对苗高以及单株叶质量增加效果最好,纯N 9.2 g·株-1、纯P 3.2 g·株-1、纯K 1.1 g·株-1的处理组合对地径以及单叶质量的增加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5.
针对辽宁朝阳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和经济林发展现状,将黑果腺肋花楸这一优良生态经济型树种应用于山地造林实践中,研究了不同措施对朝阳山地黑果腺肋花楸栽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整地方式(反坡梯田、水平阶、鱼鳞坑、水平梯田)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以修筑水平梯田法为最佳的整地方式,黑果腺肋花楸的平均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为96.0%和94.3%。采用水平梯田整地,在回填土中施入不同剂量的保水剂(0、0.5、1.5、2.5和3.5 g·株-1),对苗木当年成活率及苗高、地径当年生长量3个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影响,以施用2.5 g·株-1保水剂成活率最高;施用3.5 g·株-1保水剂平均树高和平均地径最大,但与2.5 g·株-1处理差异不显著,生产上建议施用2.5 g·株-1。  相似文献   

6.
施用不同的氮、磷肥对油松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基于氮磷沉降研究的背景下,在满足油松生长所需的氮磷元素条件下合理施肥,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该文以3年生油松播种苗为试材,根据辽宁省大气氮沉降量和我国大气中磷的年均总沉降量,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模拟研究氮磷沉降对油松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施磷或氮磷共施均提高了油松的苗高和地径,氮施用量2 g·m-2、磷施用量0.5 g·m-2处理的苗木苗高最高25.75 cm;氮施用量2 g·m-2、磷施用量1 g·m-2的苗木地径最粗5.56 mm;氮磷添加对根生物量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对地上部分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因此,氮施用量2 g·m-2、磷施用量0.5 g·m-2为油松幼苗最适氮磷施肥配比。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氮磷钾等不同肥料组合对七叶莲幼林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用N、P、K、NP、NK、KP、NPK、羊粪、阿维菌素9个施肥处理,以不施肥处理(CK)为对照,开展七叶莲幼林施肥试验。3 a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七叶莲幼林的地径、树高、生物量的生长影响极显著。经多因素综合评价,最佳的施肥组合是NP处理(尿素75 g·株~(-1)+过磷酸钙75g·株~(-1)),3年生幼苗平均高度达到164 cm,地径2.28 cm,萌枝数量2.88枝·株~(-1),地上部分鲜重1211 g·株~(-1);综合评价排名第1,综合评价值为0.5799;年收益是38119.5元·hm~(-2)。可推荐作为七叶莲苗木培育和造林后幼树施肥上使用。  相似文献   

8.
探明指数施肥对杂交新美柳(Salix matsudana×alba)幼苗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可为其苗木培育提供基础。以1年生杂交新美柳扦插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法,设置对照(CK)、常规施肥(CF)和指数施肥(EF1、EF2、EF3、EF4)共6个处理,每次施肥间隔时间为30天,共施肥5次,每30天对苗木的苗高、地径进行测量,生长结束后,测定生物量。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情况下,杂交新美柳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差异表现较大,EF2处理的苗高生长量最大,比CF处理高出36.40%;EF1处理的地径生长量最大,比CF处理高出21.63%。EF处理的生物量显著高于CF和CK,其中EF2处理表现最好,全株生物量、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与CK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96.86%、84.31%和157.60%。综上,指数施肥3.0 g株-1施氮量和19.99 g株-1多元复合肥是杂交新美柳1年生培育的适宜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指数施肥能诱导苗木对养分的奢侈消耗并建立养分库,从而实现苗木对肥料的稳定持续吸收,进而实现养分在体内的稳定积累,针对1年生赤皮青冈幼苗对不同水平指数施肥的响应,对比常规施肥,旨在探索不同施肥方式和施肥水平对赤皮青冈在不同时间段苗木生长阶段的生长速率大小以及苗木质量指标的影响,揭示指数施肥对赤皮青冈苗木生长的潜在影响以及赤皮青冈苗期对氮素的需肥规律,为赤皮青冈苗木培育和人工林培育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赤皮青冈1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法,基于对照(CK)、常规施肥(CF)、指数施肥(EF1、EF2、EF3、EF4)等6个处理,施氮量(纯氮)分别采用0、3.0、1.0、2.0、3.0、5.0 g·株-1,分5次施入,每30天施入1次,施肥前先测量苗高、地径,生长期结束后,用全量收获法测定每1株的苗高、地径、干质量。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生长指标分析。【结果】在不同处理条件下,施氮处理对苗高、地径等影响不同,赤皮青冈的苗高生长差异表现较大,表现为EF2 EF1 CF EF3 EF4 CK,其中处理EF2的苗高达136.5 cm,比对照处理95.2 cm高出43.41%,比常规施肥CF处理高出25.34%,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 0.05)。对地径的影响差异表现为EF2 EF1 EF3 CF EF4 CK,其中中低浓度的指数施肥EF2和EF1处理,对地径生长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0.05),地径分别比对照处理高出49.33%、37.38%;中高浓度的指数施肥处理EF3、EF4与常规施肥处理CF对地径生长的促进作用效果相同,也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由不同处理条件下赤皮青冈苗木总生物量介于58.13~125.80 g·株-1,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质量指数差别较大(P 0.05),其中以处理EF2、EF1最佳。【结论】指数施肥不仅能节约肥料的施用量,减少肥料的浪费,还能有效提高赤皮青冈苗木质量。综合分析不同施肥方式和施肥量,指数施肥方式EF2处理(2 g·株-1)指数施肥处理在苗高、地径、总生物量、质量指数等指标显著优于1 g·株-1的处理及其他处理,在根比重方面也表现略优,从苗木质量培育的角度综合考虑,指数施肥2 g·株-1是赤皮青冈苗木培育的最佳处理,能获得最佳的苗木形态指标和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红椆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对红椆2年生直播苗和2年生撒播苗移栽容器苗苗木质量进行对比试验,同时采用不同规格容器和遮荫处理对1年生撒播苗移栽到容器后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容器育苗可显著提高红椆苗苗高、地径、主根长、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容器规格对移栽后苗木成活率影响不显著,但对苗木生长有显著影响;采用80%遮阳网遮荫,容器苗成活率较高,苗木高生长也显著增加,但苗木地径生长与60%遮阳网遮荫处理的苗木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以福建山樱花(Cerasuscampanulata)1a生实生苗为材料,研究了移植时间、叶量及土球对移植成活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植时间对成活率、地径和苗高生长都有极显著影响,以休眠期移植效果最好,其成活率、地径和苗高均最高,分别为97.07%、1.86cm和1.85m。在抽梢期和生长旺盛期移植时,摘叶移植的成活率为83.80%,是带叶移植的1.18倍,但对地径和苗高生长影响不大;带土球移植的成活率和苗高分别为81.76%和1.55cm,分别是不带土球移植的1.12倍和1.07倍,但地径生长差异不大。福建山樱花苗木移植在休眠期进行最好,其次是萌动期,在抽梢期和生长旺盛期移植,需将叶片全部摘除并带土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黧蒴栲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利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了黧蒴栲芽苗截根移栽、截根苗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黧蒴栲芽苗截根处理对苗高、主根长、一级侧根数、叶干重、茎枝干重、根器官干重有极显著影响,对苗木地径、一级侧根长度有显著影响.芽苗截根处理后苗木高度增加17.51%、地径增加13.72%.不同剪叶处理方式对黧蒴栲苗木造林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芽苗截根苗造林以剪叶75%效果最好,造林成活率达95.86%,而未剪叶苗造林成活率为57.69%;应用芽苗截根苗造林可提高造林成活率17.0%~24.0%,增加当年树高、地径生长量分别为18.22%、15.44%.  相似文献   

13.
利用ABT2号生根粉和NAA,研究不同叶面处理方式对长白落叶松移植苗生长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处理方式不同,对长白落叶松移植苗生长的影响不同,其中,涂刷侧枝的处理方式对苗木生长量有促进作用,而喷洒处理方式则有抑制作用。涂刷侧枝时,ABT2号处理的苗高、地径平均为41.1 cm、0.46 cm,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7%、5%;NAA处理的苗高、地径平均为37.4 cm、0.51 cm,分别比对照提高了7%、16%。喷洒时,ABT2号处理的苗高、地径平均为33.6 cm、0.41 cm,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7%;NAA处理的苗高、地径平均为31.4 cm、0.43 cm,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1%、2%。  相似文献   

14.
云南高氏甜龙竹苗木质量分级及造林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保障高氏甜龙竹(商品名)苗木质量,提高造林效果,在昆明市嵩明县、富民县,保山市昌宁县,玉溪市元江县开展了播种育苗和扦插育苗试验,以苗高、地径为分级指标研究了高氏甜龙竹1年生苗的分级标准。结果显示,不同地区苗木的分级标准具有一定差异,其中富民县和元江县对Ⅰ级苗的要求较高,富民县Ⅰ级播种苗要求苗高≥8.31 m、地径≥4.63 cm,元江县Ⅰ级扦插苗要求苗高≥6.55 m、地径≥3.67 cm。高氏甜龙竹不同育苗方式,其苗木生长状况存在差异,表现为播种苗的各项生长指标均好于扦插苗,特别是根系的生长状况和每丛株数,播种苗的平均根系数量、根系总质量、每丛株数分别是扦插苗的7.07倍、7.13倍和6.69倍,表明播种苗以后的生长潜力更大。不同等级的高氏甜龙竹苗木的造林效果,无论是播种苗还是扦插苗,Ⅰ级苗的造林成活率均达到100%,Ⅱ级苗的造林成活率也可达到95%以上,Ⅲ级苗的造林成活率均低于82%。  相似文献   

15.
舟山新木姜子苗木分级及不同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苗高和地径作为苗木分级的质量指标,对舟山新木姜子一、二年生苗木进行逐步聚类分级,得出一年生苗木分级标准为:Ⅰ级苗苗高≥19.7 cm,地径≥0.38 cm;19.7 cm>Ⅱ级苗苗高≥13.8 cm,0.38 cm>地径≥0.30cm;Ⅲ级苗苗高<13.8 cm,地径<0.30 cm.二年生苗木:Ⅰ级苗苗高≥49.1 cm,地径≥0.59 cm;49.1 cm>Ⅱ级苗苗高Ⅰ≥29.5 cm,0.59 cm>地径≥0.38 cm;Ⅲ级苗茁高<29.5 cm,地径<0.38 cm.应用分级标准对3种育苗密度的苗木进行分级.并通过不同密度与苗高、地径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培育一年生舟山新木姜子苗木最适密度为300株/m2,二年生苗木的最适密度为200株/m2.  相似文献   

16.
1995年对伊犁州19个引种杨树主栽品种进行扦插育苗试验,通过对1年生苗木地径、苗高随机抽样调查后进行方差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伊犁州19个杨树引种品种的苗高、地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1年生扦插苗苗高及地径最大差距可达1.04 m、0.83 cm。其中,生长最快的品种有78-8、优胜003、格氏、中林23等4个,其苗高平均为3.22 m,地径平均为2.36 cm;生长较快的有78-133、中林、沙兰杨等12个品种;表现最差的是斯大林、加小×俄9#、健227等3个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厚朴造林质量,开展了苗木地径、亩高与厚朴幼树生长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厚朴苗木高度对幼树生长无明显的影响,苗木过高反而会降低造林成活率;苗木地径大于0.9cm时,地径对幼树生长也无显著的影响。因此,厚朴苗木不宜以苗高为分级依据。厚朴苗木的适宜高度可从便于起苗、运输、栽种等生产环节来确定。厚朴苗木地径的分级,优质苗的下限也不应大于0.9cm。  相似文献   

18.
杨春生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3):80-82,100
采用苦槠裸根苗、容器苗在不同立地条件下与桂花、杉木、木荷进行混交造林试验,连续2 a的观测结果表明:苦槠容器苗的造林成活率、树高、地径生长量均比裸根苗高;Ⅰ级地苦槠的造林成活率、树高、地径生长量均比Ⅱ、Ⅲ级地高。说明营建苦槠人工林选择立地条件较好,采用容器苗造林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采用金佛山方竹母竹分株单株蔸苗、1年生营养袋实生苗、1年生实生裸根苗造林,对造林后竹苗的地径生长、苗高生长、新发苗(笋)数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苗木对苗木地径生长、苗高生长、新发苗数量均有显著影响。对苗木地径生长的影响为:母竹分株苗造林>裸根苗造林>营养袋苗造林;对苗高生长的影响为:母竹分株苗造林>裸根苗造林>营养袋苗造林;对新发苗(笋)数量的影响为:营养袋苗造林>裸根苗造林>母竹分株苗造林。  相似文献   

20.
从昭通市引进美国竹柳进行插条扦插育苗、营养袋苗上山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扦插育苗未用药剂处理,成活率达100%。在保证水湿条件,只施一次肥的粗放管理条件下,7个月苗高达1.5~2.5 m,地径1~2 cm。在造林后只铲一次草的粗放管理条件下,裸根苗在洼子地造林的成活率较高,达90%,在干旱坡地造林的成活率低,仅为17%;组培营养袋苗在干旱坡地造林的成活率最低,仅为10%。造林1年后,组培营养袋苗在干旱坡地的年均树高和地径生长量为28.1 cm和0.32 cm;扦插裸根苗在洼子地的年均树高和地径生长量为74 cm和1.7 cm;扦插裸根苗在干旱坡地的年均树高和地径生长量为30 cm和0.4 cm。试验表明:水湿条件或灌溉条件是保证美国竹柳引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