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1肾肿发生原因1.1饲料因素1.1.1蛋白质含量过高。饲料中的蛋白含量过高,超出肉鸡生长和生产的需要,多余的蛋白质会分解为尿酸,血浆中的尿酸含量增高,超出肾脏排泄能力时就会  相似文献   

2.
<正>肾肿是肉鸡常见的一种病,以肾脏肿大、肾功能障碍和尿酸盐蓄积为主要特征。1肾肿发生的原因1.1饲料因素1.1.1蛋白质含量过高:饲喂全价饲料,是肉鸡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生产性能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3.
发病原因(1)饲料中的蛋白质长期过高而引起的疾病(也称痛风病)。肉用仔鸡在生长过程中如果蛋白质含量过高,造成代谢中的尿酸增多,生成的尿酸盐也多,不能及时排泄出去则沉积于肾脏、尿道、肠管等而导致鸡死亡;  相似文献   

4.
<正>痛风是由于体内尿酸代谢障碍、血液中尿酸浓度升高、大量尿酸经肾脏排泄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肾损害及肾机能减退,进一步引起尿酸排泄受阻,形成尿酸中毒的一种代谢性疾病[1]。发病原因:如长期的摄入高蛋白质饲料;营养、管理、疾病导致的肾脏损伤和尿酸盐代谢障碍;长期缺乏维生素A或维生素A和维生素D长期过量;饲料中钙、镁含量过高、磷含量不足;中毒性疾病等都能引起痛风。禽类痛风多见于肉仔鸡和笼养蛋鸡,临床将雏鹅痛风  相似文献   

5.
高蛋白饲料引起蛋鸡痛风症的中西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殖实践中,一些养殖户为追求高产蛋率,在饲料中过量添加蛋白质饲料,蛋白质水平过高导致机体蛋白质代谢障碍,引起机体尿酸水平增高,超出机体的排除能力,大量的尿酸盐就会沉积在关节囊、关节软骨、内脏、肾小管及输尿管中,从而导致痛风症。临床上表现为运动迟缓、关节肿胀、厌食、口渴、排白色稀粪为特征。产蛋率急剧下降,严重的出现死亡。  相似文献   

6.
痛风是指蛋白质代谢障碍而引起的以尿酸盐沉积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也称尿酸盐沉积症。饲料配方中蛋白含量不可过高(在20%以下),以免造成肾脏损害和形成  相似文献   

7.
鸽痛风是一种与鸽体内蛋白质尤其是核蛋白代谢障碍,以及肾功能障碍有关的尿酸血症,其特征是在鸽的内脏或关节中发生尿酸盐(主要是尿酸钠)沉积。2002年8月31日,我县某肉鸽厂存栏的1000对成鸽中,有300余对成鸽发病,死亡11只时前来就诊。1.症状病鸽开始少食,精神沉郁,冠与肉髯苍白和贫血,继而排出白色稀粪,粪中有大量尿酸盐,羽毛松乱,常突然死亡。2.剖检变化心脏、肝脏、脾脏表面覆盖一层石灰样尿酸盐,肾脏肿大呈黄白色,表面有尿酸盐沉着所形成的小白斑点,输尿管被尿酸盐所阻塞。3.病因分析据调查,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密度过大、鸽舍阴暗潮…  相似文献   

8.
鸡尿酸盐沉着症的发生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荣誉 《中国家禽》2003,25(6):43-43,44
1饲料原因1.1饲喂高蛋白饲料这是造成鸡尿酸盐沉着症的主要病因。由于家禽摄入蛋白质的代谢终产物是尿酸(家畜是尿素),若血液中尿酸增多,当超出肾脏的排泄限度时,则引起尿酸在体内的蓄积;同时,由于尿酸长期和过度地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引起粘膜变性,致使肾脏排泄障碍,又加重尿酸盐在体内的沉积。1.2饲料中的钙磷比例不当或含量过高钙与磷的正常比例,雏鸡与产蛋鸡分别以1.2∶1和4∶1为宜,钙含量过高对雏鸡和青年鸡的危害比较大,因为钙过多时会形成钙盐在肾脏的沉积,损害肾脏,阻碍尿酸排泄。1.3日粮中维生素A不足患慢性维生素A缺乏症的幼龄鸡…  相似文献   

9.
鸡尿酸盐沉积是一种代谢病。1984年我们共检验治疗禽241例,其中尿酸盐沉积78例,占总发病率32%,鸡尿酸盐沉积虽属散发病,但波及面广,1984年我县20个乡70个村发现此病,对养鸡业危害极大。一、发病原因:鸡尿酸盐沉积发病原因较多,其中主要原因与饲养管理及饲料配方不科学及肾功能障碍有关。我们所见78例中有以下几种原因: 1.不按科学配方,饲料中蛋白含量过高,而禽类排除氮的代谢产物是以尿酸盐的形式通过肾脏排出,因而给肾带来负担。  相似文献   

10.
<正>1根据家禽的代谢特点1.1肾小管分泌家禽的肾小管分泌机能较旺盛,尿液中90%的尿酸是通过肾小管的分泌作用而排入到肾小管的管腔内,由于尿酸盐不容易溶解,当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过高,维生素A缺乏,肾脏损伤时,大量的尿酸盐沉积于肾脏、关节等器官,易造成痛风。因此,在治疗家禽的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时,应避免使用损伤肾脏的磺胺类和  相似文献   

11.
通过饲喂不同蛋白,人工试验出鸡尿酸盐沉积模型,并观察鸡肾脏临床病理变化。采用高蛋白高钙饲料造模,将动物分健康对照组、高蛋白组、高钙组、高蛋白高钙组,通过鸡的死亡率、采食饮水量的变化、体重变化率、血液中尿酸盐含量等指标,考察肾肿模型,其中用磷钨酸显色法测定鸡血液中尿酸的含量。高蛋白高钙能使鸡增重率降低,鸡的饮水量、采食量降低,死亡率升高,血清中尿酸盐含量升高,尿酸盐在肾脏沉积形成花斑肾。用44%高蛋白高钙(0.5%钙)可以人工试验出鸡尿酸盐沉积模型。  相似文献   

12.
临床上引起家禽肾肿的原因有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方面。一、营养性因素1.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豆粕、鱼粉、肉骨粉、动物内脏等含蛋白质较高,蛋白质在体内可转化为脂肪和核酸,而核酸进一步分解,最后以尿酸的形式排出体外。若日粮中蛋白质含量过高,核酸分解的能力超过机体排出能  相似文献   

13.
<正>肾肿综合征的发病主要是由于鸡肝脏中不含精氨酸酶,不能通过鸟氨酸循环,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不是尿素,而是尿酸。同时鸡还能以NH3合成尿酸。因此,尿中尿酸多于尿素,肌酸多于肌酸酐。当鸡感染某些传染病或有其他诱因时,肾脏组织细胞受到严重破坏,导致尿酸排泄障碍,形成恶性循环,结果发生尿酸血症,并在肾脏、输尿管及腹腔内脏和骨关节部位都有尿酸盐的沉积。引起自体中毒,肾功能衰竭而死亡。特  相似文献   

14.
痛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于内脏器官或关节腔而形成的一种代谢性疾病。1病因1.1营养性因素⑴核蛋白饲料穴鱼粉、豆粕雪过多。核蛋白水解时产生蛋白质及核酸,而核酸进一步分解最后以尿酸的形式排出体外。若日粮中核蛋白饲料过多,核酸分解产生的尿酸超出机体的排出能力,大量的尿酸盐就会沉积在内脏或关节中,而形成痛风。⑵可溶性钙盐含量过高。若日粮中贝壳粉或石粉过多,超出机体的吸收及排泄能力,大量的钙盐会从血液中析出,沉积在内脏或关节中,而形成钙盐性痛风。⑶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具有维持上皮细胞完整性的功能。若维生素A缺乏,会使肾小…  相似文献   

15.
"肾肿消"治疗鸡肾肿症的临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肾肿症,包括内脏痛风、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是一种主要是由于蛋白质代谢障碍,导致尿酸在血液中含量过高,尿酸盐沉积在内脏(尤其肾脏)、输尿管、关节腔、软骨组织和其它间质组织的尿酸代谢与排泄障碍症。此症在养鸡生产中较为常见,患鸡不仅生长受阻,生产成  相似文献   

16.
陈自峰 《中国禽业导刊》2006,23(22):23-23,24
一影响肉鸡腿病的饲料因素1日粮能量、蛋白质与氨基酸水平当使用蛋白质含量(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很高的饲料喂鸡时,尿酸盐大量沉积于关节,形成关节型痛风症,这是由于代谢障碍而产生的腿病。  相似文献   

17.
1)控制饲料中蛋白质含量。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保持在该品种鸡饲养标准范围内;适时更换饲料,对蛋白质含量比较高的饲料饲喂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可根据生长速度饲喂至18~24日龄为止。2)调整好饲料中食盐和钙磷的含量,尤其食盐的含量不能过高。有资料介绍在饲料中食盐含量不能超过0.8%,而实际生产中食盐含量超过0.55%肉鸡就已表现出明显的肾脏疾病;一般可控制在0.3%左右。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蛋白高钙饲料,通过人工试验鸡尿酸盐沉积模型,观察鸡肾脏临床病理变化。供试鸡群分为健康对照组、高蛋白组、高钙组、高蛋白高钙组。观察鸡群死亡率、采食及饮水量变化、体重变化、血液中尿酸盐含量等指标;考察肾肿模型,其中用磷钨酸显色法测定血液中尿酸含量。结果表明,高蛋白高钙饲料能使鸡体增重率降低,饮水量、采食量降低,死亡率升高,血清中尿酸盐含量升高,尿酸盐在肾脏沉积形成花斑肾。  相似文献   

19.
肾脏良药——毒速清肾脏发病原因:①多种传染性疾病可直接损害肾脏。如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产蛋下降综合症、马立克氏病、雏鸡白痢、球虫病等。②长期饲喂高蛋白质的饲料。③饲料中钙或镁的含量过高。长期维生素A缺乏或维生素A和D长期过量。④多种中毒性疾病。如磺胺药物中毒、霉菌毒素中毒、慢性铅中毒等。⑤饲养管理不良、密度过大、环境阴暗潮湿、饮水不足、冷热应激等。⑥家禽遗传缺陷。 本品为新一代肾肿解毒药,具有强心、利尿、解毒、减少和消除肾脏和输尿管的尿酸盐沉积,缓解肾脏功能衰竭之功效。主要用于防…  相似文献   

20.
鸡痛风症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鸡痛风症亦称尿酸盐沉着症,主要是由于饲料中蛋白质比例过高和大量使用各种抗菌药,导致白色石灰样的尿酸盐大量沉积于肾、肝、心、肠、腹膜等浆膜表面或关节腔内和软骨表面.病鸡临床上表现为运动迟缓、四肢关节肿胀、厌食,逐渐消瘦和衰弱及腹泻,并引起尿酸和尿酸盐的排泄增多及泄殖腔充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