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迫切需要城市园林体现出园林美及自然美,将美呈现在现代之中,把美的线条和美的色彩带给人们。景观花卉组合又称野花组合,是从众多的草花种子中筛选出的适宜直接播种、就地生长并完成其整个观赏效果的草花类种子,作为城市绿地、  相似文献   

2.
中国园林的美,主要追求自然野趣,专意于把大自然的情趣移缩模拟在咫尺之间。植物作为有生命的园林素材,是营造意境的主要材料,也是体现园林美的重中之重。通过对园林植物形态美、色彩美、嗅觉美、组合美、意境美、功能美进行阐述,充分展现植物之美,进而帮助人类在园林建造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植物,同时与其他要素相结合,创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景象,给人美的感受和联想,打造出现代人的宜居环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园林绿化行业飞速发展,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园林植物主要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它包含了色彩美、形体美、线条美以及质感美等。很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人的第一感官为视觉,眼睛是人身上最为精密的器官,而对人们视觉影响最大的便是色彩。所以在园林造景中,色彩相对于其他形体、线条、造型而言具有更大的冲击力,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研究,探讨了植物色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植物色彩的搭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道平  丁丽 《吉林农业》2005,(10):14-15
一、植物色彩在园林中的应用大自然的植物是多彩多姿的,它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构成了千变万化的植物群体,一年四季呈现出各种奇丽的色彩和体态,向人们展示着它独有的色彩美。植物的色彩主要表现在花色上的变化,植物的花色可以说是绚丽多彩、姹紫嫣红的,植物花色的合理搭配构成了  相似文献   

5.
1 概述 传统的植物造景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而现代的园林将从传统的游憩、观赏功能发展到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再现自然的高层次阶段,植物造景更要体现出良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色块是指在园林中使用低矮灌木、草本花卉和一些低矮的木本花卉组成的成片种植的园林绿地,运用现代设计的语言,把各种彩色植物进行组合,艺术地处理成点、线、面的形式,体现出极强的象征性的装饰性,富有极强的节奏感和韵律美,造型形式简洁大方,单纯明快,飘逸流畅,以表现丰富的色彩构图、流畅的线型,给人以强的感染力,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一、色块的应用应符合以下原则1.生态学原则色块设计既要考虑植物材料的生态习性,熟悉它  相似文献   

7.
对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植物种类、植物性状和植物产地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传统花木的应用。在苏州8个具有代表性的古典园林中大约有植物118种,隶属于56科。8个园林中有很多共同的植物种类。园林中乔木、灌木、草本以及藤蔓类植物配合应用,落叶树木多于常绿树木(1.54∶1),乡土植物(占总种数的64.4%)大大地多于外来植物,反映出了造园者师法自然,顺应自然的宗旨,符合生态要求,值得我们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借鉴。另外,人们赋予某些植物的人格意义使苏州古典园林中大量采用传统花木。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野生草本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进华  王洪俊  白鸥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531-5533
通过对吉林省野生草本植物的抽样调查,筛选出具有较大园林应用价值的野生草本地被植物86种,分属于毛茛科、菊科、景天科等31个科;其中阳性植物30种,阴性植物37种,半阴性植物19种;多数为多年生草本,少数为1年生。吉林省野生草本地被植物在园林造景上具备个体美、群体美、富于季相变化与景观多样化等特点,同时能够体现出地方特色,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根据不同的植物组成、用途和位置在园林中应用野生草本地被植物可采用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9.
一、创造园林形式的要素园林艺术讲究形式美,就如同诗歌讲韵律、节奏,绘画讲色彩、线条。而色彩、点、线条、空间等是园林创造形式美的要素,在园林创作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一)园林色彩及运用色彩是最大众化的审美感觉。因此,色彩是园林美塑造的第一要素。色彩给人的温暖感是一种重要的色彩感觉,在园林绿化创作中,应该调节好色彩,使温度感适中,春秋多用暖色花卉,夏季多用冷色花卉;色彩使人产生距离感,暖色系的色彩有向前及接近的感觉,冷色系的色彩有后退及远离的感  相似文献   

10.
园林植物造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植物是构成园林美的主要角色,植物造景设计同样遵循着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即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四大原则。植物作为造园的主体因素,在运用过程中,我们坚持的原则是: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充分满足各类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充分发挥各类植物的生态性及观赏性。  相似文献   

11.
浅谈园林规划与植物配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园林景观是现代城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建造高质量的园林景观,必须做好科学的园林规划设计与合理的植物配置:"既要按照美的规律,又要遵循植物生长习性,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技术原则,紧密结合造园因子综合考虑,把植物材料的色彩、质地和形态统一在整个园林优美的构图之中"。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环境建设的备受重视,园林绿化步伐的加快,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运用植物进行配置时,既要考虑植物配置的艺术要求(形态、颜色,高矮等),又要考虑植物配置原则(生理、生态等),合理配置园林中的各种植物,以发挥他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其中,山体绿化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而由于各种特定的因素,由人工堆砌山体的绿化形成自然的森林公园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老庄哲学、禅宗以及儒家哲学是构建中国古典园林生态观的三大哲学思想基础。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生态观在园林各构成要素中的具体体现:植物之自然天成,建筑之相融相生,山水之寸景生情等。并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生态观中的“道法自然”,追求天成之美,表现自然景观之意趣,追求物我相融的意境美等生态设计理念的现实意义与启迪。  相似文献   

14.
玉簪是百合科玉簪属(Hosta)植物的统称,多年生宿根草本,生性强健,是园林中极好的花叶兼美的植物。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对玉簪属植物繁殖、栽培技术及园林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植物造景就是运用乔木、灌木、藤木及草本植物等题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芳香、习性等自然美创作植物景观,通过植物与地形、水体建筑、山石、雕塑等有机配植,达到形成优美、雅静的环境和艺术效果。在植物造景上又有东方、西方园林造景之分。  相似文献   

16.
浅谈自然式草坪的植物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坪植物因其独特的开阔性和空间性而在现代园林绿地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园林绿化布局中,它不仅可以独立成景,而且还可以将园林中不同色彩的植物、山石、水面、建筑等多个要素统一于以其为底色的园林景观之中,组成各种不同类型的空间景观,使园林更具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浅议蕨类植物的观赏特性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蕨类植物是植物界中一个很大的类群,它们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在“生态”、“自然”、“地球”成为园林作品时代表现主题的今天,观赏蕨类植物越来越受到园艺家和设计者的青睐,其运用也越来越广泛。阐述了蕨类植物的色彩美、形态美、风韵美及多样性美的观赏特性,分析了其在室内装饰及室外园林绿化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朱朝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599-1600,1603
解析了乡土植物及生态园林的概念,分析了乡土植物在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的生态作用,强调了乡土植物在园林中所发挥的视觉美、季相美、芳香美、意趣美的观赏作用,以及塑造景观空间、构建时序景观、营造地域景观的景观作用,指出乡土植物的应用更加符合节约型生态园林建设的要求。重点探讨了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乡土植物的科学合理选用方法,强调应根据生态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乡土植物,要满足城市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注重选择景观生态性突出的乡土植物,以突出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最后提出乡土植物配置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即要保持物种多样性,模拟自然群落结构;遵从互惠共生原则,协调植物关系,注意色彩搭配及季相变化。  相似文献   

19.
西宁地区园林彩叶植物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态园林的发展,人们欣赏能力日益的提高,园林建设由注重个体美向注重大面积群体美、自然美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园林绿化要以植物为主体。而彩叶植物以其丰富的色彩将在西宁地区的园林绿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结合西宁地区彩叶植物的发展及地区的自然条件,分析总结了西宁地区彩叶植物的应用情况和选用原则,并推荐了几种在城区园林绿化中可以推广的彩叶植物。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中国书法艺术与植物造景艺术的异质同构性,发现中国书法艺术的美学境界是通过笔法的线条美、墨法的色彩美和章法的布局美而实现的,这与植物造景艺术的线条体现、色彩搭配、空间布局有着内在联系。故提出将书法艺术中线条的立体感、动态感、力量感,色彩的色系配置、对比配置,布局的因地制宜、因境而异,以及笔法、墨法、章法三者有机统一表现的质感美、意境美、整体美应用到现代植物造景中,可有效解决完善植物造景中的文化性、艺术性和创新性三大问题,达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艺术审美的摆正与提高,创新意识的增强与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