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芝麻双茎高产栽培技术中央农广校河北滦南分校伍均锋芝麻双茎高产栽培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所的一项新成果。经河北、湖北省多点试验示范,春播芝麻增产30.4%~43.2%;夏播芝麻增产21.7%~36.5%。双茎栽培株高变化不大,叶片数成倍增加,叶面积...  相似文献   

2.
对芝麻一株双茎栽培进行了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芝麻一株双茎栽培增产效果显著,公顷总蒴果数1580.55万个,平均公顷产量2057.25kg,比常规栽培公顷总蒴果数多434.70万个,产量增加486.75kg,增30.99%。同时对芝麻一株双茎栽培的增产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芝麻一株双茎栽培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3.
<正>双茎栽培是芝麻幼苗期摘除主茎顶尖,利用茎基部腋芽,促其长出2个类似原主茎的茎秆,使一株一茎变为一株双茎,可大幅度提高结荚数,从而增加产量。一般每亩增收芝麻10  相似文献   

4.
芝麻双茎高产栽培新技术是近年来我国在粮油作物方面研究的一项最新成果。经河北、湖北多点试验示范,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据试验,此法比常规栽培,春播芝麻增产30.4%~43.2%;夏播芝麻增产21.7%~36.5%。 双茎栽培之所以能够大幅度提高芝麻产量,是由于幼  相似文献   

5.
芝麻增产有新招双茎栽培效益好湖北省孝感师专林特系吴四宝在芝麻栽培生产上,一般都采用单株单茎栽植方法。安陆市勃贩镇菜农周思勇介绍的“单株双茎栽培”方法,一般能提高单产60%以上,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现介绍如下:在芝麻幼苗长出一对真叶时,抹掉其顶芽,使每...  相似文献   

6.
<正> 芝麻双茎高产栽培新技术是近年来我国在粮油作物方面研究的一项最新成果。经河北、湖北多点试验示范,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据试验,此法比常规栽培,春播芝麻增产30.4%~43.2%;夏播芝麻增产21.7%~36.5%。 双茎栽培之所以能够大幅度提高芝麻产量,是由于幼苗期摘尖后,长出大小壮弱相似的两个枝条代替主茎生长发育,从而不仅扩大了“源”于“库”,而且使一者协调发展,既充分发挥个体生产潜力,又  相似文献   

7.
芝麻双茎栽培是一项增产新技术.它是利用芝麻顶端生长优势,在幼苗期摘去顶尖,使单株基部腋芽萌发长成双茎.双茎植株具有根系发达,叶片数增加,果轴增长,蒴果数增多,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芝麻双茎栽培的增产效果和增产效应,试验结果较常规栽培增产8.2%,单株蒴果数增加9.5%,关键技术是掌握幼苗摘心,使每单株第二对(或第一对)真叶叶腋芽萌发成长为双茎。  相似文献   

9.
由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研究成功的芝麻双茎栽培,是在常规栽培技术基础上,于幼苗期摘除顶尖,诱导单株的腋芽萌发生长,形成双茎,从而增加单株蒴果数的一种技术。1987~1990年在石家庄、邢台、衡水、沧州等地区试验、示范,一般每株蒴果增加44.4%,平均亩产86.9公斤,比常规栽培每亩增产38.6%。芝麻双茎栽培技术的关键,是严格掌握打顶尖的时间及方法。在保留叶片上部的一对真叶半展开,其节  相似文献   

10.
<正> 在芝麻幼苗期保留一对或二对真叶,将保留叶上的半展开叶及主茎生长点摘除,诱导其产生双茎。无论是春、夏芝麻应用该法栽培,均表现增产,幅度为13.6%—100%,比对照平均增产38.57%。原因是:调整了产量因素的贡献,增加了单株蒴数和粒数;叶片增多,叶面积系数大,光能利用充分。据在盛花期测定,双茎芝麻比对照多采光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春播芝麻高产的最佳栽培模式,以芝麻品种冀航芝2号和冀9014为试材,栽培模式设一穴双株宽窄行(宽行行距80 cm、窄行行距60 cm,密度16.7万株/hm~2)、一穴双株等行距(行距80 cm,密度16.7万株/hm~2)和一穴单株等行距(CK,行距60 cm,密度13.5万株/hm~2) 3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芝麻植株生长、根系发育、病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一穴双株栽培模式在株高、主茎始蒴高度、叶面积和根系发育上具有优势,病害发生种类和程度变化不大,茎粗、千粒重和单株生产力有所降低,但产量较高。在密度为16.7万株/hm~2的一穴双株栽培条件下,冀航芝2号和冀9014采用宽窄行种植的株高、叶面积、始蒴高度、根系发育、千粒重、产量等均优于等行种植,其中千粒重分别增加了8.3%和3.2%,产量分别增加了7.9%和5.6%。一穴双株宽窄行(80 cm-60 cm)栽培模式更适宜在春播芝麻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南阳盆地单杆型夏芝麻密度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杆型夏芝麻4种密度栽培试验的结果分析表明:以13.5万株/hm2的密度栽培,其产量和效益最为理想.建议单杆型夏芝麻的种植密度以13.5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3.
芝麻两次打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芝麻(Sesamum indicum L)产量是一个由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长期被认为是一种低产作物,因而种植面积受到一定限制。研究资料表明,芝麻产量同单株蒴果数及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合理群体结构条件下,提高单株蒴果数,增加千粒重是芝麻高产的关键所在。芝麻是单茎(少数品种分枝)无限花序作物,由于单茎,限制了单株蒴果数;由于无限花序,使后期花叶生长变得无益,造成养分消耗、粒重降低。河北粮油所的研究证实了”芝麻苗期打顶双茎栽培”可明显提高单产。芝麻生长后期打顶提高产量的做法在生产中也时有应用。我们把芝麻苗期打顶和后期打顶结合起来,于1988—1989年对芝麻两次打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索性试验和示  相似文献   

14.
西红柿双株高产栽培技术○李金贵根据近几年来的试验实践证明,西红杭双株栽培与传统的单株栽培相比,每亩可增产20%~30%。此外,双株栽培的西红柿果实大,空心室少且品质较好,提高了商品价值。一、双株栽培增产的原因①与传统单株栽培相比,双株栽培的西红柿叶片...  相似文献   

15.
茎点枯病是危害芝麻最严重的病害,我省每年都有发生,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80%以上。国内对芝麻茎点枯病药剂防治研究较少,过去防治此病常采用的药剂虽有一定效果,但都不甚理想。为了寻找更有效的田间防治药剂,我们用9种杀菌剂对芝麻茎点枯菌作了室内抑菌试验。一、材料和方法 1、供试药剂及使用浓度 (1) 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四川建湖产)600倍  相似文献   

16.
果蔗脱毒组培苗经过速生配套栽培管理,株高、有效茎优于第1代健康种茎,糖度、茎径和产量与第1代健康种茎相当;株高、茎径和产量均明显高于果蔗脱毒组培苗常规栽培。通过速生配套栽培,茎尖脱毒组培苗能当年种植当年采收上市,不仅运输方便、栽培简单,还能提前上市。  相似文献   

17.
<正> 实践证明,地膜覆盖栽培,有提高地温、防旱防渍、促进土壤有机质分解、抑制杂草、减轻病害、提早播期、扩大种植区域和促进生长等作用。芝麻采用地膜覆盖,一般亩增产25~40kg,增产幅度30%~60%,旱涝年份增产幅度更大,可达一倍以上,是夺取芝麻高产稳产的一项有效的技术措施,在生产上值得大力推广。芝麻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时,要注意抓好以下几项关键措施。 1.严格选地覆膜芝麻,生长旺盛,根、叶生长量大,对肥水需要量较多。所以,芝麻地膜覆盖栽培,应选择耕层深厚、  相似文献   

18.
不同蔬菜型甘薯在不同种植密度下茎尖产量和品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蔬菜型甘薯的茎尖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不同品种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与普通甘薯品种南薯88相比,渝菜1号的茎尖产量和新增产值最高,且多酚氧化酶活性低,营养品质优.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高密度(1 hm2 104 948株)栽培条件下各参试品种(系)的茎尖产量均比低密度(1 hm2 52 474株)栽培条件下高,各品种(系)高密度栽培条件下1 hm2的新增产值平均比低密度栽培条件下的高15 647.68元.  相似文献   

19.
芝麻是我国重要的特色优质油料作物。提高芝麻单产水平是实现我国粮油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为建立芝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本研究以耐密植黑芝麻新品种豫黑芝1号为试验材料,在3个产区(漯河、信阳和三门峡),开展了不同栽培密度(12万株/hm2、15万株/hm2、18万株/hm2、21万株/hm2)下豫黑芝1号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变化分析。结果显示,豫黑芝1号在不同产区的生育期差异明显;种植密度对豫黑芝1号的株高、有效果节数、主茎果轴长、单株蒴果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等性状变化程度不同;对小区产量及单株产量影响显著。在21万株/hm2密度下,豫黑芝1号单产水平最高达到1463.33 kg/hm2(三门峡)。研究为芝麻高产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芝麻菜,又称紫花南芥,别名芸芥、德国芥菜等,芝麻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很浓的芝麻香味,故名芝麻菜。原生地于东亚与地中海,属十字花科,芝麻属。直根发达,根系入土深,成株株高30~40厘米,茎圆形,上有细茸毛,茎粗0.2~0.4厘米,叶羽状,深裂,叶缘波状,叶长10~15厘米,宽5~8厘米,叶柄长5~7厘米,花黄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