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水泥池养殖黄颡鱼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颡鱼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淡水优良品种之一,虽然目前黄颡鱼养殖在我区尚未普遍推广,但黄颡鱼人工养殖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很高的经济效益。该试验的目的是进一步确定黄颡鱼的生产性能和推广应用前景,积累总结黄颡鱼养殖经验,为我市大面积推广黄颡鱼养殖做好技术准备。  相似文献   

2.
黄颡鱼(Pelteobagrus fluvidraco),俗称黄骨丁,广泛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各水域。黄颡鱼肉质细嫩,少细刺,富含脂肪,味道鲜美,且价格适中,池塘容易养殖,效益高;近几年,黄颡鱼作为优质水产品种在江门市淡水池塘推广养殖。取得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黄颡鱼是新开发的优质水产养殖品种,还存在池塘养殖产量较低、养殖饲料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3.
<正>黄颡鱼又名黄骨鱼、黄腊丁、嘎鱼等,属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在我国各大水系均有分布。黄颡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无肌间刺,且具有滋补、药理作用,成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在广东、广西、江苏、浙江、湖北等地区均有较大规模的养殖。黄颡鱼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与网箱养殖两种,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放养密度大幅增加,黄颡鱼病害逐年加剧。根据养殖户的反馈情况,现在总结以下几种常见病害的防治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来,黄颡鱼价格稳中有升,效益较好,养殖户养殖黄颡鱼热度不减。养殖户从外地购进规格较大(4cm~5cm以上)的黄颡鱼苗种进行养殖,由于经过长途运输和水域环境差异,影响养殖的成活率,养殖成本较高。一些养殖户为避免上述情况,购买黄颡鱼"水花"池塘培苗,效果不太理想。笔者经多年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及跟踪分析,总结出一套黄颡鱼苗种健康高效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黄颡鱼以肉质鲜美、肌间刺较少、营养价值高著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对生态环境的适应力较强,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特色水产养殖品种之一。常规养殖模式下,黄颡鱼在年底集中上市,成鱼价格相对较低。为探索提高黄颡鱼的养殖效益,笔者开展了黄颡鱼反季节养殖试验,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和效益。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大。随着黄颡鱼人工繁殖的成功.人工养殖黄颡鱼越来越多。以往黄颡鱼夏花培育大都在水泥池中进行,设施、技术要求较高,导致黄颡鱼夏花价格偏高,限制了黄颡鱼的人工养殖规模。湖南洞庭鱼类良种场2005年6月进行了黄颡鱼夏花池塘培育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静等 《科学养鱼》2014,(3):60
<正>瓦氏黄颡鱼是黄颡鱼属中重要的经济淡水鱼之一,也是主要养殖水产品之一。随着黄颡鱼集约化养殖的扩大及密度的提高,多种疾病的暴发也相继发生,这给水产养殖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总结了2013年8月成都某养殖场瓦氏黄颡鱼感染嗜水气单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河蟹价格回落,养殖效益下降,而黄颡鱼价格较高且平稳,因此,2000~2001年我们在河蟹养殖池塘中套养黄颡鱼,进行养殖试验,获得成功,为河蟹养殖走出低谷提供新的发展思路.河蟹池套养黄颡鱼关键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黄颡,俗名黄骨、汪丁,是我国优质名贵淡水鱼类,广泛分布在我各大水域,其中以两广、两湖、浙江、四川等地为主产地。黄颡具有生长周期短、群体产量高、鱼价稳定利润可靠,耐运输、上市规格及出塘时间灵活等特点,同时,两湖两江黄颡消费量增大,促进了黄颡人工养殖规模的日益扩大,其养殖范围也从主养区向周边地区扩散,由主养省份向临近省份扩散。目前浙江主养区域在湖州。黄颡鱼属有5个种类,分为黄颡鱼、瓦氏(江)黄颡鱼、光泽黄颡鱼、中间黄颡鱼、长须(岔尾)黄颡鱼。由于浙江黄颡育苗技术及设备落后,浙江区域内人工养殖黄颡  相似文献   

10.
池塘主养黄颡鱼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黄颡鱼俗称黄嘎、黄姑子等,隶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分布于我国各大干支流及附属水体中。由于其肉质可口、营养丰富,是我国广大消费者喜食的名优水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国内市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近年来我国许多水产科研和生产单位进行了黄颡鱼人工养殖和繁殖技术研究,在黄颡鱼苗种繁育、成鱼养殖、饲料研制开发等方面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通过黄颡鱼养殖技术的推广,江苏省黄颡鱼养殖发展迅速,黄  相似文献   

11.
黄颡鱼俗名嘎牙子(北方地区)、黄骨鱼(广东)、黄嘎、黄姑子、黄腊丁(四川)、盎丝、昂刺鱼、昂弓等,为我国江河湖泊中的一种小型经济价值较高的名优鱼类,深受消费者欢迎。黄颡鱼不仅畅销国内,而且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也有一定的市场,是出口创汇的优质水产品。黄颡鱼人工繁育及养殖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经过10余年研究与实践,黄颡鱼已发展成为养殖效益较高的水产品种。  相似文献   

12.
<正>为促使黄颡鱼养殖品种更新换代,有力地提升黄颡鱼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我市承担了2013年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重大项目"黄颡鱼养殖技术推广",重点对全雄黄颡鱼规模化繁育进行了探索和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现将全雄黄颡鱼人繁情况介绍如下:一、亲鱼的来源与选择1.亲本来源超雄黄颡鱼父本由武汉百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母本选取太湖、滆湖野生黄颡鱼,  相似文献   

13.
黄颡鱼在分类上隶属于鲶形目、黄颡鱼属,有黄颡鱼、江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岔尾黄颡鱼、光泽黄颡鱼等4种,目前用于人工养殖的主要是黄颡鱼和江黄颡鱼。黄颡鱼虽然个体较小,但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很受消费者欢迎。目前,黄颡鱼的池塘集约式养殖在四川、湖北、浙江、江苏等地区都有较快的发展。本文就池塘标准化养殖无公害黄颡鱼进行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黄颡鱼属鲶形目,鳞科,黄颡鱼属。该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价格一直较高且稳定,是极具市场潜力的养殖品种。目前黄颡鱼大规模养殖面临的苗种和饲料问题已得到解决。山东省临沂市拥有众多大中型水库,发展网箱养殖得天独厚。  相似文献   

15.
以贵州省铜仁锦江河漾头河段野生黄颡鱼鱼卵和同一区域内养殖黄颡鱼鱼卵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生化方法测定了野生与养殖黄颡鱼鱼卵氨基酸组成和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技术检测了野生与养殖黄颡鱼鱼卵脂肪酸组成和含量。氨基酸测定结果表明,野生黄颡鱼鱼卵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显著低于养殖黄颡鱼鱼卵(P0.05),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甲硫氨酸+半胱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55.60和59.12。脂肪酸测定结果表明,野生黄颡鱼鱼卵的饱和脂肪酸总量极显著高于养殖黄颡鱼鱼卵(P0.01),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极显著低于养殖黄颡鱼鱼卵(P0.01),但野生黄颡鱼鱼卵的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总量极显著高于养殖黄颡鱼鱼卵(P0.01),野生黄颡鱼鱼卵的n-3系列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n-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的比值(1.57)低于养殖黄颡鱼鱼卵(1.80)。  相似文献   

16.
<正>黄颡鱼是一种小型优质经济鱼类,以其肉质 细嫩、少细刺而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市场价格 较高,开展黄颡鱼池塘养殖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为此,2003年我们在信阳市浉河区双井乡进行了 黄颡鱼池塘精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 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黄颡鱼近年来已经发展为我国主要的淡水特种鱼养殖品种,在四川、两湖和两广等区域都有大量养殖。而黄颡鱼"一点红"病(俗称爆头病)一直都是危害黄颡鱼养殖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死亡率都较高,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14年7-8月份,四川邛崃某区域3户养殖户就相继暴发黄颡鱼"一点红"病,笔者分别对其进行了相关诊断,并进行了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对黄颡鱼的生物学研究发现,在相同养殖条件下,雄性黄颡鱼比雌性黄颡鱼生长速度快30%左右。为了提高养殖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科所、武汉百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经过十年的潜心研究,培育出水产养殖新品种黄颡鱼"全雄1号",在全国推广养殖,取得良好效果。为了摸索黄颡鱼"全雄1号"苗种培育技术,芜湖天成生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从武汉百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购进卵  相似文献   

19.
随着黄颡鱼的养殖迅猛发展,其病害也相应出现,为了提高黄颡鱼养殖的成活率及经济效益,本文介绍养殖生产中常见的黄颡鱼病害及防治方法,并指出养殖中适宜pH值为7.0~7.6.  相似文献   

20.
为比较全雄黄颡鱼和普通黄颡鱼的养殖产量和养殖效益,设计了15.00、18.75、22.50万尾·hm-23个放养密度,在6口面积均为0.733 hm2的池塘中进行养殖对比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放养密度的提高,黄颡鱼的养殖产量、饲料系数、养殖成本和利润相应增加,而出塘规格、产出投入比相应下降。在同一养殖密度下,全雄黄颡鱼的养殖产量、平均规格和养殖效益均大幅高于普通黄颡鱼,养殖成本和饲料系数较普通黄颡鱼略低;而在养成的商品鱼中,规格小于50 g的个体,普通黄颡鱼占7.92%~13.53%,全雄黄颡鱼占0.97%~2.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