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了解国审大豆新品种‘周豆23 号’的生产利用价值,以2012—2013 年国家黄淮海大豆区域试验结果为依据,通过对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回归系数分析‘周豆23 号’大豆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结果表明,‘周豆23 号’是一个产量高、丰产性和稳产性均好,适应范围广的品种,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高稳系数法(HSC)与变异系数法对谷子新品种‘豫杂谷1号’在华北夏谷区的丰产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豫杂谷1号’平均产量和HSC排序均居参试品种第1位,变异系数为8.10%,在参试品种中变异最小,说明‘豫杂谷1号’丰产稳产性较好,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水稻新品种‘晋稻12号’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晓慧 《农学学报》2014,4(11):10-14
为给‘晋稻12 号’在山西水稻生产中更好地推广提供依据,根据2007—2008 年山西省水稻中晚熟组区试资料,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中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它进行了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晋稻12 号’2 年区试平均产量分别为9507 kg/hm2和9604.5 kg/hm2,分别比对照‘晋稻8 号’增产6%和9.8%。‘晋稻12 号’2年主效应分别为0.78 和0.71,说明该品种丰产性好;回归系数分别为1.06 和0.87,说明对环境反应不敏感;高稳系数2 年分别为13.85%和10.15%,说明该品种稳产性较 好。穗粒数、结实率、穗长的变异系数均低于对照。由此得出,‘晋稻12 号’是一个丰产稳产性高、适应性强的中晚熟水稻新品种,具有较好的广适性,米质优良,在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好的地方种植产量潜力更大,适宜进行产业化推广。  相似文献   

4.
基于Genstat的GGE双标图评价花生区试中的品种及试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花生区试中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以及各个试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利用基于Genstat的GGE双标图对2015—2016年国家(北方片)花生区域试验的8个品种,15个试点的荚果产量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开农705’、‘商花11号’和‘郑农花15号’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农大511’的产量高稳产性较差,但在生产上仍具有应用价值。15个试点被分为3个类型区,在3个类型区中表现最好的品种分别是‘徐0316’、‘商花11号’和‘开农705’。日照、菏泽和济宁是理想的试点,具有较好的区分力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5.
苦荞新品种‘晋荞麦2号’丰产稳产性分析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北方苦荞生产中提供合理利用‘晋荞麦2号’的依据,根据2006—2008年度国家苦荞品种(北方组)区域试验和2008年度国家苦荞生产试验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测验法、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品种进行丰产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在2006—2008年国家苦荞品种(北方组)区域试验中和2008年国家苦荞生产试验中,‘晋荞麦2号’平均产量分别为2006.0kg/hm2和2152.5kg/hm2,分别比统一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3.3%和24.4%;高稳系数分别为39.80%和5.4%,均小于对照‘九江苦荞’;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为41.58%和38.85%,均小于对照‘九江苦荞’;适应度分别为48.7%和100%,均高于对照‘九江苦荞’。由此得出,‘晋荞麦2号’是一个丰产稳产性高、适应性强的中熟苦荞新品种,具有较好的广适性,品质好,适宜加工各种苦荞保健产品和进行产业化开发,在中国北方苦荞种植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冈0996’产量潜力,确定产量与其构成因素关系,确定影响高产栽培的主要因素。以2016、2017年长江流域中熟组棉花区试和2018年长江流域中熟组生产试验中数据为基础,利用变异系数法、高稳系数法、相关性分析及通径分析等对‘冈0996’稳产性、丰产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冈0996’产量综合表现好,稳产性、丰产性好,具有高产的潜力。‘冈0996’增产点率高达91.50%,表现出较好的环境适应性。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铃数较其他产量构成因素对皮棉产量产生直接效应最大,且通过其他产量构成因素对皮棉产量产生间接效应值最大。‘冈0996’具有强的稳产性,丰产性好、适应性强特点,在生产中要统筹好铃数与密度之间的矛盾,合理的种植密度,力争保证单株铃数,稳定单铃质量,确保衣分是实现高产的主攻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了正确地评价国审大豆新品种商豆1310的生产利用价值,以2016年国家黄淮海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结果为依据,采用产量比较、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商豆1310大豆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商豆1310是一个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的大豆新品种,应在大豆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山西农业科学》2017,(11):1747-1750
根据2013年山西省大豆中晚熟区域试验产量结果,通过丰产性指标数、高稳系数、标准差、变异系数、适定性参数、回归系数、稳定性参数多种方法综合分析长豆28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长豆28号是一个产量高、丰产性好和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的大豆新品种,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闽豆5号’系以‘浙2818’为母本、‘毛豆3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选而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在2009~2010年的多点区试中,该品种表现丰产稳产、适应性广,鲜荚平均产量达9960.6 kg · hm-2。2011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福建省大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适宜河北省不同生态区的油葵新品种,分别在冀北高寒区张家口市、冀中南太行山浅山丘陵区石家庄市、冀中南太行山前平原区衡水市饶阳县开展油葵品种多点比较试验,对收集到的9个油葵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丰产性、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F60’、‘T562’和‘早熟矮大头’的生育期较对照短,其余品种均比对照长。(2)‘新葵23号’和‘新葵7号’比较高大,‘早熟矮大头’相对矮小。(3)‘T562’籽粒较好,百粒重最重,‘HZ001’籽粒小而轻。(4)各参试品种均表现增产,其中‘T562’和‘F60’丰产效应最高。张家口和石家庄‘T562’产量最高;饶阳‘F60’产量最高。(5)‘新葵7号’和‘F60’变异度最低,稳产性最强。‘T562’、‘F60’、‘新葵7号’、‘改良7号’和‘S667’适宜张家口种植,‘F60’、‘早熟矮大头’、‘新葵7号’、‘HZ001’和‘新葵23号’适宜石家庄和饶阳种植。(6)‘T562’、‘F60’综合评价好,‘早熟矮大头’、‘新葵7号’、‘HZ001’和‘新葵23号’综合评价一般,‘改良7号’和‘S667’综合评价较差。  相似文献   

11.
2018年我们选取6个优质大豆品种在南阳市进行品比试验,以大豆品种中黄13为对照。结果表明,6个品种均能在南阳市种植,获得产量。其中以濮豆206、周豆23产量高,远远超过对照,达到每亩190 kg以上,丰产性好;徐豆17仅超过对照3 kg;其他品种单产均低于对照。综合来看,濮豆206、周豆23长势健壮,结实性强,表现较好,适宜种植,可扩大推广。在南阳,大豆种植收益为244.2~494.2元/亩,种植收益前景良好,适宜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评价甘肃省马铃薯品种多点联合试验中参试品种(系)产量要素性状在不同环境中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和各试点的代表性、鉴别力,利用R语言的GGEBiplot GUI程序包对参加2017-2018年甘肃省马铃薯品种多点联合试验的8个参试品种(系)‘L1036-34’(P1)、‘F80’(P2)、‘201106-7’(P3)、‘D0602-10’(P4)、‘天11-8-2’(P5)、‘天11-8-24’(P6)、‘西和蓝’(P7)和‘陇薯6号’(P8)在6个试点的产量要素性状进行双标图分析。结果表明,在两年6个试点中小区产量适应性、丰产性、稳产性最强的参试品系均为P1;商品薯丰产性、稳产性较好的品系为P1、P5;单株产量丰产性、稳产性较好的品系为P1、P5;单株结薯数丰产性较好的品系为P2、P1,稳定性好的品系为P1、P5;商品率丰产性、稳产性较好的品系为P6。综合产量要素分析,参试品种(系)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的综合排序依次为P1、P5、P6、P2、P4、P8、P7、P3。双标图能够简单直观有效的评价参试品系和试点,较为理想的品系为P1,较为理想的试点为会川、天水、临夏。  相似文献   

13.
为全面评价冬小麦新品种庆农9号的丰产、稳产特性,以1999-2002年度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区域试验结果为资料,通过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庆农9号和对照品种(蓝天4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结果表明:庆农9号是一个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较广的优质冬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保大麦8号的生产特性,以2001年至2003年保山市啤饲大麦区域试验结果为资料,通过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保大麦8号和对照品种(V0)6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比较,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结果表明:保大麦8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优于对照品种,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大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全面了解定薯4号的生产利用价值,以2013~2014年甘肃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与品质检测数据结果为依据,通过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对该品种和对照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定薯4号属于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强,淀粉加工和鲜食品质佳的优良品种,在土壤肥力中等的雨养农业区增产潜力极高。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了解石豆17的生产应用价值,根据2017、2018年河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资料,对石豆17进行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豆17是一个产量高、丰产性好,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的品种,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以2007-2008年甘肃省马铃薯区域试验的9个品种在7个试点的块茎产量为材料,利用基于Genstat的GGE双标图分析评价参试品种(系)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以及各试点的代表性和区分力。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陇薯9号’‘L0227-18’‘天薯10号’‘陇薯8号’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7个试点被划分为2个类型区域,在2个类型区域中表现最好的品种分别为‘陇薯9号’和‘陇薯6号’,安定、会川和临夏是比较理想的试点,具有较强的区分力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大豆新品种石豆12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方法]对2015—2016年河北省夏播大豆区域试验的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并对区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石豆12品种抗病性好,适应性强,比较抗旱,耐阴雨,抗风不倒。其丰产稳产性好,一般产量3 000 kg/hm~2以上。[结论]石豆12是一个产量高、丰产性和稳产性好品种,适宜在河北省夏播区域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春大豆新品种丰产性与稳产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近年来,我省大豆育种单位针对大豆生产对品种的要求,陆续育成一些优质高产春大豆新品种(品系),有的品种已在生产上示范种植。为鉴定这些品种在我省各大豆主产区的产量表现及适应能力,2002年春季,福建省种子总站组织了多点联合鉴定试验。本就其产量结果进行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以期为  相似文献   

20.
为更准确评价谷子品种的丰产稳产和适应性,提高育种效率,采用GGE-biplot双标图软件,对2010—2011年国家谷子区域试验华北夏谷区组中‘豫谷18’等25个参试品种进行丰产稳产和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1)‘豫谷18’在AEA轴上的垂足最接近正方,丰产性优良;在AEC轴投影距离最短,稳产性突出。2)‘豫谷18’距离理想品种最近,高产稳产性综合表现优于对照品种‘冀谷19’及其他参试品种。3)‘豫谷18’是适应性最广品种,适宜种植区域涵盖华北夏谷区组绝大部分区域。4)与‘冀谷19’比较,‘豫谷18’在华北夏谷大部分区域种植优势明显。综上所述,在华北夏谷区组参试品种中,‘豫谷18’是兼有丰产、稳产和广适应性的理想谷子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