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抗生素溶杆菌对魔芋软腐病和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施入抗生素溶杆菌菌剂对魔芋软腐病的控制作用,同时采用Biolog方法分析该生防细菌对魔芋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施入生防细菌后,抗生素溶杆菌能有效控制魔芋软腐病,还有增产作用,防效可达79.16%,增产14.30%,显著高于水合霉素和对照;还可不同程度地提高魔芋根际微生物Shan-non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和每孔颜色平均变化率(AWCD);并且魔芋根际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情况也发生了改变.与对照相比,施入生防菌剂的处理,对聚合物、胺类、酚类化合物的碳源利用率得以提高,而对糖类、羧酸类、氨基酸类的碳源利用率降低.综合分析认为,施入生防细菌菌剂对魔芋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无明显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生防放线菌剂及其与有机肥配施对魔芋生长的影响。【方法】2012-2013年采用小区栽培试验,以放线菌剂D74、H为材料,设7个处理:CK0不施肥;M施有机肥;D74+M20施用有机肥稀释20倍的菌剂D74;D74H+M20施用有机肥稀释20倍的菌剂D74H(D74和H按1∶1质量比混合而成);H+M20、H+M40、H+M80分别施用有机肥稀释20,40,80倍的菌剂H,研究放线菌剂及其与有机肥配施对魔芋生物学特性、根系及产量的影响。【结果】(1)放线菌剂与有机肥配施对魔芋根系生长、生物量及光合性能有明显的促进效应。D74+M20处理魔芋根系总长、总表面积、总体积、根系条数及鲜质量的菌剂与有机肥配施效应分别为331.3%,294.4%,262.5%,7.0%及93.4%。2012年D74H+M20、H+M20处理魔芋株高的菌剂效应分别为34.8%和33.0%;叶片绿色度的菌剂效应分别为28.4%和24.7%;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菌剂效应分别为99.3%,114.2%和52.1%,62.7%,差异均显著(P0.05)。(2)菌剂与有机肥配施具有抗病虫、增产效果,亦能提高球茎的商品性能。2013年,除H+M40处理之外,其余放线菌剂与有机肥配施处理的魔芋健株率和病株率的菌剂效应分别为32.7%~83.6%和17.6%~47.1%。2012年,D74+M20和D74H+M20处理魔芋球茎产量的菌剂效应分别为31.0%和42.9%;单个球茎鲜质量的菌剂效应均为19.1%;魔芋总产量的菌剂效应分别为27.1%和36.8%;2013年,D74+M20和D74H+M20处理魔芋不同指标的菌剂与有机肥配施效应分别为:球茎总数52.3%和52.3%,健康球茎个数100.0%和111.8%,腐烂球茎所占比例34.2%和62.0%,虫伤球茎所占比例34.6%和12.4%,总产量146.3%和120.2%。【结论】放线菌剂及其与有机肥配施可显著促进魔芋根系的生长,提高魔芋叶片净光合速率、产量及球茎的商品性能。  相似文献   

3.
魔芋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西部经济发展中最具成长潜力与竞争优势的地方特色资源产业。在魔芋种植过程中,软腐病发生严重,已成为限制魔芋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效果不理想,急需寻找新的防治途径。为研究出有效的防治魔芋软腐病新技术,应用壳寡糖、海藻酸寡糖植物免疫诱导剂,结合使用噻霉酮制剂,在陕西安康针对魔芋软腐病防治技术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药剂拌种处理效果好于浸种处理效果,浸种处理只有噻霉酮对魔芋软腐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防效为51.17%。噻霉酮、壳寡糖及农用链霉素单一药剂对种芋拌种处理,对魔芋软腐病防效分别为68.92%、55.36%和  56.49%,噻霉酮及壳寡糖拌种处理对出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拌种处理结合在成株期喷施壳寡糖、海藻酸寡糖和噻霉酮,对魔芋软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50%~70%,延迟魔芋魔芋软腐病的爆发高峰期约一周,提高产量效果明显。用噻霉酮杀菌剂拌种处理种芋,在发病初期再用壳寡糖或海藻酸寡糖植物免疫诱导剂结合噻霉酮喷施植株,对魔芋软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魔芋软腐病株根区、根表土壤及根系大量存在的优势真菌F3和F8是否具有致病性和化感活性;筛选针对该优势真菌及魔芋软腐病原细菌的高效广谱生防放线菌。【方法】从魔芋健株和病株中分离F3和F8菌株,根据菌落形态及rDNA-ITS序列分析对2株真菌进行鉴定;离体侵染法测定菌株对魔芋球茎及胡萝卜离体组织的致病性;测定真菌粗毒素溶液对甜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化感活性;采用琼脂块和发酵滤液法筛选能拮抗优势病原真菌和魔芋软腐病原细菌的生防放线菌。【结果】1在魔芋软腐病株根区、根表土壤及根系中存在大量的F3和F8,经鉴定,2株真菌分别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其发酵粗滤液对魔芋离体球茎及胡萝卜有致病性,其粗毒素溶液能抑制甜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2筛选得到6株对优势病原真菌镰刀菌和魔芋软腐病原细菌均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生防放线菌。【结论】魔芋软腐病株根区、根表土壤及根系大量存在的优势真菌腐皮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具有致病性和化感抑制活性,是魔芋软腐病发生时的复合侵染有害菌之一;以2株镰刀菌为靶标菌筛选到的6株生防放线菌对魔芋软腐病株根域大量存在的优势有害真菌及软腐病原细菌均有较强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5.
何斐  崔鸣  李川  鲁小东 《西北农业学报》2020,30(7):1095-1105
以安康当地花魔芋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菌剂D74与钾肥配施对连作魔芋生物学性状、块茎产量、叶绿素含量、活性氧代谢、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软腐病的影响,为魔芋连作障碍微生物-化学双重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菌剂与钾肥配施对连作魔芋具有一定的促生防病作用,使魔芋单株块茎鲜质量和生长系数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86.7%和85.9%,软腐病病情指数降低 33.0%。配施处理中,钾肥和菌剂分别在促进魔芋块茎膨大和抑制软腐病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菌剂与钾肥配施促进魔芋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其叶绿素a及叶绿素(a+b)含量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51.0%及34.6%,同时叶绿素a/b及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比值分别提高41.8%及22.2%。配施的菌剂效应对叶绿素合成的促进作用占主导地位。菌剂与钾肥配施显著提高魔芋的诱导抗性,其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对照的3.1倍、2.9倍和2.2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魔芋相关19个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得出特征值、贡献率、累积贡献率和主成分载荷矩阵,提取3个主成分(叶绿素b、叶幅和相对防效)综合评价菌剂与钾肥配施对魔芋连作障碍的修复效果。不同施肥处理综合得分高低顺序为:菌剂与钾肥配施>单施钾肥>单施菌剂>不施肥对照。综上所述,娄彻氏链霉菌菌剂D74与钾肥配施能提高连作魔芋产量并降低植株发病率,有效缓解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6.
 采用传统培养分离法和Biolog方法研究了施用抗生素溶杆菌13-1对魔芋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分离法试验结果表明:生防细菌的施入对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真菌的种群数量有短期影响,随着施入时间及魔芋生育期的延长,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数量逐渐恢复到对照水平;生防细菌对土壤中放线菌的种群数量影响较小。Biolog试验结果表明,生防细菌使土壤细菌群落对底物碳源利用的丰富度提高;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值受魔芋生长周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魔芋换头期生防细菌处理能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而在魔芋膨大期施用生防细菌处理能降低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主成分分析显示,在魔芋换头期和膨大期施用生防菌处理的魔芋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7.
拮抗细菌GP13防治烟草黑胫病的田间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生防菌不同施用时期防治效果表明,生防菌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在40.1%~90.5%,3个时期以成活后施用,防治效果较好,移栽期效果稍差,假植期防效相对较差。生防菌不同的施用浓度发现随着生防菌浓度的提高,其防效有所提高,500倍生防菌菌剂的防效与对照药剂相当,防效为42.6%~94.5%. 因此,生防菌菌剂以500倍稀释施用对黑胫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如病害严重于伸根期加施,效果则更为明显。对烟草黑胫病进行的大田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生防菌对烟草黑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为52.2%~83.3%,与对照药剂的防治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向育苗基质中加入生防菌及腐植酸钾对甜瓜穴盘育苗生长促进作用的影响。【方法】以甜瓜品种"白沙蜜"为供试材料,采用穴盘育苗技术,将菌剂和腐植酸钾单独或配合施用,共设置不施菌剂及腐植酸钾(对照)、单施放线菌菌剂、单施真菌(灰黄青霉)菌剂、放线菌菌剂与真菌菌剂混施、腐植酸钾单施、放线菌菌剂与腐植酸钾配施、真菌菌剂与腐植酸钾配施、放线菌菌剂+真菌菌剂+腐植酸钾配合施用8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对甜瓜苗茎叶、根系生物量、根系体积与表面积等生物学特性以及叶片POD、PAL、PPO活性、MDA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用菌剂及腐植酸钾处理后,甜瓜穴盘幼苗生物量均高于对照,其中,放线菌与腐植酸钾、灰黄青霉与腐植酸钾配施处理的苗期生物量较对照分别增加34.1%和19.5%;灰黄青霉与腐植酸钾配施处理甜瓜穴盘幼苗根系总长度、总表面积、平均直径、总体积较对照分别增加46.7%,44.5%,12.5%和62.5%;各处理单叶面积及叶片绿色度值较对照均有所增加,其中灰黄青霉单施、灰黄青霉与腐植酸钾配施处理叶面积较对照分别增加37.3%和85.6%,叶片SPAD值较对照分别增加16.7%和13.6%;灰黄青霉与腐植酸钾配施处理叶片净光合速率较对照增加24.1%;单施生防菌剂、腐植酸钾或两者混施,叶片POD、PAL、PPO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均低于对照,其中灰黄青霉与腐植酸钾配施处理的叶片POD、PAL、PPO、MDA较对照分别下降56.5%,12.0%,25.7%和33.3%。【结论】施用生防菌剂及腐植酸钾能促进甜瓜幼苗生长及根系发育,提高光合速率,降低MDA含量,提高甜瓜穴盘育苗质量,其中生防放线菌与真菌灰黄青霉混合接种时的促生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采用均匀设计方法,将木霉30371菌剂和放线菌F05菌剂复配施用,探讨其施用对西洋参立枯病和锈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西洋参播种时,仅施用5次木霉菌1.6×109/m2;栽种参根时,施用1次放线菌6.98×108/m2、木霉菌1.6×109/m2,对西洋参立枯病的防效为46%,对西洋参锈腐病的盆栽和田间相对防效分别达到88.93%和44.57%,盆栽的根重比对照增重22.4%。2株菌剂复配施用,可降低西洋参发病率并促进参根生长。  相似文献   

10.
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生防细菌09X01和09B18菌液蘸根处理、真菌08F04菌剂土壤处理和放线菌S07菌剂土壤处理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以及对番茄生长的影响,为根结线虫病生防制剂的开发奠定基础。在盆栽试验中,09B18菌液蘸根处理的线虫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均最高,分别为67.19%和51.35%,仅次于10%噻唑磷颗粒剂土壤处理。田间试验中,09B18菌液蘸根处理的线虫减退率仍最高,为60.97%,而防治效果最好的是S07菌剂土壤处理,为51.02%,也都接近于10%噻唑磷颗粒剂土壤处理。此外,4株生防菌均具有明显增加番茄鲜质量和提高番茄产量的作用。生防菌在防治根结线虫方面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对魔芋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及其与魔芋软腐病发生的关系,为利用土壤微生态控制魔芋病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魔芋在4个海拔高度(610、913、1205和1518m)和4个生长时期(幼苗期、换头期、块茎膨大期和块茎成熟期)软腐病发病率及其根际的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微生物总量和微生物多样性,应用DPS 7.05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同一海拔的不同时期,随着魔芋的生长,魔芋软腐病发病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以块茎膨大期软腐病发病率最高;同一时期不同海拔高度,总体趋势为随着种植海拔的增加,软腐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随着魔芋的生长和发育,4个生育时期的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量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即幼苗期>换头期>块茎成熟期>块茎膨大期;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魔芋根际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量均相应增加;海拔对魔芋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适当增加种植区海拔能有效调节魔芋根际微生物区系,是控制魔芋软腐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魔芋软腐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学药剂对魔芋软腐病的防效迅速,但其长期使用带来的抗性、再增猖獗和残留问题直接影响魔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生物防治因其成本低、效率高、无残留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已成为当前国内外植病防治的研究热点。综述了魔芋软腐病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目前存在的不足,并对魔芋软腐病的生物防治提出展望:复配菌剂和筛选拮抗内生菌防治魔芋软腐病、培育转基因魔芋抗病品种、加强生物农药的研发及其产品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魔芋软腐病致病机理及其生物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报道国内外学者关于魔芋软腐病生物防治的研究成果。[方法]通过近几年国内外文献调研,综述国内外学者在致病机理和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今后魔芋软腐病防治提出几点设想。[结果]在对软腐欧文氏菌病原菌致病机理的深入研究中,明确了软腐欧文氏菌的群体调节系统,即细菌可根据特定信号分子浓度监测周围环境中自身或其他细菌的数量变化,能启动菌体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来适应环境中的变化;明确欧文氏菌有一系列分泌系统,系统Ⅰ将蛋白酶从细胞质分泌到胞外空间一步完成,系统Ⅱ可分2步分泌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在致病中起重要作用;果胶酶是致病过程中最重要的酶。近年来生物防治魔芋软腐病初见成效,主要是利用生防细菌、生防真菌和植物活性物质以及利用植物基因工程防治魔芋软腐病。[结论]该研究为软腐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14.
魔芋主要病害据有关报道有12种,其中魔芋软腐病是对魔芋生产影响最为严重的病害,该研究通过大田试验和室内的抑菌实验,筛选出对该病防治效果好的药剂,并对魔芋软腐病进行了防治试验.通过大田试验和室内抑菌实验了解到,无论在大田实验还是在室内抑菌实验,草酸都具有很好抑制效果.在大田实验中,草酸的防效到达86.9%;室内抑菌实验发现,2.5≤pH≤4的草酸溶液,对魔芋软腐病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和致死作用.  相似文献   

15.
龙山县魔芋软腐病发病规律及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魔芋软腐病是制约龙山县魔芋产业的最大障碍因子。2014年该县植保植检站在茅坪乡开展魔芋软腐病的发病规律及药剂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魔芋软腐病在龙山县于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8月上中旬属发病高峰期,9月中下旬基本停止;选用50%必绿、72%农用链霉素、20%噻菌铜、50%方托+72%农用链霉素在魔芋生长期喷施,对软腐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相对防效均在42%以上,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但是,药剂防治最高防效也仅59.66%,因此魔芋软腐病的防治要以健身栽培为核心进行综合防治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菌肥对盐渍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食葵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内蒙古五原县,以食葵LD5009为供试作物,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微生物菌肥产品(包括丹路牌微生物菌肥和丹路牌微生物菌剂)对盐渍土壤微生物、土壤含盐量及食葵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不同产品可降低0~40 cm土层盐分含量;(2)施用不同产品可改善土壤微生态系统,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提高细菌和放线菌的数目,并提高细菌优势菌多样性,且不同产品处理均广泛分布有芽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细菌;(3)施用不同产品可极显著提高食葵产量,产量表现为菌剂与无机肥配施>单施菌肥>单施无机肥,菌剂配施化肥处理增产可达107.62%;(4)单施菌肥对土壤微生态系统的作用效果较优,但其增产、抑盐效果均不如菌剂配施无机肥处理,不能完全代替化肥产品.  相似文献   

17.
青海温室辣椒疫病生防菌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种温室辣椒疫病生防菌和有机肥在青海省温室辣椒上的组合施用技术。[方法]采用L4(23)正交试验设计,在青海省乐都县温室辣椒基地研究2种辣椒疫病生防菌和有机肥组合使用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辣椒产量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辣椒疫病相对防效影响的大小顺序为生防放线菌A5〉生防细菌B2〉有机肥,对辣椒产量影响大小的顺序为有机肥〉生防放线菌A5〉生防细菌B2。[结论]综合辣椒疫病的防效和产量效益,确定出可在当地辣椒生产中推广的生防菌应用技术方法为放线菌A545kg/hm2,细菌B215kg/hm2,有机肥900kg/hm2,此时辣椒疫病的田间防效可达到76.31%,产量达到35573kg/hm2,可新增产值13029元/hm2,投产比为1:7.9。  相似文献   

18.
生物农药在研制生防剂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和进展,但仍有很多生防因子待我们开发利用,如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等各类群中都有许多种类可作生防制剂。研制生防活菌剂应立足于高技术,考虑安全性、长效性、多效性、广泛性、高效性及使用中的科学性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量对魔芋软腐病发生的影响。[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氮、磷、钾肥施用量与魔芋软腐病的发生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过多施用氮肥易诱发魔芋软腐病,施用钾肥对控制软腐病有很好效果。[结论]在魔芋种植中应合理控制氮肥施用量,适当增施磷、钾肥,可起到减少魔芋软腐病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淡紫拟青霉与放线菌代谢物复配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淡紫拟青霉和放线菌的拮抗特性及其复配菌剂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进行了研究.采用杯碟法和平板对峙法测定了淡紫拟青霉菌株PL1和PL2与放线菌菌株LH117和LH121的拮抗性,结果表明两种生防菌4个菌株之间没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效价法测定结果显示,LH121的发酵上清液对PL2的菌丝生长有轻微抑制作用,抑制率为14.5%.室内生物测定表明,按等体积比例配成的淡紫拟青霉孢子液和放线菌发酵上清液组合的4种复配菌剂处理对根结线虫的卵孵化抑制率和二龄幼虫杀死率分别可达到66.6%和78.0%,明显高于各单菌株处理;温室盆钵试验结果表明,PL1孢子液和LH117发酵上清液的复配菌剂对番茄的根结形成和根结线虫卵块形成的抑制率分别为68.7%和58.4%.上述结果表明:淡紫拟青霉与放线菌的复配菌剂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比单菌株的防治效果显著,复配菌剂的防治效果与生防菌株间的相瓦拮抗性可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