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辣椒雄性不育系144A是宝鸡市农技中心利用辣椒雄性不育源1012A与百里香杂交得到的,本文介绍了144A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该不育系的利用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2.
辣椒雄性不育系2A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辣椒雄性不育系8A为不育源,以优良自交系2为回交亲本材料,经过连续5代回交,选育出不育性稳定、综合性状优良的辣椒雄性不育系2A。其不育株率达到100%,不育性稳定,且综合性状优良,果实商品性好。利用不育系2A与32个辣椒自交系测交,仅有4个组合全部植株育性恢复并能正常结果。  相似文献   

3.
以辣椒雄性不育系 10-05A 为不育源,以优良自交系60-1 为回交亲本材料,经过连续6代回交,选育出不育性稳定、综合性状优良的辣椒雄性不育系Y32-3A。其不育株率达到 100%,不育性稳定,果实商品性好。利用不育系 Y32-3A与28个辣椒自交系测交,有10个组合育性100%恢复,7个组合产量超过对照,一般配合力较好。  相似文献   

4.
利用国外引进的高辣度辣椒不育系103A为不育源,通过回交转育方法,成功育成了高辣度辣椒雄性不育系金椒3A。该不育系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100%,可恢复性好,配合力强,综合抗性突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宝鸡线辣椒产量,引进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创制不育系材料8大类48份;利用三系配套技术选育线辣椒杂种一代新品种4个和4个不育系;"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熊蜂传粉制种方法"获得国家专利;并积极开展辣椒杂交新品种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完善辣椒杂交新品种配套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6.
从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8A、保持系8B为材料,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两者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探讨CMS与叶绿体结构的关系,并比较其特性与差异,揭示CMS机理。结果表明,辣椒CMS系8A叶绿体结构发生变化,表现为基粒片层之间界限模糊、消失,发育滞后,与基粒连接的类囊体不发达,整个片层排列紊乱,叶绿体数目减少;保持系8B叶绿体形状为椭圆形,基粒片层、类囊体均发育正常。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叶绿体数目较保持系减少,结构、形状与保持系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辣(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杂种优势利用及其制种技术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自 198 0年开始 ,利用从法国引进的长灯笼形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LANES”为不育源 ,通过回交转育方法 ,于 1984年选育出羊角形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2 1A”、灯笼形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8A”和“17A”。至 2 0 0 0年测配6 17个辣 (甜 )椒杂交组合 ,其中F1育性完全恢复的组合为 196个 ,占全部组合数的 31.7%。在这 196个组合中 ,辣 /辣组合 12 7个 ,占 6 4.8% ;甜 /甜组合仅 11个 ,占 5 .6 %。经配合力测定 ,选育出 3个具有优质、抗病、丰产特点的一代杂种 2 1/LS3 (“苏椒 3号A”)、2 1A/LS2 和 8A/LS7(“碧玉”)。辣椒雄性不育系繁种、制种技术研究表明 ,利用大棚繁种 ,不育系∶恢复系为 2∶1,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生产的杂交种子量明显高于露地繁种。应用辣椒雄性不育系繁制一代杂交种子 ,比常规去雄繁种节省工本 5 0 % ,且纯度达到 10 0 %。  相似文献   

8.
制定辣椒三系雄性不育系选育技术规程,为辣椒高产优质栽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辣椒雄性不育机制,本试验利用石蜡切片法对辣椒雄性不育系8A和保持系8B的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不育系8A小孢子发生在四分体时期,花蕾外部形态为花冠与花萼齐平,败育原因是绒毡层细胞径向异常膨大并高度液泡化,挤压形成不规则四分体,皱缩凹陷,有的小孢子四分体还出现粘连现象,不能产生正常小孢子。  相似文献   

10.
人工转育不育系是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的主要方法,为实现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的三系同型,以期选育出更多优良的辣椒三系杂交品种,在测交后代群体育性分离的前提下,研究总结出了转育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同型保持系和同型恢复系的方法,该方法不仅能转育辣椒雄性不育系,而且可选育出同型恢复系,大大扩展了其他同源不育系恢复父本的...  相似文献   

11.
辣椒AFLP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A及其相应的保持系21B为材料,通过对影响辣椒AFLP技术体系的若干关键因素,如提取DNA的方法、酶切与连接、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以及电泳和染色条件等的研究,建立了经优化的适合于辣椒的AFLP分子标记技术体系。采用该体系,对辣椒进行AFLP分析,能够得到清晰稳定的分子标记图谱,为今后利用AFLP技术进行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定位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2.
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进行AFLP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AFLP技术对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A及其保持系21B进行分析,获得不育系21A特异扩增片段。将特异扩增片段回收测序并用BLASTn和BLASTX程序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检索和相似性比对。[结果]获得了不育系21A特异性扩增片段AA/CAG169,该片段中部分序列是Penaeus monodon性别及生长性状相关的AFLP标记序列中的串联重复序列;BLASTX和TBLASTX分析结果表明,该特异性片段的翻译产物与马铃薯的假拟gag-pol蛋白、假拟逆转座子蛋白、假拟逆转座子gag蛋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结论]特异性片段AA/CAG的功能可能与逆转座子有关,表明其可能与育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辣椒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形态学及减数分裂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质一核雄性不育性在作物中广泛存在,在作物育种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许多作物已育成了雄性不育系并在生产上加以利用,如高粱、水稻、谷子、白菜、萝卜等。关于作物雄性不育系小池子发育的细胞形态学研究已有不少报道,各作物之间产生雄性不育性的机理各不相同。自从1958年Peterson首次报道了辣椒质一核互作型雄性不育以来,Horner、Hirose、吴鹤鸣和耿三省等对辣椒雄性不育系小孢子败育的细胞学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本试验为了更进一步研究辣椒雄性不育系败育机理,观察了辣椒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育过程及小孢子减数分裂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线粒体DNA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A及其相应的保持系21B为试材,从苗龄10~15 d的黄化苗中分离纯化线粒体并提取线粒体DNA。线粒体负染后电镜观察发现,分离纯化的线粒体形态完整,呈椭球形,杂质较少。电泳检测提取的线粒体DNA的琼脂糖,结果表明,线粒体DNA纯度较高,无降解现象,浓度为20~50 ng/μl,可用作RAPD分析。经初步筛选,100个RAPD随机引物中有8个引物表现出多态性,经再次重复筛选,获得了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A线粒体DNA与雄性不育性相关的RAPD标记CMSAG3430。  相似文献   

15.
辣椒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和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的QTL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以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的保持系Yolowonder、恢复系Perennial及其F1构建的DH群体与不育系 770 13A测交的群体为供试材料 ,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包括 43个标记 8个连锁群的辣椒分子遗传图谱。在对测交群体育性调查的基础上 ,把控制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的QTL初步定位到第 1、3、6、8个连锁群上。  相似文献   

16.
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AFLP分析(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进行AFLP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AFLP技术对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A及其保持系21B进行分析,获得不育系21A特异扩增片段。将特异扩增片段回收测序并用BLASTn和BLASTX程序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检索和相似性比对。[结果]获得了不育系21A特异性扩增片段AA/CAG169,该片段中部分序列(位于122~158bp,AGAATTGGTA CGCAGTCTATGATGAGTCCTGAGTAAC,共37bp)是Penaeus monodon性别及生长性状相关的AFLP标记序列(AFE549M27.1)中串联重复序列;BLASTX和TBLASTX分析结果表明,该特异性片段的翻译产物与马铃薯的假拟gag-pol蛋白、假拟逆转座子蛋白、假拟逆转座子gag蛋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结论]特异性片段AA/CAG169的功能可能与逆转座子有关,表明其可能与育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利用RAPD技术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A与其相应保持系21B的基因组DNA进行了比较分析,共使用了380个随机引物,其中有213个引物在两系之间都得到了扩增产物,不育系21A与相应保持系21B基因组DNA用213个引物扩增后有6条主差异带,主要表现为条带数目、条带位置和条带强弱的差异.找到了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A基因组DNA特异的RAPD片段CMS Y15500、CMS BE5850和CMS BG1900,并对这些特异片段的来源及其在细胞质雄性不育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3种不同类型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的不育分子机理,寻找与雄性不育相关的基因。【方法】采用高盐-蛋白酶K法提取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绿色叶片线粒体DNA(mtDNA),根据已报道的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orf456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利用PCR反应,从3种不同类型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线粒体基因组中均扩增出330 bp左右大小的条带。【结果】经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表明,3种不同类型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所获片段序列完全一致,大小为330 bp,命名为CMS330,与orf456核酸序列同源性达99%。【结论】3种不同类型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具有相似的不育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19.
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AFLP标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AFLP技术对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A及其相应的恢复系湘紫基因组DNA进行多态性比较,筛选了64对AFLP选择性引物PstⅠ-NNN+MseⅠ-NNN组合,有58对引物组合在两系间扩增出5156条带,多态性位点为4个,主要表现为条带数目、条带位置和条带强弱的差异。其中在恢复系材料中仅有3个多态性片断,找到了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湘紫基因组DNA特异的AFLP片段ACA/CGC300、AGT/GGT375和AGC/CGC380,并对这些特异片段的来源及其在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可简化制种工序、降低制种成本、提高杂交种子纯度,增强杂交种市场竞争力,是辣椒育种发展的主要趋势。辽宁益久祥种苗有限公司针对我国北方地区的消费习惯与种植模式,从国内外收集了大量的种质资源,创制了优质多抗育种材料,配制12辣椒杂交种组合,并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出适宜春茬日光温室栽培的类型,其中A3表现优良,属于三系杂交辣椒新品种类型,定名为“韩艳519”,2022年3月10日获得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