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无花果采用40℃热水浸泡5分钟的热水处理与对照、聚乙烯(PE)薄膜自封袋打孔包装与不打孔包装冷藏对比的方法,分别在温度(3±1)℃、湿度60%~80%的冰柜中冷藏保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自封袋包装不打孔冷藏能减少水分蒸腾,控制失重率;40℃热水处理5分钟自封袋打孔包装冷藏能有效降低果实的腐烂率,贮藏保鲜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处理,且简便实用,是一种控制腐烂率较为理想的保鲜方法.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冷藏、ABA、1-MCP、热处理及HCl护色等采后处理对桂味荔枝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和花色素苷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冷藏适温(3℃)相比,0℃下果实遭受了冷害,果皮花色素苷酶活性急剧增强,峰值提前出现,花色素苷含量迅速减少。ABA、1-MCP处理能暂时延缓花色素苷酶活性的上升。热水处理不同程度地诱导了果实花色素苷酶活性的升高,果皮褪色,而适当浓度的酸处理能显著抑制花色素苷酶活性,对果皮具有较好的护色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果蜡为成膜剂,复配护色剂柠檬酸和抑菌剂特克多、亚硫酸钠,制备新型荔枝保鲜剂,并探讨其在3℃条件下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果蜡涂膜与0.1%特克多、7%柠檬酸复合可有效抑制低温贮藏过程中荔枝腐烂率,可较好地抑制荔枝果肉PPO活性上升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多酚含量下降,保护荔枝果皮颜色,抑制褐变;3℃贮藏第20天时,经该复合保鲜剂涂膜处理的荔枝腐烂率3.84%,果皮褐变指数1.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04%,总酚含量227.9 mg/kg,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果蜡+7%柠檬酸复合涂膜、果蜡+7%柠檬酸+亚硫酸钠复合涂膜和对照(7%柠檬酸浸泡)。因此,果蜡与0.1%特克多、7%柠檬酸复合涂膜可为荔枝商业冷藏保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荔枝果实香甜味美 ,富含营养 ,是我国南方传统的珍贵果品 ,但其产期正值夏秋高温季节 ,果实采后 2~ 3d内即变色变味。有关荔枝果实的采后生理、防腐护色保鲜剂及常温、低温、MAP、CAP的保鲜技术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 [2 ] [3] [4] 。影响荔枝果实保鲜、运输的因素很多 ,其中采前病虫害的防治对荔枝果实采后防腐护色保鲜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我们以福建漳州乌叶荔枝为试材 ,进行采前不同药剂与采后保鲜液处理 ,探讨荔枝果实病害防治及保鲜技术。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试验先后在漳州龙海市港尾镇 8年生荔枝园与福州本所进行。…  相似文献   

5.
叶勇 《中国果菜》2001,(3):24-24
荔枝是一种名贵水果,素有“岭南佳果”之美誉,其“色、香、味”俱佳,深受海内外人士所喜爱。荔枝也是世界公认难以贮藏保鲜的水果,目前生产较成熟的保鲜技术是“防霉防腐+护色 低温条件”,一般采用“水溶液处理保鲜法”,即以药剂水溶液浸泡荔枝果实,以达到杀菌防腐和护色的目的,然后,加冰装入保温箱运输或包装后入冷库贮藏。此法比较有效,但由于要经过浸泡一种或两种药剂处理, 在目前靠人工操作的条件下,应用上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劳动强度大,处理量少,保鲜效果也不一致。 我们通过与华南农业大学进行技术合作,在实施先进…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对苹果的气调贮藏提出了一种可以节省设施投资,能够结合利用自然低温,降低贮藏技术成本的双相变动气调贮藏理论与技术途径。试验结果表明:新红星苹果采用双相气调(10~0℃,CO_2 12~6%,O_2 3%)、青香蕉苹果采用高温(10℃)高CO_2(6或12%)气调贮藏5~6个月后的保鲜效果和营养成分均优于O℃冷藏,接近标准气调贮藏(0℃,CO_23%,O_2 3%)。试验苹果在高温高CO_2或双变气调条件下,呼吸显著减弱,乙烯发生量显著减少,果皮中的共轭三烯含量显著降低,无虎皮病发生。  相似文献   

7.
大枣气调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枣气调贮藏保鲜技术研究以山东名特优品种茌博园铃大枣为试材,研究其采收期、贮藏环境气体成分、防腐处理等对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看出,采用0℃低温、塑料袋打孔包装和TBZ(涕必灵)熏蒸的冷藏方法,可贮转色期枣60天、半红期枣50天、全红期枣45天,好果率...  相似文献   

8.
<正> 荔枝是原产我国的亚热带名果。果壳鲜红,味极佳美。采后的荔枝果实极易变质,在常温下4~6天便会变黑霉烂。据报导,冷藏或气调贮藏能使荔枝果实的寿命从几天延长到4~6周;常温下使用某些药剂也能延长荔枝果实寿命2~4天。最近,斯科特(Scott)报道在20~30℃条件下,以热苯菌灵溶液浸果并用塑料薄膜包装,可防止荔枝果实的腐烂和变质。但苯菌灵国内尚无生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不同厚度的保鲜袋自发气调包装对‘新梨7号’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将‘新梨7号’分别采用厚度为0.02、0.03、0.04和0.05 mm的PE袋扎口处理形成自发气调环境,于温度(0±0.5)℃、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贮藏,并以0.02 mm PE袋不扎口为对照处理,定期测定各处理相关指标,并统计果实腐烂率、果柄保鲜指数。【结果】不同厚度保鲜袋内气体成分在第30天时达到平衡,气调能力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0.05 mm>0.04 mm>0.03 mm>0.02 mm PE袋,采用上述包装进行自发气调处理均能够抑制果皮h°值、Fm、Fv和Fv/Fm的下降;果柄保鲜指数随保鲜袋厚度增加显著升高,果实腐烂率显著低于对照;显著降低果实维生素C含量,冷藏后期货架期间各处理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各处理乙醛含量极低,乙醇检测不出。【结论】‘新梨7号’为较耐CO2且极不易发生褐变的梨果品种。筛选出适合‘新梨7号’自发气调包装袋为0.03 mm PE袋,可有效保持果面绿色,降低果实腐烂率但显著降低维生素C含量。  相似文献   

10.
常温条件下微气调袋包装对荔枝品质与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常温条件下,研究用微气调袋套袋包装赤叶荔枝(LitchichinensisSonn.cv.Chiye)果实的保鲜效果与果实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套袋包装可使荔枝果实货架期延长3d,果实的商业品质能较好地保持,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果皮细胞膜透性及多酚氧化酶活性均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猕猴桃新品种皖金的采后贮藏特点,明晰其适宜的贮藏温度及包装膜袋厚度。【方法】试验分为两部分:首先将部分果实分别放入(0±0.5)℃、(1±0.5)℃、(2±0.5)℃,相对湿度(90±5)%冷库以及常温(CK1)下贮藏,定期取样测定相关指标,确定皖金适宜贮藏温度;在上述适宜贮温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贮藏条件,采用不同厚度(0.01、0.03、0.05 mm)的聚乙烯(polyethylene,PE)膜袋密封包装果实,未包装果实为对照(CK2),筛选膜袋厚度。【结果】(1±0.5)℃贮藏温度下,果实贮藏保鲜效果较好,与(2±0.5)℃处理相比延长了有效贮藏期,与(0±0.5)℃处理相比显著降低了冷害的发生;在(1±0.5)℃下,不同厚度的膜袋包装处理与对照相比均可减缓果实硬度下降,延长有效贮藏期,延缓果实冷害的发生。其中0.03 mm PE膜袋处理果实贮藏效果更优。【结论】在(1±0.5)℃贮藏条件下,0.03 mm PE膜袋处理对延长皖金猕猴桃果实的贮藏保鲜期、减缓冷害发生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不同温度和CO_2体积分数对丰水梨采后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丰水梨采后适宜的贮藏温度和CO2体积分数,从果实硬度、膜透性、乙醇质量分数、总酚质量分数、PG活性、PPO活性及果心褐变等方面研究了不同温度和CO2体积分数对丰水梨果实的防褐保鲜效果。结果表明,-1.5℃明显降低果实腐烂率,维持较高的果实硬度,但果实发生不同程度冷害;5℃适合短期贮藏(<60d)。与CK相比,3%O2+1%CO2可较好保持果实硬度和风味,明显抑制PPO活性、乙醇产生和果心褐变,延缓酚类物质降解,较好保持细胞膜完整性;2%CO2防褐保鲜效果次之;3%~5%CO2防褐保鲜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3.
石榴气调保鲜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院本文研究了气调保鲜技术对贮藏期间石榴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2益低温条件下,4%O2协同5%CO2,贮藏140d时,石榴的呼吸强度为22.01mgCO2/(kg·h),褐变指数为0.16,可溶性固形物及总酸含量分别为14.7%与0.41%,可以较好地维持石榴的品质与口感。该处理石榴MDA含量累积最少,对PPO活性及果实腐烂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4.
不同低温贮藏对砀山酥梨货架期组织褐变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西太谷和临猗地区的砀山酥梨果实为材料,研究了–1、0、1.5和5 ℃低温对贮藏后20 ℃货架期砀山酥梨虎皮病、果心褐变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砀山酥梨虎皮病主要出现在低温贮藏后期(200 d以后)出库的货架期果实上,而且贮藏温度越低,货架期间虎皮病越严重。在–1和5 ℃贮藏条件下砀山酥梨的果心褐变指数明显高于0和1.5 ℃。0和1.5 ℃能较好保持果实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保持果实较好的口感和风味;5 ℃果实硬度最低,腐烂率最高;–1 ℃虽然可以降低果实的腐烂率,但贮藏后期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果实风味异常。山西太谷和临猗两个地区生产的砀山酥梨在不同低温条件下品质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酥梨中长期贮藏温度以0 ~ 1.5 ℃为宜,中短期贮藏(120 d之内)可采用1.5 ~ 5 ℃。  相似文献   

15.
荔枝冷害过程中果皮色泽、花色素苷和类黄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糯米糍’荔枝果实在3 ℃和0 ℃条件下果皮的色泽和花色素苷及类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果实在0 ℃下14 d 时褐变指数迅速增大, 21 d 时已遭受不可逆的冷害。在冷藏过程中, 果皮的色泽指标a、L、C 值及花色素苷、类黄酮、总酚含量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0 ℃下比3 ℃下降快。0 ℃下14~21 d , a、L、C 值分别下降了27.95 %、33.58 %和58.47 % , 而21 d 时果皮花色素苷、类黄酮和总酚含量依次为采收时的18.08 %、35.99 %和41.64 %。说明冷害加速了荔枝果皮花色素苷的降解及类黄酮和总酚的变化, 促进了褐变进程的发生。果皮a、L、C 值与褐变指数、花色素苷含量呈显著相关性( P < 0.05) ,采用自动测色色度计可真实地反映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和褐变程度。  相似文献   

16.
以海南3个主栽杧果品种,5种类型果实为试材,研究了3种不同的热水处理方式对主要采后病害的控制效果及其对果皮伤害和贮藏期的影响。结果表明,51℃、15min热水处理对供试果实炭疽病和蒂腐病2种病害的控制效果最好;供试果实对热的敏感性存在差异;热水处理加速果实的后熟速度,但适宜的热水处理可大大提高好果率,且病害发生严重时,因能有效控制病害发生从而延长贮藏时间。综合分析后推荐小贵妃、大贵妃、大台农、小金煌使用51℃、15min热水处理为最适宜的热处理方式。小台农使用47℃、20min热水处理作为最适宜热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王志华  贾朝爽  王文辉  佟伟  姜云斌 《园艺学报》2020,47(12):2277-2289
为探究不同贮藏温度对‘金红’苹果果实能量代谢和生理品质的影响,将‘金红’苹果分别放置在–2、0、2、4 ℃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果实能量相关物质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磷酸腺苷(AMP)含量和能荷(EC)变化以及H+-ATPase、Ca2+-ATPase、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相关酶活性,同时测定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果实硬度、维生素C、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生理品质指标,并调查果实组织褐变情况。结果表明:整个贮藏及货架期,–2 ℃下的果实ATP、ADP和AXP(AXP = ATP + ADP + AMP)含量、EC以及能量相关代谢酶活性(H+-ATPase、SDH、CCO)、SOD、乙烯释放速率始终保持最低,维生素C含量后期下降迅速;4 ℃下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降幅较大;–2 ℃下的果实褐变指数最高(果皮和果肉均出现了严重褐变),0 ℃下的果实果皮和果肉也有轻微褐变,2 ℃和4 ℃果实无褐变。贮藏30、45、90 d以及贮藏90 d + 货架3 d和90 d + 货架5 d期间,2 ℃贮藏的果实保持较高的能量水平,果实品质和风味保持较好,0 ℃果实次之。研究结果表明,‘金红’苹果组织褐变与能量亏缺有密切关系,能量亏缺越多,褐变越严重,适宜的低温能维持果实较高的能量水平,同时抑制果实褐变,维持果实较好的贮藏品质,延缓果实衰老。  相似文献   

18.
贮藏中荔枝果皮衰老与褐变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陈文军  洪启征 《园艺学报》1992,19(3):227-232,T001
  相似文献   

19.
延长黄熟香蕉货架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向阳 《果树学报》2004,21(5):429-433
实验研究了热水处理、包装自发气调(MAP)、乙烯吸收剂、1-甲基环丙烯(1-MCP)、贮藏温度、多菌灵等对黄熟香蕉货架期的影响。对香蕉的有机酸和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色差值、包装袋内的CO2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28±2)℃贮藏条件下,黄熟香蕉的货架期只有1d。1-MCP延长黄熟香蕉货架期效果最好,可以延长4d;10%CO2和2%O2的MAP气调和乙烯吸收剂可延长货架期1d;500mg/kg多菌灵48℃热处理浸泡香蕉30s,延长货架期1d。50℃以上高温预处理15min,引起黄熟香蕉热害;pH4.5酸性溶液48℃浸15min,也有明显伤害。48℃高温预处理15min,没有引起伤害。黄熟香蕉对冷害敏感。应用500mg/kg多菌灵浸果30s,晾干后放入0.04mm厚聚乙烯袋内,放入0.8%乙烯吸收剂,换气后初始CO2为10%,O2为2%,袋内注射1-MCP,使最终浓度达0.13mmol/L,可使黄熟香蕉货架期由原来的1d延长到6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