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普洱茶分级加工过程中,现有的筛分单机设备不适应连续化生产需要的实际问题,根据连续化生产及清洁化生产的要求,通过集成创新,将原来人工单机操作的多台设备,如静电除杂机、圆筛机、抖筛机、风选分级机优化组合,匹配连接成一套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线,实现除杂、筛选和分级功能为一体的茶叶清洁化生产线,以及普洱茶加工的连续化、清洁化和自动化。  相似文献   

2.
普洱茶降脂功能及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近年来普洱茶降血脂作用及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总结普洱茶降脂功能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指出普洱茶具有良好的降血脂功效且主要降脂活性成分可能是茶多酚、茶多糖、茶褐素、他汀化合物等,旨在为探明普洱茶降脂活性成分,开发高降脂活性的普洱茶提供研究线索。  相似文献   

3.
云南普洱茶加工工艺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青元 《贵州茶叶》2002,30(3):13-15
研究了云南普洱茶加工工艺,并对云南普洱茶加工工艺进行了探讨,文中还对云南普洱茶加工拓展做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高稳定性的速溶普洱茶研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速溶茶产品的稳定性问题影响市场销售,为了能大批量生产出高稳定性速溶普洱茶,本试验以云南普洱茶为材料,研究高稳定性速溶普洱茶粉加工工艺参数。在加工过程中,浸提2次,提取温度为70~ 75℃,添加茶叶量10%左右的β-CD环状糊精,茶水比1:20,并且陶瓷膜过滤时茶汤制冷温度30℃以下,陶瓷膜过滤后茶汤制冷温度17~18℃,静置充分,可生产出高稳定性速溶普洱茶。应用该工艺生产出的速溶普洱茶稳定好,适合作为罐装茶水的加工原料。  相似文献   

5.
贵州普洱茶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洱茶是一种特殊品质的发酵陈茶。原产于云南省普洱县 ,故按地名命名为“普洱茶” ,我国广东沿海和东南亚、港澳同胞习惯饮用普洱茶。随着茶叶科技工作者的多年实践 ,成功地将绿毛茶经过自然氧化发酵制成的普洱茶很受消费者青睐。现在大叶茶 ,中小叶种茶都可以做普洱茶。原桐梓茶厂厂长、中华创新发明家樊英寿同志创制普洱茶加工工艺如下 :1 原料 绿毛茶、炒青茶、烘青茶、晒青茶等毛茶及高档头子茶均可列入加工普洱茶原料。2 毛茶付制毛茶进入加工厂仓库按级归堆 ,付制。要求是老嫩基本一致 ,增进其发酵的匀度 ,有条件的加工厂亦可分筛…  相似文献   

6.
云南普洱茶生产发展的浅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涛 《茶业通报》2006,28(1):9-10
本文针对当前普洱茶的销售形势,从普洱茶的品种、加工工艺、普洱茶文化等方面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贵州发展名优茶全程清洁化生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茶叶清洁化生产的技术要求,对贵州发展全程清洁化生产进行了思考:一是发展清洁化茶叶生产基地;二是发展清洁化茶叶加工;三是发展清洁化茶叶包装;四是做好茶叶清洁贮运与营销。全程清洁化生产涵盖了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只有在抓住了茶叶的产地环境、生产过程、贮运流通等诸多关键环节,优化和营造良好的茶叶加工内外环境,引进先进设备,集成和组装精细的加工技术与包装技术,才能逐步实现名优茶全程清洁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云南普洱茶感官品质与内含成份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云南不同地区选择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5家云南普洱茶生产企业,到厂现场进行普洱饼茶随机取样,共取样6个;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进行感官审评,在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进行内含成份分析,研究云南普洱茶感官品质与内含成份的关系,为云南普洱茶的规范生产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水浸出物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普洱茶的品质,并与普洱茶的汤色、浓度、滋味密切相关;茶多酚含量相对较高的茶样其感官品质均高于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的茶样;咖啡碱含量和糖类物质含量对云南普洱茶的感官品质的影响不是主要因子,但可以适度增进云南普洱茶的内质。  相似文献   

9.
张久谦  郑杰 《茶业通报》2010,(3):141-144
信阳毛尖茶品质优异,是我国传统名茶之一。近年来,信阳毛尖加工技术逐步形成了传统手工炒制法、半手工半机械制作法和机械化制作法三种方式,少数大型企业实现了连续化不落地生产,燃料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实现了清洁化生产。本文阐述了国产信阳毛尖茶机械化加工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及技术。  相似文献   

10.
何青元 《贵州茶叶》2004,32(1):24-25,34
通过对制定云南普洱茶标准的研究,提出了云南普洱茶标准制定的内容及要求,为拓展云南普洱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浅析专业仓储在普洱茶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仓储对茶叶具有保值和升值的重要作用,是茶叶储藏的必然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专业仓储的基本特征和分类,阐述仓储在茶产业中的作用,重点分析仓储对普洱茶品质提升和增值的作用,以及优质普洱茶形成的仓储条件与陈(醇)化的方式方法,可为普洱茶仓储提供参考依据和应用指导。  相似文献   

12.
普洱茶茶多糖的提取工艺的响应面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解决普洱茶茶多糖的提取工艺中参数设定的问题,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这3种主要因素对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普洱茶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17,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78.5 min,茶多糖得率为12.72%。采用响应面法分析法对普洱茶茶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可行,茶多糖的提取率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技术进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一些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潜在安全问题被发现,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安全问题越发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如何运用RFID技术、网络技术、HACCP系统、农产品安全溯源和农产品生产管理系统等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体系更好的确保农产品安全,实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和监控,在此基础上提出保证农产品安全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分析探讨信息技术在中国农产品安全领域中的发展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罗峦  周俊杰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7):145-150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也越来越重视,而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来源于农户,如何通过影响农户行为来保障农产品质量,成为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的焦点。笔者从农户安全施药行为视角出发,对湖南省安仁县600户水稻种植户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分析表明,安全用药技术的培训、农药的价格和药效、农药残留和政府监管强度是主导农户安全施药行为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对农户安全用药的培训力度,稳定农药市场价格,强化对农药市场和水稻生产过程的监管,更好地指导农户进行安全施药,将有力保障水稻产品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5.
普洱茶英文科技论文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具有醇和、陈香等独特品质的普洱茶是云南特有茶类,由于特殊的保健功效,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茶学界的广泛关注。与其相关的研究论文日益增多,英文研究论文也逐年增加。本文从“Pubmed”、“ACS Publications”、“ScienceDirect-Elsevier”、“Wiley”和 “SpringerLink”数据库检索到96篇(2012年3月止)与普洱茶研究有关的英文论文,整理分析、归纳了这些论文的研究结果与进展,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陈年普洱茶的特征风味成分及生物活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了3种陈年普洱茶中挥发性物质,结合质谱和保留指数共鉴定出57种化合物,其中甲氧基酚类、醇类及酮类化合物为主要香气成分。同时采用比色法测得3种普洱茶的沸水提取物的茶多酚含量分别为(41.91±1.98)、(43.84±2.56)及(41.28±2.57) mg GAE/(g·DW),并对3种普洱茶的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普洱茶均具有较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且呈剂量依赖性,测得3种普洱茶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129.03±0.25)、(139.47±1.58)及 (152.57±3.34) mg GAE/L。  相似文献   

17.
普洱茶对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普洱茶(熟茶)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损伤的预防作用,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阴性照组、阳性对照组、KXL药物组以及普洱茶(低、中、高)剂量组。试验大鼠采用液体饲料饲喂,同时给予对应的受试物,60天后测定大鼠血清TG、TC、HDL-C、FFA、AST、ALT、INS水平及肝组织FFA、INS水平。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普洱茶低、中、高剂量组血清TG、TC含量,低、中、高剂量组血清和肝组织INS水平,中、高剂量组血清及肝组织FFA含量,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ST、ALT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普洱茶高剂量组血清HDL-C显著上升(P<0.05)。普洱茶能够有效预防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或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产品安全生产和监控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基于“需求、亟待解决的问题、关键技术筛选”的思路,分析了中国农产品安全需求,提出了中国农产品安全生产和监控中存在的若干关键问题;归纳了作物新品种选育技术、农业投入品安全技术、现代设施农业技术、农产品安全监控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农产品绿色贮藏技术、快速检测技术和农产品安全溯源技术在农产品安全生产和监控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安全生产和监控关键技术在中国农产品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