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海南省热带水果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优化海南省热带水果区域布局,发挥热带水果比较优势,提升热带水果产业竞争力,利用2006—2015年的相关数据,采取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模型,测算了海南省18个市县5种热带水果的区域比较优势指数。结果表明:针对各地区不同气候、土壤、资源条件,主要热带水果在不同县域比较优势不尽相同,不同县域所具有的优势水果种类也存在差异,多数县域只有一种强比较优势水果。利用比较优势原则合理配置各地区资源,在芒果、香蕉、荔枝、菠萝、龙眼种植的优势区域,继续做大做强优势品种,扶持弱优势区域品种提质增效升级,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海南区域性特色优势水果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海南热带水果生产优势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海南的热带水果产业将直接面临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挑战,充分发挥热带水果的比较优势已经成为发展海南经济的共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热带水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农产品的种植结构面临着严重的调整,如何适应市场的需要,又充分发挥热带水果的比较优势,非常关键。本文在基于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对海南省热带水果的比较优势进行测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南省热带水果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黄渤海区域是中国重要的畜产品和水产品生产基地。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标和区位商法测定了环渤海区域主要养殖产品的生产规模及生产效率等方面的优势。结果表明:环渤海区域猪、牛、羊、家禽产业不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其指数仅为0.79、0.96、0.84 和0.63。奶类、禽蛋和水产品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其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分别为1.05、1.51和1.43,应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新一轮优势农产品产业布局,实现四川优势农产品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四川农业整体竞争力。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四川省2009—2011年间的主要农产品进行规模、效率、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的分析。明确了四川的优势农产品为:油菜籽、薯类、茶叶、烟叶和水稻,并提出了提高四川优势农产品竞争力的建议,为科学发展四川省优势农产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依据,为四川省农作物的生产和农产品的产业布局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邯郸是核桃生产大市,核桃产业在全市农村经济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邯郸市各地积极发展核桃产业,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从规模优势指数、资源优势指数、综合优势指数3个主要方面对邯郸核桃产业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明确邯郸核桃产业的竞争力状况,并提出主要存在问题及针对对策,为提升邯郸核桃产业竞争力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粮食问题和农民增收问题一直都是中国“三农”问题关注的焦点,尤其在新冠疫情下,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更为紧迫。本研究基于比较优势理论,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模型,利用2009—2018年云南省稻谷、小麦、玉米、豆类和薯类这5种主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和产量数据来测算其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以揭示云南省及其16个州市间主要粮食作物强、弱比较优势的变动规律。研究发现:10年间,薯类、豆类和玉米这3种粮食作物同时具有较强的平均规模、效率和综合比较优势,而稻谷和小麦的平均规模、效率和综合比较优势均较弱,而且各个州市的强弱优势粮食作物不尽相同。因此,建议云南省利用此结果对全省的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进行合理布局和安排,发挥各种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和产量优势,以求最大限度地促进云南省主要粮食作物的增收增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促进新一轮优势农产品产业布局,实现四川优势农产品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四川农业整体竞争力。【方法】本研究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四川省2009-2011年间的主要农产品进行规模、效率、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的分析。【结果】明确了汶川地震后四川的优势农产品为:油菜籽、薯类、茶叶、烟叶和水稻,并提出了提高四川优势农产品竞争力的建议,为科学发展四川省优势农产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依据,为四川省农作物的生产和农产品的产业布局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县域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县域《农村经济基础资料数据库》为核心,针对中国目前还没有研究开发出全国所有县域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系统的问题,探讨如何运用比较优势理论,以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作为比较优势计量指标,设计实现中国县域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系统。系统充分利用数据库技术特点,并采用Java语言开发实现,使其在确保系统和数据安全的同时,实现了网上以及在任意安装了Java虚拟机的计算机上运行,为日后系统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10月26日,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牵头,儋州盈丰兰花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海南大学、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园艺研究所等7家单位共同承担的海南省重大科技项目"主要热带花卉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顺利通过验收。该项目围绕热带花卉产业化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了红掌、热带兰、木本花卉产业  相似文献   

10.
吴春雅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4):258-264
旨在通过对江西县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找出其经济发展差异背后的原因,以期丰富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范围,为科学制定县域发展政策提供借鉴。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江西省80个县(市)从2000—2010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细分的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并从整体状况、内部结构、时间趋势和空间分布4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从整体上看,江西县域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较低,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从内部结构看,江西各个县在“落后型”、“实践型”、“泡沫型”和“创新型”4种类型中都有分布,其中以“实践型”为最多;从时间趋势看,江西县域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明显阶段性波动特征,不同阶段生产率变动模式存在一定差异;从空间分布看,江西县域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明显的“中间高南北低”倒U型特征。表明江西县域经济增长更多来源于要素投入增长而非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最后提出了政府部门应大力推进中央苏区振兴计划,各县“市”也要从自身产业和资源特点出发,找准特色与定位,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不同时期玉米区域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促进湖北省玉米生产发展,实现合理区域生产布局,为湖北农业生产决策提供依据,利用2000—2009年湖北省17个市(州、区)农业生产统计资料,采用比较优势理论及分析方法,分析“十五”及“十一五”期间湖北省玉米生产比较优势的区域特点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湖北省玉米生产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玉米生产具有规模、效率、综合比较优势的市(州、区)分别有5、10、5个;具有玉米综合比较优势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鄂西山地玉米区、鄂北岗地玉米区,其平均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在“十五”期间为2.43,“十一五”期间达到2.77。与“十五”期间相比,“十一五”期间全省玉米平均生产比较优势指数上升了0.08,水稻上升了0.03,而棉花则下降了0.05。通过成本收益分析表明,玉米纯收益低于水稻和棉花,每公顷分别低507.0元和2143.5元;但玉米的用工成本明显低,每公顷分别比水稻和棉花低535.5元和4096.5元。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湖北玉米生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海南绿橙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海南绿橙低温贮藏的适贮温度、贮藏方法以及1-MCP处理对海南绿橙贮藏保鲜的效果进行了研究,比较了7种不同的保鲜处理方法对海南绿橙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南绿橙低温(0~8℃)贮藏适宜温度为5~6℃,采用BD-1热带水果涂膜保鲜剂及无纺布保鲜袋包装,贮藏效果最佳,贮藏期可达100天以上,商品率达100%。而1-MCP处理对海南绿橙保鲜效果不明显;货架期期间采用BD-1热带水果涂膜保鲜剂涂膜+控湿袋+无纺布保鲜袋处理,货架期可达15天。  相似文献   

13.
我国热带水果资源丰富,但其采收、贮藏、运输及销售全链路损耗严重,导致其商品价值降低,影响产业健康发展。梳理了国内5种产量较高的热带水果(香蕉、菠萝、荔枝、龙眼和芒果)的产业现状,分析其生理特性,并对现阶段热带水果的贮藏保鲜技术特点、保鲜效果、应用情况及存在的不足进行综述和评价,提出未来热带水果采后保鲜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以期为我国热带水果采后体系的构建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主要粮食作物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合肥 230031)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三大粮食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宋晨  马新明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0):141-145
河南省是中国粮食生产大省,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探讨河南省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时期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在省内的优势产区,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应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收集河南省18个地市三大粮食作物的生产数据,测算并系统分析了三大粮食作物河南省相对于中国平均水平及河南省内18地市相对于河南省平均水平的效率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结果表明,河南省三大粮食作物生产全省存在比较优势差异,共有水稻优势产区3个,小麦优势产区 9个,玉米优势产区13个。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保护海南省陵水河流域植物资源,在广泛查阅文献与外业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方调查的方法对该流域的植物区系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陵水河流域共记录到维管植物458种及种下单位,隶属于127科360属,其中蕨类植物19科23属24种,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物105科334属431种;(2)种子植物中含10种以上的科有10个,含4种以上的属有8个;(3)种子植物科和属分别对应有9个和14个分布区类型、7个和9个变型,且二者的泛热带成分分别占非世界分布的53.49%、29.32%;(4)中国特有属数量稀少,只有3个,占非世界属总数的0.82%;表明陵水河流域植物资源丰富,被子植物居首,科、属分化程度比较高,区系优势现象较明显,植物分布类型多样化,地理成分复杂,具有显著的热带、亚热带性质和温带过渡性质;(5)陵水河流域记录到国家级、省级保护植物15种。对系统了解流域内植物起源和发展变迁进程、植物地区区域特征和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