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近年来番茄青枯病在我国南方番茄种植区域均有发生,发生面积逐年增大,严重威胁番茄生产。笔者根据近几年来对番茄青枯病的跟踪调查与指导防治实践,分析了番茄青枯病发病症状及发病规律,并详细阐述了嫁接番茄防治青枯病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抗青枯病番茄品种和药物的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青枯病是世界性病害之一.我省近几年番茄青枯病不仅发病范围广,发病期也大大延长,不仅危害夏播番茄,就是春播、晚春播也受青枯病危害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因此,番茄生产单靠回避青枯病发生期的办法已不能解决青枯病的危害问题,必须采用多种科学措施综合防治青枯病.为此,我们在福州北郊山区的宦溪镇创新村进行了"抗青枯病番茄品种和药物的筛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3.
青枯病是危害茄科作物生产的毁灭性病害之一,在番茄上发病尤为流行,故本文主要对番茄青枯病的病原、发生规律、致病原因、分子抗性机制等进行分析,并对综合防治措施进行概述,以期为番茄青枯病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合肥地区的番茄根结线虫病和青枯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西粉3号番茄在试验基地进行基质栽培试验,从青枯病发病率的差异和相对电导率的差异的角度,探讨根结线虫的入侵对青枯病发生的影响,并对合肥地区侵染番茄的根结线虫进行鉴定。[结果]当南方根结线虫与青枯菌同时入侵番茄时,青枯病的发病率在70%~100%;而没有根结线虫入侵,青枯病的发病率仅为30%。[结论]合肥地区侵染番茄的根结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在生产上,有根结线虫存在的田块,在进行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时,应考虑到根结线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运用cross-linear matrix试验设计方法,探讨抗病品种、土壤农膜覆盖、土壤药剂处理和定植后农用链霉素的灌施对番茄青枯病防治的作用。土壤农膜覆盖、土壤药剂处理、抗病品种均能抑制番茄青枯病菌的发展,其中抗病品种能有效控制番茄青枯病的发生,其效果在4种防治措施中最高,占到42.40%,土壤农膜覆盖和土壤药剂处理之间的互作能显著降低番茄青枯病的发生,其效果在4种措施中占到15.10%。在番茄青枯病综合防治时,应用番茄抗病品种,结合土壤农膜覆盖及土壤药剂处理,可降低土壤中病菌的数量,稳定并提高品种的抗性表现。  相似文献   

6.
番茄青枯病生物防治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青枯病是番茄种植培育过程中经常性发生的疾病之一,此种番茄疾病的出现导致了番茄种植产量的严重下降,成为现今各大种植户在番茄种植过程中格外注重的番茄疾病之一。所以,针对番茄青枯病的生物防治策略进行分析,不仅能够提高番茄种植的产量,而且能够最大化的发挥生物防治策略的优势,促进番茄生产种植的高产量,对番茄种植环境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7.
何昕  蒋佳峰  董元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6):154-156,200
[目的]探究钾素对番茄青枯病抗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水培试验研究4个不同浓度钾素对番茄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并在接种青枯菌后,统计不同处理青枯病的发病情况,分析番茄叶片H_2O_2浓度、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结果]提高钾营养浓度能够减轻番茄青枯病发病情况,钾素能够促进番茄的生长及对钾的吸收利用,在接种青枯菌后,钾素还能促进番茄叶片H_2O_2的合成,并提高叶片POD和PPO活性。[结论]钾素营养能够降低番茄青枯病的发生,钾素营养通过促进番茄的生长、钾素的吸收及生理抗性酶活性进而增强了对番茄青枯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8.
不同质地土壤抑病性和微生物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质地土壤条件下番茄青枯病的发生情况和土壤微生物的特征。结果表明,土壤质地对番茄青枯病发生的影响较大,随土壤砂性的增加,番茄青枯病发生率升高;随土壤粘性的增加,番茄青枯病发生率下降。番茄植株生物量、土壤微生物碳氮、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都呈现相同的趋势:壤土高于砂性土壤,砂性土壤高于粘重土壤。说明土壤质地与土壤微生物区系和病害发生有重要关系。微生物生物量可以指示土壤肥力水平变化,用微生物量来考察土壤生态系统抑病功能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从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和微生物种类来分析土壤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
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侵染引起的植物细菌性青枯病(Bacterial wilt)素有“植物癌症”之称,是一种毁灭性土传细菌病害。目前,青枯病已成为制约我国番茄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抗青枯病番茄品种表现出与劣质农艺性状连锁遗传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而且番茄青枯病抗性主要为数量遗传,不利于优良抗病品种的选育。根际微生物参与调控植物免疫系统,提高寄主植物青枯病抗性,反之,寄主植物的健康状况也能够影响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根际微生物在番茄青枯病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抗青枯病番茄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微生物群落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讨论了根际微生物参与调控番茄青枯病抗性遗传的作用机制,并对利用有益根际微生物调控番茄青枯病研究方向的热点进行展望,为番茄青枯病诱导抗性机制的解析、遗传育种以及番茄青枯病的防治与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燃煤式基质(土壤)热水消毒机的基质高温热水消毒,对戈壁日光温室番茄生长的影响及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方法]测定高温热水消毒处理后戈壁温室基质理化性质,对比分析各生育期番茄生长特性、产量性状、果实品质,生育期调查番茄青枯病病情指数.[结果]通过高温热水消毒使基质20 cm处温度持续高于50℃达4~6h,可恢复基质功能,减轻青枯病的危害,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提高产量.[结论]基质高温热水消毒处理可有效防治蔬菜青枯病的发生,且促进番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河北农业》2021,(1):69-70
正番茄是茄科草本植物,营养价值丰富,既可做蔬菜也可做水果,所以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在我国栽培范围广泛,生产上大多为无限生长型,但是在番茄生产的过程中,由于连年重茬栽培,番茄青枯病、枯萎病、茎基腐病、根结线虫等土传病害越来越严重。番茄青枯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给番茄主产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土传病害最近几年越发严重,南方和北方都大量发生。  相似文献   

12.
J3B-Strong韩国品种,抗病毒病、黄萎病、枯萎病、根部萎蔫病、线虫、青枯病的嫁接用番茄砧木,胚轴长度适中,且较粗,嫁接容易,徒长苗发生少,吸肥力中等,生长势强。耐热49韩国品种,抗青枯病,夏季栽培用番茄砧木。LS-89抗番茄青枯病和枯萎病,早期幼苗生育速度中等,茎较粗,易嫁接,根系发达,吸肥力及生长势强,  相似文献   

13.
我区番茄面积比较大,番茄青枯病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但只要防治工作及时,就可以避免青枯病发生。1症状番茄株高在30cm左右时青枯病株开始显症。该病始于茎基部,后延伸到枝条。先是发现顶端叶片萎蔫下垂,之后下部叶片凋萎,因茎基部变化不明显,如果横切病茎用手挤压或经保湿,  相似文献   

14.
番茄抗青枯病的最适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报道了番茄抗青枯病的最适鉴定方法的研究结果,伤根灌注法是番茄细菌抗青枯病鉴定的首选方法:番茄二叶期幼苗(苗龄20d左右)适宜做青枯病苗期抗性鉴定;要选育出的抗青枯病番茄品种,必须将幼苗期与成株期的抗青枯病鉴定结合起来;番茄对枯病的抗性机制比较复杂,苗期可能存在抗性分化;番茄中抗及耐病材料易丧失抗性。  相似文献   

15.
青枯病又名细菌性枯萎病,是番茄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常在开花坐果期发生,病情来势凶猛,发展快,严重时发病率达80-100%。结果初期植株死亡率高,使得番茄栽培成本增高,经济效益明显下降。文章详细介绍了番茄青枯病的发病症状、规律及防治,以期对生产实践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番茄青枯病是福建省莆田市茄果类蔬菜的主要病害之一,造成植株萎蔫枯死。文章介绍了其危害症状番茄青枯病流行影响因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泸西县番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2011年达到5万亩,番茄生产已发展成为泸西县的优势产业。但青枯病发生为害日趋严重,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轻发生地块死株率20%~30%,重病田死株率40%。除番茄外,该病还为害茄子、甜椒、马铃薯等茄科作物及芝麻、花生等,严重影响蔬菜生产安全。现将番茄青枯病的症状识别、为害规律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徐敏 《农技服务》2007,24(3):66-66,82
介绍了延晚番茄发生青枯病的情况、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东海县日光温室番茄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东海县日光温室番茄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包括灰霉病、青枯病、病毒病等,以期为保护地番茄的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番茄主要病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番茄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包括番茄晚疫病、番茄早疫病、番茄叶霉病、番茄病毒病、番茄青枯病、番茄白绢病、脐腐病、日烧、畸形果、空洞果、裂果等病害,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