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调查黑龙江省某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与疫苗免疫情况,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今年4月份和7月份随机采集于该场的395份血清样本进行猪伪狂犬病病毒gE和gB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该规模化猪场两次猪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检测阳性率均为0,说明猪场现阶段不存在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两次检测基础猪群伪狂犬病病毒g...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鹿寨县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免疫抗体水平及野毒感染情况,有效控制规模猪场的伪狂犬病,通过使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E-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及猪伪狂犬病gB抗体检测试剂盒对鹿寨县规模猪场所采集的992份血清样品按照不同地区猪场、不同规模、不同生长阶段3个方面进行gB与gE抗体检测综合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猪伪狂犬病病毒在鹿寨县南北地区的不同猪场都有所流行,在北部地区平山镇流行范围广,流行率高,平山镇有伪狂犬野毒感染的猪场共计6家,占采样比的75%(6/8)。大型猪场gB抗体阳性率最高为86.46%, gE抗体阳性率最,低为3.13%;而小型猪场gB抗体阳性率最低为36%, gE抗体阳性率最,高为14.84%; PRV g B抗体阳性率与PRV g E抗体阳性率呈负相关。在不同生长阶段,母猪群的gB抗体阳性率为96.2%、 gE抗体阳性率韦24.57%,其两种抗体阳性率都明显高于育肥猪和仔猪;育肥猪、仔猪PRV gB、 PRV gE抗体阳性率的相关性与不同规模猪场PRVgB、 PRVgE抗体阳性率的相关性相似。表明:鹿寨县平山镇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形势严峻。而母猪群及后备猪群的野毒清除情况是决定规模猪场PR净化的首要关键点;母猪群的伪狂犬病免疫工作也是整个猪场伪狂犬病免疫的重中之重。在今后工作中应加强猪场生物安全管理、科学饲养管理、合理制定种猪高效免疫计划,强化定期监测防控意识,果断淘汰病猪,净化猪群,做好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研究用ELISA方法对2020—2021年河南省18个市的猪进行猪伪狂犬病感染抗体检测,检测样品份数为39523份。结果显示,2020—2021年猪伪狂犬病感染抗体个体阳性率分别为20.93%、17.28%;种猪场阳性率分别为14.78%、9.54%,商品代养殖场阳性率分别为21.56%、20.93%;屠宰场阳性率分别为24.45%、19.16%。可见,河南省部分猪场和屠宰场总体猪伪狂犬病感染情况2021年低于2020年,说明该病防控与净化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猪伪狂犬病抗体在猪体内的消长规律,进一步为河南省猪伪狂犬病的预防和净化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挑选了10家伪狂犬病毒g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的规模化猪场,每场随机采集100份血清,采用gB和gE ELISA方法检测猪血清抗体。同时对gE ELISA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品,用病原学FQ-PCR方法进一步检测。结果:gB ELISA检测结果免疫抗体群体平均S/N0.1、免疫合格率90%、样本间变异值15%的猪场,其gE ELISA感染抗体和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阳性; gB免疫抗体S/N值OU≤0.1,样品间CV值CO≤15%,猪群平均免疫抗体阳性率90%的猪场,其gE ELISA感染抗体和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阴性。综合工作实际,笔者得出结论:免疫猪场猪群免疫抗体阳性率应长期维持在90%以上,样品间CV值应≤15%;非免疫猪群,gE或gB抗体长期检测结果为阴性,才能达到猪场猪伪狂犬病的预防和净化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河南省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感染状况,2017—2020年连续四年对河南省规模养猪场猪伪狂犬病毒gE抗体和病原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2017—2020年,猪伪狂犬gE抗体平均个体阳性率分别为26.48%、28.88%、25.37%、20.30%,平均场群阳性率分别为55.48%、52.55%、51.14%、52.77%。种猪场猪伪狂犬gE抗体平均个体阳性率分别为25.19%、19.89%、20.94%、14.78%,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平均场群阳性率分别为44.65%、37.89%、40.74%、43.48%。,商品猪场猪伪狂犬gE抗体平均个体阳性率分别为27.27%、35.06%、27.86%、21.56%,平均场群阳性率分别为61.46%、60.77%、55.79%、54.36%,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从季节分布来看,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病原平均个体阳性率分别为4.72%、0.53%、0.92%、1.90%,平均场群阳性率分别为14.53%、5.39%、5.41%、8.87%。可见,全省猪伪狂犬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净化任务仍然较重。  相似文献   

6.
为了摸清鹿寨县规模猪场伪狂犬病的发生流行情况,有效控制猪场的猪伪狂犬病,对鹿寨县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感染状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使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E-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样品,计算出鹿寨县猪伪狂犬病血清学场流行率以及个体流行率。结果显示:鹿寨县南北地区之间猪伪狂犬病毒野毒阳性率差异显著,北部地区猪伪狂犬病毒野毒阳性率显著高于南部地区;小型猪场伪狂犬病野毒阳性率最高为14.84%,中型猪场、大型猪场伪狂犬病野毒阳性率依次降低;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群均可感染PRV,母猪PRV野毒阳性检出率最高为24.57%,仔猪PRV野毒阳性检出率为6.15%,育肥猪的PRV野毒阳性检出率为0.35%。本课题研究表明:鹿寨县北部地区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形势严峻,应加强猪场生物安全管理、科学饲养管理、合理地制定种猪高效免疫计划,强化定期监测防控意识,果断淘汰病猪,净化猪群,做好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应用IgG抗体ELISA检测方法,对浙北部分地区的1 080份猪血清进行伪狂犬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显示,692份育肥猪血清样本中共检出101份阳性样本,阳性率达到1460%,388份种猪血清样本中检出32份阳性样本,阳性率达到825%。结果表明,浙北部分地区养殖场(户)存在猪伪狂犬病感染的潜在危害,应及时采取必要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苏州某猪场母猪群、种公猪及各个年龄段的商品猪群进行了猪口蹄疫、猪伪狂犬病、猪瘟、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抗体水平检测。检测结果为:猪口蹄疫和PRRS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23%和96.30%,在整个猪群中抗体水平较高;猪瘟抗体阳性率为70.97%,整体抗体水平不高;猪伪狂犬gB、gp1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0.16%和19.42%,说明伪狂犬在该场的猪群中有一定的流行。对该猪群主要疫病的血清学调查结果,为该猪场疫病的防治提供了有效依据,为其他规模猪场猪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河南省部分猪场猪伪狂犬病免疫状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对河南省部分猪场送检的3 861份血清进行了抗体检测。[结果]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其平均阳性率为67.65%,母猪、公猪、育肥猪、保育猪和产房仔猪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79.19%7、5.34%1、7.60%、40.78%和62.24%;其中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份的各月平均阳性率分别为63.76%7、1.26%6、2.36%、67.15%5、8.86%6、9.53%、61.36%、61.23%和74.41%6、7.66%7、0.76%、85.71%。[结论]河南省大部分猪场伪狂犬病的免疫水平不是特别理想。  相似文献   

10.
利用猪伪狂犬病gpI 抗体ELISA试剂盒对广西10个种猪场2004~2007年的3253份血清进行猪伪狂犬病gpI抗体检测,并对阳性猪进行淘汰.结果10 个种猪场猪伪狂犬病感染率从2004年的17.06%下降到2007年的0 64%.证实在广西种猪场用猪伪狂犬病 gpI抗体ELISA试剂盒定期监测猪伪狂犬病,淘汰带毒种猪,能有效控制与净化猪伪狂犬病.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的农业科技及其组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加拿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及其组织,其总的研究发展方向由加拿大政府掌握.把科技政策、研究发展方向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通盘考虑,自上而下提出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2.
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掌握综合防治方法,把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达到优质、高产、低成本和农产品无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朱宏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558-3559,3561
对秦汉时期中国与印度的交流进行考证,在丰富的史料基础上,研究了当时中印的交通状况与农业科技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4.
王有俊 《农业与技术》2003,23(4):176-179
煤矿事故时有发生.分析认为发生事故的本质原因是工作人员缺乏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发展、掌握、运用科学技术。提高人员的科学技术素质。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能保障人身安全,战胜灾害(包括煤矿灾害).  相似文献   

15.
16.
17.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的不断推动之下,互联网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则是网络文化的兴起,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但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因而各高校要对网络文化树立正确的认知,将其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互结合,因势利导,才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深入。本文针对当前网络文化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对当地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mall temperate lakes (<20 square kilometers) indicates that the mixing depth or epilimnion is directly related to light penetration measured as Secchi depth. Clearer lakes have deeper mixing depths. This relation is the result of greater penetration of incident solar radiation in lakes and enclosures with high water clarity. Data show that light penetration is largely a function of size distribution and biomass of algae as indicated by a relation between the index of plankton size distribution (slope) and Secchi depth. Larger or steeper slopes (indicative of communities dominated by small plankton) are associated with shallower Secchi depth. In lakes with high abundances of planktivorous fish, water clarity or light penetration is reduced because large zooplankton, which feed on small algae, are reduced by fish predation. The net effect is a shallower mixing depth, lower metalimnetic temperature and lower heat content in the water column. Consequently, the biomass and size distribution of plankton can change the thermal structure and heat content of small lakes by modifying light penet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