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9 毫秒
1.
文章指出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在实施公益林管护中,根据各实施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多种具有特色并与国家补偿政策不断完善相适应的管护体系和管护模式,管护效果明显。但仍然存在管护不到位、管护水平低、管护报酬普遍偏低、用工与国家的社会保障政策有矛盾,管护难度大,积极性难发挥等问题。最后根据隆阳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统一管护体系,努力推进公益林管护转型升级;明确责任,合力推进公益林管护工作;正视矛盾,着力抓好护林员队伍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近年来平阳县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当前平阳县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存在问题,提出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完善补偿机制、提高林分质量、创新管护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生态公益林是林业生态建设的主体。笔者通过阐述当前广东省博罗县生态公益林的区划与分布、效益补偿的落实以及管护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分析了目前当地生态公益林的建设管理现状,在"国家-省-市"三级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体系逐步健全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县级生态公益林,并分别从科学区划、加强管护和宣传、拓宽投入和多功能森林经营的实施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针对荔波县生态公益林管理中面临着公益林补偿标准偏低,补偿金分配不合理和发放不及时,公益林管护方式欠佳,公益林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作者提出了提高补偿标准、取消州县配套补偿金、建立公益林区划的动态调整机制、适度放宽公益林禁封程度、设立公益林管理机构、加大公益林管护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等生态公益林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由于生态公益林建设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尤其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初步建立,生态公益林的管护模式如何适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下简称林改)后林权主体分散经营的体制,以及基层林业站监管机制如何建立等,是目前生态公益林保护与建设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根据近几年的工作实践,通过对生态公益林的补偿管护模式和监管机制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兴隆山保护区现有国家级公益林2.828万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99.9%,享受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0.703万hm~2,占公益林总面积的24.8%。通过多年管护,形成了组织机构健全,管护责任明确;规章制度完善,管护措施落实;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保护氛围;严格资金管理,确保使用效果4条管护经验,分析了基础设施力量薄弱,管护难度增加;林农牧矛盾突出,管护压力增大;林分结构不合理,林地生产力较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偏低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扩大舆论宣传,强化经营管护,加强基础建设,提高补偿标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1.森林资源管护:中央财政对天保工程区内的国有林和集体所有的地方公益林给予森林管护补助,国有林每亩每年补助10元(2017年起),集体所有的地方公益林每亩每年补助3元。国有林的管护由行使国有林管理职能的单位落实护林人员进行管护,集体所有的地方公益林的管护由县林业局统一落实护林人员进行管护,管护人员报酬根据管护面积和难易程度由各县确定。2.公益林建设:中央财政对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实行补助政策,2016年起,人工造林每亩补助500元,  相似文献   

8.
一、突出抓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一是在平原农区实施高标准农田林网绿化工程,提高农田防护功能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突出抓好退耕还林工程,使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得到遏制.落实和兑现补偿政策,加大造林地管理、管护投入,建立健全管护队伍,调整结构和开发特色产业,解决退耕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三是认真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重视集体林的管护,通过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等措施,进一步保护、恢复和发展天然林资源.  相似文献   

9.
以2004年青海省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实施为背景,分析了集体和个人公益林管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青海省集体和个人公益林管护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尤溪县生态公益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尤溪县生态公益林区划、管护、资金使用等管理现状;深入分析地尤溪县生态公益林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包括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切实加强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工作、适当调整生态公益林布局等完善生态公益林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生态公益林产权结构优化及其管理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产权结构与生态公益林建设有着密切关系。运用产权经济学和公共产权等相关理论,从江西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出发,在分析林业产权外部性的基础上,提出通过设置流转权、界定生产活动权、完善补偿权和明确林地使用者义务4个方面优化生态公益林产权结构,并同时阐明了从调整补偿标准、定期划分生态等级、提供技术服务平台、建立监管信息系统的相应管理对策,以更好地保护生态公益林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生态公益林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两步移动搜索法(2SFCA)用于开放型公益林选址的可行性。[方法]以嘉定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SFCA分析嘉定区现状公园绿地的可达性水平,并利用Arc GIS的空间叠加分析法,从实现嘉定区休闲游憩绿地资源公平分布出发,研究开放型公益林的选址方法。[结果]目前嘉定区现状公园绿地可达性不平均,40%的居住区仍不能通过步行15 min到达周边公园;通过2SFCA模型分析获得的可达性指数8.5的区域,是开放型公益林选址的重点考虑区域。基于可达性分析结果,结合公园绿地建设规划、城镇建设区规划数据,通过空间叠加分析,最终可获得满足嘉定区开放型公益林建设基本条件的合理选址地4个。[结论]基于2SFCA模型进行开放型公益林的选址具有一定科学合理性,可为今后开放型公益林建设选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央财政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对各地的生态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现行的补偿制度还不尽完善,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要保护、经营好国家级公益林,充分发挥国家级公益林的综合效益,实现国家级公益林可持续经营,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协调好严格保护和促进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创新补偿制度,完善补偿机制,逐步改补助为补偿,以实现补偿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14.
农户参与生态公益林建设意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公益林政策是否能真正促使当地农民对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主动参与到生态公益林建设中仍值得探讨。以浙江省长兴县10个案例村为例,运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对农户参与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意愿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在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应拓展农户非农收入来源,以提高农户参与生态公益林建设意愿;科学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开展农户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农户对于生态环境认知的重要性。表3参17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淳安县生态公益林管护模式分析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后,生态公益林采取怎样的管护模式,如何管护,已成为林业生产中的热门话题.以淳安县生态公益林管护模式研究为背景,分别论述村委统一管护、村与村联合管护、乡镇统一管护、家庭管护、村老年协会管护及国有林场管护等六大管护模式的具体做法、适应性及群众对该模式的评价,并对当前生态公益林管护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剖,同时对如何提高公益林的管护质量,促进生态公益林综合效益的发挥提出建设性建议.表1参7  相似文献   

16.
金沟岭林场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划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73个林班,1 333个小班的中的183个生态公益林小班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阐述了金沟岭林场生态公益林的特点,并将金沟岭林场的生态公益林根据森林起源、树种、立地类型和经营目的4个划分依据划分为34个经营类型,为森林分类经营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乡(镇)林业站建设历程与职能的基础上,针对林改后出现的林农增收与公益林保护,林权分散、资金投入不足与规模经营、扩大再生产,森林粗放式经营与林业产业升级等的矛盾与问题,提出乡(镇)林业站在林改后应调整职能,并从生态公益林的管理与保护性开发利用、商品林的经营、林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等方面阐述了林改后乡(镇)林业站职能调整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生态公益林是以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的森林类型,土壤肥力状况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探讨生态公益林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肥力状况,旨在为森林土壤资源的科学管理与评价及生态公益林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文从江西省生态公益林监测样地中选取6种处于发育中期阶段的典型林分类型(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毛竹林、杉木林、湿地松和针阔混交林)33块样地,测定其土壤化学性质,并用方差分析(ANOVA)探索林分类型和土壤层次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同时比较同一林分类型内不同土壤层次和同一土壤层次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化学性质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对土壤指标进行降维,计算各林分类型的PCA综合得分进而排序土壤肥力状况。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全钾、速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逐渐降低,而pH值、全氮和全磷均无显著变化。同样,除常绿阔叶林A层的有效磷和针阔混交林A层的速效钾分别显著地高于杉木林和马尾松林外,其余同一土壤层次不同林分类型间土壤养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主成分分析显示,第1主轴(35.9%)主要代表速效养分含量和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其中速效氮、速效钾和有机碳的因子载荷值较大;第2主轴(15.4%)主要代表全量养分和pH值的变化;土壤肥力状况排序为:毛竹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湿地松林。结论从保育土壤的角度来看,不同林分类型的肥力状况将为生态公益林差异化补偿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参考;此外,相对于人工针叶纯林,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因而建议针对人工针叶林进行补植改造,朝向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方向转变,从而提升生态公益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生态公益林主要经营类型的经营措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京地区大兴区、海淀区和延庆县3个区县的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在对其二类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划分原则和依据选出了具有地区代表性的22个经营类型。结合各经营类型的经营目的,通过应用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理论、近自然经营的理论和技术最终为每个经营类型匹配了相应的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