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密度膜下滴灌条件棉花主要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喀什地区高密度与膜下滴灌技术在棉花生产中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致使田间虫害的种类和发生规律发生了变化,原来一些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原来的主要害虫危害更加猖獗。为此,2008--2010年,对喀什地区棉花主要病虫害与天敌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并且在生产实践中边研究边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我省从50年代起开展棉花害虫防治工作。1975年起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至1982年形成按棉区条件和害虫发生特点为基础的区域性综合防治,克服了单纯依赖化学农药的倾向,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促使棉花害虫防治工作大大前进一步。但是,随着综合防治的开展,一些与综合防治有关的基础技术,特别是害虫危害损失、防治指标以及某些害虫的生物学规律等,还不能与之相适应。在江苏省科委支持下,组织了全省20多个单位,通过6年的协作研究,在防治指标,测报方法和防治技术等方面取得明显结果,并在大面积生产上示范推广,获得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全省棉花害虫综合防治的开展,特别是对优质棉基地的建设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2004年以来,B型烟粉虱已成为棉花后期主要害虫之一,通过棉田烟粉虱的系统调查,寄主作物的调查以及防治药剂的筛选,初步探明其发生特点及消长规律,并分析暴发原因,提出了烟粉虱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新疆滴灌棉田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新疆棉花栽培模式的变化,研究在高密度膜下滴灌棉田条件下,棉花主要害虫的发生和消长规律,提出新疆棉花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利用有益生物防治病虫害,从1973年起我省许多单位在省农业局的领导下组织起来,陸续开展了应用赤眼蜂防治粮、棉、果、林害虫的研究工作。几年来本着一边积极试验研究,一边大力进行示范、推广。目前我省应用赤眼蜂防治农业害虫的面积已超过500万亩,普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应用赤眼蜂防治农业害虫工作,除了必须对害虫的发生规律作更深入的了解外,还需对赤眼蜂本身进行相当的调查研究,并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达  相似文献   

6.
静海县枣树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为1.33万hm^2。2004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近几年,由于棉花种植面积持续增加,从而导致枣树次要害虫绿盲蝽蟓的大发生,目前该害虫已成为枣树的第一害虫,如防治不当将造成大幅减产甚至绝收。针对上述现象,作者在近几年全面细致地研究了该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并进行了系统归纳,以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7.
核桃云斑天牛是核桃主要的蛀干害虫。近年来,黄龙县大面积发生核桃云斑天牛,严重影响着农民增收致富,也直接威胁着我县“核桃之乡”建设的成败。为了保护现有资源安全,我们从2001年至2005年在北天坪采穗圃进行了防治试验,我们按照“边研究、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的工作思路,经过5年5次防治,不仅摸清了虫情的发生规律,而且起到监控和达到降低虫口的作用,并通过打孔注药等防治试验,有效地减轻危害,达到“助农增收、保障核桃产业健康发展”的目地。  相似文献   

8.
棉花封行后,因果枝交错,喷药时果枝受机械损伤较重,喷药亦难均匀,同时,由于红铃虫幼虫孵化后,迅速蛀入青铃,更增加了防治上的困难,一般年份皮棉损失仍达5—10%.为了改进施药方法,提高防治效果,我们将防治森林害虫的烟雾剂引用于棉田,用“741”烟雾剂和自制的土烟剂,先后在如皋城西、邓元、丁北、新民等公社进行了棉花蕾铃期害虫的大田防治试验,获得了初步成果,并摸索到一些棉田放烟的规律.一、烟雾剂防治棉花蕾铃期害虫的大田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2012年乌兰察布区域草地蝗虫发生和防治实况,并根据害虫越冬基数调查、害虫发生规律、气象数据及害虫历年发生情况分析,对2013年乌兰察布区域草地蝗虫发生情况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0.
丰县抗虫棉田棉盲蝽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县自大面积推广转基因抗虫棉以来,棉田内有害生物种群发生了一定变化,特别是一些刺吸式害虫如棉盲蝽等的种群数量明显上升,给棉花生产带来很大威胁,为逐步摸清棉盲蝽的发生规律,为大田防治提供科学依据,2006~2007年我们对其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Blanchard)原产南美洲的巴西,是近几年才传入我国的检疫性害虫。1995年在虞城县发现危害番茄、黄瓜、菜豆等多种蔬菜及大豆、棉花等。为摸清美洲斑潜蝇在我地的发生规律,我们作了初步调查研究。1发生世代露...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农一师五团棉田棉铃虫、棉红蜘蛛、棉花蚜虫的发生规律,指出5—8月气温、降水量、湿度是影响棉田害虫发生消长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棉田害虫的测报防治方法,以为棉田害虫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红蜘蛛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自1996年以来该虫在武威市呈逐年加重趋势,1999年在我市井泉灌区大面积发生,造成损失约1000万千克.通过3年调查研究目前已初步摸清了玉米红蜘蛛在我市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武威市玉米红蜘蛛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石榴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Hubner)发生规律及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榴棉铃石,属鳞翅目,夜蛾科,是棉花的主要害虫,但也是云南蒙自石榴的主要害虫之一。但其发生危害规律尚不清楚,致使防治效果不佳。于1998 ̄1999年对该虫发生规模及综合防治进行了研究,为寻求有效防治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蚜虫是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研究棉花蚜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对减少棉田病虫害、提高棉花生产效率、提高棉农收入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农艺防治1.1改变棉花蚜虫越冬环境。  相似文献   

16.
付俊英 《现代农业科技》2010,(10):154-154,157
介绍了棉花重要害虫绿盲蝽象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分析其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防治方法,以为棉田绿盲蝽象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棉花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 Saunders.)是华中棉区首要的害虫,每年普遍发生,棉花遭受损失一般在2、3成以上,也是限制两熟棉区棉花产量与品质提高的主要因素。以往本棉区对红铃虫缺乏系统的研究,对红铃虫发生与发展的规律基本上不够了解,因而不能达到有计划扑灭红铃虫灾害。若盲目喷药,则将造成成本高、增产效果不显著的不良影响。四年(1951—1954)来,我们针对着红铃虫间题,在武昌和松滋两地进行了系统的红铃虫生活规律的研究,同时布置越冬和大田药剂防治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提供出来以便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烟粉虱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烟粉虱在和县已由次要害虫上升为蔬菜、棉花上的主要害虫,成为蔬菜、棉花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分析烟粉虱发生与为害特点,针对烟粉虱发生规律,提出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玉明  任琴 《现代农业科技》2009,(19):171-171,173
为明确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发生规律,于2007~2009年通过大田定点定时调查与笼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害虫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并对防治技术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该害虫在子长县1年发生2代,以成虫越冬,幼虫4龄,成虫寿命长、产卵期长,2个世代常重叠发生。  相似文献   

20.
对菠萝蜜上新发现的素背肘隆螽(Onomarchus uninotatus)和丽绿刺蛾(Latoia lepida)两种害虫进行了初步研究.详细描述了两种害虫的为害症状、识别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为生产上识别此类害虫并进行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