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草广泛用于医药、保健、烟草、石油、日化、印染食品、饮料、化妆品等行业,也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年需求量达4万t,是药用量最大的中药材品种之一。甘草主产于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青海、河北、山西、东北也有产区,目前野生资源短缺,商品来源主要依赖种植生产。  相似文献   

2.
<正>柴胡在全国种植面积分布广泛。甘肃、山西和陕西是柴胡的三大种植产区。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是柴胡的产区之一,由于药厂对柴胡规格的要求更加严格,采收力度不大。近期产地询货商少,货源走货显缓,行情稳定。目前,芦头1~2厘米柴胡价格在55~57元/千克。据产地商家介绍,2017年柴胡价格较高,货源走动较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普及了玉米杂交种,在生产上起了很大作用.但由于育种进展慢,至90年代中期,山区的当家品种恩单二号、郧单一号、宜单2号已种植了10至20余年未能更换,致使恩单二号等当家品种生产性能不高,制约了全省玉米单产水平,1995年全省玉米平均亩产仅为254 kg,与全国玉米平均亩产水平(327 kg)相差73kg.  相似文献   

4.
<正>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新育成的高产优质多粒穗分枝小麦良种——特丰一号。1992年5月在湖北省武汉市通过国家级审定,其审定代号为“61506”。该品种由于丰产性稳定,抗逆性极强,被列入我国高产小麦品种进行繁育示范。1992年区试平均亩产达582.6公斤,高产田块亩产达723.8公斤.居华北区高产小麦之首。1993年该品种在陕西的榆林、宝鸡、合阳,山西的运城.山东的聊城,河南的郑州,甘肃的康县,新疆的石河子,安徽的太和,浙江的慈溪,四川的攀枝花等地示范种植,亩产均在  相似文献   

5.
《新农业》2016,(1)
正灵芝【Ganoderma lucidum】别名灵芝草、仙草、红芝、赤芝、万年蕈。在我国野生灵芝主要分布东北、华北、华南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随着药用菌人工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灵芝逐渐开始进行人工培养,并且栽培技术不断进步。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着手灵芝人工栽培。20世纪70年代,人工栽培已经应用于生产。20世纪80年代以后,栽培数量和生产区域不断扩大。其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6.
陕椒 2 0 0 1是经多年定向选育的线辣椒新品种。该品种中晚熟 ,全生育期 1 70 d左右 ,干椒产量2 5 0 kg· 667m-2 ,抗逆性强 ,高抗病毒病、炭疽病和疫病。适于我国干椒产区露地种植 ,果实线形 ,生物学成熟果鲜红发亮 ,味香辣 ,商品率达 85 % ,适宜干制和加工 ,已在陕西、山东、山西等地种植 ,推广面积 1 0 0 0 0hm2。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18,(19)
正大扁杏为蔷薇科李亚科李属植物。是龙王帽、一窝蜂等优良甜仁杏的总称,因为这些品种的果、核呈扁圆形,肥大而扁平,故称为大扁杏。大扁杏属普通杏,是从山杏的自然变异中,经过人为选择和定向培育出来的品种。大扁杏是我国特有的树种,原产于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和北京郊区。辽宁省20世纪60年代开始引种,80年代后各地陆续开始发展。目前,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辽  相似文献   

8.
正柴胡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是我国常用大宗药材。三门峡市位于豫西丘陵山区,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地形地貌复杂,小气候多样,境内野生柴胡分布广、品质优。柴胡是河南三门峡市主要的道地中药材,2019年渑池柴胡被农业农村部认证为地理标志农产品。近年来,三门峡市发挥药材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柴胡人工种植,并积极探索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通过生产实践初步总结形成了适合本市的柴胡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全市年推广面积5万余亩,两年生柴胡平均亩产(干货)125 kg、亩产值7 250元,种植经济效益良好。三门峡市坡耕地和荒坡面积大,适宜柴胡生长,发展柴胡种植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正柴胡为伞形科柴胡属多年生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以干燥根入药,是常用的大宗中药材品种。近年来,柴胡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野生资源却日渐匮乏,因此柴胡的人工种植成为必然。为了解决柴胡人工种植出苗难、齐苗更难的问题,更好地促进柴胡生态化种植,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摸索出了一套山地柴胡一播保全苗及生态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前言甘肃是我国春油菜的主要产区之一,常年播种面积20万hm2,总产42万t,平均亩产140kg,较全国平均产量(亩产110kg)高27.3%。近年来,受种植比较效益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油菜生产形成了"东减西移北扩南进"的总体发展趋势。临夏高寒阴湿少数民族贫困区的和政、康乐、积石山、临夏县等4县48个乡(镇),是国列省扶重点扶贫攻坚区域,也是我省生产高含油量春油菜菜籽的优势区域和高产稳产地区,近年  相似文献   

11.
正板蓝根又名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上部叶片为大青叶,通身都是可利用的中药材。据考证我国自唐代就开始了板蓝根的人工种植,目前板蓝根主要产区是山东、安徽、甘肃、山西、陕西、内蒙古、黑龙江等省份。2017年山东省农业厅开展了中药材栽培创新体制建设,把板蓝根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作为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了板蓝根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升了板蓝根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2.
充分利用柞树资源及省工省力放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Antheraed pernyi Guerin)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野蚕种群。经上千年的人工驯化,目前已呈半野生态。从20世纪开始,我国开始大规模研究人工放养柞蚕技术,20年代是我国柞蚕生产的高峰期。吉林省从50年代开始试放柞蚕,1971年是全省年放养柞蚕最多的1年,达1万把之多(每把放养1.5kg种卵)。之后逐年衰退,1986年跌入低谷,年放养柞蚕仅有1557把,当年全省自繁自育能力占生产量的一半左右。  相似文献   

13.
《现代种业》2005,(1):21-21,30
华冠1号番茄是西安恒丰种苗有限公司科研人员经过多年选育生产的早熟杂交一代厚皮番茄新品种。该品种无限生长型,长势强、叶稀、果实高圆、粉红色、厚皮硬果类型,大小均匀,单果重200—350克,平均亩产10000kg以上,品质极优,耐贮运。水平抗性好,对花叶病、叶霉病、灰霉病、晚疫病、早疫病等病害均有较强的抗性,是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保护地栽培最理想品种。该品种已在山东、山西、辽宁、河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14.
现将今年秋冬适宜采收、生产的人工种植和野生中药材品种提供给大家,作为调整中药材生产时的参考。1.市场价格趋于畅销、上涨的品种白术、桔梗、黄芪、黄芩、白芷、丹参、白芍、防风、柴胡、甘草、北沙参、远志、射干、半夏、药枣、牛蒡子、水飞蓟、沙苑子、瓜蒌、红花、冬花、  相似文献   

15.
王化东  卫莹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88-21689,21692
大麻是药材火麻仁的主要植物基原,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形成了众多珍贵的农家品种。但近年来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大麻种植面积锐减,资源分布状况发生了巨变,情况不明。笔者通过对全国各主要大麻产区进行资源调查发现,现今野生大麻资源已经很少,仅在新疆、云南和山东还有少量分布;种植规模较大的有安徽、云南、甘肃、黑龙江、内蒙古、广西、山西、四川、河南等省区;宁夏、陕西、河北、湖北、湖南、山东等省区有零星种植;东部沿海地区几乎没有。因此,建立药用火麻仁专用大麻种质资源库和园圃,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势在必行。应对各地的大麻地方品种种子的药性加以筛选,确定产区,确保火麻仁药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引导正确用药。  相似文献   

16.
高粱新杂交种锦杂105是锦州农业科学院于以不育系7050A为母本,恢复系SH609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该品种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一般亩产500kg以上,适宜在辽宁、河北、山西榆次、甘肃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7.
大粒吊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吊瓜,亦称栝楼,是一种药用植物,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方面有诸多功效。吊瓜生产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规模种植,但其产量、品质、消费规模一直无法突破,品种陈旧,亩产量始终停留在75kg左右,平均亩产量不到50kg,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是全国著名的苹果产区,现有苹果种植面积16.67万hm2左右,产量达450万t,其中密植郁闭低产老果园近5.33万hm2,种植品种以富士为主,树龄在10~30年.河南省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推广苹果乔化密植栽培以来,为果树提早结果、前期增加产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途径.但是随着树龄增大,该技术出现主干过矮、园...  相似文献   

19.
柴胡(Bup leurum chinense D C.)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具有解表和里、疏肝解郁、调经的功效.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随着柴胡出口数量增多和野生资源的枯竭,对柴胡已进行人工栽植,但由于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致使其成品产量、质量和等级下降,从而制约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现针对柴胡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一套新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一、发展现状元江县是我国杧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的滇中元江流域杧果优势区,其干热河谷地带光、热、温、水、土等资源独具特色,适宜杧果种植生产。20世纪60年代以前种植的品种都是本地大核杧, 60年代开始引种三年杧、大头杧、马切苏、象牙杧等品种作商品栽培。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大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