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为评价乳痈康复膏的解热作用,以基质为对照组,阿司匹林和低、中、高剂量乳痈康复膏为试验组,对试验兔进行3 d涂抹。末次给药前24 h按0.4 mL/kg皮下注射松节油,末次给药后1 h、3 h、5 h、各测肛温1次,计算各组试验兔不同时间温度差。结果发现,末次给药3 h,阿司匹林组和乳痈康复膏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温差极显著(p<0.01)、乳痈康复膏中剂量组与对照组温差显著(p<0.05);末次给药5 h和7 h,阿司匹林组和乳痈康复膏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温差极显著(p<0.01)、乳痈康复膏低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表明乳痈康复膏解热作用良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观察芪草乳康散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试验将患隐性乳房炎的60头奶牛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芪草乳康散高、中、低剂量组,万乳康药物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并选12头健康奶牛作为空白对照组,从给药前1日(第0天)起,每天观察并按组逐头记录奶牛的精神状态、饮食状况,于第0天、给药后第5天、给药后第10天检测各试验牛的隐性乳房炎的炎症度,分别统计各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并在第0天和给药后第10天采集每头牛乳样测定乳脂肪、乳糖、乳蛋白含量,乳密度以及日均产奶量。结果表明:芪草乳康散高、中剂量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好于低剂量组(P0.05),略优于万乳康药物对照组(P0.05),极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1);芪草乳康散高、中剂量组治疗前后的日均奶产量提高了2.03~2.54 kg,且与低剂量组、万乳康药物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说明芪草乳康散按150 g/(头·d~(-1))剂量连用5 d能有效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治愈率测定试验、有效率测定试验、对产奶量影响试验和对乳汁中体细胞数的影响试验,对奶牛乳房中药涂膜剂的用药安全性进行了评价。治愈率试验结果表明,低、中、高剂量治疗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7.27%、90.91%、91.4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有效率试验结果表明,低剂量治疗组到用药第9天时,有效率达100%;中、高剂量治疗组到用药第7天时,有效率都达100%;低、中、高剂量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差异极显著(P0.01)。对产奶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中、高剂量组的奶牛日产奶量分别增加10.64%、18.79%和18.8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对乳汁中体细胞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奶牛乳房中药涂膜剂低、中、高剂量治疗组乳汁中体细胞数分别减少了75.21%、87.26%和87.6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故该制剂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乳房灌注复方阿莫西林纳米乳(AMX-LH-NE)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效果,将临床型乳房炎奶牛的乳区随机分为AMX-LH-NE高、中、低剂量组和青链霉素组(阳性药物对照组)4组。结果高、中剂量的AMX-LH-NE对泌乳期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低剂量AMX-LH-NE和青链霉素(P<0.05);中剂量组病原菌转阴率与青链霉素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可用中剂量AMX-LH-NE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对于临床症状较重的病例,可以适当提高用药量。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观察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对干奶期奶牛临床性乳房炎的预防效果.选择非临床型乳房炎的泌乳末期健康奶牛共计75头,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不给药对照组),苄星氯唑西林乳房注入剂对照组(600 mg/乳区),利福昔明高(400 mg/乳区)、中(200 mg/乳区)、低(100 mg/乳区)三个剂量组,每组15头.分别在干乳期、泌乳期进行乳房观察,并采用致病菌的分离培养和乳汁中体细胞计数检测临床型乳房炎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利福昔明低剂量组保护率与空白对照组保护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苄星氯唑西林对照组、利福昔明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对干奶期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预防效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利福昔明高、中剂量组与苄星氯唑西林对照组之间的预防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以作为预防类药物用于奶牛生产中,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采用牛津杯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本草乳炎清散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利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小鼠棉球肉芽肿试验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观察本草乳炎清散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本草乳炎清散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的MIC分别为0.062 5、0.125、0.062 5g/mL,MBC分别为0.125、0.250、0.125g/mL;本草乳炎清散(0.50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2.83、21.60、24.51mm,均大于20mm,极敏感。本草乳炎清散高、中、低剂量组耳廓肿胀抑制率分别为39.74%、36.78%和28.84%,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高、中剂量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低剂量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草乳炎清散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肉芽肿增生抑制率分别为53.53%、51.69%和35.89%,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高、中、低剂量组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本草乳炎清散高、中、低剂量组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抑制率分别为51.06%、46.81%和34.04%,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高、中剂量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低剂量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本草乳炎清散对奶牛乳房炎3种主要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具有显著的抗炎效果,并且两种抑制效果在一定范围内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以基质为对照组,阿司匹林和低、中、高剂量乳痈康复膏为试验组,对比用药前后小白鼠痛阈值,并计算痛阈值提高百分率。结果发现,试验后阿司匹林和低、中、高剂量乳痈康复膏组小鼠的痛阈值分别比试验前提高110.89%、86.18%、97.75%、114.71%,变化明显;两后足涂抹药物组与基质对照组相比较,乳痈康复膏低、中、高剂量组给药后痛阈值较给药前显著提高(P0.01),表明乳痈康复膏镇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乳痈康复膏的活血化淤作用,采用肾上腺素注射及冰水浴法制作哈白兔血瘀证模型,评价低、中、高剂量乳痈康复膏对模型动物血瘀状态的影响。结果发现,乳痈康复膏各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等各项指标比模型组降低,红细胞电泳速度比模型组明显升高,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变形指数比模型组降低。表明动物模型制作理想,不同剂量乳痈康复膏对血瘀证模型动物都有较好的活血化淤作用,可以降低血液黏度,明显改善模型动物血液流变性和血液微循环障碍,为用于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乳炎清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奶牛60头,随机分为试验Ⅰ组(乳炎清组)、试验Ⅱ组(抗生素组)和对照组,检测奶牛产奶量、乳糖含量、体细胞数和血常规指标。结果表明:在试验第1天和第5天,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产奶量分别比试验前提高1.30 kg、2.08 kg和0.70 kg、1.16 kg,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乳糖含量分别比试验前提高6%、26%和13%、32%;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产奶量和乳糖含量均比对照组高,而两个用药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间体细胞数差异不显著(P0.05),血常规指标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结果提示,乳炎清与抗生素治疗临床乳房炎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乳炎清属于中草药制剂,药物残留低、无毒副作用,对于提高牛奶品质意义重大,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奶牛乳房炎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85头患乳房炎奶牛共104个乳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26个,分别用重组溶葡萄球菌酶粉低(200U/乳区)、中(400U/乳区)、高(800U/乳区)三个剂量,对照组为青霉素G钠(160万IU/乳区),每天早晚挤奶后乳池灌注给药,共4d,研究不同剂量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试验结果显示,低、中、高剂量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均能有效清除感染乳区的链球菌、葡萄球菌、化脓隐秘杆菌等G^+菌,大幅降低牛奶中的白细胞数,提高日产奶量。其中低剂量组对隐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的有效率和治愈率略优于青霉素G钠(P〉0.05);中、高剂量对隐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的有效率和治愈率显著优于青霉素G钠(P〈0.05);中、高剂量的疗效相当(P〉0.05)。重组溶葡萄球菌酶是一种很好的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和临床乳房炎备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观察乳黄消口服液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疗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头患临床型乳房炎的病牛随机分为乳黄消口服液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药物组,每组10头,另从牛场随机挑选10头健康奶牛作为健康组。试验药物每天灌服1次,连续3~5 d,健康组奶牛不做处理,统计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及乳汁体细胞数。结果表明,乳黄消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治愈率分别为70%、90%和60%,对照药物公英散治愈率50%;乳黄消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对照药物组和健康组奶牛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治疗前与治疗后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愈后的奶牛乳汁体细胞数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呈下降趋势,但3~5 d未能下降到20万/mL左右,治愈后第30天乳黄消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所有奶牛乳汁体细胞数均降到20万/mL,与健康组奶牛乳汁中体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乳黄消口服液各剂量组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疗效均好于对照药物组,且中剂量组临床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2.
奶牛隐性乳房炎给奶牛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乳复康"作为一种新型复合制剂,是基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及机理研制出来的。它的功效以增加机体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增强乳腺细胞活性为主。本文使用"乳复康"对奶牛隐性乳房炎进行治疗,并检测治愈率和产奶性能,结果显示,口服"乳复康"的试验组治愈率和奶牛日均产奶量增加值都高于口服盐酸左旋咪唑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寻求安全有效治疗奶牛隐性乳腺炎的药物,以我基地自然发病的荷斯坦奶牛隐性乳房炎为研究对象,经中兽医药学辨证立法精选中药组成以黄芪、王不留行和当归为主药的芪王催乳散,在隐性乳房炎奶牛饲料中添加,每头每天130g,连续用药7天;另设万乳康药物组和健康组进行对照。结果证明芪王催乳散可有效治疗奶牛隐性乳腺炎,治愈率为67.65%,总有效率为91.18%,与现有中西结合制剂万乳康疗效相当。奶牛患隐性型乳腺炎后,产奶量从约28kg下降到约14kg,服用芪王催乳散后日均产奶量逐渐回升,用药第3天即显著高于用药前,停药后第3天日均产奶量达到17.67kg,尽管仍未达到健康对照组水平,但比用药前的产奶量增加了 29.83%(P<0.01)。芪王催乳散还可有效改善乳品品质,病牛服药后乳脂率、乳蛋白含量都逐渐提高,用药结束后基本恢复到健康奶牛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观察中兽药制剂丹参酮乳房注入剂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试验将甘肃某公司奶牛场的40头乳房炎奶牛随机分为丹参酮乳房注入剂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及双丁对照组,每组10头,每日乳室灌注2次(早晚各1次),连续灌注7 d为一个疗程,进行乳样体细胞数(SCC)计数,并结合临床诊断结果以丹参酮乳房注入剂进行临床治疗。结果表明:奶牛连续灌注丹参酮乳房注入剂1个疗程之后,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乳汁外观正常,产奶量恢复,体细胞数降至正常范围(50万个/m L以下)。说明丹参酮乳房注入剂对奶牛乳房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效果明显优于双丁注射液。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自拟中草药散剂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本试验选择20头患乳房炎的奶牛,随机分为4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试验Ⅰ、Ⅱ、Ⅲ组分别为散剂占日粮精补料的0.5%、1.0%、2.0%。测定用药前、用药10 d和20 d的产奶量、乳品质和患病奶牛头数。结果表明:中草药散剂能提高奶牛的产奶量(P0.05),而且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加产奶量增多;对乳品质无显著影响;对奶牛乳房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其中试验Ⅱ、Ⅲ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相同且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试验Ⅰ组(P0.05)。由此可见,中草药散剂对奶牛乳房炎有确切的治疗作用,选择散剂占日粮精补料1.0%的比例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价藿芪灌注液治疗奶牛卵巢静止和持久黄体的临床效果,将确诊为患持久黄体和卵巢静止的病牛各40头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藿芪灌注液高、中(推荐剂量)、低剂量治疗组和对照药物治疗组,每组10头。试验组每头牛每次分别按150 m L、100 m L和50 m L的剂量子宫灌注,隔日1次,4次为1个疗程;对照药物治疗组为促孕灌注液,每次100 m L,隔日1次,4次为1个疗程。试验结果表明,用藿芪灌注液治疗奶牛持久黄体的高、中、低剂量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0%、70%和50%,总有效率分别为90%、90%和60%;对照组治愈率80%,总有效率90%,藿芪灌注液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中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藿芪灌注液治疗奶牛卵巢静止高、中、低剂量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0%、80%和60%,总有效率分别为100%、100%和70%;对照组治愈率80%,总有效率90%,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中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通过奶牛饲喂对比试验,验证奶牛专用中草药保健型饲料添加剂提高其生产性能、改善乳品质及增进奶牛健康的作用.结果表明:奶牛精料补充料中添加0.3%(试验Ⅰ组)、0.6%(试验Ⅱ组)和0.9%(试验Ⅲ组)的复方中草药保健型饲料添加剂对提高奶牛产奶量,改善饲料利用率,增进奶牛健康具有显著的作用.①随日粮中草药保健型饲料添加剂添加量的增加,奶牛产奶量增加,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日均产奶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2.89%、3.30%、8.82%,其中试验Ⅲ组日均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Ⅱ组(P<0.05);②全期各组精饲料消耗量随日粮中草药保健型饲料添加剂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对照组显著高于试验Ⅰ、Ⅱ组(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1);③乳脂肪、蛋白、非脂固形物等质量指标均符合国标GB 19645-2005(巴氏杀菌、灭菌乳卫生标准);④试验后期除对照组检出1例隐性乳房炎外,其它各组奶牛均未发现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研究拜益生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预防作用及对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的影响。[方法]选择10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10组,每组10头,其中5组为实验组,5组为对照组。从产前7d开始至产后60d,实验组每天每头牛添加拜益生40g,其余饲养管理与对照组完全一致。每15d测定一次产奶量,每个月测定一次DHI。[结果]表明:实验组日均产奶量与对照组比较,提高1.84~2.28kg/头.d-1,差异显著(P0.05);产后第30d,实验组牛奶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0.4%、0.37%,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总固体率提高0.83%,体细胞数降低15.64万/mL,差异均显著(P0.05);产后第60d,实验组牛奶的乳脂率提高0.27%,体细胞数降低16.79万/mL,差异显著(P0.05),乳蛋白率和总固体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不显著。[结论]拜益生对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改善牛奶品质和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兽药杂志》2015,49(6):38-44
为研究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对干乳期奶牛乳房炎的预防与治疗效果,试验选择100头临近干乳期的奶牛,随机分成5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其中I、II、III组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的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300、150、75 mg)治疗;IV组给予对照药物氨苄西林钠+氯唑西林钠乳房注入剂4.5 g(氨苄西林0.25 g+氯唑西林0.5 g)/支治疗;V组为空白对照组。间隔3周,各组随机选择10头奶牛以相同剂量追加一次用药。试验结果显示,高、中剂量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治疗干乳期奶牛乳房炎的头、乳区清除率均为75%~100%,头、乳区新增感染率分别为0~16%、0~7%;1次用药和2次用药对治疗奶牛乳房炎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比较后认为,每个乳区单次注入1支(3 g∶150 mg)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效果更好,能显著降低乳房内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的细菌感染率(P0.01),并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干乳期奶牛乳房炎。  相似文献   

20.
田斌  蔡元  徐小兵 《中国奶牛》2014,(16):33-35
用LMT诊断液对兰州市城关区五泉奶牛场泌乳期高产群的62头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将检出的阳性牛体细胞较高的牛分为高剂量组,其余牛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各组使用生化黄腐酸制剂-牛乐先锋,每日一次添加到奶牛(全混合)日粮中,高剂量组每天250g/头;低剂量组每天100g/头;对照组不添加。结果表明,牛乐先锋高、低剂量组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牛和阳性乳区转阴率分别达到87.50%、86.36%和75.00%、66.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5%和7.14%,P<0.05)。试验表明,生化黄腐酸(牛乐先锋)对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降低体细胞数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