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臭氧氧化对鲢肌球蛋白热聚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鲢肌球蛋白为对象,测定臭氧处理后肌球蛋白在加热过程中的疏水性、浊度、粒径和分子质量分布变化,研究臭氧氧化对鲢肌球蛋白热聚集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肌球蛋白表面疏水性和浊度均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随后上升趋势减缓;臭氧氧化15~60 s的肌球蛋白表面疏水性和浊度显著大于未氧化的肌球蛋白,但臭氧氧化15~60 s的肌球蛋白样品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臭氧氧化5 min的肌球蛋白的表面疏水性显著下降。加热前30 min,随加热时间延长,大粒径的肌球蛋白聚集体相对含量逐渐增加,加热最后30 min,其含量下降。臭氧氧化的肌球蛋白粒径分布的峰值随氧化时间的增加向大粒径方向偏移。臭氧氧化加速肌球蛋白的热聚集,轻度臭氧氧化与未氧化肌球蛋白的热聚集过程相似,但轻度氧化的肌球蛋白聚集较快;而重度臭氧氧化使肌球蛋白在加热前已形成不规则聚集体,加热后使肌球蛋白迅速产生不溶性蛋白聚集体。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辣木籽粕粗提液处理模拟浊度水及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辣木籽粕粗提液用量分别为10,20,30,40 mL时,对中浊度(初始浊度80 NTU)和高浊度(初始浊度150 NTU)原水的絮凝沉淀效果较好,而对低浊度(初始浊度25 NTU)原水的絮凝沉淀效果欠佳.中、高浊度水的浊度随絮凝沉淀时间而降低,低浊度水的浊度则先增高后降低.絮凝沉淀30 min的中高浊度水和150 min的低浊度水经砂滤后出水浊度即可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所定限值.滤后水中CODMn和硝态氮的含量都随粗提液用量增大而增加,CODMn最低为21.5 mg·L-1,滤后水中硝态氮最高为6.6 mg·L-1.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混凝处理微污染源水过程。[方法]以商业聚合硫酸铁絮凝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快速搅拌速度、快速搅拌时间、慢速搅拌速度对混凝处理效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混凝条件。[结果]实测残余浊度与模拟残余浊度相关系数达0.96,表明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关性强,模型预测浊度去除率具有较高的可行性。采用5 mg/L混凝剂投加量,处理40.50 NTU与9 mg/L的TOC源水,获得响应面优化的混凝条件,残余浊度达到1.70 NTU。响应面优化获得最优条件:当在快速搅拌速度为347 r/min、快速搅拌时间为3 min、慢速搅拌速度为79 r/min、慢速搅拌时间为15 min的条件下,原水残余浊度为30.10 NTU,实测残余浊度为0.64 NTU,TOC去除率达到50.74%。[结论]基于响应面法优化混凝处理微污染源水具有较高的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烧杯实验研究了用高岭土作前助凝剂提高PAC去除铜绿微囊藻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经絮凝及30 min的沉淀后,藻细胞去除率都达到92%以上,水体剩余浊度低于1.0 NTU.进一步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pH值是影响用PAC联用高岭土助凝去除铜绿微囊藻的主要因素,且以pH值为7.5~9时效果较好.以聚丙烯酰胺(PAM)为后助凝剂,当投加量达到0.5 mg/L时,可以进一步增加絮凝体体积和密实度,沉淀5 min即可使水体剩余浊度降到1.5 NTU以下,因此,联用投加高岭土、PAM 和PAC是适宜的强化絮凝除藻技术.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镁、氢氧化钙处理对虾养殖尾水,研究氢氧化钙、氢氧化镁的使用浓度、搅拌时间及沉降时间对磷去除的影响。采用国家标准《GB11893-89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总磷、可溶性总磷酸盐及可溶性正磷酸盐的浓度。结果表明:氢氧化镁浓度为3 000mg·L~(-1)、搅拌时间为15min、沉降时间为15min时,对虾养殖尾水中总磷、可溶性总磷酸盐以及可溶性正磷酸盐的去除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96.29%、93.29%、95.56%。氢氧化钙浓度为400mg·L~(-1)、搅拌时间为10min、沉降时间为15min时,对虾养殖尾水中总磷、可溶性总磷酸盐以及可溶性正磷酸盐的去除率达到最高,分别98.80%、93.89%、95.56%。经过氢氧化镁、氢氧化钙处理后的水样磷含量符合《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磷酸盐的一级排放标准(≤0.5mg·L~(-1)),处理后水样中的pH分别为8.88、8.60,总磷和pH都符合养殖尾水排放标准《SC/T9101-2007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这两种试剂具有价格低廉、无二次污染且操作简便等特点,是非常理想的"绿色安全水处理剂",可为虾池养殖尾水的处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李璐  潘名宾  杨小俊  林碧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87-18089
[目的]解决传统生化处理工艺处理低浓度城市污水时处理效果不理想问题。[方法]采用序批式生物膜法处理低浓度城市污水,对其处理效能进行研究。[结果]序批式生物膜系统对CODCr、NH3-N、浊度、总氮及总磷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5.00%、50.28%、62.11%、36.35%及18.76%;随着曝气时间的增加,系统对CODCr、NH3-N及浊度的平均去除率也随之增加,但当曝气时间超过60 min时,各污染物平均去除率均略有下降。[结论]该研究为南方诸多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水质游离氯的测定方法仅针对地表水、工业废水和污水等再生的景观用水,对于高浊度海水中游离氯的测定尚无特定的测试方法.对比分析了HJ 586-2010《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和USEPA 330.5两标准中测试方法的异同点,将两种方法的测试结果与在线游离氯分析仪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分析了样品保存时间、温度和时间间隔对海水游离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使用海水作空白实验时,USEPA 330.5更适用于高浊度海水游离氯的检测;水样应在4℃条件下避光保存,保存时间不宜超过4 d;温度升高会导致游离氯的分解: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水样中游离氯的含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用范氏法测定植物中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的影响因素,对不同消煮时间、不同硫酸浓度、不同浸泡时间条件下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样品消煮的适宜时间为30 min,硫酸适宜浓度为72%~75%,浸泡适宜时间为3~4 h;人工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在2.23%~6.66%之间,仪器法的CV在0.15%~1.10%之间;人工检测与仪器法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范氏法与王玉万法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这两种方法适用于植物ADL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用范氏法测定植物中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的影响因素,对不同消煮时间、不同硫酸浓度、不同浸泡时间条件下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样品消煮的适宜时间为30 min,硫酸适宜浓度为72%~75%,浸泡适宜时间为3~4 h;人工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在2.23%~6.66%之间,仪器法的CV在0.15%~1.10%之间;人工检测与仪器法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范氏法与王玉万法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这两种方法适用于植物ADL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蝌蚪对饮用水浑浊度的除浊效果,为进一步探索利用蝌蚪改善饮用水质量的可能性提供依据,采用中华蟾蜍指名亚种蝌蚪对不同浊度的百花湖水进行除浊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第2天初始浊度值由4.1NTU降低到3NTU以下;试验第6天初始浊度值由6.3NTU降低到3NTU以下。密度为0.625个/L的蝌蚪对不同浊度的除浊效果均达显著水平(P<0.05);由于种内干扰效应,在一定浊度范围内平均每只蝌蚪降低浊度的能力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滤膜与PAC混凝两种方法对低浊度的去除效果。[方法]试验原水均为自行配制,模拟低浊度微污染水源水浊度范围。设3种浊度(5、10、15NTU)的原水,选用超滤与聚合氯化铝混凝两种方法,分别对3种低浊度进行处理效果的试验。[结果]无论进水浊度多少,超滤膜出水浊度均在1NTU以下,出水浊度稳定;PAC去除高岭土浊度的最佳pH为8左右,即中性和弱碱性条件PAC混凝效果最好;处理浊度为5NTU的原水的最佳投药量为7.5 mg/L;原水浊度为10和15NTU时,原水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10和15 mg/L,去除率分别达74.2%和超过80%。[结论]建议使用混凝—超滤组合工艺,既避免了高浊度对膜组件的污染,减少膜污染速率,又保证了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12.
以2017年自酿霞多丽葡萄酒为试验材料,用0.5 g/L的皂土处理后放置在不同温度(10、4、0、-4℃)条件下,研究不同温度对葡萄酒的澄清效果,测定葡萄酒的主要理化指标,如浊度、透光率、酒石酸、蛋白质、总酚和总酸等。结果表明,处理前3 d各指标变化明显,3~5 d后基本趋于平稳,综合分析各指标,4℃条件下澄清效果最好,葡萄酒的浊度最低,为1.04 NTU,透光率最大,为99.9%,酒石酸和总酸含量下降幅度较小;其次处理效果较好的为10℃和0℃;-4℃条件下,酒石酸和总酸含量下降幅度最大,浊度最大且透光率最小。  相似文献   

13.
以TiO2半导体为催化剂,测定了不同催化时间、pH值、温度、光强和光源对青菜中毒死蜱光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毒死蜱的去除率随TiO2催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大,30 min时毒死蜱去除率为67.3%,但从30~60 min,去除率上升幅度减小;当pH值为1~3时,去除率逐步上升,当pH为3~6时,去除率较高,为60.3%~65.4%,当pH>7时,去除率逐渐下降;各种实验温度条件下毒死蜱的去除率都达到60.0%以上,其中反应温度在20~30℃范围时,毒死蜱去除率没有显著差异,当温度高于45℃时,去除率显著增加;光照距离15 cm,毒死蜱去除率达70.2%,去除效果随光强减弱显著下降;高压汞灯的催化效果比白炽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振荡浸提时间对土壤NO3-N、NH4-N测定结果的影响,为土壤氮素研究提供分析测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集高、中、低三种肥力灰漠土,2 mol/L KCl溶液作浸提剂,以不同振荡的时间浸提鲜土、冷藏土和冷冻土,用连续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浸提液中NO3-N、NH4-N含量.[结果]不同肥力土壤以不同方式保存后,振荡浸提时间对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测定结果有明显的影响,鲜土、冷冻土测定结果比冷藏土稳定.振荡浸提30 ~ 60 min时,NO3-N和NH4-N的测定值相对稳定.[结论]从经济、可靠的角度衡量,无论是新鲜土壤,还是冷藏或冷冻土壤,测定土壤矿质氮含量的振荡浸提时间为30 min即可.对于土壤矿质氮含量极高的土壤,振荡浸提时间应延长至60 min.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油田作业液中主要成分对混凝处理含油废水效果的影响,首先通过试验得到了混凝处理江汉油田含油废水的最佳条件为: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加量1000mg/L,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加量25mg/L,沉降时间为40min,在最佳条件下,对含油废水的浊度和油去除率分别为92%、72%以上。然后向含油废水中加入不同的作业液添加剂并在最佳混凝条件下处理,结果表明,钻井液的主要成分聚丙烯酸钾(K-PAM)、水解聚丙烯腈铵盐、单宁、Na2CO3、磺化酚醛树脂(SMP)及压裂酸化液的瓜胶、K2Cr2O7、CH3COOH、HCl、HF、柠檬酸等对含油废水的混凝处理效果有很大影响,使含油废水浊度变大。其中磺化酚醛树脂(SMP)、瓜胶、柠檬酸的影响最大,当它们加量到一定程度时,使废水的浊度由最佳混凝条件下的12NTU变为310、259、260NTU,完全破坏了混凝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总磷是水质监测的重要项目之一。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西北地区在丰水期雷雨天气较多,暴雨、山洪导致地面土质松动和水土流失严重,地表的大量泥沙冲进河床,泥沙中吸附的有机磷、无机磷受重力作用使河床的含磷量增加,采集的地表水随水样自然沉降时间的长短含磷量逐渐降低,水体中泥沙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地表水总磷的正常测定。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葫芦科作物硅含量的测定方法,给园艺植物硅肥应用与硅营养研究提供技术支持,以‘津优1号’黄瓜、‘蜜本’南瓜和‘早佳8424’西瓜3种葫芦科作物为研究材料,分析硅提取与含量测定过程中不同的研磨温度、研磨时间、浸提时间、硅钼黄显色反应水浴时间、硅钼蓝还原反应时间、显色液吸光度测定波长等对作物叶片硅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植物样品硅提取过程中,研磨仪低温(液氮,-196℃)研磨硅含量测定值高于室温研磨。在样品研磨时间与浸提时间方面,正交试验与全因子试验结果均显示,50 Hz低温研磨30 s、浸提10 min组合测定效果最佳。在硅显色测定方面,硅钼黄显色反应水浴3 min后测定值趋于稳定,硅钼蓝还原反应2 min后测定结果趋于稳定,硅钼蓝显色反应液在波长810 nm附近出现最大吸收峰。针对葫芦科作物叶片硅含量的最优测定流程为植物样品采用研磨仪50 Hz液氮研磨30 s,常温浸提10 min, 50℃水浴3 min进行硅钼黄显色反应,硅钼蓝还原反应2 min, 810 nm处测定吸光度,该方法回收率为93%~108%。  相似文献   

18.
刘玉敏  王静  李兆杰  鞠玲燕  张媛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382-14383,14386
[目的]探讨微波炉解冻方法对冷冻食品菌落总数的影响。[方法]采用700 W功率微波炉30%的火力,分别对3种不同重量的3类冷冻食品进行不同解冻时间的微波解冻处理,比较解冻前后样品的菌落总数。[结果]对于100、250和500 g的冷冻鱼类和贝类样品进行解冻,解冻时间应分别控制在20、30和60 s,解冻后样品适合剪切且不影响菌落总数的检测结果;对于100、250和500 g的冷冻肉类样品,其解冻时间应分别控制在30、45和90 s,解冻后对样品菌落总数的检测无影响。[结论]微波解冻可用于微生物学检验中冷冻食品的快速解冻。  相似文献   

19.
以高浓度养牛废水为研究对象,分别选用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为助凝剂,研究絮凝剂和助凝剂的种类及用量、絮凝搅拌速度、絮凝搅拌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养牛废水预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预处理条件为:向养牛废水中投加1.2%的PFS 21%,300 r/min快速搅拌30 s,150 r/min中速絮凝搅拌5 min,然后投加40 mg/L分子量为1 200万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150 r/min搅拌30 s,50 r/min搅拌5 min,静置1 h。离心过筛后,测得上清液的浊度和化学需氧量(COD)分别为3.6 NTU和285.0 mg/L,浊度去除率为99.92%,COD去除率为94.51%。采用絮凝剂PFS和助凝剂CPAM配合使用对养牛废水预处理效果显著,为后续养牛废水的超滤-反渗透双膜法处理工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土壤中磷素的积累会增加磷的流失风险,影响水环境质量。对采自滇池流域不同土壤类型上的3个混合土样土壤水溶性磷(WP)的测定方法作了一个探讨,对相应原状土样进行了室内模拟降雨径流试验。结果表明:土样在浸提时间为60min时,不同水土比土壤WP测定值的标准差最小;土样在水土比为1∶60时,不同浸提时间土壤WP测定值的标准差最小,所得结果较稳定,精密度较高;土壤WP与径流总磷(TP)和可溶性总磷(TDP)之间的相关性均在水土比1∶20,浸提时间90min,水土比1∶60,浸提时间60min和90min时较好;综合来看,在水土比1∶60,浸提时间60min条件下测得的WP能更好地用来评价土壤中磷流失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