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自然保护区建设已成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江西省乐安县老虎脑自然保护区属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珍稀濒危物种云豹、华南虎等大型猫科动物主要栖息地,也是乐安县最大的天然次生林区,保护区内地带性植被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护区内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复杂的生物多样性,基于对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管理情况的研究分析发现,一味地固守保护区原本的模样而禁止一切开发活动反而会对保护区的管理及可持续发展不利。介绍了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情况,分析了其生态旅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有利也有弊,如何化弊为利,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得到可持续发展,是自然保护区共同面临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通过对尤溪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现状进行系统调查和论述,分析研究了九阜山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对区内生物多样性影响,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开发尤溪九阜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保育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数量多,面积大,类型多样。许多自然保护区都在尝试开发保护区内的生态旅游项目,有些业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旅游,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就生态旅游的基本特点、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利害分析以及在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的对策等进行了探讨,以期能有益于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旅游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国内外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霸王岭保护区内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的主要措施,为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行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关于建立洮河自然保护区的必要性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洮河林区,总面积479534.6hm^2,森林覆盖率44.72%。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也是甘南重要的水源涵养林,目前保护形势严峻。论证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必要性,持续发挥“洮河天然水库”功能,涵养水源;保护恢复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力的测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生态可持续发展(ESD)、管理可持续发展(MSD)和社区可持续发展(SSD)3个方面对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测度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构建了不同的指标体系。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的综合可持续发展力(FSD)值为0.84,低于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值0.90,判定为非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保护区。其中ESD值为0.78,判定为生态中可持续发展;MSD值为0.79,判定为管理中可持续发展;SSD值为0.89,判定为社区非可持续发展,是影响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大青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阴山山脉中部,是阴山山脉的主体组成部分,区内地势复杂,物种丰富,栖息着大量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具有生物的自然性、多样性、典型性。文章通过对大青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自然生态质量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评价,从而达到全面保护该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拯救濒危灭绝的生物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实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广东郁南同乐大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于1985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经过20年的建设和保护,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得到了一定的恢复,生态环境呈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共建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贫困是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最大的社区特征,也是制约保护区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探讨了自然保护区实现社区发展的途径和保障措施,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只有实现与社区的共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保护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生态休闲农业旅游是以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以生态农业资源为依托,以农事活动和农业生产经营为基础,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集生态休闲、文化品位、农业旅游服务、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旅游形式。文章在对邹城峄山镇生态休闲农业旅游现状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延安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延安城市森林建设的目标是把延安建成生态环境优良、城市景观多变、文化内涵丰富的生态园林城市,城市森林建设从市中心到郊区建立三个绿化生态圈,第一圈是城市防污调气美化生态圈,第二圈是近郊美化、防护、农林果生产带生态圈,第三圈是远郊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风沙防护、林果生产林生态圈。近郊美化、防护、农林果生产带生态圈是近期建设中心。    相似文献   

13.
森林养生是健康养生和林业旅游发展相结合的新兴领域。有关森林养生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梳理森林养生的发展概况,认为开展森林养生的基本要素包括:森林环境;森林养生产品和服务;配套设施。优化森林养生品质,需要加强森林医学研究;优化森林养生环境;加强森林养生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特色的森林养生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14.
国外木材防腐现状、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木材防腐工作。70年代以来, 发展中国家的木材防腐发展迅速。当今世界木材防腐的发展趋势为: 防腐品种趋向多样化, 保护剂向高效、低毒或无毒的方向发展, 处理技术不断提高。我国的木材防腐数量小、品种少、差距大。作者提出了发展我国木材防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大力发展木材防腐,节约木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文分析了我国木材防腐的现状,并着重从建筑木材防腐,人工林木腐,木材,竹材的蓝变菌和霉菌防治,以及新型防腐剂的研究与发展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在新世纪初我国木材防腐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A number of forests in agroforestry environments are at risk due to urban development or agricultural expansion. These forests often consist of patches of wooded areas scattered in the agricultural and urban grid, and often constitute green corridors that enable a flow between animal and plant species (migration corridors). 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riparian forests in agroforestry areas that are subject to various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s.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dynamics of these riparian forest populations and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e disturbances on the tree stands (e.g. floods, partial cutting), whil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ir development over space and time based on a diachronic assessment from 1945 to 2010. Although these woodlands are subject to various disturbances, a fairly large diversity of tree species can be noted, and the regeneration of the saplings and small trees follows a normal growth curve (asymmetric) with a high contingency of young tree population comparable to a typical reverse-J distribution. However, lower densities are observed for riparian stands subject to frequent flooding, which could over time compromise recruitment and forest regeneration for some tree species (e.g. woody plants with weak adaptive strategies). The multivariate analyses (Redundancy Analysis and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onducted over all the soil, environmental and forest data reveal that some variables are more strongly related to the composition of the forest populations, including pH, ground litter and soil drainage. However, these variables must still be considered as being part of a set of interacting soil conditions. Lastly, the future of these woodlands may appear uncertain because there are no government policies or measures to ensure their protection and preservation.  相似文献   

17.
根据现代农业生产中6个主要碳排放源,测算了湖北省2008~2017年的农业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结果表明:湖北省农业碳排放的时空变化近年来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动趋势,湖北省在低碳农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碳排放量的构成来看,农用化肥是最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其次是农药。进一步采用Kaya模型对湖北省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对湖北省农业碳排放有较大的驱动作用,而农业结构、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劳动力等因素也会抑制农业碳排放。据此提出了湖北省贯彻实施农业低碳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促进我国木材防腐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木材防腐(保护)可以延长木材使用寿命、节约木材、保护森林资源,是一项缓解我国木材短缺的有利措施。但我国的木材防腐产业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建议采取措施促进我国木材防腐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尤其是要提高政府和公众对木材防腐功能的认识,制定符合当代科技发展水平的标准和规范,制定促进木材防腐的法规和政策,建立木材防腐剂的审核、认可、注册制度。  相似文献   

19.
印度尼西亚竹子栽培与利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Azis.  SA 《竹子研究汇刊》1997,16(2):1-7
竹子在印度尼西亚广为使用,尤其是在乡村,因为它生长快,易采伐,使用方便,性能好。本文“印度尼西亚竹子栽培与利用”报道了目前印尼竹子的栽培、加工及研究、开发方面的进展。在印尼,许多竹种的栽植历史已有好几百年。传统的繁殖方法是用秆及鞭,而其它栽培繁殖方法尚处于试验阶段。可以这样说,印尼的竹子栽培研究尚处于早期的开拓时期。竹子在印尼有许多用途,如建筑材料,家具,墙,篮子,家庭器具,造纸,篱笆,手工艺品,农具,乐器及食品。目前,印尼竹子加工利用技术研究正处于全面的开发阶段。今后竹子作为工业用材的前景非常广阔,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提高竹子对乡村社会的贡献,促进竹子工业利用的发展,我们应该对竹子的生物学特性,营林,社会经济,新产品设计、开发,防蛀防霉,精加工等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经济林已有较大的发展,但各地区的发展还很不平衡。作者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当前农区经济林发展的几个特点。讨论了农区经济林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强调了发展经济林要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搞好规划,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性。作者呼吁:应把在农区发展经济林作为农区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