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湘潭市仙女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与步步高、心连心、万客源、绿色农场等大中型超市,企业和学校及政府机关食堂,大型住宅小区客户签订绿色蔬菜订单,合作社按订单计划生产,定期派专车将新鲜绿色蔬菜送货上门。客户在信息平台下单,送菜上门,享受绿色生态蔬菜,全过程互联网服务,打造了"互联网+绿色蔬菜"的现代化生产配送模式。建立"仙女蔬菜有赞商城"和微信平台合  相似文献   

2.
<正>标准化·无公害生产蔬菜合作社实行统一管理,即:统一品种、统一生产、统一技术管理、统一销售。引种穿心莲和紫蓓等60多种特菜品种,年生产蔬菜600万千克北京密云县河南寨镇南套里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2年,园区占地面积520亩。有日光温室120栋,钢架春秋大棚80栋。2007年开始增加了礼盒菜加工项目,  相似文献   

3.
蔬菜价格持续低迷,必然要挫伤菜农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把合作社发展好,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生产与市场的对接,才能解决菜贱伤农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朱富春 《农家顾问》2012,(12):22-24
河南漯河市召陵区富农蔬菜瓜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召陵镇大徐村,2011年入社大棚瓜菜种植户95户,种植面积达30公顷,年生产无公害瓜菜2250吨,礼品西瓜畅销周边超市,年产值已突破1000万元.合作社先后被市政府评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秀合作社",已注册"新大徐"商标,大徐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西瓜村.该合作社采取"超市+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农超对接经营模式,使大徐村2009年人均收入由原来的6500元增长到2011年的9200元,并辐射带动周边万金镇、老窝镇、召陵镇的10多个村庄发展蔬菜大棚90座,种植大棚蔬菜24公顷,带动10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5.
“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并存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蔬菜零售价格主要由蔬菜的批发价格、摊位租金、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自然损失和平均利润构成。近几年由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蔬菜经营者固定成本过高导致其在选择经营品种时弃贱选贵,蔬菜供应方面又是大量的异地种植、大量集中上市,从而出现了"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并存现象。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是增加蔬菜的就近供应,减少蔬菜物流量;降低蔬菜经营者的固定经营成本和物流成本;产地成立合作社、合理安排生产,减少蔬菜流通环节,实施社区直营模式。  相似文献   

6.
姜美怡 《中国农资》2014,(41):25-25
<正>10月9日,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与固安顺斋瓜菜专业合作社在河北固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优质安全蔬菜生产之关键客户合作项目",旨在共同推动优质安全蔬菜生产,支持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拜耳与顺斋合作社共推优质蔬菜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与固安顺斋瓜菜专业合作社就"优质安全蔬菜生产之关键客户合作项目"在河北固安现代农业园开展实施,双方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拜耳作物科学将根据蔬菜生产模式,为顺斋合作社提供创新型技术、理念,共同筛选出优质、高效、低残留、有效、规范、实用的植保管理方案,推进"绿色、安全、健康"的生产模式在蔬菜生产中的推广运用,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优质、放心蔬菜。拜耳通过服务关键客户,  相似文献   

7.
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有效助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罗山县四季丰蔬菜专业合作社实行"联合社+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改善服务,创新品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正>肥城市盛强有机蔬菜专业合作社于2013年3月由村两委成员在王庄镇张庄村牵头成立,注册资金111万元,社员158人。成立四年来,盛强合作社严格秉承"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经营方针,以全方位服务社员为立足点,充分利用王庄镇蔬菜批发集聚的优势,依照"合作社+生产基地+示范户"运作模式,把"两菜一粮"种植模式与开发有机蔬菜相结合,在王庄镇产生了积极的示范带动效应。截至目前,合作社流转土地经营地面积已达40公  相似文献   

9.
李旭东是朝阳县波罗赤镇南洼村益民专业合作社社长,朝阳市劳动模范。2002年在石桥组带领农民开始建大棚,2007年注册成立合作社。由1000名社员,2000栋暖棚组成的4个蔬菜小区,已成为朝阳市科普示范区。  相似文献   

10.
正面对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再造新优势,打响"世界一流绿色蔬菜牌",顺应高质量、绿色发展要求,做大做强蔬菜产业,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各级各部门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大力发展多样化错季蔬菜品种和蔬菜加工业,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做大做强经营主体和"云菜"品牌,促进蔬菜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转型升级,搭建统一的电商平台,建设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对农业扶持的力度加大、各种惠农措施的相继出台,农村地区涌现出不少新型农业合作社,总结其成功经验,对于引导农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研,对湖北省天门市三新花椰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发展蔬菜产业的经验进行总结,具体内容如下:通过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以质量认证为载体,实行基地建设与龙头企业对接互动,推行订单农业;构建蔬菜生产、加工、销售链,实现蔬菜生产产业化。采取上述措施对三新花椰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为其他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蔬菜价格持续低迷,必然要挫伤菜农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把合作社发展好,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生产与市场的对接,才能解决菜贱伤农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鹿邑万顷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12月,是一家致力于高品质、天然、绿色蔬菜及粮食作物研发、种植、生产、加工、物流、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农业企业。该社注册的"碧波万顷"商标于2016年10月由国家商标局颁发商标注册证。合作社主要种植产品有广东菜心、芥蓝、上海青、奶白菜、春菜、豆苗等。主要客户群以广州、深  相似文献   

14.
<正>说起汉寿县诚盟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下称合作社)理事长聂习龙,当地人对他赞不绝口,称他是绿色蔬菜产业领军人。20多年来,聂习龙领导建设绿色蔬菜种植基地,引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成就了全省蔬菜行业的大品牌——诚盟农业,被誉为蔬菜产业的劳模。2012年,聂习龙组织成立了汉寿县诚盟蔬菜种植专业合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是德州市黄瓜育种第一村、山东最大的黄瓜育种基地。采用‘黄瓜育种+芸豆+菠菜’种植模式,每667平方米纯收入达到9000元。"山东省夏津县雷集镇姜庄村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姜春兴介绍。目前,该合作社建设了350个高标准大棚,实行工厂化生产,育种产业已发展社员3000多人,带动农户1000户,经营面积400公顷。前不久,兴农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被山东省农业厅评为示范合作社。  相似文献   

16.
<正>初春时节,乍暖还寒。在蔬菜之乡郯城县红花镇的蔬菜种植基地,镇蔬菜合作社社长孔凡福正带领科技人员巡回田间地头指导菜农依靠现代科技栽培甘蓝等早春菜,同时为孙塘、谢圩子、黄庄等蔬菜种植规划区免费测土配方,加强科技指导,提前预测、选定蔬菜、西瓜等农产品栽培基地,受到农民朋友的拍手欢迎。蔬菜合作社成为该镇菜乡农民增收致富的"晴雨表"。近年来,红花镇广大种菜农靠发展蔬菜产业奔上了富路,主要得益于镇蔬菜合作社帮忙,合作社不仅为菜农提供蔬菜良种、专用肥料等,还经常下到田间地头传授无公害蔬菜种管技术,尤  相似文献   

17.
<正>一村茄果与生菜红橙黄绿闯天下北务镇郭家务村经济合作社京郊瓜菜第一镇该蔬菜专业村打造了西红柿、茄子、生菜三个拳头产品郭家务村位于"京郊瓜菜第一镇"北京市顺义区北务镇,有露地蔬菜50亩,设施蔬菜生产面积1335亩,种植西红柿、茄子、生菜、黄瓜、彩椒与苦瓜等,部分蔬菜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农产品无公害认证。设施蔬菜生产一年分为三茬,春季种植生菜,夏季  相似文献   

18.
<正>四川蔬菜以露地生产、水旱轮作为主,生产成本低,生产的蔬菜天然、生态,是我国重要的"南菜北运"生产基地和冬春蔬菜生产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蔬菜产业已成为我省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优势产业、现代农业的重点产业、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和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重  相似文献   

19.
《河北农业》2021,(4):48-49
正"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在雄伟的山海关下,有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特别有名气,成立10年的时间内,已经带动8000多农户。"关城有忠伟,销菜不用愁",这是山海关菜农对这家名为忠伟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赞叹。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忠伟蔬菜专业合作社以消费终端市场需求为导向,用诚信和产品质量闯占市场,以"五统一"的管理模式从源头控制质量,用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凝聚合力,将关内蔬菜销往全国走出了一条以销定产、以产促销、产销双促,诚信经营的合作社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正>记者从四川省成都市政府新闻办获悉,成都市农业委员会主导开发的"菜易通"蔬菜产销信息平台,日前进入运行。随着该平台的建立和完善,不仅蔬菜销售价格、市场走势将得到数据支持,而且蔬菜种植户将从传统的"自发式生产"转向和采购商直接对接的"订单式生产",传统蔬菜产业或进入都市现代农业新一轮的创新改革。据了解,"菜易通"平台(http://www.zgcyt.cn/)在4月底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平台覆盖5亩以上的规模种植户5718家、专业合作社548家以及采购商1.2万个。蔬菜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