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融合数据因其综合了不同遥感数据源的优势,充分协同利用了多源信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SPOT-5遥感卫星集合了多重分辨率、多种遥感器于一身,该特点使得它在资源环境调查和规划与动态监测、地图制图与更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从SPOT-5数据的自身融合和SPOT-5与ETM+数据融合两方面着手,利用遥感应用中常用的HIS变换、Brovey变换、HPF变换,探寻有利于植被识别的融合方法。结果表明:1)HPF变换对目视判读最为有利,依次是Brovey变换法、HIS变换法;2)SPOT-5数据自身融合的视觉效果优于SPOT-5与ETM+两种数据融合的;3)将植被分为5种类型,对SPOT-5自身融合影像进行目视判读,再通过实地验证,得出HPF变换、Brovey变换、HIS变换的加权精度分别为:82.99%、79.01%、71.02%。  相似文献   

2.
以福建沙县作为研究区,在阐述遥感图像融合原理的基础上,以SPOT-5全色与多光谱影像为数据源,应用IHS变换、PCA融合、Brovey变换、乘积变换和HPF融合等5种比较常用的融合方法,从提高空间分辨率和保持原始图像光谱信息及虫害信息提取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评价,探讨最适合于利用SPOT-5图像进行马尾松毛虫害信息提取的融合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各种融合方法中,HPF融合方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质量,辽宁省改变传统的地形图调绘方法,利用法国Spot5 分辨率为10 m多光谱数据与分辨率2.5 m全色数据进行融合后的遥感影像作为二类调查调绘的图面资料。利用Pci图像处理软件对spot5 10 m、2.5 m影像进行几何精校、正射校正(orthoengine)、融合处理(xpace)以及对融合后的遥感影像增强、拉伸、亮度、对比度的调整完成spot5的影像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质量,改变传统的地形图调绘方法,本文介绍了利用法国Spot5分辨率为10in多光谱数据与分辨率2.5m全色数据进行融合后的遥感影像作为二类调查调绘的图面资料;同时也介绍了利用PCI图像处理软件对Spot5 10m、2.5m影像进行几何精校、正射校正(Orthoengine)、融合处理(Xpace)以及对融合后的遥感影像增强、拉伸、亮度、对比度的调整完成Spot5的影像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森林资源调查中Spot5卫星影像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建伟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3):17-18,27
利用Spot5卫星进行森林资源调查时,首先要对遥感图像进行处理。文章介绍了处理环境对硬件和软件的要求。其处理过程包括影像配准、分辨率融合、影像拼接、色彩增强、分幅输出等。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6.
应用比值变换、IHS变换、主成分变换等3种影像融合方法对QuickBird多光谱和全色遥感影像进行融合,并对融合结果进行了评价;以增强处理效果好的QuickBird影像3、4、1或3、4、2波段彩色合成图像为基础建立解译标志,进行人机交互式解译分类一一进行土地利用类型的专题信息提取,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制作土地利用类型现状图。  相似文献   

7.
以黑龙江省南瓮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的SPOT5全色与多光谱遥感影像为研究对象,利用ENVI4.8、Arc-gis10.0遥感影像处理软件对4种常用融合方法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Gram-Schmidt Spectral Sharpening变换融合方法效果最好,灰度均值和标准差最接近原多光谱影像,信息熵高于原多光谱,而且还保留了与SPOT5影像相同的4个波段,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波段选择;PC Spectral Sharpening变换后也保留4个波段,但这种融合方法色彩的饱和度较差,没有更好地增强部分地物;HSV变换和Brovey变换后图像只有3个波段,HSV变换后的色彩差异与源图像最大,不同地物间色彩差异不大,不利于地物的分类时的目视解译。  相似文献   

8.
徐钊  温小荣  佘光辉 《森林工程》2012,28(3):1-5,17
采用Brovey、HIS、PanSharpen、Gram-Schmid、PCA、Wavelet等融合方法对World-View全色与Geoeye-1多光谱影像进行融合处理,在传统的光谱还原、纹理清晰度指标的基础上,引入植被权重的改进相似度定量评价法,其以人眼的视觉特性为出发点,侧重于图像的结构信息和光谱与纹理的均衡度,并着重考虑林业遥感尤其城市森林资源监测应用中对突出植被信息的要求,利用MatLab构建评价程式,通过对G_MMSIM及常规指标的综合比对分析,认为此法与目视判读较为接近,可以在评价实践中予以应用,同时,得到PCA和Gram-Schmid效果最优,PanSharpen稍差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9.
以ETM多光谱数据与SPOT5全色数据融合的遥感图像为对象,利用遥感图像和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吉林省东部山区进行森林资源调查,既可节约成本,又可提高调查精度,为遥感技术应用于森林资源调查设计探索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以ETM多光谱数据和SPOT5全色数据融合的图像为对象,利用遥感图像和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省平江县森林资源进行调查,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提高调查精度,为遥感技术应用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探索经验。  相似文献   

11.
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针对不同的施工因素、地质环境和经济状况都有着不同的地基处理方式,但是有关的书籍和规范不可能把复杂多变的地基处理中各种问题尽收眼底。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地基的处理上,往往要根据施工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拟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再论水曲柳种子处理催芽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曲柳种子因腊质层厚、含油量高、休眠期长等,采用一般处理法不易出苗。采用鲜种加是法、混沙变温处理法、混雪变温法、隔年埋藏法和提前播种法。种子出芽率高,出芽齐苗木健壮,成本低,技术方法易掌握,解决了水曲柳种子处理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对枣树进行开甲、摘心、喷肥、喷尿素和喷KH_2PO_4处理,以及不同水平组合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开甲喷肥处理不仅能极显著地提高株产和增加果重,而且能较好地保持树体的营养生长。是枣树丰产配套技术的最优组合;开甲摘心喷肥效果亦好,但摘心较为费时费力;开甲摘心或开甲虽能提高株产量,但对树体营养生长有一定的影响;采取单种措施处理时,增产效果不及有开甲参加的组合处理大。开甲喷肥组合处理,可在枣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木质包装检疫除害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国内外对木质包装材料的熏蒸处理、化学加压浸渍处理、热处理,以及高频、微波、辐照除害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除害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我国在木质包装材料的检疫、除害熏蒸处理和热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家环保主管部门近年来对污水处理厂污泥出厂做了严格规定,文中介绍了一种污泥处理新工艺,不仅使污泥处理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还做到了资源化。同时,文中详细介绍了该新型处理工艺的主要工序、相关原理及参数等。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木材热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对马尾松木材进行热处理研究,选用温度和时间两个因素,比较了热处理和未处理马尾松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色差和甲醛吸收率等性能。研究认为:热处理材的颜色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热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变黑,并且热处理温度对热处理材的影响比热处理时间的影响要大。低温热处理时生产的热处理材的湿胀率比高温热处理生产的热处理材的湿胀率高,尺寸稳定性差。热处理材的静曲强度MOR和弹性模量MOE随着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降低。顺纹抗压强度变化较小。热处理材对甲醛有明显的吸收作用,是用于室内装饰的良好环保型材料。  相似文献   

17.
猪场废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探讨猪场废水的危害性和污染特征着手,对目前国内外猪场废水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出3种常用的处理模式,即还田处理模式、自然处理模式和工厂化处理模式;阐述了每种处理模式的基本处理方法、适用范围以及各自的优缺点;针对猪场废水有机污染物浓度高、难达标排放这一特点,提出了目前猪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热处理工艺对竹材蠕变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6年生毛竹进行改性处理,并分析其蠕变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为140℃时,蠕变柔量随热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减少;热处理温度为220℃时,蠕变柔量随热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热处理温度180℃的竹材恒定蠕变阶段的蠕变速率大于140℃时的蠕变速率,蠕变柔量由低温时随热处理时间增加而降低,向高温时随热处理时间增加而增加转变过渡。热处理时间为2和4 h时,其蠕变柔量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降低,减速蠕变阶段变化较为接近;而热处理时间为6 h时,其塑性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蠕变柔量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9.
采用加热和水蒸气处理方法对人工林杨树木材进行压缩变形恢复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改善人工林软质木材的材性,提高其尺寸稳定性。结果表明:加热和水蒸气处理都是固定人工林木材压缩变形的有效方法;在处理温度相同时,水蒸气处理方法只需要4 min或8 min,而高温加热处理需要10 h或20 h。水蒸气处理方法更加经济。  相似文献   

20.
以杉木、马尾松木材和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为试材,利用超临界CO2携带戊唑醇对试材进行防腐处理,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辅助防腐处理工艺对戊唑醇的留着率以及分布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压力的增大,试材中戊唑醇的平均留着率和分布梯度都增大;温度对戊唑醇剂的留着率影响较复杂,处理温度45℃,留着率最高,同时温度与戊唑醇分布梯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处理时间以30 min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