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青海高原气候条件与农作物高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高原是我国农作物著名的高产地区之一,青海省高原农作物高产原因不仅是由于高原太阳辐射强,农作物生长期间呼吸消耗少,有利于光合生产,更主要是因为高原夏季气候温凉,温度适宜,农作物生育期延长,延长了光合器官的功能期,因而干物质累积时间长,弥补了高原农作物干物质累积速率较低的缺陷,即有利的夏季温度条件才是高原农作物获得高产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农技服务》2006,(7):66-66
编辑同志: 每年夏季农作物病虫害频繁发生。我为此花费了大量的劳力和资金进行防治,可效果不佳,不知是否为防治时间选得不当?现请问老师.夏季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应选择什么时间进行喷药,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由于新疆日照时间长,夏季温度高,农作物经常漫灌(沟灌)和滴灌造成土壤潮湿,湿度比较大,这非常有利于新疆农作物细菌性病害的大发生。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科技》2016,(17):41-42
一场特大暴雨袭击了邢台地区,致使农作物受灾严重,为便于灾区恢复生产,结合邢台地区实际,总结了暴雨洪灾后夏季主要农作物及蔬菜的生产自救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夏季是在田农作物的生长旺盛时期,农作物病虫草害多发时期,农药施用的高峰时期,也是农药中毒事故的多发时期.因此,必须向广大农民宣传和普及科学施药知识,预防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2017年夏季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7,(12):109-112
根据天津市13个固定气象站的观测资料,总结了2017年夏季天津气温、降水、日照3个主要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和特点,分析了夏季气象条件对主要农作物的影响,并根据秋季气候预测提出了相应的农事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7.
夏季是各种农作物病虫害的高发期,也是农药使用最频繁的季节,由于夏季光照强、气温高,群众施药时衣着较少,皮扶吸收快,极易造成人员中毒,因此,夏季尤真要注意安全使用农药。  相似文献   

8.
近期,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全国植保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的100多名专家,会商了2011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根据病虫越冬基数、2010年冬季至2011年夏季气候趋势预测和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1年我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20,(5)
我国北方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严寒干燥,雨热同期,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如何不断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保证国家粮食战略安全,是北方地区农业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就大田农作物管理技术进行简要介绍,旨在为提高大田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满足人们高质量的水平和生活,提高我国大田农作物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皖东地区气候变化比较明显,常常出现夏季持续高温,导致水稻、玉米等农作物高温热害、干旱等气候灾害的发生。通过开展夏季高温热害防控技术的研究和实践,结果表明,利用人工增雨、选用品种、适期播种、秸秆还田、肥水管理、合理栽培等技术措施,可以规避或减轻夏季高温热害的风险,促进农业产业稳产增效。  相似文献   

11.
干旱胁迫能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危害.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农作物旱情,本研究以山东省夏季农作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高等时间分辨率MODIS影像,建立了普适性较高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并通过观测分析其时间与空间维的变化情况判断农作物长势及旱情,从而建立了一种简便、高效的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旱情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营养生长阶段的农作物,原理简单,操作方便,易于进行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黔东南州1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47年(1961-2007年)的气象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通过相关分析,筛选出年平均日照时数、冬季降水量和夏季日照时数等8个与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关系最密切的气候因子,分析其演变趋势对黔东南州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8个主要气候因子均不同程度地向有利于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方向变化,即随着气候的变化,黔东南州农作物病虫害的危害向加重的趋势演变.  相似文献   

13.
楚州区小麦秸秆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斌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201-202
本文依据《全国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对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的夏季作物小麦进行系统地调查和研究,获得该地区小麦秸秆的草谷比、收集系数、秸秆总量的数据,并进行了详细、全面的评价,对其他地区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炎热的夏季,正是各种农作物的旺长期和病虫草害的盛发期,同时也是农药中毒的多发期,施用农药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干旱胁迫能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危害。为及时准确地掌握农作物旱情,本研究以山东省夏季农作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高等时间分辨率MODIS影像,建立了普适性较高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并通过观测分析其时间与空间维的变化情况判断农作物长势及旱情,从而建立了一种简便、高效的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旱情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营养生长阶段的农作物,原理简单,操作方便,易于进行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能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危害。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农作物旱情,本研究以山东省夏季农作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高等时间分辨率MODIS影像,建立了普适性较高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并通过观测分析其时间与空间维的变化情况判断农作物长势及旱情,从而建立了一种简便、高效的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旱情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营养生长阶段的农作物,原理简单,操作方便,易于进行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濉溪县农作物种植基本情况和夏季秸秆禁烧农机化工作方案,提出了农机与农艺结合作业的技术路线,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作物的栽培受到地域、气候、环境的多种因素影响,产生了一地域栽种多种作物的现象,以甘肃农作物栽植情况为例,甘肃地域狭长,维度跨越比较大,气候环境比较多样化,其主要栽种的农作物是小麦、玉米、马铃薯、胡麻、油菜、药材、蔬菜和瓜果等几大类,春农作物主要分布于陇西和河西地区,冬农作物主要分布于陇东和陇南地区。制约甘肃主产区农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是夏季干旱、炎热、缺水,冬季寒冷等因素,为了缓解北方水资源匮乏等自然状况,我国做出了许多应对举措,如南水北调工程已经初见成效,但从根本源头解决农作物抗旱问题需要有新的栽培方式。本文针对甘肃地区的农作物抗旱育种进展与方式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我国农作物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先进的夏玉米种植技术,并且制定科学合理的玉米管理技术方案,提高夏季玉米的管理水平,能有效的保证玉米在育种、生苗、播种、水培、除草除害、施肥管理等重要种植环节得到实时监控,保证夏季玉米生长的各个环节都具有高效的种植水平,从而提高玉米产量。本文主要针对夏季玉米不同的种植技术和相关的种植管理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期提高夏季玉米整体的种植水平。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呼和浩特市2011年气候交流进行统计,结果表明:2011年平均气温部分地区偏高;降水量偏少;日照偏少。春季气温偏低和夏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对农作物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