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我国草生态产业设计原则与发展架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多立安  赵树兰 《中国草地》2003,25(2):63-65,71
我国草生态产业设计必须本着科学前瞻性,管理系统性及效益高效性原则,努力培育草业中的国土保护产业,草畜蛋白产业,特有资源产业,景观服务产业,生态绿化产业,并使之成为未来我国草产业主体发展框架。这些产业各地区在架构思路上侧重点应有所差异,但都必须突出生态功能的完备性这一共同具有的显著特征,草生态产业将使社会、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最佳配置,高效统一,最终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我国草牧业发展理论及科技支撑重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侯向阳 《草业科学》2015,32(5):823-827
201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发展草牧业"。发展草牧业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草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对草牧业的概念进行新的阐释,提出草牧业的概念是草业+草食畜牧业+相关延伸产业的"三合一"产业耦合关系,进一步从草业基础产业论、生态畜产品供需均衡理论、产业技术和产品质量升级刺激经济增长理论、产业融合和耦合理论、创新驱动发展理论等方面论述草牧业是融合多产业的新兴复合产业,其发展主要以生态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为理论支撑。同时针对我国草原区、半农半牧区及农区草牧业发展存在的不同瓶颈问题,提出了相关突破性关键技术和优化模式,阐明不同区域发展草牧业的科技支撑重点,为加快推进草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3.
草坪产业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辉珠 《草业学报》1998,7(1):70-74
就我国草草坪产业化,提出了草坪文化、价值、产业和全面国家安全生态国防的观点,旨在转变传统观念,确立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实现产业兴国。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林 草 禽”生态养殖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下生态养殖是一门新兴的林业与农业、畜牧业相结合的产业,它具有投资少、产出高、见效快、操作方便等优点,生产的产品绿色、环保、健康,是一个综合效益好,可持续发展的新兴养殖产业。发展林下生态养殖,建立多种经济并存的林下种养模式已势在必行。论文从林下生态养殖发展现状、基本模式、关键技术、效益分析和前景等五大方面对福建省“林‐草‐禽”生态养殖模式的构建进行了阐述。旨在为今后林下生态养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抓退耕还林还草机遇,促西部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是生态环境极脆弱区,退耕还林还草是生态重建的必要举措。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必须与产业调整,城乡地域结构调整,所有制结构调整相结合,以便降低开发的生态代价和社会成长,取得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我国牧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借助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等指标,基于世界各出口国家和地区草产品贸易数据进行系统评估和比较,对牧草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6年,我国草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及贸易竞争力指数总体处于较低水平,说明我国草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虽然目前我国牧草产业短板较多,但国内现有资源禀赋、经济环境、扶持政策等优势可为牧草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定保障。同时,草产品市场需求对牧草产业发展具有强烈推动作用。因此,未来我国牧草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空间巨大。  相似文献   

7.
1.1 生态养殖是优质化产业发展的方向 当前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规模化生产的首要问题,生态养殖通过污染源的无害化处理、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使养殖环境、生产过程和畜产品符合质量安全规定的要求,生产成本降低.综合效益提高。生态养殖还可通过资源的再生利用,形成生物链衍生产品,增加效益,符合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南方草地在发展现代草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了"草牧业",明确了草牧业在促进我国"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现代草牧业"是在传统畜牧业和草业基础上提升的新型现代化生态草畜产业,是通过现代的理念、科技和装备实现传统草牧业的"弯道超越"。"现代草牧业"应包括牛羊等草食畜牧业、饲草料产业和草原生态保护三大部分。从SWOT分析看,发展南方草牧业有很好的草地资源、气候条件、区位优势、畜牧业基础等有利条件,南方草牧业发展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西充县立足农业自身生态优势,全面推进生态经济强县建设,传统农业不断转型升级,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蚕桑产业作为我县传统优势农业产业,其蕴藏的发展潜力未充分激发,助农增收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传统的蚕桑产业比较效益下降,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为确保我县蚕桑产业健康发展,必须转变产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以蚕农增收为核心,创新经营模式,拓展新的产  相似文献   

10.
林下经济是新兴的多领域融合产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生态、社会和经济综合效益高等优点。贵州省地少人多,自然生态脆弱,传统农业发展受限,发展特色林下经济势在必行。文章从贵州省生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出发,从基本模式、效益分析、前景与展望等方面对"果-蚓-草-蜂-禽-畜-沼"高效循环生态种养殖模式进行阐述,旨在为今后山地特色林下经济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齐素芳 《草业科学》2012,29(3):495-498
岷县地处秦岭、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带。本研究通过分析其草产业现状,指出岷县草产业发展主要存在天然草地退化严重、栽培草地管理粗放和特色草产业加工技术不完善的问题,提出岷县草产业今后发展的方向是分区管理和分类经营,从建立草地生态补偿基金、发展草地观光旅游业、提高栽培草地生产力、提高草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培训农民能手等方面提出了岷县草产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王红霞  曹志东  向金城  付萍 《草业科学》2018,35(7):1811-1817
通过对定西市草产业现状的调查研究,认为定西市草产业要实现转型发展,尚存在天然草原退化严重、人工种草良种率低、草产品加工业层次较低、运作模式不规范等问题。并提出,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科学规划,从战略高度确立草产业的重要地位;加大科技创新与研发,提高科技对产业的支撑水平;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草产品加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凝聚各方力量,共同促进产业发展,优化发展模式,提高产业效益共5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贯彻科学发展观,发挥草业多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科学发展观要求资源保护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观点。提出草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发展绿色经济的全局,要抓住机遇,推进发展。强调要充分发挥草的生态屏障功能,确保国家生态安全;充分发挥草的经济功能,确保草业产业化顺利推进;充分发挥草的人文社会和其他功能,促进资源利用,推动社会进步;加大宏观政策研究力度,促进现代草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草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雅  林慧龙 《草业学报》2015,24(1):141-157
草地资源是我国最重要的国土资源之一,充分合理的利用这种资源禀赋,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草业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维护生态安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意义。本文在对我国草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简述的基础上,将草产业的运行按照产业链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进行划分,在每一环节中分别将国内外草业经济发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产品生产环节、企业组织与产品加工环节和市场及配套环节中,我国草产业发展都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了充分发挥我国草地资源的发展潜力,在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这一指导原则的基础上,需要尽快进行草业生产方式和经营形式的变革,由政府与企业相互配合,完善草产品市场的运作机制,尽快设立草业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行业代码,并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完善草原立法,将草原立法的出发点由确定所有权转移到指导和规范草产业的运行上来。  相似文献   

15.
韩天虎  俞联平  张贞明 《草业科学》2012,29(6):1013-1016
河西走廊日趋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威胁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欧亚通道的生态安全。本研究分析了河西走廊生态安全面临的危机,提出草业因其强大的生态功能,可遏制河西走廊土地荒漠化,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并指出草业生态工程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以保护现有草地植被为重点,构建风沙沿线生态保护草带;2)以调整种植业结构为重点,构建绿洲草畜转化生态产业带;3)以实施草畜平衡为重点,构建沿山农牧互补生态置换带。  相似文献   

16.
牧草种子基地建设基本经验和措施初探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晁德林 《草业科学》2006,23(2):50-53
牧草种子基地建设是我国重大生态建设的基础性建设项目。该项目的建立,对满足生态建设和退耕还草、退牧还草的种子需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4年多的建设和实践证明:牧草种子基地建设一定要建立在有可靠、准确、翔实的基础资料和科学、合理的设计之上。按照建设方案和遵守规章制度是项目建设的基本要求,科学的管理和经营是基地长期存在的必要条件。要根据目前种子市场,正确处理和调整好牧草种子与牧草及草产品之间的关系,采用先进的管理措施,多方位、多思路求发展,才能提高牧草种子基地的经济效益,逐步促使牧草种子基地规范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分析党河中上游生态退化的内在原因和外在驱动力,认为党河中上游生态退化的前提是气候的干旱性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最大干扰因素是人类经济活动。今后,党河中上游地区必须高度协调人地关系,减轻生态压力,同时要加强党河流域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依托退牧还草和国家自然保护区政策,力争用较少的时间使党河中上游生态环境得以修复。  相似文献   

18.
学科建设是推动草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草业是一个集生态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为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草业的发展是关系国家生态安全、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及牧民生活与牧区发展的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我国的草业科学体系和产业基础已初具雏形,在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出发,把草业单独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确立草业在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性,加强草业学科建设,推动草种业、牧草种植业、草地畜牧业、草畜产品加工业、草坪业等的快速发展,提升草业产业化整体水平,不断增强草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使草业成为维护生态安全、保障食物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9.
牦牛产业是加快甘南州地方经济发展、增加牧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对于甘南地区传统畜牧业的产业化升级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甘南牦牛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饲养管理方式粗放、品种退化严重、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冲突、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基于此,从牦牛产业的绿色发展以及它对地方社会发展的整体效益出发,甘南州应当根植于甘南的绿色生态,创新生产组织形式,探索构建"草原+牧养+加工+商贸+旅游"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圈。将甘南州"绿水青山"的资源禀赋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财富优势,在生态平衡中促进牦牛产业走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韩琼 《青海草业》2013,22(1):51-54
草产业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灵魂和核心,草畜平衡是畜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多年来,海北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草产业方面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