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新昊  张志斌  郭世荣 《土壤》2007,39(3):465-468
以尿素和硫酸钾为N、K肥源,采用有机基质进行日光温室番茄越冬长季节栽培,考察N、K肥(N:K2O)不同比例分段追施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按追肥方案不同设分段追肥与对照两个处理,分段追肥处理追肥比例依次为座果期N:K2O=1:1(3次)、采收初期N:K2O=1:1.2(3次)、采收中期N:K2O=1:1.4(3次)、采收末期N:K2O=1:1.2(两次),对照则始终按N:K2O=1:1.2(11次)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两种试验处理对番茄植株形态指标影响不大,分段追肥处理增加了番茄茎粗,但差异并不显著;两种处理对番茄总座果穗数影响不大,但分段追肥却显著增加了有效果穗率从而增加了番茄有效果穗数;从整个采收期来看,分段追肥处理显著增加了番茄座果数与单果重,从而显著增加了番茄产量;两种处理在采收初期对番茄果实品质影响差异不显著,分段追肥处理在采收末期显著增加了果实中Vc含量,采收末期番茄果实品质的各项指标含量均高于同处理下采收初期的指标含量。  相似文献   

2.
应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在沙壤质棕漠土上进行了葡萄滴灌施肥条件下的氮、磷、钾配比试验,获得了相应的函数模型;通过对葡萄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分析,得出了葡萄适宜的NPK滴灌用量配比,在葡萄萌芽-开花期滴灌追施氮、磷、钾的比例以N∶P2O5∶K2O=1∶0.26∶0.12为好, 在葡萄果实生长期滴灌追施氮、磷、钾的比例以N∶P2O5∶K2O=1∶1.54∶1.97较佳.  相似文献   

3.
砂壤质棕漠土上葡萄滴灌施肥的NPK追肥配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在砂壤质棕漠土上进行了葡萄滴灌施肥条件下的氮、磷、钾追肥配比试验,获得了相应的函数模型;通过对模型的优化和解析,得出了葡萄适宜的NPK滴灌追肥用量配比,在葡萄萌芽—开花期滴灌追施氮、磷、钾的比例以N∶P2O5∶K2O=1:0.26:0.12为好,在葡萄果实生长期滴灌追施氮、磷、钾的比例以N∶P2O5∶K2O=1:1.54:1.97较佳。  相似文献   

4.
施钾对加工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2年的加工番茄钾肥用量田间试验和示范,研究加工番茄的钾肥效应。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以显著增加加工番茄产量,经济效益显著;由钾肥的效应方程可以得出:推荐施钾(K2O)量为144~146 kg/hm2,N∶K2O为1∶0.8。施钾可以显著降低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提高加工番茄果实茄红素含量,减少烂果量,同时可提高果实糖酸比、果实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而改善加工番茄品质。  相似文献   

5.
氮钾肥配施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前期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尿素和硫酸钾为主要氮、钾肥料,以草炭和蛭石为育苗基质进行番茄育苗试验,研究分析了育苗基质中不同氮、钾肥料配施方案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其前期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育苗过程中氮、钾肥料不同配比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前期产量存在显著影响,偏施氮肥或钾肥均可降低番茄出苗率、抑制番茄幼苗生长与干物质积累,氮、钾肥料合理配施可明显提高番茄幼苗素质,增加番茄前期开花数与座果数从而增加番茄前期产量,番茄基质育苗过程中氮、钾(N∶K2O)肥料最佳配比为1∶1.2。  相似文献   

6.
温室有机土栽培番茄营养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以腐熟玉米秸、麦秸、菇渣或锯末等农产废弃物及有机肥为有机化栽培的有机原料,添加土壤后配成有机土进行了番茄栽培试验,研究了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不同配方下番茄对氮磷钾的单株吸收量、养分利用率以及养分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配不同。全生育期N∶P2O5∶K2O=1∶0.194~0.375∶0.903~1.412。根据番茄产量计算出每生产100kg番茄果实的养分需要量为:N136.7~201.4g,P2O539.9~60.0g,K2O156.7~235.7g。综合不同有机土配比对番茄养分利用率、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大粪干+玉米秸+锯沫或菇渣(1∶2∶1)的配方较好。  相似文献   

7.
生殖生长阶段甜瓜坐果节位叶片早衰现象严重,不利于养分、光合同化产物向果实转移,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试验研究了不同氮钾肥用量对大棚甜瓜坐果节位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延缓坐果节位叶片衰老,以期为优质高产栽培条件下合理施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试验设重氮重钾(N2K2)、重氮轻钾(N2K1)、轻氮重钾(N1K2)、轻氮轻钾(N1K1)、中氮中钾(NK)5个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氮钾处理对甜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SP)、丙二醛(MDA)含量影响显著,随着氮钾肥用量的增加,SOD、POD、CAT活性和SP含量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MDA含量的变化趋势则相反,呈先降低后上升;合理的氮钾肥用量(NK处理)有利于减缓SOD、POD、CAT活性和SP含量的降低速度和MDA含量的增加速度,越到生育后期效果越明显,高氮高钾(N2K2)处理反而不利于减缓SP含量和SOD、POD、CAT活性的降低速度及MDA含量的增加速度,加剧叶片衰老。NK处理甜瓜产量、中心和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植株氮、磷、钾累积吸收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但氮钾肥用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植株对氮、磷、钾素的吸收,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通过综合分析不同氮钾肥用量对甜瓜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养分吸收累积量的影响,确定在连栋棚加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条件下,土壤施氮、钾量分别以N 200 kg·hm-2、K2O 300kg·hm-2为宜,但施氮、钾量过高或过低均加速甜瓜生殖生长阶段叶片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降解速度,加剧叶片衰老,从而不利于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L9(34)正交设计,探讨氮、磷、钾肥配施对幼龄腰果植株生长和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2龄腰果植株,最佳施肥组合为N1P1K1,年施氮(N)150 g/株、磷(P2O5) 50 g/株和钾(K2O) 50 g/株处理,可以促进植株生长;对于3龄腰果植株,年施氮250~450 g/株处理,植株的冠幅、株高增量随着氮施用量增加而增大,磷、钾影响不显著;现蕾期和初花期,P2O5 90 g/株和K2O 200 g/株处理的植株现蕾、开花枝梢比例最高,施氮影响不显著;盛花坐果期,施N 350 g/株、P2O5 150 g/株和K2O 150 g/株处理的植株现蕾开花枝梢比例最高.氮和钾对3龄植株结果影响较大,年施N 250~450 g/株处理,平均株产量随着氮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最佳施肥组合为N3P1K2,施N 450 g/株、P2O5 90 g/株和K2O 150 g/株处理,可以促进3龄腰果植株结果.3龄植株腰果产量与初花期叶片钾(K)含量(0.43%~0.47%)和盛花坐果期叶片N含量(1.89%~2.20%)呈直线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施肥对加工番茄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肥对加工番茄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土推荐施肥处理比不施肥处理增产57.0%,每公顷增收7588元.氮素对加工番茄产量贡献最大,其次是磷素和钾素.施肥不但可以影响加工番茄各个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积累和总的积累量,还可以影响干物质的分配比例及积累的趋势.施氮可以提高成熟期叶和茎中钾素的含量;施钾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成熟期叶和茎中钾的含量,还可以提高果实中氮的含量.加工番茄吸收的养分50%以上都聚集在果实中,随采摘移出,容易造成土壤中氮钾养分的不足.因此,在今后氮钾肥的施用时应考虑后期补氮钾.测土推荐施肥处理加工番茄产量在91680 kg/hm2时,每形成1000kg果实产量的养分吸收量为N 3.28 kg、P2O50.58 kg、K2O 3.10 kg,N:P2O5:K2O为1:0.18:0.95.  相似文献   

10.
葡萄滴灌施肥的NPK配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在沙壤质棕漠土上进行了葡萄滴灌施肥条件下的氮、磷、钾配比试验,获得了相应的函数模型;通过对葡萄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分析,得出了葡萄适宜的NPK滴灌用量配比.在葡萄萌芽一开花期滴灌追施氮、磷、钾的比例以N:P2O5:K2O=1:0.26:0.12为好,在葡萄果实生长期滴灌追施氮、磷、钾的比例以N:P2O5:K2O=1:1.54:1.97较佳。  相似文献   

11.
京郊保护地番茄氮磷钾肥料效应及其吸收分配规律研究   总被引:38,自引:8,他引:30  
在保护地条件下 ,研究了不同肥力条件下番茄施用氮磷钾肥料的增产效果及其养分吸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 ,在施农家肥 36t/hm2基础上 ,施N 187.5kg ,可获得最高产量 ,但随施氮量增加 ,产量下降 ;土壤有效P含量超过 100mg/kg ,磷肥基本无效 ,且随施磷量增加 ,产量有降低趋势 ;土壤有效K含量达 216mg/kg时 ,施钾肥仍可增产 8.2%。保护地番茄干物质累积主要在盛果期 ,根、叶、茎、果的平均干重 ,分别占总干物重的 2.11%、23.6%、28.24%、45.98%。番茄植株中N、P、K养分含量特点是 ,茎和果实中K的含量超过了N、P含量 ,也超过了根和叶中K含量 ;而叶中N含量高于根、茎和果实。保护地番茄采用露地栽培技术 ,留 3穗果后打顶 ,产量水平在 67388~ 80960kg/hm2 时 ,N的吸收量为 177~ 238kg/hm2、P2O5的吸收量为 79~97kg/hm2、K2O吸收量为 212~ 309kg/hm2,氮磷钾的比例为 :1∶0.41~0.45∶1.21~1.30 ,与露地番茄的养分吸收量相近  相似文献   

12.
秋延迟番茄氮、磷、钾优化施肥方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三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310),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秋延迟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建立了以氮、磷、钾用量为变量因子,番茄产量和品质为目标函数的三元二次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解析表明,氮、磷、钾对番茄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影响,且两两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但以钾肥对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较大。在低水平条件下,番茄产量、品质均随氮、磷、钾使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当氮、磷、钾用量过多,则导致产量、品质降低。通过计算机模拟运算得出,本试验条件下,番茄产量达140 t/hm2、品质综合评分达95分以上的施肥方案为N 520.2~758.4 kg/hm2、P2O5294.8~367.3 kg/hm2、K2O 1051.5~1299.8 kg/hm2,适宜的N、P2O5、K2O施用比例约为1∶0.52∶1.84。  相似文献   

13.
There is a great potential for greenhouse tomato fruit yield improvement in China for the low yield per hectare. We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multi-factors (plant density, nitrogen (N) and K2O fertilizer) on fruit yield of tomato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cv. Jinfan 4)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ith a 5-level-3-factor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A multivariate quadratic regression model of fruit yield was established. Results showed that N fertilizer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 for fruit yield, followed by K2O fertilizer and plant density. Fruit yield showed a parabolic trend with increasing fertilizer levels or plant densit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effect between plant density and fertilizer levels. Optimal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 4.83 × 104 plants ha?1 for density, 262 kg ha?1 for N and 513 kg ha?1 for K2O.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predicted fruit yield was 119,381 kg ha?1, while the actual fruit yield from verification test was 121,005 kg ha?1.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氮水平对加工番茄养分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供试土壤的养分状况,通过2年不同施氮水平的田间小区试验,2007年设施N 0、135、270、405 kg/hm2四个水平,2008年设施N0、150、300、450 kg/hm2四个水平,在加工番茄的主要生育期,测定植株生物量和不同器官氮、磷、钾含量,并结合成熟期产量,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加工番茄养分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番茄对氮、钾需求量远大于磷;加工番茄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的积累动态均呈"S"型增长;施氮可以极大地促进加工番茄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各施氮处理比不施氮处理多吸收氮75.8%~189.2%,多吸收磷49.4%~162.7%,多吸收钾60.7%~176.8%;在一定的施氮范围内,吸收氮、磷、钾的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植株吸收的养分最终50%以上都聚集在果实中;在施用磷、钾肥的基础上合理施用氮肥可以显著提高加工番茄的经济产量,2007和2008年增产分别达43.8%和114.3%;过量施氮可造成加工番茄贪青晚熟,但可以通过后期合理增施氮肥,作为解决加工番茄采收期短、加工紧张问题的一个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施肥对青岛市设施蔬菜产量、净产值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进一步提高设施蔬菜的施肥效率, 减少肥料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 对青岛市设施蔬菜施肥状况及其对产量、净产值和土壤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设施黄瓜和番茄氮、磷、钾肥施用均明显过量。黄瓜N、P2O5、K2O年施用量分别为1 841.5 kg·hm-2、864.0 kg·hm-2和1 978.7 kg·hm-2, 番茄N、P2O5、K2O年施用量分别为1 436.7 kg·hm-2、833.6 kg·hm-2和1 643.7 kg·hm-2。施肥中有机/无机肥料养分比例较为合理, 重视了有机肥的施用。年度施用N、P2O5、K2O量及其总量对年度蔬菜产量、净产值有明显影响, 存在着线性方程关系。随着年度施氮量的增加, 土壤NO3--N含量明显增加, 31.4%的农户设施蔬菜田土壤NO3--N含量居高和较高水平。土壤速效磷含量随年度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 74.3%的农户设施蔬菜田土壤速效磷为高水平。68.6%的农户设施蔬菜田土壤为酸性和微酸性, 有向酸性发展的趋势。生产中应适量减少氮、磷和钾肥投入,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秸秆生物处理等技术, 促进青岛市设施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嫁接与施肥对番茄产量及氮、磷、钾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探讨嫁接对番茄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栽培方式及施肥处理与番茄产量,氮、磷、钾吸收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嫁接番茄较自根番茄产量提高30.76%,氮(N)、磷(P2O)、钾(K2O)吸收量分别增加27.88%、28.21%和24.23%,氮、磷、钾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5.67%、20.41%和20.97%。氮、磷、钾配施较单施可显著提高番茄产量,促进养分吸收,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其中氮磷钾配施较氮、磷、钾单施番茄产量分别提高42.52%、68.62%、50.10%,氮、磷、钾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03.16%、181.58%和93.71%。嫁接栽培及增施肥料还可显著增强土壤氮、磷、钾供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设施菜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设施菜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 1)设施芹菜和番茄施基肥后57 d(灌溉后13 d)出现土壤N2O排放通量峰值,追肥后(施肥与灌溉同步)1 d出现土壤N2O排放通量峰值; 芹菜季和番茄季施用基肥后20 d内N2O排放量分别占当季总排放量的40%65%左右,是土壤N2O主要排放期。2)施用基肥后至定植灌水前各处理土壤N2O排放量逐渐降低,灌水后N2O排放通量迅速上升。各处理土壤N2O排放通量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在0.43~0.72之间。3)土壤N2O排放主要发生在番茄季,番茄生育期各处理土壤N2O总排放量是芹菜生育期的3.1倍; 各处理土壤N2O排放通量与5 cm土层温度之间总体上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在0.40~0.58之间。4)设施菜田大幅减施化肥的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模式可显著降低土壤N2O排放量和肥料损失率,芹菜季和番茄季土壤N2O排放量较习惯施肥处理分别降低66.3%和85.1%,肥料损失率分别降低45.2%和74.9%。5)等氮量投入时,施用秸秆较施用猪粪可有效降低土壤N2O排放,芹菜季和番茄季分别降低43.4%和7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