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农业环境与发展》是由农业部主管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和全国农业环境保护科技信息网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以反映国内外农业环境管理、监测、法制建设、生态农业、农业持续发展以及合理利用、开发和保护农业自然资源等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动态和技术为已任 ,为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刊登的主要内容有 (1)国家重大决策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2 )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及相关政策 ;(3)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价 ;(4 )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 ;(5)生态农业建设 ;(6 )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 ;(7)…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对策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已成为我国目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农业/农村生态景观建设和管护是生态环境管护的重要内容,也是休闲农业发展、乡村经济发展和文化复兴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管护内容、制度以及研究实践,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管护内容下,从生态景观角度,重点讨论了我国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在认识、工程技术和制度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未来农业/农村的多功能性认识和研究有待提高、生态景观化工程技术有待开发、工程技术精细化和集成化有待提高、农业/农业生态景观管护制度有待完善。在此基础上,文章还提出了我国生态景观管护对策,包括:(1)拓宽和提升我国农业/农村的多功能性,如恢复农业景观生态服务功能、保护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加强灾害适宜性管理及提高水土安全、加强乡村生态景观建设和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等;(2)加强以农户或村集体为主体的管护制度建设;(3)加强部门协同机制和技术集成研究和示范。目前亟需提高公众和管理者对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的认识,培育良好的管护能力,开展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和景观管护工程技术研发、技术集成示范以及适合我国国情的管护制度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3.
《农业环境与发展》是由农业部主管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和全国农业环境保护科技信息网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以反映国内外农业环境管理、监测、法制建设、生态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合理利用、开发和保护农业自然资源等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动态和技术为己任 ,为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刊登的主要内容有 (1)国家重大决策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2)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及相关政策 ;(3)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价 ;(4)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 ;(5)生态农业建设 ;(6)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 ;…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20世纪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1)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不能满足提高农业竞争力的要求;(2)农业机械化现状不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21世纪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提出了21世纪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蓝图(1)发展全过程机械化;(2)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机械;(3)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机械;(4)发展精细化、自动化的高水平机械化作业技术;(5)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网络技术,发展农机化管理.同时对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机械化专业委员会为加快21世纪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出了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护坡效果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电开发推动了云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因其多采用引水式的梯级开发,对河流的改造作用大,河流的自然生境和景观均受到了很大影响。在对云南省干旱发生情况及云南省水电开发的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云南省水电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水电开发带来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如库区植被和景观遭到破坏,生物生境及种类改变,水环境系统失衡等。为降低水电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出了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1)合理制定流域总体规划;(2)规范建设程序,开展水电开发规划环境评价;(3)建立河流梯级调度中心;(4)加强环保宣传,提高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6.
针对农业景观发展缓慢、环境管理不到位、农业景观建设缺乏特色等现状问题,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景观提出建议性措施:(1)体现农业景观的朴素之美;(2)形成农业景观的地方特色和地理个性;(3)保护农业景观的生产性;(4)建筑与农业景观相呼应;(5)合理规划农业景观道路;(6)制定乡村景观规划。  相似文献   

7.
针对农业景观发展缓慢、环境管理不到位、农业景观建设缺乏特色等现状问题,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景观提出建议性措施:(1)体现农业景观的朴素之美;(2)形成农业景观的地方特色和地理个性;(3)保护农业景观的生产性;(4)建筑与农业景观相呼应;(5)合理规划农业景观道路;(6)制定乡村景观规划.  相似文献   

8.
环境材料在农业生产及其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环境材料是具有最低环境负荷、最大使用功能的人类所需材料,近年在农业生产及其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受到重视。在农业生产中,环境材料主要为改善土壤微生态和促进作物生长的环境材料,以及环境友好型的化肥、农药和地膜等新型农资材料;在农业环境治理中,主要为生态破坏和农业环境污染的治理材料。本文就环境材料内涵及其在农业生产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行分析,包括农业抗旱节水、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和盐碱地土壤改良等3个方面。(1)环境材料在农业抗旱节水中的应用主要是土壤保水剂和作物叶面抗蒸腾剂。土壤保水剂作用机理包括自身吸水、保水和释水原理、促进土壤改良和保持原理、提高肥料和农药等农化产品利用效率原理、调节植物生理节水效应原理,其合成技术研究比较成熟,但还需加强应用技术研究;作物叶面抗蒸腾剂取得一些进展,但仍处试验阶段,仅黄腐酸类产品应用较快;(2)环境材料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广泛,生物修复和化学固化修复技术进展较快,但对环境材料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潜在风险研究不足;(3)环境材料在改良盐碱地中的应用主要是加钙环境材料(石膏)和加酸环境材料(腐植酸),这些环境材料与聚丙烯酰胺(PAM)结合效果较好。此外,本文指出了环境材料在农业生产及其环境治理中应加强的研究方向:一是应加强新型环境材料的研发;二是加强环境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与应用效果评价;三是加强环境材料与生物技术和农业工程技术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利用1949~2006年广东省粮食生产的长时间序列统计数据, 分析了全省50多年来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 并从粮食单产与播种面积、作物种植结构、复种指数、农业技术及农业投资等方面剖析了全省粮食生产变化的主要机制.结果表明:建国以来, 随着人口增加和产业发展, 在耕地与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 广东省粮食总产量一直在波动中增长, 主要原因在于:(1)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子--粮食单产的提高使全省粮食总产保持稳步增长;(2)广东省粮食作物以稻谷为主, 其种植面积的波动不大, 且单产逐年增加;(3)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 提高复种指数可提高区域的粮食生产;(4)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和农药的施用等农业技术的提高及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增加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粮食生产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北地区农业水土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中国西北地区农业自然水土环境十分脆弱,加之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水土流失严重;(2)土地沙漠化加剧;(3)土壤次生盐渍化程度趋重;(4)农业水土环境污染严重。根据其产生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1)加快水土流失治理;(2)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3)积极恢复植被;(4)防治农业水土环境污染;(5)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6)加大政府投资力度;(7)依法保护农业水土环境。  相似文献   

11.
通过本项目组的调研,总结出在农业新形势下,我国肥料产品、技术和政策体系仍存在以下问题:肥料产品与农业需求不匹配;技术集成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求;肥料经营体制不利于科学产品和技术落地;技术服务供应能力和需求不匹配;管理政策制约。解决的思路:通过肥料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有机替代、精准施肥、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政策法规,系统构建我国肥料领域创新体系。具体建议:构建以农业需求为导向的国家化肥产品新体系,促进农业高产、土壤培肥、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协调发展;加强有机肥资源高效利用,推动化肥有机替代减量;加强施肥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加强肥料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加强国家绿色肥料体系建设;建议国家设立肥料重大科技专项,为上述建议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山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原理出发,认为促进山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经济、生态和政治意义,提出了“以生态为基础,以科技为主导”的“生态+现代生产+现代经营管理+现代科技+现代市场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具体体现为:(1)现代适用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种植业——农区饲养型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丘陵区稻、果、牧、渔综合型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千烟洲”立体开发型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城郊型生态农业生产模式;(2)现代适宜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龙头企业带农户组织、一体化企业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3大类11种;(3)现代农业技术体系;(4)现代农业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3.
选取贵州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为研究区,采用索洛速度增长方程,测算研究区农业科技进步、劳动力、资金、土地等因子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当前农业发展的推动因素和阻碍因素,同时结合当前石漠化山区几个典型的农业综合开发模式以及国内外现代农业中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低碳农业、精准农业、自然农业、集约农业发展的理念、特点、关键技术和模式,提出生态恢复重建与农业综合开发并重、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农业生态产业化并举、强化科技支撑和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等3大策略构想,以促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区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节水农业科技创新成效与进展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农业必须走依靠科技创新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高效农业的内涵式增长道路、从传统的粗放型灌溉农业和旱地雨养农业向现代高效节水型灌溉农业、节水型旱作农业和节水型生态农业转变。为此,在“九五”期间已取得的节水农业科技创新成效基础上,国家应加大对节水农业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强化节水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完善节水农业技术创新平台,加快节水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尽快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与模式,实现我国节水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湖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是湖北的优势产业,对长江沿岸经济发展与支撑能力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湖北只有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湖北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人口增长,耕地锐减,人地关系矛盾加剧;中低产田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态系统抗灾性差;农业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现象比较普遍;农业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认真做到:因地制宜地大力推广各种生态农业优化模式;对全省各个农业区农业内部结构、生产布局进行合理调整;通过“种养加”相结合、“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构建生态工程,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当前特别要注意控制农村环境污染及抓好灾后重建工作;要开展农业系统工程的研究,为各个农业区设计良性循环的系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全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6.
农业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农业的标志和关键,随着农业信息技术服务功能的不断增强,农业信息化发展会明显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农业信息化会越来越成为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并从重视和加强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各种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大力开展农业信息技术研究,选建和试建一批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或示范园区,加快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六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的发展过程,阐述了该学科的内涵及其研究对象,就该学科的主要研究任务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几点关于促进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十五”期间我国农机化技术发展方向与重点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十五”我国农机化技术发展面临农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加入WTO的新形势,应坚持农机化技术创新、拓宽农机化技术领域、不同类型地区各有侧重重点突破的原则,重点研究开发农机化发展中的瓶颈技术、节本增效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推广“十大”农机化技术,给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装备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及其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吕晓  徐慧  李丽  赵雲泰 《土壤》2012,44(2):203-207
改良治理盐碱地、促进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是基于生态适宜性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目标,通过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与发展,获取盐碱地农业生产力的持续维持与提高。通过回顾盐碱地农业利用的研究进展发现,尽管相关技术模式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系统的盐碱地资源调查监测缺乏、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存在。在对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评价内涵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技术可持续性、改良模式可持续性以及管理决策可持续性分别评价的技术体系与思路。开展科学的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评价,构建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的技术与管理支撑体系对促进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洞庭湖区堤垸耕地资源可持续性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洞庭湖区堤垸人口、耕地资源时空特点入手,分析了堤垸耕地资源形成、发展变化趋势,耕地利用现状。洞庭湖区堤垸在“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的生态恢复建设和经济发展中,面临着人口不断增加,人均耕地减少;土地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下降等问题。针对湖区社会、生态协调持续发展的原则,提出了6条堤垸耕地资源可持续性及其保护对策。(1)调整农业布局与种植制度,使耕地利用制度逐渐和耕地资源变化特点相吻合,保持耕地生态环境及其持续性。(2)据堤垸生态环境条件,采用避灾农业。(3)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列为国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重要内容之一。(4)加强对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审批与管理。(5)加强环保意识,提高耕地质量。(6)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