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琼扩抗原的制备、标化及其应用罗函禄,范文明,张菊英,刘建平(江苏省农科院牧医所南京210014)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琼脂扩散试验(AGP),是检测鸡群IBD抗体水平和高免血清、高免卵黄液效价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探讨了IBD琼扩抗...  相似文献   

2.
鸡法氏囊病(IBD)血清琼扩抗体阴性的5月龄非免母鸡,接种抗原量1.667×107.6TCID50的地方IBD细胞毒油乳剂灭活苗后4个月,鸡血清IBD琼扩抗体检查100%阳性,血清平均抗体水平大于1:7.8;鸡群所产的蛋中,至少有91.3%的鸡蛋卵黄IBD琼扩抗体检查为阳性,65.2%以上的鸡蛋卵黄抗体效价达1:4,平均卵黄抗体水平大于1:5.2,可抵御一般强毒的侵袭。母鸡免后6个月时,只有57.6%的鸡蛋卵黄IBD琼扩抗体检查为阳性,鸡蛋的平均卵黄抗体水平降到1:4以下。  相似文献   

3.
汪丽  周云录 《安徽农业科学》1999,27(5):509-509,513
IBD-ND双联冻干抗体稀释后必须符合合格标准,IBD为AGP价=1:32,ND为HI坐=1:512。实验室有效率IBD为70 ̄90%,ND为60 ̄80%,现地治疗有效率为80.。47%,预防保护率为96.8%,双联冻干抗体在4 ̄8℃保存1a,其IBD效价无变化,ND略有下降。此种双联冻干抗体与粗制卵黄抗体相比,无临床应用时传播疫的危险性,确保使用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4.
IBD-ND双联冻干抗体稀释后必须符合合格标准,IBD为AGP价= 1∶32,ND为HI价= 1∶512。实验室治疗有效率IBD为70% ~90% ,ND为60% ~80% 。现地治疗有效率为80.47% ,预防保护率为96.8% 。双联冻干抗体在4~8℃保存1a,其IBD效价无变化,ND略有下降。此种双联冻干抗体与粗制卵黄抗体相比,无临床应用时传播疫病的危险性,确保使用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5.
利用南京某养鸡场自家IBD组织灭活油乳苗研制抗IBD高免卵黄抗体,用于治疗该养鸡场IBD发病鸡,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采用鼠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高免血请作第1抗体,利用酶标羊抗鼠IgG作第2抗体,建立间接法Dot-ELISA程序检测IBV抗原;利用鸡抗IBV血清阻断试验检测IBV抗体。试验表明,本程序检测IBV抗原及其抗体具有高度过感性和特异性。最低抗原检出量达10 ̄(-8)g数量级,阳性检出率98%,阳性阻断率100%。  相似文献   

7.
张丹俊  王庆 《安徽农业科学》1999,27(4):400-400,405
采取不同免疫方法,对不同采样时期的血清及乳汁进行鸡 I B D抗体效价检测,筛选出以 I B D弱毒苗加油乳苗同时接种,2 次免疫的方法制得的血清及乳汁中抗体效价较高,血清效价最高可达1∶64,乳汁中抗体效价最高可达1∶32。此结果为研制乳汁抗 I B D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研制出11株抗小鹅瘟病毒(GPV)单克隆抗体。这些单抗仅与GPV反应,与其它细小病毒(CPV、FPV、PPV)和其它禽病毒(NDV、IBDV、DHV、DPV)均不反应。腹水单抗的ELISA效价达10-5~10-7,琼扩沉淀效价达1∶20~1∶512,鹅胚中和效价达1∶30~1∶122,鹅体中和效价为1∶54~1∶96。GPA1和GPC52株单抗对人工感染GPV的雏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二价弱毒细胞苗对具有较高母源抗体的雏鸡在14日龄首免,28日二免,试验验分别在21,28,35,42日龄采血,分离血清,用IBDV的血清Ⅰ型病毒为抗原在鸡成纤维细胞进行中和实验,VN抗体分别为114.3,1124,2232,5036,表明该疫苗在免疫初期中和抗体滴度高。该方法准确且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10.
用纯化的抗IBDV抗体作为抗原免疫家兔,并分离制得效价较高(1:16)的兔源IBD抗独特型抗体,分别与氏安全和福氏不完全佐剂按1:1比例乳化制成抗IBDV独特型抗体疫苗,免疫接种普通迪卡公雏鸡和SPF鸡,然后用IBDV强毒株攻毒,得到保护率分别为100/100,100/100,50/50和大群免疫接种应答为100%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免疫学技术将禽流感(AI)、新城疫(ND)和传染性法氏囊(IBD)疫苗多次免疫产蛋鸡,获得高免蛋,并制成AI-ND-IBD三联高免卵黄抗体液,应用HI和AGP等血清学方法测定AI、IBD及ND抗体滴度。结果证明:AI,HI和IBD,AGP抗体滴度为1 : 128~1 : 512,ND,HI抗体滴度为1 : 256~1 : 1 024,在发病初期给病鸡肌注高免卵黄液,总有效率达89 %。该抗体液制作简单,价格低廉,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2.
使用适应鸡胚成纤维细胞的IBDV血清Ⅰ型来制备IBD琼扩抗原 .将此细胞毒经PEG沉淀 ,取沉淀透析、灭活即为IBD琼扩抗原 .经琼扩试验和对流免疫电泳试验 ,表明所制抗原和高免血清的特异性、效价、敏感性及 2 0份待检鸡血清的检测结果与标准抗原和标准血清的基本一致 .且此制备方法简单、快速、安全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将不同剂量的法氏囊活性肽 (BS)冻干粉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弱毒疫苗混合 ,对 2 1日龄SPF鸡滴鼻点眼 ,另设免疫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于免疫后 7d、10d、14d、2 1d、2 8d、45d、6 0d、75d和 90d采血 ,测定AGP抗体效价 ,并于免疫后 7、14、2 1、2 8d ,每组剖杀 2只 ,计算试验组囊指数与空白对照组囊指数之比 (BBIX) ,免疫后 30d用IBD JS株攻毒。结果表明 :免疫后 7d ,0 48mgBS IBD弱毒苗组AGP抗体阳性率为 5 2 9% ,比免疫对照组高 2 5 % ,BBIX数值也稍大 ;免疫后 45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时 ,0 96mgBS IBD弱毒苗组的抗体效价比免疫对照组高2个滴度 ,BBIX数值也稍大于免疫对照组。 30d后攻毒 ,各免疫组的攻毒保护率均为 10 0 %。整个试验期间 ,1 92mgBS IBD弱毒苗组的AGP抗体效价及BBIX数值与免疫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 :BS在增强机体免疫应答、提高对法氏囊的保护及损伤后的修复作用方面与其剂量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卵黄抗体测定与鸡新城疫免疫接种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对来自同一机体和同一鸡群非同一机体的2796只罗曼蛋鸡血样及蛋样进行了鸡新城疫血清和卵黄抗体水平的检测。结果表明:血清和卵黄无论来自同一机体,还是来自同一鸡群,所测抗体效价基本一致。对610枚入孵种蛋不同时间卵黄抗体和该批种蛋孵出的610只雏鸡不同日龄血清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发现种蛋卵黄抗体效价与雏鸡血清抗体效价有一定的相关性,用卵黄监测种蛋的抗体水平可以得知雏鸡出壳后首免时间。  相似文献   

15.
为了预防鸡IBD的区域性流行,以当地典型发病鸡群的法氏囊为组织源,以蜂胶为佐剂,研制鸡IBD蜂胶囊毒组织灭活苗。室内试验表明,对10日龄AA肉鸡接种后,20、50d血清AGP抗体阳性率和对强毒攻击的保护率均达100%;田间试验表明,对6批7~15日龄,3万多只不同品种的雏鸡免疫,未发生一起IBD;常规检验表明,该苗安全、无毒副作用,保存期内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16.
琼扩试验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卵黄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琼脂扩散(AGP)试验检测免疫鸡血清和3种不同稀释液(氯仿、8%柠檬酸钠、16%氯化钠)处理的卵黄样品,结果表明,免疫后的卵黄样品与血清样品的A(;P抗体效价一致,为1:16。氯仿样品的检出率最高,为85%,血清样品的检出率为67%,8%柠檬酸钠和16%氯化钠样品的检出率分别为47%和25%。同时,对AGP检测结果分别在点样后24h、48h和72h进行观察,结果表明,AGP结果的最佳观察时间在24~48h。检测氯仿处理卵黄抗体的AGP可以代替检测血清抗体的AGP,以避免采血造成应激,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利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细胞适应株在鸡胚CEF单层培养物上增殖后经超速冷冻离心制备抗原,以国产NC膜为载体建立了检测与诊断鸡IBD的Dot-ELISA方法。经与AGP、VN、ELISA等方法进行比较,表明本方法灵敏,快速,简易,特异性强,重复性良好。对IBD免疫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采用首次以IBD弱毒苗与灭能油乳剂苗同时免疫、再次用油乳剂苗加强免疫的接种程序,可获得显著而持久的抗体水平;带母源抗体(MAb)的雏鸡于21日龄首次免疫,效果良好;带MAb的鸡胚于18日胚龄接种IBD弱毒苗,雏鸡出壳后可在较长时间内获得良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鸡新城疫强毒株,采用大剂量连续强化免疫的方法免疫产卵母鸡,获得了含有高效价抗新城疫抗体的鸡卵。在室温条件下,用硫酸葡聚糖钠沉淀的方法,从免疫鸡卵黄液内提取出高效价的、比较纯净的IgG。以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提纯的卵黄IgG所制成的荧光抗体,对人工感染的鸡胚、鸡只和细胞培养物染色检查的结果表明,卵黄荧光抗体具有特异性强、制备方法简便、成本低廉、保存期长而不改变染色性能等优点。因此,本试验所研创的荧光抗体制备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从发生法氏囊病(IBD)的免疫肉鸡群的法氏囊病料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致使非免疫鸡胚病变、死亡和鸡胚成纤维细胞病变。将其5代内细胞培养毒回归非免疫鸡胚和适龄鸡,复制出类似于野毒引起的鸡胚病变和典型IBD病例,鸡的死亡率为1/3 ̄2/3。其5代细胞毒的灭活制剂,使非免疫鸡在接种后21天或32天100%出现IBD琼扩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