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桩盆景菊,就是将菊花和“枯朽树桩”合栽一起,根据树桩形态进行造型,使树桩借助菊花而变成一盆繁花似锦的盆景。其培植方法是:  相似文献   

2.
顺德树桩盆景的艺术活动,以县城为集中,因此以“凤城盆景”驰名邻近。树桩盆景向来分为两大类别:一为古典装饰盆景,以剪扎造型见长,题材多为吉祥瑞兽,专供喜庆人家、节日会景作庭院门景陈设,由商业园场经营,抗日战争后,业此者愈来愈少。一为树桩盆景艺术:俗称“古树”,或“树仔头”,专供所谓稚人寄兴,以艺术赏玩为主,遍布于群众之中,近年显得十分蓬勃;故栽培树桩盆景谓之“玩树仔头”。顺德经济、文化素有基础,各类民间艺术颇为发达,而盆景艺术,更为文人、画家、民间艺人所喜爱,参预这项活动者向不在少数。顺德树桩盆景与岭南盆景艺术同源,造型特色共通者多,相异者少。前辈论艺,常以文震亨《长物  相似文献   

3.
用酒瓶作为种植盆,并直接参与树桩的造型,是酒瓶盆景的特色之一。它可以弥补树桩先天的种种不足与缺陷,甚至有时还能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悬壶济世》就是其中的一例。就树桩而言,“八字脚”是盆景造型之大忌。然而,当笔者选定葫芦型酒瓶后,首先选中  相似文献   

4.
盆景造型艺术的取形用势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盆景造型理论中谈到了“形”和“势”,并强调:在制作山水盆景时,其立意和布局,也像画山水画一样,讲究“取形”和“用势”。在盆景造型中,“形”即是可见山石、树桩的具体外形,取形就是构思选择适合盆景造型的这种“具体外形”。不能为取形而取形,取形只是手段,目的在于用势,势是盆  相似文献   

5.
对盆景的造型,各有各的审美观点。这个观点,就是大家所说的流派。我们是常熟地区土生土长的盆景爱好者,受常熟的盆景流派影响较深,特别是师从了常熟盆景艺术老前辈李三男门下,对常熟的“六台三托一顶”更是根深蒂固。对一般的常熟风格真是随手可就。  相似文献   

6.
折枝造型     
制作树桩盆景有许多造型方法,如棕丝攀扎法、金属丝缠绕法等。我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出了一种折枝造型法(其实在果树修剪上应用已久,而用在树桩造型上尚少报道——编者)。所谓折枝造型法就是根据树桩造型需要将枝条某一部位折断,经愈合后而形成自然弯曲的一种修剪  相似文献   

7.
在盆景制作中,有的树桩在需要发芽长枝的地方却没有长出枝条,出现缺枝现象。针对本人经过多种试验和探索,对缺枝部位进行芽接,但成活难。经过多年终于获得成功。一、挑选健壮的靠接枝条一是树桩自身枝条,进行同体靠接;二是同种植物枝条,异体靠接。最好是自生枝条,亲合力强,成活后和原桩叶片大小、颜色一样,整体观赏效果好,管理方便,枝条来源容易。可以用树桩基部萌发的枝条,也可以用其它部位长出来的枝条。  相似文献   

8.
形式美是一切美的事物、也是树桩盆景的外形(实物的轮廓)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审美特性。各种型式的盆景,给人的美感是不同的。把树桩盆景的外形轮廓,不同面的折角中抽象出线条来,用造型艺术的语言来表述:如曲干式盆景用“S”形曲线来表示,直干式盆景用“|”竖线表示,等等。这就是造型语言。造型不同,语言就不同,审美特征就不同,但是  相似文献   

9.
嶙峋的枯峰,老态龙钟,在枯峰之上,又“飘拂”着一片片绿色的“浮云”。婀娜多姿、层次分明的片子似在险峰上绝处逢生,显示出一派枯木逢春的景象,这就是枯峰式树桩盆景的魅力。好的枯峰式树桩盆景犹如活的山水盆景一样,具  相似文献   

10.
一盆作品的优劣是从多方面看的,首先是看树桩的形态如何,而不是单一地看盆几搭配得怎样。我们常说一木二盆三几就是强调了树桩造型是主要的,其次才是盆几的搭配。今年第六期夏大凯同志对盆景作品《展翅飞舞》的评价,其中过多地强调了盆石的搭配,而忽略了树桩的造型。夏文给人的印象是:盆石搭配得好也算好作品。这就颠倒了木与盆的主次关系。夏说树形“弯曲极不自然,再加上左右对称,上下平行的两台,显得较呆板,是很不理想的”。又说“恰到好处地布上几块乱石,使整个作品的树、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盆景现行分为树桩盆景与山水盆景两大类,这意味着用树桩盆景去包括其他植物盆景。植物是母项,树桩是子项,怎能把母项归纳到于项里边去?是纲目颠倒,不科学不可取的。“树”是万木之总名;“桩”乃树木之残余。它表明树桩盆景应有树景与桩景之区分。更有甚者将“树桩盆景简称桩景”,这是不妥的。山水盆景,有人称山石盆景,又有人称水石盆景。其实它们之间各有着不完全相同的含义,“水石”与“山石”两词较实,比较而言,山水盆景这个名称为好,好在它能引导欣赏者联想到山水画和自然景色中的山山水水之美。以我浅见,中国盆景分类按造景材料应分为植物盆景、山水盆景和树石盆景三大类。植物盆景,即使配有拳石之类,仅属烘托、陪衬;山水盆景,也有植  相似文献   

12.
正确认识盆景分类,让盆景爱好者走出思想误区,实践误区,很有必要。由于中国水旱盆景和山石盆景普及的时间较晚,人们对传统盆景的概念,通常是指单一的树木造型,俗称“盆栽”“树木造型”“树桩盆景”。  相似文献   

13.
树根的妙用     
天然树根用处很多。通过艺术加工,可制成古朴典雅的盆架、盆套和盆景盆。我这里介绍的是一种巧用树根配以活的植物制作桩景的方法。我们常看到的树桩盆景,一般是以老树桩为材料进行整形,或用木本植物材料经过加工培育,成为所需要的艺术造型。这种桩景用的是“缩龙成寸”的手法,但费时费事,成本很高。由一株小苗制成一盆老桩头盆景,少则也需十几年。即使是从山野掘取树桩、也需经养坯、改坯,约3—5年成型。近几年有的人用老桩芽接和移株靠接速成繁殖法制作树桩盆景,虽然缩短了制作时间,但也需两年以上才能成型。近几年我试用黄荆条、黑格令根和死去的松柏类盆景老桩头作假桩头,镶嵌或盘曲木本、藤本植物,  相似文献   

14.
扬州是全国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的盆景艺术,相传始于隋唐,盛于明清,流传至今,已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我国树桩盆景的一个主要流派。扬州树桩盆景多采用观叶类的松、柏、榆、杨(瓜子黄杨)等树种,自幼培养而成。加工的方法,是用不同粗细的棕丝,因枝制宜地运用各种棕法(扎法),通过扎缚,逐步成型。树干的造型形式,常见的有游龙式、悬岩式、过桥式等等。枝叶扎成极薄的“云片”,叶叶俱平,叶面向上。“云片”多寡,视植株条件而定。顶片多为圆形,其余各片多为掌形。“云片”分布严整  相似文献   

15.
所谓“菊花盆景”就是精心栽培管理的菊花和盆景艺术巧妙结合的艺术品。菊花盆景有的苍劲有力,有的侠骨柔情,有的妩媚优雅。满“树”繁华,深受人们的喜爱。全国各地都有菊花盆景栽培。大多是从自然界中将死亡被废弃的树桩收集回来,再次利用制作栽培盆景菊,供人们参观欣赏。菊花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盆景艺术的普及和发展,广大盆景爱好者对树桩造型方法日渐重视。综观各地盆景流派,在树桩造型方面,都有自己的传绩手法和独到之处,很值得人们学习借鉴。但是,正象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需要不断革新、创造和发展。我们“陋园”盆景小组,在这方面  相似文献   

17.
通派盆景与扬派盆景部属苏北派盆景,然而各有特色。通派以南通,如皋为代表,称“东”路;扬派以扬川、泰州为代表称“西路”。通派盆景历史悠久,可上溯到一千多年以前。南通市文峰塔下一株盆景落地的古罗汉松和现存如皋的宋代古桧柏树桩盆景,都是最好的历史见证。通派盆最以“二弯半”为其传统造型。方法是主干先攀成“二弯半”,每弯保留三个主枝,每枝扎成馒头型片干,形态也从古代“鞠躬式”演变成今天的“狮式”。因此,通派盆景又称“狮式盆景”。通  相似文献   

18.
树桩盆景在造型时,除采取剪、扎、攀、缠等基本手法外,还可采取如下几种特殊的接木方法。①环套靠接曲干法:生长迅速的木槿、结香、银杏等柔枝苗木,为了压低株高和美化主干,可采用  相似文献   

19.
近期有关盆景刊物屡有文章讨论文人树盆景,表现出盆景界学术气氛的活跃和人们对盆景艺术的关注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鉴于艺友们对有的著文谈及文人树盆景造型时,要求把树桩制成“中上部呈软弯蛇曲翻卷扭动……”,以及又有的著文说要“采用多干式”等有不同意见,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也想和大家一起切磋讨论。“文人盆景”本是早期盆景的总称。因为是文人雅士早在汉代之前,从简化和缩制园林中,推出了盆栽这一“活的艺术”雏形,并历经多年使之逐步成为盆景。仍然是文人雅士约于明代偶有摹拟古诗、画的意境,创作出简约、瘦高式细桩盆景,用以象征文人节操,而成为“文人树盆景”,可视为盆景的一个分支。它又历经多年,约于清代使之逐步  相似文献   

20.
树桩象形盆景,是指树桩的主要观赏部位的形象似人物、飞禽或似某一物体如瓶,壶、瓜果蔬菜等等。动物类的树桩象形盆景,既要求树桩成活,又要求桩体象形而非人工所为。故在树桩盆景中极少能见到“象形”作品,偶见一、二,也属千载难寻的机会。由于是先天而成,受自然界的各种因素影响,形象上不可能求全完备,苛刻地要求每一部位和每一细节都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