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小爪象甲的发生及其利用研究初报李艳君,李玉军,王素兰(沈阳市苏家屯区植保站)小爪象甲(Lemascntuarils),属鞘翅目象甲科。笔者自1982年在大豆田发现该虫寄生于大豆茧丝子后,历经10年对其各虫态形态特征、生活史及生活习性、对大豆茧丝子生长...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黔南地区稻水象甲的发生现状及该虫的形态特征、主要习性与生活史及危害特点,从疫情监测和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论述了稻水象甲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栗实象甲又称栗实象鼻虫,属鞘翅目象甲科。此虫分布很广,遍布世界各个板栗产区,在我国分布亦很普遍,是各产区的重要果实害虫。以幼虫蛀食果实,被食果实形成坑道,虫粪堆积其中,被害果实极易腐烂,丧失食用价值或发芽能力,损失极大。除了危害板栗之外,此虫尚危害锥栗、茅栗、栓皮栎、麻栎等。通过我们近几年对该虫的试验与观测,现将栗实象甲的形态特性、生活习性与无公害防治技术总结如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深入了解水芹叶象甲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活习性,揭示水芹叶象甲的生长发育特征,为该虫的测报调查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量比较和描述水芹叶象甲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并比较各龄期幼虫和成虫的取食量差异.[结果]水芹叶象甲幼虫的头壳宽、体长和体宽与龄期线性拟合的R2分别为0.9030、0.9188和0.9076.蛹和成虫在形态特征上具有明显的雌雄差异,表现为雌蛹的体长、体宽及体重均显著大于雄蛹,雌蛹和雌成虫的体长、体宽和体重均显著大于雄蛹和雄成虫.水芹叶象甲成虫全天均取食,2个取食高峰分别出现在光期的第1个小时和第8个小时.水芹叶象甲雌虫的取食量显著大于雄虫,且雌雄虫暗期的取食量均显著大于光期.幼虫主要在光期取食,取食高峰出现在光期的第7个小时.幼虫的取食量随龄期增加而显著增加,3龄幼虫的取食量显著高于1龄和2龄.1龄和2龄幼虫光期和暗期的取食量无显著差异,但3龄幼虫暗期的取食量显著高于光期.[结论]通过测量比较和描述水芹叶象甲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并比较了各龄期幼虫和成虫的取食节律和取食量差异,为该虫的测报调查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T03对稻水象甲的抗性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抗虫作物既是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首选途径,也是作物育种的重要目标。水稻抗稻水象甲相关研究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没有良好的抗性材料[1,2]。1995年以来,笔者注意观察辽宁省水稻主栽品种对稻水象甲的抗感性,发现绝大多数品种均感稻水象甲,只有极少品种耐该虫危害。当前,抗稻水象甲资源匮乏。2002年春季在桓仁县考察,据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反映,在近年该地稻水象甲发生危害极其严重时,一农家品种田间种植时表现高抗稻水象甲。遂收集该品种温室播种,发现秧苗与当前本省许多品种、种质资源在形态上具有明显差异,应是独立的种质资源,命名为T0…  相似文献   

6.
稻水象甲是世界性的植物检疫对象。据报导,1993年该虫国内仅在台湾和天津等北方稻区发生。1993年5月,位于浙江东南沿海的玉环、温岭、乐清、瓯海、洞头5市县发现该虫。自那时起,上述市县经过大力防治,在被害程度方面,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就总的疫情  相似文献   

7.
稻水象甲是我国水稻上重要的检疫性害虫,属鞘翅目象甲科.铜陵县2002年城关镇早稻大田首次发现该虫危害,经在全县范围内普查,当年发生面积120公顷,受害水稻轻则减产5%~10%,重则减产30%以上.为尽快控制和扑灭该虫,笔者于2002~2003年对该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行棕榈红棕象甲形态的观察及发生为害情况调查。[方法]从南宁市苗圃采回红棕象甲各虫态的标本,在实体显微镜下进行形态观察,并把特征加以描述。在南宁市以棕榈科植物为调查对象,在红棕象甲为害高峰期进行随机取样调查,记录调查总株数、被害株数。[结果]红棕象甲不同个体成虫前胸背板的液滴状斑大小、形状和排列不一致,不同寄主幼虫形态特征相同,但同龄幼虫的虫体大小却不一样。红棕象甲在南宁市内主要分布于部分苗圃和棕榈科植物集中种植地,而且在南宁市范围内主要为害国王椰、老人葵、加拿利海枣、霸王棕、美丽针葵等棕榈科植物。[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南宁市棕榈红棕象甲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安徽农业科学》2020,(3):139-142
结合近年来在红棕象甲饲养方面的经验,从红棕象甲供试虫源的获得、饲养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地阐述了红棕象甲试验种群人工饲养技术。采用该技术饲养的红棕象甲各项生长和发育指标正常。该饲养技术具有操作简便、饲养周期短、存活率高等优势,是实现试虫规模化、全周年继代饲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多种药剂防治稻水象甲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稻水象甲又名稻水象、稻根象和稻象甲等,属鞘翅目象虫科沼泽象亚科稻水象属。该虫主要危害水稻,是水稻上一种毁灭性害虫。该虫因适生范围广、繁殖能力强、危害时间长、越冬场所多、扩散速度快等生物学特性,防控难度很大。为了有效控制该虫害,2014年,我们做了多种药剂防治稻水象甲田间防效试验,为大田有效防治稻水象甲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作物供试水稻品种为农林315。  相似文献   

11.
不同板栗品种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不同板栗品种的野外材料和愈伤组织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过氧化物同工酶谱有其相似性又各有差异,华光Castanea mollissima cv.Huaguang和韶十八Castanea mollissima cv.Shaoshiba之间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华光Castanea,mollissima cv.Huaguang、安1 Castanea mollissima cv .An 1和焦扎Castanea mollissima cv jiaozha.铁粒头Castaca mollissima cv Tielitou.和檀桥Castunea mollissima cv.Tanqiao之间亲缘荚系较近,而檀桥Castanea mollissima cv .Tanqiao和红栗Castanea mollissima cv .Hongli之间亲缘关系摄远:同一品种愈伤组织与野外材料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谱的差异较大,谱带多的分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12.
马麟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782-6784
[目的]为广西省东兰县板栗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西省东兰县退耕还林地4种立地条件中2种造林模式(板栗纯林、板栗×喜树混交林)下的板栗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抽样和样点调查的方法,研究2种造林模式下板栗前期地径、树高和冠幅的生长量,并与荒山林地板栗成林的生长量进行对比。[结果]2种造林模式下,板栗的经营状况基本一致;纯林中板栗地径、树高和冠幅的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1.288 cm、0.644 m、0.594 m,混交林中板栗地径、树高和冠幅的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1.125 cm、0.585 m、0.572 m,板栗成林地径、树高和冠幅的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1.224 cm、0.608 m、0.581 m。[结论]纯林中板栗生长状况较好,应加强对混交林中板栗的前期管理(如多施有机肥等)。  相似文献   

13.
板栗6个不同品种的果实对炭疽病的抗性差异显著,对与抗性有关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SOD同工酶的分析表明: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板栗果实抗病性密切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越低,过氧化物酶活性越高,果实的抗性越强;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SOD同工酶谱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品种间果实的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突破板栗低产林改造技术瓶颈,对板栗进行大砧高接换种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大砧高接换种成活率较高,约88.4%,与对照本砧嫁接(93.2%)仅差4.8%;不同样地间板栗的树冠生长参数差异较小,试验地中大砧高接换种的板栗平均树高和平均冠幅分别为3.0、3.7 m;各样地的雄花数均大于雌花数,板栗的结果数主要取决于雌花数的数量;进行大砧高接换种的板栗单株产量逐年增加,嫁接后第4年单株产量达5.5 kg,比对照本砧嫁接的产量增加了近7倍。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大砧高接不仅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技术,还为推广优良品种,实行低产林改造,树体矮化,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等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5.
板栗和锥栗是壳斗科栗属中的两个不同物种,是我国重要的木本粮食植物。研究它们的染色体组型,对于研究栗属的起源、系统发育,分类以及杂交育种都有重大意义。目前国内有关锥栗的染色体组型尚未见到报道。  相似文献   

16.
在浙江的栗绛蚧上发现3种寄生性小蜂,即:中国花角跳小蜂Blastothrix chinensis Shi,绛蚧细柄跳小蜂Psilophrys tenuicornis Graham和桑名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kuwanae Ishii,第3种为中国新记录种,并对其鉴别形态作了简单描述。  相似文献   

17.
板栗短雄花序有利于减少树体营养消耗。雄花短化的机理研究对新种质的培育与利用有重要意义。试验从发育中的板栗芽变短雄花序cDNA中获得一个酰基转移酶cDNA全长。该结构基因包括一个1 335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含445个氨基酸的完整阅读框架,预测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9kD,无跨膜结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该酶在正常花序和芽变花序发育过程中表达量存在差异,短雄花序顶端死亡脱落时该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雄花序。初步推断在短雄花序生长发育过程中,该酶参与了花序顶端细胞的程序性死亡过程,其较高的表达是造成雄花序顶端死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罗田县板栗产业生产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罗田县板栗栽培面积从1985年的0.44万hm2发展到2006年的6.13万hm2,年产量从1985年的0.32万t上升到2006年的3.5万t,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县(市)之首,发展势头十分喜人,但同时又出现了许多问题.作者通过实地调研后,简要分析了罗田板栗产业的生产现状,着重调查了产业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可为罗田板栗产业可持续地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富集板栗种仁中高纯度总酚酸的方法.[方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板栗种仁中总酚酸含量;以总酚酸含量为指标,对提取方法进行系统研究;以总酚酸的得率和精制度为考察指标,研究大孔树脂吸附纯化提取物的工艺条件及参数.[结果]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回流提取的总酚酸获得较高的提取率,通过HPD-826型大孔树脂纯化后,总酚酸得率的质量分数达到83.6%以上,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洗脱液总固物中总酚酸的质量分数达到58.1%以上.[结论]采用此种提取及精制方法,可较好地提取纯化板栗种仁中的总酚酸.  相似文献   

20.
“施丰乐”对板栗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然降水的条件下,研究了4种不同处理对板栗全年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mg/L浓度的“施丰乐”溶液,可以提高板栗的光合速率,降低蒸腾速率,从而使水分利用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这在干旱缺水的条件下,对提高板栗产量很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