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玄武岩和橄榄玄武岩上发育的土壤粘粒部分的7矿物以埃洛石为主,高岭石居次,且结晶不良。花岗闪长岩和紫色凝灰岩上发育的土壤粘粒中高岭石含量较低,结晶度也较低。其余土壤粘粒部分的高岭石含量均较高,结晶度也较高。部分剖面中有14过渡矿物。三水铝石仅出现于少数剖面中。伊利石最大量地出现于紫色凝灰岩上发育的土壤中,在其它几个母质中含较多云母的土壤中,也含有少量伊利石。橄榄玄武岩发育的土壤粘粒中含氧化铁矿物最多,以赤铁矿为主。玄武岩上发育的土壤粘粒中也含有较多的氧化铁矿物,赤铁矿和针铁矿兼而有之。第四纪红土和花岗闪长岩上发育的土壤粘粒中也有一定量的氧化铁矿物。  相似文献   

2.
在 X 射线衍射鉴定的基础上,用透射电镜对福建红黄壤中常见的粘粒矿物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高岭石呈假六方片状和次圆形片状,大小差异较大,埃洛石呈管状。颗粒大的伊利石呈三角片状或棱角分明的长方片状,有的伊利石呈板条状,次生绿泥石矿物的形态与伊利石相近,呈不同形态的片状,赤铁矿主要以豆状及肾状存在,颗粒较小。针铁矿呈针状或小纺锤状。三水铝石多为小的豆状,鳞片状,有时也呈大的板状。  相似文献   

3.
根据 X 射线衍射谱上高岭类矿物001衍射峰的特征讨论了福建富铝化土壤(包括少数紫色土)中高岭的结晶度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电镜观察结果讨论了结晶度与埃洛石含量及与高岭石形态的关系.酸性岩类及变质砂岩发育的土壤和风化度高的土壤高岭结晶度较高,基性岩发育的及风化度低的土壤高岭结晶度较低.结晶度差的高岭中一般含有较多的埃洛石,但有例外.结晶好的高岭中之高岭石一般颗粒较大,形态较完整,但在结晶度很差的山地黄壤中也发现了颗粒大、形态较完整的高岭石.  相似文献   

4.
不同水型红壤性水稻土及其起源土壤的表层腐殖质 H/F 值,由红壤→渗育型→潴育型→潜育型水稻土逐渐增大。晶胶率是区分不同水型红壤性水稻土的良好发生指标。渗育型水稻土剖面晶胶率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潴育型 W 层晶胶率较其它土层高;脱潜型 P 层晶胶率高于其它土层;潜育型 G 层晶胶率<1.0。红壤性水稻土磁化率大大低于起源土壤,不同水型水稻土具有不同的磁化率剖面.磁化率剖面也可作为水型的划分依据。母质对水稻土的粘粒硅铝率、粘粒铁富集系数、质地及耕层有机质含量都有明显的影响。红壤性水稻土分类中土属的划分必须对母质因素加以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5.
40个野生滇牡丹群体的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野生滇牡丹40个群体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其花粉有较明显的多样性.不同群体的花粉赤道面观多为长球形,少数为超长球形或近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萌发器官具三拟孔沟,外壁纹饰形态多样,可分为小穴状、穴状、网状、粗网状、皱波-网状、皱波状等.按照数量分类学性状对40个群体进行了亲缘关系的聚类分析,结合表型性状...  相似文献   

6.
悬铃木成熟球果及果毛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悬铃木成熟球果及果毛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悬铃木成熟球果外部由小坚果及其基部的果毛组成,内部为头状花序的花托.球形花托表面有一层网状结构,其上着生小坚果及部分果毛,内部为花托的木质部分.果毛分为长直毛和齿状分枝毛,表面光滑,每根果毛都由若干个节组成,每个节为中空管状结构,管的外径约33μm,内径约23μm.果毛基部为短节组成的扁平管,中部为长节组成的圆形管,端部为尖刀状或分枝状.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广东省两种不同起源(玄武岩发育的砖红壤和滨海沼泽土)水稻土的发育特征及其分类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腐殖质的H/F比值随淹水时间增长有增大的趋势;砖红壤与滨海沼泽土发育成水稻土的过程中,土壤性质的变化方向不同,不同起源水稻土的pH、盐基代换量、晶质铁以及晶胶率有明显的差别,受起源土壤的影响很大,相反,同一起源不同水型水稻土的性质差异则较小;水稻土应是一个独立土类,土壤剖面形态,铁的晶胶率,腐殖质的H/F比值,pH,盐基总量以及盐基饱和度等可作为鉴别水稻土发育特征和划分土壤类型的依据,供试土壤可划分为砖红壤性水稻土和滨海沼泽土性水稻土两个亚类,每个亚类可按不同水型(淹育、潴育、潜育和脱潜等)划分土属。  相似文献   

8.
我国潜育性水稻土的形成、特性及增产潜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潜育性水稻土是我国主要低产土壤。多年调查研究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它是在淹水还原、有机物质存在和嫌气微生物活动条件下形成的。根据诊断层潜育层的位置、厚度和发育程度划分为全层潜育、上位潜育、下位潜育、犁底层潜育和中位潜育五个类型。土壤以强还原作用、Fe#++和有机物质积累、Fe、Si、P、K迁移和不良物理结构为特征。   明沟或暗沟排水和水旱轮作是改良潜育性水稻土的基本措施;合理施用磷、钾肥明显提高稻谷产量。通过上述综合措施,每亩每年可增产稻谷100公斤,全国6000万亩可增产60万吨。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福建省黑云母花岗岩,凝灰岩、玄武岩和石英闪长岩母质发育的3种水型红壤性水稻土及起源土壤的钾素 Q/I 曲线,获得钾位缓冲容量 PBC~K,速效钾含量-△K,钾离子平衡活度比 AR_c~k 和钾位 pK-1/2 P(Ca+Mg)等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2)不同水型水稻土PBC~K,潴育型>潜育型>渗育型>超源土壤.主要受水稻土形成发育过程中土壤胶体表面性质的综合影响.(2)不同母质红壤性水稻土 PBC~K,渗育型系列玄武岩者>黑云母花岗岩者>凝灰岩者>石英闪长岩者,潴育型系列玄武岩者>凝灰岩者>石英闪长者者>黑云母花岗岩者,主要受到腐殖质、粘粒和游离氧化铁含量的影响.(3)黑云母花岗岩母质水稻土的现实速效钾最大,玄武岩母质者最小;但在 AR_c~k 一致的条件下则机反.(4)钾位和 AR_c~k 的分析与上述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江西省典型水稻土对铅的吸附解吸特性.【方法】以江西省2种典型水稻土(潜育型、潴育型)为试材,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铅在水稻土中的吸附-解吸特性,并利用保留因子对铅在水稻土中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潴育型水稻土的吸附能力较强,明显大于潜育型水稻土,但潴育型水稻土的解吸能力小于潜育型水稻土,各初始浓度下,潜育型水稻土的解吸率为4.88%~28.81%,而潴育型水稻土解吸率为4.90%~20.56%;2种水稻土对铅的吸附用Freundlich方程拟合效果相对较好;铅的环境风险随铅含量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且潜育型水稻土大于潴育型水稻土.【结论】研究表明与潴育型水稻土相比,潜育型水稻土更容易受铅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白浆土低产原因,对白浆土不同土层的机械组成、土壤硬度、透水性和水浸容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白浆土机械组成呈上轻下粘的"二层性"特点。耕层和白浆层以粉粒为主,特别是粗粉粒和中粉粒含量比淀积层高17.5%~42.5%,粘粒含量不足淀积层的1/2;白浆土耕层通透性良好,白浆层和淀积层固相率高、气相率低;白浆层和淀积层土壤透水性不良;白浆层土壤硬度大,容重高,埋藏深度浅,是作物根系生长的障碍层次。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和电镜观察,研究了广东省花岗岩发育的红壤、赤红壤和砖红壤各粒级的矿物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长石类矿物可直接形成埃洛石和高岭石,进一步转变为三水铝石。云母类矿物则形成针铁矿、赤铁矿、14A矿物和绢云母。斜长石亦能转变成绢云母,再脱钾便生成水云母。 土壤次生粘粒矿物和原生矿物组合的不同,不完全是生物气候为主导的成土因素和地带性的影响,而是各成土因素的综合反映,其中还要注意构造运动的作用。从海南岛花岗岩发育的砖红壤矿物组成特点看来,其风化强度与赤红壤、红壤相比,并非最强,故其能否属砖红壤,值得商讨。  相似文献   

13.
西藏土壤钾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西藏 16个土类 138个土壤剖面 4 6 5层土样的分析资料 ,讨论土壤的全钾和速效钾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西藏土壤全钾较丰富 ,主要由于成土母质中钾含量较高 ,其主要原因是母质钾的风化淋溶程度低。由于土壤有机质对矿物钾的“稀释效应” ,致使一般土壤 (表层 )全钾低于母质全钾 ;同时在富含钙质的碱性土中 ,CaCO3的聚积对全钾也有一定的“稀释效应”。西藏绝大部分土壤的速效钾处于高供钾水平 ,其含量主要决定于土壤CEC ,进而又主要决定于有机质含量 ,在少部分土壤中也与粘粒含量有关。此外在富含有机质的酸性土中 ,速效钾含量还受盐基饱和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Using 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LGT soil profile,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illustrate the process of modem soil formation in the Guanzhong areas and its micromorphological features. The micromorphology is observed under a petrographic microscope, and its image is quantitatively measured by LEICAL Qwin 2.6 software. Micro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s of the thin sections show that the assemblage of minerals in different horizons is very similar, which is mainly composed of Q and P1. However,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C/F15μm ratio, mineral content, and coarse features. The pedofeatures is mainly composed of clay, calcite, and amorphous Fe. Ap horizon is characterized by abundant needleshaped secondary calcite, secondary clay, and earthworm fecal pellet. BC horizon is characterized by a large quantity of secondary calcite with various shapes. Bt1and Bt2 horizons are characterized by abundant clay hypocoatings and a small quantity of secondary calcite. All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suggest that Earth-cumulic Orthic Anthrosols consist of both the upper Ap horizon, which cause loessal dung and eolian dust deposition, and cultivation occurs simultaneously during the process of Ap horizon-formation, and the lower BC horizon, which is aeolian sedimentary at the time of relative aridity during late Holocene.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主要森林类型下土壤的物理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项研究表明,常绿阔叶林下土壤由于枯枝落叶层构型完整,并在地表形成了一层独特的根盘层,从而保持了土壤完整的发生学层次和良好的物理性状,与之相比较,杉阔混交林和杉木纯林下的土壤由于地表枯枝落叶层和根盘层的破坏,侵蚀作用使土壤的发生层产生逆向发育,土壤各种物理性状明显恶化,且以后为最快,这些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主要表现为:(1)土壤质地突变或粗骨化;(2)土壤结构性变差;(3)土壤孔隙状况恶化,土壤的  相似文献   

16.
太原市5个无公害蔬菜基地温室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选取太原市5个无公害蔬菜基地,采样化验分析温室土壤中重金属砷、汞、铅、镉、铬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各基地土壤重金属As,Hg,Pb,Cd,Cr含量不一,但均符合有关标准,未出现超标现象;0~20 cm土层的重金属含量和单项污染指数高于20~40 cm土层,其中As的单项污染指数最高;3个无公害蔬菜基地表层土壤的综合污染指数接近警戒级,下层土壤尚属安全清洁状态。  相似文献   

17.
浏阳大围山土壤铜锌含量的剖面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浏阳大围山花岗岩风化物发育的5种类型山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按土壤发生学划分土壤层次采集剖面土样,分析测定了土壤中铜、锌总量及其有效态含量,研究山地土壤及剖面层次中铜、锌含量的分布规律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围山山地土壤中,全铜平均含量为34.5 mg/kg,其中A层29.2 mg/kg,各剖面层次间全铜含量变化较小,分布相对均匀;而全锌平均含量为104.4 mg/kg,其中A层土壤97.2 mg/kg,小于B层或AB层全锌的含量。A层土壤中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分别为1.85 mg/kg和4.82 mg/kg,多数土壤有效铜低于临界值(2.0 mg/kg),而有效锌高于临界值(1.5 mg/kg)。有效铜含量随剖面变化出现表聚或淀积特征,而有效锌含量大多以A层大于AB层或B层。土壤有效铜、锌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之间呈正相关。总体来看,浏阳大围山多数山地土壤锌较丰富,而铜较缺乏。  相似文献   

18.
关中地区古耕作土壤和现代耕作土壤微形态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通过对土壤微形态研究试图阐明陕西关中地区现代土壤的发育过程和微形态标志。【方法】用偏光显微镜对LGT剖面不同发生层的薄片进行了观察和影像定量分析。【结果】不同发生层的矿物组合十分相似,石英(Q)和长石(Pl)占绝对优势,但C/F15?m值、不同矿物间的比例、颗粒形态等有明显差异。土壤形成物主要是粘土矿物、方解石和无定形Fe,Ap层中有大量针状方解石微晶、次生粘土和蚯蚓粪粒,BC层方解石数量多且形态最复杂,Bt1和Bt2层方解石很少,但有大量粘土亚胶膜。【结论】所谓的"堆垫土"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下部BC主要是全新世晚期堆积的风积物,表层Ap是2000年以来人类不断施加土粪、风尘堆积和农耕活动的综合产物。  相似文献   

19.
中山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肥力特性的剖面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肥力状况,揭示影响土壤肥力的障碍因子,对区域土壤资源管理及合理施肥具有重要意义.调查了中山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田、菜地、林地)土壤,测定了不同发生层次土壤的颗粒组成、pH值、有机质、氮、磷、钾、阳离子交换量等特性,分析了土壤肥力特性的剖面特征,评价了耕层(表层)土壤肥力状况.结果表明:供试的水田、菜地土壤黏粒、粉粒含量高,林地土壤以砂粒、黏粒为主,土壤颗粒组成与成土母质类别密切相关.菜地、水田土壤耕层呈现酸化特征,具有含硫层的土壤酸性极强.林地土壤CEC最低,水田和菜地土壤CEC较高,人为管理和成土母质类型影响土壤CEC.土壤有机质、氮、磷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菜地耕层土壤有效磷极为丰富,林地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最低.土地利用方式深刻影响耕层(表层)土壤有机质、氮、磷的积累,钾含量主要受成土母质的影响.针对中山市土壤肥力特性,提出了合理管理土壤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