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省桤木种源单株生物质产量的遗传变异和选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年生四川省桤木15个种源51个家系在湖北、江西、福建3个试验点试验林的单株生物质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桤木种源3个地点6年生的平均单株生物质产量为6.15kg。单株生物质产量种源间、种源内家系间差异显著。单株生物质产量具有极显著的地点效应,单株生物质产量种源×地点、家系×地点交互作用显著。3个地点单株生物质产量种源遗传力为0.27~0.75,家系遗传力为0.17~0.83,表明单株生物质产量受到中度到强度的遗传控制。材积(直接通径系数0.791)对单株生物质产量控制作用最大,其次为树高(直接通径系数0.396)和木材基本密度(直接通径系数0.256)。树高、胸径和冠幅通过材积对单株生物质产量的间接通径系数较大。四川省金堂盐井、盐亭、金堂淮口、沐川和邛崃5个桤木种源初选为工业用材林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2.
福建永安光皮桦种源家系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采自南方5省区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H.Winkl.)天然林的12个种源176个家系种子在福建永安进行了苗期测定,并在3个不同海拔高度开展造林试验,调查其1年生幼林的树高、地径,据此对优良种源、家系进行了初步选择。结果表明:光皮桦苗期高生长在种源家系间差异显著;1年生幼林各种源、家系、海拔间树高和地径差异均极显著,种源和海拔的交互作用对树高影响极显著,而对地径影响不显著;种源遗传力高于家系,树高遗传力高于地径;以树高为主要指标,初步筛选出适合当地生长的5个优良种源,并选择出适合不同海拔的优良家系各30个,其种源遗传增益达13.27%,家系遗传增益为12.84%,选择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桤木种源(群体)/家系材性性状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6年生桤木种源/家系的多点试验林的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的种源间差异极显著,家系间差异不显著;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地点的交互作用并未达到显著水平,纤维长度的种源×地点的交互作用达到显著水平.3个地点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遗传力和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5648~0.6618、0.2857~0.6535;木材纤维长度种源遗传力和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2553~0.7895、0.2905~0.4528.木材密度、纤维长度和生长性状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均不显著,可以进行3个性状的独立选择.提出桤木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随年龄变化的生长模型和早晚期相关关系,适宜的早期选择年龄为6a,从木材密度考虑培育造纸材的适宜年龄拟定为10~11a.江西点15个种源的木材密度在种源间达到了显著差异,家系间并未达到显著差异,纤维长度在种源间、家系间都达到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桤木种源(群体)/家系材性性状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 6年生桤木种源 /家系的多点试验林的材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的种源间差异极显著 ,家系间差异不显著 ;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地点的交互作用并未达到显著水平 ,纤维长度的种源×地点的交互作用达到显著水平。3个地点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遗传力和家系遗传力分别为 0 .564 8~ 0 .6618、0 .2 857~ 0 .653 5;木材纤维长度种源遗传力和家系遗传力分别为 0 .2 553~ 0 .7895、0 .2 90 5~ 0 .4 52 8。木材密度、纤维长度和生长性状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均不显著 ,可以进行 3个性状的独立选择。提出桤木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随年龄变化的生长模型和早晚期相关关系 ,适宜的早期选择年龄为 6a,从木材密度考虑培育造纸材的适宜年龄拟定为10~ 11a。江西点 15个种源的木材密度在种源间达到了显著差异 ,家系间并未达到显著差异 ,纤维长度在种源间、家系间都达到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源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光合及生长特征的月动态变化,为台湾桤木优良种源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月份、不同种源间台湾桤木光合生理特性差异显著,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及水分利用效率(WUE)表现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均随月份的变化而变化。各种源台湾桤木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在8—10月份均较低,4月份和12月份较高。蒸腾速率8月份最高,4月份和12月份较低。相关分析表明:苗高与地径表现了显著的正相关,P_n与G_s、WUE表现了显著正相关,G_s与WUE表现了显著正相关,而T_r与G_s、WUE均表现了显著的负相关。在南宁地区引种,建议优先选择具有高生物量的四川和湖南种源。  相似文献   

6.
桤木家系选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桤木家系选择的初步研究王启和,干少雄(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龚毅红(四川省林木种苗站)王志雄(邛崃市林业局)桤木(Alnuscremastogyne)是桤木属分布于我国11个种中最重要的一种,具有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等特点,近年已成为四川盆地及其边缘地...  相似文献   

7.
以湖南怀化、浙江湖州、安徽滁州、江苏南京和江西赣州等5个大叶榉种源为材料,比较了大叶榉不同种源苗期及造林早期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大叶榉苗期和造林早期生长优势明显,显著高于杉木、马尾松和湿地松等速生丰产树种同期生长的行业标准;不同种源间除苗期高生长有显著差异外,造林早期各种源间的生长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应用25个地理种源400余个家系在广西凭祥进行西南桦种源家系联合筛选试验,对1~4年生幼林进行了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西南桦种源间和家系间的树高和胸径生长均差异极显著;(2)各种源树高和胸径均与其产地经度极显著相关;(3)不同林龄间种源和家系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的相关分析表明,种源选择的可靠性逐年增加;(4)以4年生时生长性状作早期评价,发现大多数优良种源、家系来自广西,可见西南桦种源选择以就近种源较好。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种源的侧柏进行苗期,造林试验研究表明,不同种源的侧柏,在高生长、地径生长、造林保存率等方面有显著和极显著的差异。在高生长、地径生长及造林保存率均表现好的种源有河北遵化、河北易县、山西石楼、河北获鹿、山东历城。通过对不同龄期各种源高生长的相关性和秩次变化情况分析表明,各种源在苗期生长的稳定性较差,而进入3龄(造林)后,各种源的高生长趋 向稳定。因此,依据3龄后的高生长表现,可以初步确定侧柏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0.
应用25个地理种源400余个家系在广西凭祥进行西南桦种源家系联合筛选试验,对1~4年生幼林进行了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西南桦种源间和家系间的树高和胸径生长均差异极显著;(2)各种源树高和胸径均与其产地经度极显著相关;(3)不同林龄间种源和家系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的相关分析表明,种源选择的可靠性逐年增加;(4)以4年生时生长性状作早期评价,发现大多数优良种源、家系来自广西,可见西南桦种源选择以就近种源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