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健康与膳食的关系大量见诸于媒体,国内外学者和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膳食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例如,一方面,增加膳食中某些成分(如n-3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胡萝卜素、碘、硒等)可能会对人的健康有益;而在另一方面,减少膳食中的某些成分(如脂肪、饱和脂肪酸、胆固醇等)也可能对人的健康有益。近十年来,国外一些公司在优质畜禽产品开发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
随着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健康与膳食的关系,家禽业必须主动生产满足消费者特殊需要的功能食品,这类食品通常含有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的特定含量或比例的营养素。文中主要从胆固醇、多不饱和脂肪酸、共轭亚油酸、中草药及附加值等方面,讨论了鸡蛋品质营养调控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供科研和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3.
鸡蛋中胆固醇含量的营养调控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振 《饲料工业》2004,25(3):13-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膳食结构也在不断变化,除了要求食品营养好外,开始逐渐强调绿色保健化。鸡蛋作为人们餐桌上的常见食品,胆固醇的含量日趋成为消费者和研究者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通过鸡日粮营养的调控,可以一定程度的降低鸡蛋的胆固醇含量,适应社会的需求。本文  相似文献   

4.
添加剂在低胆固醇鸡蛋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及生活水平的提高 ,高血脂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性疾病的发生率相应提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2 0 0 1年全世界死于心血管病的达 15 30万人 ,占总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解剖学与流行病学研究均表明 ,组织与血清胆固醇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1 ] ,而机体胆固醇的多少与膳食中胆固醇含量密切相关 ,因此 ,专家尤其建议中老年人每天摄取的食源性胆固醇不超过 30 0 mg。目前 ,对心血管病的日常预防主要是调整膳食结构 ,例如多食用低脂食品 ,尤其是低胆固醇食品等。鸡蛋含有优质蛋白质 ,同时它也是…  相似文献   

5.
家禽产品中脂质的营养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健康与膳食的关系,家禽业必须主动生产满足消费者特殊需要的功能食品(Function food)或设计食品(Designer food),即像工业设计一样,按人们的意图定向生产食品,这类食品通常含有对人体健康至为重要的特定含量或比例的营养素.本文主要论述鸡蛋中胆固醇含量、家禽产品中n-3脂肪酸含量、家禽产品中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的调控等以及家禽产品品质调控的意义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人民膳食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消费猪肉时向健康、绿色、低脂肪、低胆固醇方向选择,河北省昌黎县某猪场在我们的技术引导下,充分显示杂交优势生成野香猪的实验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现将研究开发的程序介绍给大家。1试验猪的选择试验猪:父本(♂)——经过初步人工驯化饲养的野猪2头。母本(♀)——原产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学者和医生建议人们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以减少罹患各种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的可能,因此含有少量脂肪和胆固醇的动物性产品(肉蛋奶)则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鉴于此,改善动物脂质代谢、调控体脂沉积成为国内外遗传学家和营养学家的共同目标。根据脂肪代谢的机理,利用遗传选育、使用外源激素和营养调控剂均可以控制脂肪代谢。  相似文献   

8.
引言早年就已观察到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斑的主要成分,还观察到引发高胆醇血症是在多种动物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先决条件.就是根据这些观察结果而确立了血浆胆固醇与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后经一项历时十年对四十万人进行的研究发现降低血液胆固醇即可降低冠心病的生率,从而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观察结果.这项研究表明,通过膳食或药物治疗而使血浆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发生率则降低2%.在这项报告发表之后,由全国卫生研究所发起的大会提出建议:所有的美国人(2岁以下的儿童除外)的膳食中脂肪含量应降低,使脂肪从目前占膳食总能量的40%降至只占30%.而使每日胆固醇摄食量降至250~300毫克以下.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初期发现血清胆固醇过高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的报道之后,有关饮食中胆固醇是否会影响血清胆固醇水平的报道屡见不鲜。鸡蛋作为一种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对其也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但不同试验设计方案的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对鸡蛋胆固醇是否会增加血清胆固醇的争论也一直延续至今。由于部分学者和媒体的宣传,让消费者对鸡蛋中胆固醇产生了一些认识误区,限制了鸡蛋的消费。本文就胆固醇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以及鸡蛋胆固醇与血清胆固醇的关系等展开了分析和解读,为广大消费者正确了解和认识鸡蛋中胆固醇的作用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及其在乳制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膳食纤维的功能及特性;针对目前市场发展趋势和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对膳食纤维的特性及在乳制品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有研究表明,连续一周的高油梨膳食可以减少人体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约22%;食用油梨还可以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这种胆固醇对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类疾病有积极作用。如果人体  相似文献   

12.
<正>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体摄入的胆固醇量普遍偏高,而血清中胆固醇过高会引发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降低人体胆固醇含量的主要手段是减少体外摄入,而膳食中摄入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人们越来越关注膳食成分与健康的关系,营养保健意识也不断增强,而畜禽产品中的高水平脂肪、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如何降低脂肪、胆固醇等,而提高产品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含量,也就成为了广大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讨论日粮组成成分对禽蛋、禽肉中营养物质的影响,仅供参考。 一.日粮对禽产品中脂肪酸及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1.日粮与鸡肉中脂肪 肉用仔鸡脂肪沉积来源于饲料脂肪和由肝脏合成的脂肪,所以必须在保护一定生长速度的情况下,降低  相似文献   

14.
牦牛酸奶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是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乳制品。随着消费者对膳食营养素需求的增加,我国酸奶消费量也逐渐增加,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消费水平。牦牛酸奶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本文阐述了牦牛酸奶的营养价值,包括蛋白质、共轭亚油酸、钙等活性物质成分,论述了牦牛酸奶在降低胆固醇、调节血糖等方面的健康功能研究进展,同时提出了奶源短缺和新型风味牦牛酸奶的创新等未来牦牛酸奶需解决的问题,为牦牛酸奶的营养价值普及和我国牦牛酸奶产业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5.
王峰  徐子伟  孙建华 《饲料工业》2007,28(10):60-62
<正>胆固醇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但体内过量时会造成危害。与胆固醇过量有关的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已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  相似文献   

16.
朱晓萍  贾志海 《饲料研究》2004,(3):46-48,51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们膳食习惯的变化,消费者对羊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肉羊养殖成为发展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及羊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及多汁、细嫩等特点,使其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而这些肉质性状主要是由遗传性状决定。本文从影响脂肪代谢的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脂蛋白脂酶(LPL),影响肌内脂肪沉积的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s)、脂肪细胞分化和决定因子1(ADD1)、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影响背膘厚的黑色素皮质素受体(MCRs)、激素敏感脂酶(HSL)等三个方面,对影响肉质性状的基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在一些国家,鸡蛋因胆固醇含量高而受到攻击,甚至被指责成了令人恐惧的沙门氏菌的载体,现在胆固醇的神秘面纱正逐步被揭开。鸡蛋是许多营养物质的良好来源。  美国1971年首次引入“神奇的食用蛋”的概念。那时,鸡蛋受到的最大抱怨是它的胆固醇问题。Columbia大学的研究结果证明,每天食用两枚鸡蛋对血浆胆固醇几乎没有影响,每天食用四枚禽蛋仅对人血浆胆固醇水平略有影响(Ginsberg等,1994)。南非的试验比较了每周分别食用3、7和14枚鸡蛋大学生的胆固醇水平。结果证明,膳食的变化对人血浆胆固醇水平没有明显影响。但接受…  相似文献   

19.
今年9月在日本名古屋召开的第18届世界家禽会议,共收到论文526篇,其中有三篇为特邀报告,据其中一篇《蛋胆固醇与人类健康》的论文作者(美国R.Reiser)通过试验认为,一天含有三个鸡蛋的膳食对正常人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并无必然联系。因此对美国“心理学会”和“国家心肺及血液研究  相似文献   

20.
《养猪》2019,(5)
<正>为了弄清吃梨的具体保健功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员乔安妮·斯莱文及其研究小组对pubmed数据库和Agricola数据库中的1970年至今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梳理分析。结果认为,梨是膳食纤维的极佳来源,也是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每份梨只含100卡路里的热量。一个中等大小的梨就可提供膳食纤维日推荐量的24%左右,其中不含钠、无胆固醇、无脂肪,但是却含有190毫克的钾。梨中所含优质膳食纤维、果糖以及山梨醇都对肠道健康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