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水资源的陕西生态安全基尼系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量化的方法来衡量陕西省的水资源与耕地资源、GDP和人口布局等的匹配程度,进而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中如何确保生态安全提出对策。参照洛伦兹曲线原理及基尼系数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得到水资源与耕地资源、GDP、人口匹配的基尼系数分别是0.6015、0.6573、0.5687,都远超出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得出了陕西水资源与耕地资源、GDP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的结论。因此今后必须统筹安排陕西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新疆人口增长预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口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新疆未来的人口发展状况对区域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将起着关键的影响。文中采用《新疆统计年鉴》统计数据对新疆2010年和2020年的人口发展规模做出预测,并在预测的基础上对人口与水资源、耕地资源、矿产和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通过预测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新疆未来的人口增长速度依然会相当高;人口增长对于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矿产能源资源的压力不会很大;但是鉴于新疆人口存在的人口文化素质低、人口城镇化水平低以及流动人口数量大等问题,仍然必须制定科学的人口政策,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引发的供需矛盾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中国水资源的总量为28124×108m3,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居世界第121位。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水资源分布与人口、耕地、产业布局在地区上的组合不相匹配。我国北方地区人多、地多、国民经济相对发达而水资源短缺,南方大部分地区人多、地少、经济发达、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这种组合格局使得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同时水环境又不断恶化,使得水资源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在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与人口、耕地、GDP分布组合状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及水污染问题的途径和相应的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计算了宝鸡市55年来人口城市化水平,并与陕西省关中地区、陕西省其它城市以及全国几个重点城市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宝鸡城市化发展趋势与关中地区基本一致;人口城市化水平全省排名第四位;与全国重点城市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进一步分析宝鸡城市化水平与GDP之间的关系及增长趋势,得出二者的相关关系。在分析宝鸡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上给出宝鸡市良性发展城市化的提升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5.
长春市水资源承载力变动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资源的供需关系作为衡量水资源承载力的依据,利用统计资料分析了长春市水资源现状.以水资源利用量为因变量,采用主成分分析,在GDP、工业总产值、总人口数、工业需水量和农业需水量等9个与水资源利用量密切相关的指标中筛选出GDP和农业人口两个因子作为自变量,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通过对GDP和农业人口的增长预测了未来10年长春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结果表明,未来10年长春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承载能力无法维持经济和社会的正常发展.根据长春市水资源的形势,从开源、节流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6.
新疆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时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资源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而经济又反作用于人口、资源环境。作为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意义重大。目前新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经济欠发达、人口数量众多、耕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相对缺乏,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文中在对新疆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人口、经济、...  相似文献   

7.
以基于县域尺度的1980年、1990年、2000年的统计资料为基础,采用人口粮食匹配曲线、基尼系数等指标,分析计算中国县域尺度的人口粮食关系,揭示中国县域人-粮关系及其演变规律,旨在为统筹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1980-2000年我国人口粮食匹配不均衡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说明我国粮食生产集...  相似文献   

8.
基于P-E-R区域匹配模式的新疆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与计算方法,计算了新疆14个地、州、市的人口-经济-资源的相对经济承载力指数和向资源承载力指数及其匹配模式,分析了它们P-E-R区域匹配模式的特点。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干旱区研究》2021,38(4):910-918
利用"中蒙俄经济走廊"43个省级行政单元2016年的地表水资源量、降水量以及人口、GDP等数据,采用水资源负载指数计算方法,系统分析了该地区水资源分布特征及开发潜力。结果表明:"中蒙俄经济走廊"地表水资源呈"东多西少、北多南少、中减最少"空间格局,其中俄罗斯地表水资源丰富,约占经济走廊地表总水资源量的95%,除人口少、水资源需求相对较小,还具有水资源利用程度低、开发潜力大的特点;蒙古国北部地表水资源较为丰富,其中5个行政区水资源负载指数小于1,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但南部地表水资源严重短缺;中国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由于人口密度相对较大,水资源需求量大,水资源负载指数均大于2,开发潜力低。从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角度来看,蒙古国南部和中国四省(自治区)是需要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点地区,而俄罗斯则具有缓解"中蒙俄经济走廊"缺少地区水资源问题的条件。但由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关联,"中蒙俄经济走廊"内的水资源合作路径仍有待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甘肃省1997-2006年耕地十年变化的数据,研究了甘肃省经济发展过程中耕地面积变化的过程,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近十年来耕地变化与人口以及固定资产投资、人均GDP等经济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耕地面积与人口呈相反趋势,与固定资产投资、人均GDP、城市化水平呈正" U"型三次曲线相关,即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人均G...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陕西省西安市为例,从城市化的内涵出发,利用城市化水平的人口测量指标,研究了城市化加快与耕地资源减少的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分析了1993~2002年间西安市城市化水平和耕地资源的变动情况,以及西安市城市化水平与耕地资源相关性。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总结出引起西安市耕地资源减少的各种原因,指出在城市化进程中只有不断提高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做好土地利用规划等各项措施才能够协调城市化加快与耕地资源减少的矛盾,切实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12.
从水土资源匹配关系看中亚地区水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亚地区是世界上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生态问题最突出的地区之一。运用基尼系数法和单位面积耕地所拥有的水资源量法,对中亚地区水土资源空间匹配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亚作为一个整体,水土资源匹配状况良好,通过调配可以达到水土资源均衡。但中亚五国间差异较大,表现为上游国家匹配状况优于下游国家。此外,通过对水土资源匹配状况的定量分析,得出中亚水问题不仅仅是量的问题,核心所在是国家间、尤其是上下游国家间对跨界河流水资源的利用与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3.
宝鸡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宝鸡市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入手 ,系统分析了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以期对宝鸡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利用结构动态演变及预测研究——以张掖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张掖市1999-2009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采用信息熵,空间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和GM(1,1)模型分析方法,对张掖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变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对2010和2020年的信息熵、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张掖市各县区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及其时间变化都具有不均衡性,有序度低,结构性差的特点,但已呈现良好方向发展的趋势。信息熵经历了2个阶段,1999-2003年缓慢不规律上升,2004-2009年稳定上升。牧草地与信息熵变化关联最大。2)空间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分析得出:耕地、园地和其他农用地分布趋于均匀,但地区间差距仍很大,牧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的分布趋于分散,交通运输用地分布相对合理;3)2010年和2020年信息熵、空间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预测结果与现状分析结果相似,已逐步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城镇建设用地的大规模扩张对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形成了巨大压力,并导致了大量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文中结合GIS和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宝鸡市1988~2005年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类型进行定量识别。结果表明:1)近些年,宝鸡市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经历了缓慢扩展期(1988~2000年)和高速扩展期(2000~2005年)两个阶段;2)在斑块类型水平上,城镇建设用地表现出较好的连通性,并且呈增强趋势;3)外延式扩展是研究期内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类型,扩展比重为外延式>填充式>跳跃式。通过研究为城市空间规划提供了详细而准确的数据,为寻求优良扩张模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地调查和收集资料,对敦煌市近30年的气候变化,人口变迁,水土资源,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敦煌市荒漠化影响因素,提出了合理的治理对策。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来气候环境变化对敦煌市荒漠化影响较小,而人口不断增加,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环境、水土资源干预力度加大是造成荒漠化危害程度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过去的30年中无论是国内生产总值还是人均收入都有了新的飞跃,但是维系绿洲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却受到严重破坏。控制人口增长,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合理有效利用现有水土资源是维持绿洲长期稳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7.
耕地资源与城市化发展的计量和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延安市为例,对1978~2004年耕地资源面积与城市化水平进行计量和协调性分析,利用SPSS软件构建耕地资源面积与城市化水平的相关回归模型,并借鉴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模型,计算耕地资源面积与城市化水平的协调度。结果表明,耕地面积与城市化水平存在很强的负相关关系,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耕地面积减少;大部分年份延安的耕地资源与城市化水平协调度呈调和型,耕地资源保持在承载力阈值内,短期内可接受。  相似文献   

18.
根据1988年、2000年和2004年3期TM/ETM+遥感影像数据,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选取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模型,并应用马尔柯夫模型对宝鸡市金渭两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6 a来宝鸡市金渭两区耕地面积迅速减少,园地面积迅速增加,同时城乡用地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林地呈现减少趋势,而未利用地有增加趋势,水域面积变化不大.未来16 a内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基本趋势是:园地和城乡用地将持续增加,城乡用地增加速度较快,林地将持续减少,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