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微量稀释法来测定磷酸替米考星等药物对9种微生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评价其抗菌活性。结果:磷酸替米考星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等临床常见畜禽致病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MIC均在0.004 9~2.5μg/m L;对猪肺炎支原体与鸡毒支原体的MIC分别为0.004 9 ccu/m L和0.312 5 ccu/m L,表现出显著的抑菌活性。磷酸替米考星与其他抗生素相比,抑菌活性好或相当,与其主要对照药物替米考星相比,具有更好的水溶性。结果显示磷酸替米考星可用于治疗由这些敏感菌所致的疾病。  相似文献   

2.
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磷酸替米考星中的磷酸根含量,并考察替米考星与磷酸的成盐比率。方法:色谱柱为ASLL-HC阴离子交换柱(250 mm×4 mm),检测器为电导检测器,流动相为30 mmol/L氢氧化钠溶液,流速为1.0 m L/min,柱温为30℃,进样体积为25μL。结果:磷酸根离子的检测限与定量限分别为0.002μg/m L、0.006μg/m L,在0.1~4.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1),精密度良好(RSD=1.04%,n=8),平均回收率为99.11%(RSD=0.33%,n=9)。磷酸替米考星中替米考星与磷酸的成盐率约为1∶1。结论:所建立的离子色谱法专属性强、精密度好、准确度高,可用于磷酸替米考星的磷酸根含量与成盐率测定,5批磷酸替米考星样品的成盐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磷酸替米考星对仔猪自然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治疗效果,选取支原体肺炎患猪,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混饮给药,每日1次,连用7 d,通过检测各组受试猪死亡率、治愈率、有效率、增重效果、感染仔猪的肺部病变评分等指标对受试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80 mg/L剂量组治愈率最佳,与其他2个药物治疗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药物治疗有效率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80 mg/L剂量组最高,但3个药物治疗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60~80 mg/L能有效改善猪群相对增重率(P0.05),但仍显著低于健康猪群(P0.05);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60~80 mg/L剂量组、10%替米考星可溶性粉组均可明显降低病猪肺脏病变评分(P0.05)。结果表明:60~80 mg/L剂量的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饮水治疗猪自然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效果显著,且治疗效果与10%替米考星可溶性粉相当。  相似文献   

4.
HPLC法测定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中磷酸替米考星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HPLC法测定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中磷酸替米考星的含量。色谱条件: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水-乙腈-磷酸二丁胺缓冲液-四氢呋喃(805:115:25:55)为流动相;流速每分钟1.0ml;检测波长280nm。替米考星在0.0516mg/ml~1.032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98.5%,RSD为2.0%。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测定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鸡慢性呼吸道病的治疗效果,试验设计三个剂量组进行饮水给药治疗人工感染鸡毒支原体(MGs6)实验鸡,对照药物为替米考星可溶性粉。试验结果表明,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高(1g/L)、中(0.75g/L)剂量组以及对照药物均能显著降低发病死亡率、减少气囊病变率,并提高相对增重率(P〈0.05)。据此,推荐最佳临床治疗用法为:剂量0.75g/L,连续饮水给药3d。  相似文献   

6.
替米考星的体外抑菌试验表明,替米考星对鸡毒霉形体MGS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26112、禽巴氏杆菌临床分离株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MIC值分别为0.125、0.500和0.800pg/mL。体内试验结果表明,磷酸替米考星预混剂对鸡慢性呼吸道病有很好的疗效,饲料中磷酸替米考星预混剂含量为l~2g/kg时,能明显提高感染鸡的成活率和增加平均体重,显著降低气囊的病理损伤程度及抗体检出率,其综合疗效较同类磷酸泰乐菌素强。体内外试验结果说明,该药在防治鸡毒霉形体引起的鸡慢性呼吸道病方面有实际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按照《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中凝胶法对兽用原料药磷酸替米考星细菌内毒素进行检查,对不同稀释倍数的磷酸替米考星溶液与细菌内毒素与鲎试剂之间凝集反应的干扰试验。结果显示磷酸替米考星经稀释后对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之间的凝集反应既无抑制作用,也无增强作用。因此使用凝胶法检测磷酸替米考星中细菌内毒素是可行的,具有简便、快捷等优点。从而确定的磷酸替米考星中细菌内毒素的限度为不大于0.5EU/mg。  相似文献   

8.
为客观地评价国产磷酸替米考星预混剂和替米考星溶液对猪人工感染猪胸膜肺炎的治疗效果,笔者委托河南农业大学兽药研究所,根据农业部颁发的《兽药实验技术规范》,对磷酸替米考星预混剂和替米考星溶液进行了临床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替米考星在黄羽肉鸡组织中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常规饲养条件下,以200 mg/kg替米考星剂量水平添加到饲料中饲喂4种黄羽肉鸡,连续饲喂5d,停药后6h,1、3、5、7、10、14 d每1品种肉鸡分别宰杀5只,采集每只鸡的肌肉和肝脏组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残留量测定.结果表明,替米考星主要残留于肉鸡的肝脏组织中;肌肉、肝脏中替米考星残留消除速率相似.停药14 d后,肌肉、肝脏中替米考星残留量均低于最高残留限量.建议替米考星在黄羽肉鸡临床休药期以20 d为宜.  相似文献   

10.
摘要:本试验将替米考星注射剂以高、中、低(15mg/kg、 10mg/kg、5mg/kg体重)三个剂量, 1次/d和头孢唑林钠以25mg/kg体重, 2次/d,皮下注射治疗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均连用3d,停药。结果表明,替米考星注射剂三个剂量组和头孢唑林钠对照组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成活率可达70%-100%,极显著的高于感染对照组(P<0.01)。尤其是替米考星低剂量组成活率显著高于替米考星高、中剂量组及头孢唑林钠组 (P<0.01)。增重效果统计结果表明,替米考星高、中、低三个剂量组与药物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之间增重效果无明显差异 (P>0.05)。本试验表明,替米考星能减少人工感染引起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和提高日增重。作为注射剂治疗急性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以剂量(5mg/kg体重)为佳。 关键词:替米考星,头孢唑林钠,仔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靶动物鸡的安全性,本试验选择40只25日龄健康白羽杂交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半。各组分别以0(0 mg/L)、1(75 mg/L,以替米考星计)、3(225 mg/L,以替米考星计)和5(375 mg/L,以替米考星计)倍推荐剂量的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混饮给药,连用9 d。试验期间观察鸡的临床表现、体重变化和饲料消耗,试验结束后进行病理学检查,并测定血液生理指标和血清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在本试验条件下以5倍以下剂量饮水给药对鸡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在血液生理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方面,不具有剂量依赖性的显著变化(P>0.05)。该试验结果表明,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按推荐剂量(75 mg/L)饮水给药对靶动物鸡具有较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几种动物病原菌对替米考星耐药性的体外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测定替米考星对鸡毒支原体、多杀巴氏杆菌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基础上,采用药物浓度递增法体外诱导3种病原菌对替米考星的耐药性。结果鸡毒支原体经9次传代对替米考星产生了高水平耐药,多杀巴氏杆菌经7~9次传代对替米考星产生了高水平耐药,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经14次传代对替米考星的耐受浓度未发生明显变化;鸡毒支原体和多杀巴氏杆菌替米考星诱导耐药株对红霉素、阿奇霉素、泰乐菌素、吉他霉素和林可霉素表现交叉耐药。研究结果提示,替米考星较易诱导鸡毒支原体和多杀巴氏杆菌产生耐药性,兽医临床应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3.
试验将替米考星以高、中、低(400 mg/kg、200 mg/kg1、00 mg/kg饲料)三个剂量和土霉素以600 mg/kg拌入饲料中饲喂仔猪15 d,称重结果,替米考星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及土霉素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的增重效果(P<0.01),尤其是替米考星高剂量组的增重效果显著高于替米考星中、低剂量组及土霉素组(P<0.01),增重效果与替米考星在饲料中的添加剂量成正比。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替米考星及土霉素拌料给药对预防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均有明显的效果,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成活率,减少病理损害,降低人工感染对增重的影响,尤其以替米考星高、中剂量组预防效果最佳,效果明显优于土霉素组(P<0.01)。用于预防感染,临床推荐剂量为200mg/kg饲料拌料,连续饲喂15 d左右。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在人工感染鸡支原体肺炎模型中,通过受试鸡气囊损伤评分等指标的检测,评估了不同剂量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支原体肺炎感染鸡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60~ 80 mg/L剂量组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治疗支原体肺炎感染鸡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可达70%和100%,与目前已经上市销售的10%替米考星可溶性粉(75 mg/L水,以替米考星计)的效果相当,而且由于磷酸替米考星通过增加磷酸基团而显著增加了该药的水溶性,使得该药在临床使用中更加便捷.  相似文献   

15.
《养猪》2016,(5)
磷酸替米考星已被批准用于治疗猪呼吸道疾病,结合磷酸替米考星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阐述了磷酸替米考星的作用机制、抗菌活性、药动学、毒理学、临床应用以及残留等内容,为临床上合理使用该药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加米霉素对分离自牛呼吸道疾病的病原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试验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加米霉素和对照药物替米考星对引起牛呼吸道疾病的23株多杀性巴氏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加米霉素对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的MIC范围为0.125~4.0μg/ml,MIC90为1.0μg/ml,替米考星对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的MIC范围为0.5~16μg/ml,MIC90为4.0μg/ml,可见加米霉素对引起牛呼吸道疾病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优于临床治疗牛呼吸道疾病的常用药物替米考星.  相似文献   

17.
为验证中西结合药物是否能更好地提升母猪奶质及哺乳仔猪生产性能,选择80头品种相同、胎次、体重、体况、妊娠日龄相近的种母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中药颗粒+包被替米考星组(简称中替组)、中药颗粒组、包被替米考星组、空白对照组。中替组在基础日粮中于妊娠的31-40 d,61-70 d,91-100 d加入中药颗粒和包被替米考星每天各2.5 g,中药颗粒组、包被替米考星组分别于妊娠的31-40 d,61-70 d,91-100 d在基础日粮中加入中药颗粒、包被替米考星,每天2.5 g,空白对照组不喂药,饲养管理一致,全程跟踪每组母猪的奶质情况以及仔猪的生产性能情况。试验证明,中西药配伍能显著提高母猪的奶质及哺乳仔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客观评价替米考星肠溶颗粒临床应用于猪的安全性,选取40头25日龄健康三元杂交猪,随机将其分成4组,每组10头,分别以1倍、3倍、5倍推荐剂量的替米考星肠溶颗粒拌料给药45 d,试验期内对受试猪进行血常规、血凝、血生化、尿常规、增重、料重比、脏器系数等指标的测定及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替米考星肠溶颗粒对受试猪的血液学指标、尿液指标、主要生产性能等方面未造成明显影响,说明替米考星肠溶颗粒以5倍推荐剂量(2000 g/1000 kg)临床应用于猪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验证检测替米考星纳米内服混饮剂中替米考星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的方法学可靠性,试验用乙腈水(1∶1)200倍稀释替米考星纳米内服混饮剂,水浴10 min,12 000 r/min离心30 min,用磷酸稀释液稀释1 000倍;用Agilent SB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865 mL超纯水、55 mL乙腈、55 mL四氢呋喃、25 mL磷酸二丁胺缓冲液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的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替米考星纳米内服混饮剂含量测定的HPLC法标准曲线方程为:A=7 808.8C+2 314.6,R~2=0.999 9,替米考星在5~1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03±0.52)%,RSD为0.88%;日内稳定性的RSD为1.29%,日间稳定性的RSD为0.26%;样品平均含量为4.81%。表明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简便、可行,可用于替米考星纳米内服混饮剂中替米考星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磷酸替米考星在养殖生产中适口性的问题,本试验以丙烯酸树脂为囊材,采用乳液-溶剂蒸发法制备磷酸替米考星微球,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药物含量进行测定。将3批磷酸替米考星微球置于冰箱(4℃)、室温(25℃)与40℃(RH 75%)放置3个月,进行外观形态、粒径及其分布、载药量、体外释药特性的考察。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方法下制备的磷酸替米考星微球的形态良好,平均粒径为10.65μm,粒径7~30μm范围内的微球占总数的96.7%,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是28.36%、99.25%,分散性好,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