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冯娟 《现代农业》2008,(4):67-69
湖南省的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叶资源丰富,茶叶是湖南省的重要出口物资,近年来,由于自身和外部原因,湖南省茶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众多的问题,国际竞争力优势下降。根据这一现状,文章运用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对湖南省茶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加强茶叶的标准化工作、加大茶叶深加工、加强茶叶品牌建设等发展对策,来提升湖南省茶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国内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两个方面入手,对云南茶叶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分析,并与中国其他茶叶生产大省进行比较分析。国内竞争力指标采用规模优势指数(简称SAI)、效率优势指数(简称EAI)和综合优势指数(简称AAI)。国际竞争力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简称PRIM)、贸易竞争指数法(简称NTB)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法(简称CA)进行分析。结论是: 云南茶叶国内和国际比较优势较为明显, 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但竞争力不稳定。  相似文献   

3.
我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I)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标对我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茶叶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是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却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以福建茶叶产业的出口国际竞争力作为对象,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这些出口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将福建茶叶的出口国际竞争力和国内其他出口茶叶大省进行比较,发现福建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只是处于一般水平;最后对福建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这些因素探讨如何提升福建茶叶产业的出口国际竞争力、如何更好地推动福建茶叶产业的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等3个指标定量分析两岸茶叶国际竞争力。结果显示,两岸茶叶的国际竞争优势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两岸茶叶的比较优势无法转化为竞争优势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整合海峡两岸茶叶资源,达到两岸茶业双赢。  相似文献   

6.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对指导水产业发展、提高水产品出口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3个指标对山东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该理论从生产要素、国内需求、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和同业竞争以及发展机遇和政府作用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及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茶叶贸易的概况,然后利用出口价格、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三个指标对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并运用引力模型对影响我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出口茶叶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出口对象国的GDP和人口数、出口对象国农药残留最高限量以及是否为WTO成员国是影响我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因素。最后,就提高我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茶叶产业一直是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虽然中国的茶叶出口量不断增加,但是创汇能力表现疲软。通过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测算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水平,并比较中国和世界茶叶出口量前5位国家的差距,同时从成本、质量、组织化和国际化等方面分析其原因,最终提出提高中国茶叶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茶叶产业一直是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虽然中国的茶叶出口量不断增加,但是创汇能力表现疲软。通过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测算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水平,并比较中国和世界茶叶出口量前5位国家的差距,同时从成本、质量、组织化和国际化等方面分析其原因,最终提出提高中国茶叶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结合湖北省茶叶生产及品牌建设现状,分析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湖北省茶业出口贸易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从产品竞争力、完善产业链、出口政策扶持等方面提出了湖北省茶叶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科研、销售和茶文化传播于一体的专业制茶、全产业链经营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是全国百家优秀龙头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出口示范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业100强企业、湖南省农业产业化十大标志性企业,经营规模及综合实力排名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学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469-7470
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对山东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水产品竞争优势波动较大,而且呈下降趋势。最后提出了提升山东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快湖南茶叶品牌建设,促进湖南茶产业发展。2010年底,由湖南省农业厅牵头,湖南省茶叶学会与湖南省茶业协会承办,通过网上投票、行业专家评审,在全省范围内组织评选出了"湖南十大茶品牌"和"四大地方公共品牌"。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对这14个茶叶品牌进行逐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正湖南老一队茶业有限公司湖南老一队茶业有限公司是宜章县政府招商引资的一家现代化特色农业企业,是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拥有一家集茶旅休闲、养身度假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目前已完成投资8000万元,建成333公顷高标准红茶种植基地、茶叶加工厂和茶旅项目。产业园是湖南省特色农业(红茶)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主要水产品出口国水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等指标对中国、挪威、泰国、美国等四大水产品①出口国的水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分析,并提出了提升中国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6.
《湖南农业》2010,(3):11-11
湖南出口欧盟茶叶量稳居全国第一 从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了解到,由“湖南茶业”投资2亿元建设的湘茶高科技产业园,目前已在隆平高科园顺利实现主体工程完工,预计2010年6月可投产,将实现年产量2万吨、产值7亿元。湘茶高科技产业园将成为我省茶业走标准化、清洁化、品牌化之路的示范性工程。摘自《长沙晚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茶业出口优势有所下降,主要是全球宏观环境不景气奠定了茶叶出口业绩难以提升的基调,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手段挤压茶业主体的出口空间,出口茶业企业整体处于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低端,国际竞争对手比较优势依然明显。为此,提高中国茶业的出口绩效,要优化产品结构、稳定传统优势市场、扩大新兴市场;扩大内需并鼓励茶叶企业"走出去";健全茶叶产业链,并提高茶叶出口利润;全过程提高茶业质量;强化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相似文献   

18.
农业简讯     
<正>湖南出口欧盟茶叶量稳居全国第一从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了解到,由"湖南茶业"投资2亿元建设的湘茶高科技产业园,目前已在隆平高科园顺利实现主体工程完工,预计2010年6月可投产,将实现年产量2万吨、产值7亿元。湘茶高科技产业园将成为我省茶业走标准化、清洁化、品牌化之路的示范性工程。摘自《长沙晚报》  相似文献   

19.
在新发展格局下,提升中国茶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扩大茶叶出口,是化解国内产能过剩危机的有效途径。本文利用UNcomtrade数据库中2001—2020年的茶叶贸易数据,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权重指数对中国茶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比较,并以双重双钻石模型为理论基础,进一步探讨影响中国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中国茶产业的国际市场在不断拓展,目前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与其他出口大国相比相对较弱;从茶产品来看,绿茶是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产品,尤其是小包绿茶长期保持绝对优势,但红茶的比较优势明显不足。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茶产业国际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国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庞大的内需市场,制约因素主要有劳动力成本上升、茶叶技术创新能力弱、出口茶叶质量低和农药相关标准不完善等。因此,提出增强茶叶技术创新能力、推进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加强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运用生产规模指数和生产效率指数,分析了湖北省茶叶生产的比较优势;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了湖北省茶叶出口竞争力,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