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存在的风险及其监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P2P网络借贷运营过程中存在的诸如贷款资金链断裂引发信用风险、挪用第三方账户资金造成操作风险、资金诈骗导致声誉风险,以及可能弱化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等风险问题,提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监管、建立网络借贷信用评价体系、建立P2P借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建立P2P网络借贷资金监管体系和探索区域发展模式等P2P网络借贷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与金融业逐渐融合,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成为金融领域新的搅局者。网络借贷平台通过短平快的借贷方式,目标市场直指被传统商业银行忽略的小微金融,通过准确市场定位,有效满足了小微企业及个人的融资需求,因而呈现爆发式增长。现阶段,我国P2P网络借贷面临政策法律风险、监管风险、洗钱风险、操作风险、网络风险、信用风险。首先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介绍了借贷风险的相关理论以及网络借贷的研宄进展。在分析网络借贷风险形成因素之前,先介绍了我国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以及行业规范现状。后文基于上述分析,通过参考借鉴国外网络借贷风险评估的经验,提出了我国P2P平台风险评估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其中"云技术"、"大数据"的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在逐渐的改变,一些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已经形成,其中P2P网络借贷平台是一种快捷、方便、灵活的新型金融模式,已经逐渐被广大消费者认可,成为了互联网金融中一个发展较快的金融模式。然而在P2P网络借贷平台快速发展的同时,其中的风险也逐渐的暴露出来,因此对P2P网络借贷风险传导机理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P2P网络借贷的基本理论出发,对P2P网络借贷风险传导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形成P2P网络借贷风险的动因,提出了几点P2P网络借贷风险防范的建议,目的在于规避P2P网络的借贷风险,保证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顺利运营。  相似文献   

4.
随着金融管制的逐步开放,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亟待解决,随着互联网的发展P2P平台应用而生,P2P平台在我国的生根发展逐步具有了中国特色。当前P2P平台存在着那些问题,怎么降低借贷风险,保障贷款人的利益,将是我国P2P行业今后时候能够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P2P网络借贷发展现状,针对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存在的主要风险对我国P2P网络借贷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的影响,通过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样本平台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债务程度、流动性、期限性是平台风险的显著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随着P2P网络借贷行业"1+3"监管制度体系的出台,P2P网络借贷行业将进入监察后时代发展阶段。本文从P2P网络借贷机构数量、成交量、出借人、借款人、贷款期限、贷款利率和问题平台六个视角对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量化分析,并对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P2P网络借贷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的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投融资渠道,随着网贷平台数量的迅速增加,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日渐凸显。本文对P2P网络借贷的现状和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了应对网络借贷风险,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P2P融资模式以借贷手续简单、融资效率高等特点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贷款难的重要的融资方式。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网络借贷市场的发展,P2P融资平台出现了资金链断裂而无法偿还投资者本金、使其蒙受经济损失的问题,注重平台融资效率的同时也要加强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本文在对现存在的P2P平台模式对比与分析,发现平台仍存在优化的空间,进而探究新的融资模式和该模式下平台如何进行风险管理与控制。  相似文献   

9.
P2P(peer-to-peer)网络借贷是一种借助网络平台,由个人与个人间互为借贷双方的小额借贷交易。它作为互联网与民间借贷相结合的新兴金融模式,具有较高的信用风险。采用排序选择模型,基于excelVBA数据挖掘技术截取多个P2P网站数据,对平台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个人特征、信用变量、历史表现、借款信息分别对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存在正向影响,由此发现网站提供的信息对投资者避免信用风险没有起到实质作用。  相似文献   

10.
P2P网络借贷作为一种互联网金融业态,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以及满足民间投资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近年来,P2P风险有所积聚,存在基础资产披露不充分、误导性宣传、定价不公平、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缺乏运营失败疏导等问题,给投资者带来了损害。本文详细探讨了P2P存在的主要风险,并提出了防范风险的措施及可细化的监管规则,希望能够促进P2P规范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围绕节点信任问题、节点通信安全问题和版权问题,分析其研究现状并总结了一些解决策略,如建立信任模型、安全通信模型以及基于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系统和软件,展望了P2P网络安全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江苏省淮安地区农户的实地调研,了解当前农户对P2P平台的认知情况和参与意愿,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有无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总支出、贷款利率、获贷速度、对P2P的了解程度等对农户参与P2P平台借贷的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年龄、受教育程度、能否提供抵押担保对农户参与P2P平台借贷的意愿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并提出加强对网络借贷的宣传推介、推进农村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对网络借贷的监管、加大对涉农P2P平台的政策支持及优化涉农P2P平台的经营方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15年以来,随着各大银行叫停大学生信用卡业务以及国家"普惠金融"政策的影响下,大学生网络行业迅猛发展。但也出现了若干问题,比如:一些网络借贷平台借贷门槛较低、借贷费率不明确、催缴方式恶意暴力等。对此,应通过加强网络借贷平台自身建设、完善网络借贷监管体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行为习惯等方式,多管齐下,多方协调,形成合力,促进大学生网络借贷行业持久健康发展,使网络借贷行业真正惠及学生的学习及生活。  相似文献   

14.
随着当今中国消费模式逐步多样化、灵活化,P2P网络贷款进入大众视野,因其借贷门槛低、程序简便而被推崇。可看似方便、划算的网络借贷,其背后却蕴藏着极大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5.
P2P在教育资源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2P技术是目前新一代网络研究的活跃领域,它引导网络计算机从集中式向分布式偏移,网络应用的核心从中央服务器向网络边缘的终端设备扩散,将P2P引入到网络教育资源建设领域,尝试解决资源共享、资源建设、信息服务的智能化等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静  张雪东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7):1458-1459,1470
针对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将云计算和P2P技术应用于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平台构建中,提出了基于P2P技术的农产品供应链云计算信息平台构建方案、设计框架和模块设计.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了JXTA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JXTA的P2P即时通信系统模型,实现了对等体的搜索、消息的发送与接收。使用基于集合点的资源搜索方武有效解决了中心服务器的通信瓶颈问题,并且避免了全分布式网络中部分节点资源过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期我国影子银行主要是民间借贷类的网贷P2P(Peer-to-Peer lending),或称个人对个人信贷与一些小贷、担保等公司的风险高发现象,其特征是突发性强,传染性快,发生后投资者想挽回损失已晚,导致社会群体事件不断发生.风险表现为:P2P融资中介平台变异为银行,信用风险突出;平台担保机构自身难保,道德风险频发;平台"资金池"无水,产生流动性风险;假银行现身,出现机构风险.该文分析了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适合民间借贷类影子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型和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9.
P2P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模型,分析了P2P技术的概念和工作原理,阐述了P2P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P2P网贷在爆发式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的信用风险,对借款人违约风险的预测是降低信用风险的重要方法。以"人人贷"平台上采取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借款人信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借款人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结果表明,借款期限、借款人年龄、信用评级、逾期次数对借款人信用风险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学历、成功借款次数、借款利率和房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