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5 毫秒
1.
1951-2015年中国主要粮食与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阐明中国主要粮食-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特征。本研究基于1951—2015年中国主要粮食与油料作物的分省生产数据,利用优势指数理论等指标分析中国主要粮食与油料作物生产时空变化特征,探讨影响中国粮食与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51—2015年,中国水稻、玉米和花生种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小麦和大豆面积有所减少;各作物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显著增加。1951—2015年,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粮食与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最显著,东北地区水稻和玉米面积显著增加,小麦面积显著下降;华北地区玉米和花生面积显著增加,大豆面积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友谊农场为研究区,基于RS与GIS技术开展2009-2011年大豆、玉米的重迎茬监测研究,旨在完善作物重迎茬监测方法,掌握研究区大豆与玉米的重迎茬状况,为黑龙江省垦区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提供客观依据。结果显示:友谊农场近三年玉米种植面积快速增加,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大豆与玉米总种植面积占旱作作物种植面积的比例稳定在88%左右;大豆重茬率由2010年的49.28%攀升至2011年的51.75%,玉米重茬率由2010年的43.29%增长到2011年的46.58%;2011年,大豆迎茬率为41.88%,玉米迎茬率达27.81%;友谊农场大豆、玉米重迎茬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其东北部大豆与玉米的种植面积少、重迎茬率低,西南部大豆与玉米的种植面积广、重迎茬率高,中部大豆与玉米的种植面积逐渐减少,重迎茬率变化较快;友谊县地貌态势、国家农业发展政策及外部农业市场环境是造成大豆与玉米种植重迎茬时空格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50年代到1983年30多年中,从我省六大作物在种植面积比例关系种植面积变化来看,玉米大幅度上升,大豆缓慢下降,水稻逐渐增加,高梁、谷子减少,小麦最少。其原因是我省自然条件适合玉米生长发育,栽培技术较高而高产;水稻的扩大,是栽培管理技术的突破而单产高,经济价值高,其余是与费工、产量低、缺乏优良品种有关。今后调整措施是:发挥玉米优势,以增加单产求增加总产,逐步在东西部削减种植面积;重点发展水稻,在数量、质量上突破;积投恢复中部地区的大豆生产,适当发展麦类生产,适当调整减少其他作物面积,力争其产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正5月16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种业发展有关情况。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指出,今年种植意向呈现结构调优的态势。结构调优的态势表现在:一是水稻、玉米面积调减,库存压力减小。预计今年水稻面积4.4亿亩,比上年减少1000多万亩。继续调减"镰刀弯"等非优势区籽粒玉米面积。二是大豆、杂粮杂豆等面积扩大,有效供给增加。预计大豆面积1.27亿亩、增加1000万亩,杂粮  相似文献   

5.
大豆是黑龙江省江滨农场主要栽培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6000hm2左右。近年来,由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变化,大麦、小麦、玉米面积逐年减少,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大豆重迎茬面积达50%~60%,食心虫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加之近年来降水量减少,危害逐年加重,据2001、2002年调查,虫食率在13.7%  相似文献   

6.
“东北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今年肯定减少。”黑龙江省逊克县一大豆种植大户杨长轩告诉记者。过去三年来,国产大豆价格持续低迷,和玉米相比没有价格优势,大部分农户已经开始减少种植大豆,今年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在诸多因素影响下,玉米市场长期走势看好。第一,2008年玉米种植面积料将减少。2007年大豆价格暴涨将导致2008年大豆种植面积增加,相应地玉米种植面积将会有所减少。在种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玉米产量再创记录的几率较小。同时,天气前景亦不乐观,也可能影响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8.
正一、现状调查(一)2006—2016年大豆生产情况1.邓州市大豆分布区域:全市各乡镇均有种植,面积比较集中的主产乡镇有十林镇、张村镇人、彭桥镇、文渠乡、城郊乡、龙堰乡、张楼乡、白牛乡、夏集乡、裴营乡,占全县面积的65%以上。2.大豆种植方式:邓州市大豆以夏播占绝对面积,2008年前玉米、大豆套种面积约占30%;2008年以后套种面积逐渐减少。目前全市玉米、大豆套种面积降低到5%,基本  相似文献   

9.
正南乐县农业生产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因此,南乐县缩减玉米种植面积,增加红薯、大豆的种植面积,提高了种植质量,增加了种植效益和农民收入。南乐县元村镇、梁村乡种植大豆面积较多,2017年7月连续高温,部分大豆品种出现空荚现象,濮豆857则结荚饱满,是南乐县种植的高产品种之一。笔者现将该品种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品种特性  相似文献   

10.
作为大豆种植传统区域——东北地区,近几年大豆面积减少、玉米面积大幅增加的 趋势十分明显.据了解,玉米和大豆种植收入悬殊是造成当地农户弃种大豆的最主要原因.不过,受前期不利天气影响,玉米迟迟无法播种,部分农民不得不改种大豆.相关人士认为,这或对2013年大豆、玉米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作为大豆种植传统区域——东北地区,近几年大豆面积减少、玉米面积大幅增加的趋势十分明显。据了解,玉米和大豆种植收入悬殊是造成当地农户弃种大豆的最主要原因。不过,受前期不利天气影响,玉米迟迟无法播种,部分农民不得不改种大豆。相关人士认为,这或对2013年大豆、玉米价格产生重要影响。目前,黑龙江多个地区受前期不利天气影响,玉米  相似文献   

12.
严冬到来,黑龙江省的天气显得格外寒冷,这时候,离春耕时节还显得太早。不过,哈尔滨市双城区大宏农机专业合作社已经开始为春耕做打算了。为了应对市场变化,黑龙江省加快种植结构调整,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稳步发展水稻,增加大豆、杂粮生产,扩大饲草和果蔬种植面积。对于合作社来说,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种植什么品种。近几年,大宏农机合作社在种植结构调整上经历了一波三折。那么,今年种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正一、种植技术的更新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在全国众多大豆生产基地中种植面积一直名列前茅。近些年来,因为种植玉米和水稻的收益要远远超过于种植大豆的收益,所以农民种植大豆的面积一直属于下降趋势。在生产初期,由于受到生产规模和生产水平偏低的限制,再加上引进了进口大豆,大豆的生产收益一直属于下滑状态。针对大豆当前的生产状态,应当选用一种合理的方案来维护非进口转基因大豆的种植面  相似文献   

14.
玉米套种大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玉米套种大豆是利用玉米宽窄行通风透光原理,提高单位面积产值的一种种植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种植密度、品种、科学管理规范基础上,玉米套种大豆是可以实现玉米不减产情况下增加大豆种植面积,提升大豆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不同种植方式玉米大豆产量和产值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总产量和总产值,2005年进行玉米大豆单作、间作、混作(同穴播种)不同种植方式对河南省驻马店市单产和产值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面积玉米大豆混作总产值>玉米大豆间作总产值>玉米单作总产值>大豆单作总产值。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和作物受灾面积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以及作物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华北地区种植结构演变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和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1981—2015年河北、河南和山东3个华北地区粮食主产省的作物生产、农业生产投入和作物受灾面积等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81—2015年,华北地区玉米和花生种植面积均显著增加,大豆和棉花种植面积均显著减少,冬小麦和油菜种植面积保持相对稳定;冬小麦、玉米和花生总产量显著增加,大豆和棉花总产量显著下降;1981—2015年所有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均显著增加,其中冬小麦、玉米和花生单位面积产量增加速率较快,大豆和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增速较慢;2)1981—2015年,华北地区氮肥、磷肥和钾肥等肥料投入和有效灌溉面积均显著增加,增长速率分别为14.3万t/年、7.2万t/年、7.3万t/年和12.2万hm~2/年;3)旱灾是影响华北地区作物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1981—2015年各省旱灾受灾面积显著减少;4)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增加是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提升的主要推动力,自然因素中旱灾是造成作物产量波动的主要因素,作物之间的比较优势是华北地区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7.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的基础是这两种植物的生长特性互补以及种植季度相同的特征,在单位面积上同时种植玉米与大豆,提高单位面积生产率,促进集约化农业发展,是立体农业的一种.文章从目前四川大豆的生产状况出发,阐述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优点,结合四川大豆生产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当地玉米大豆带状种植的改进策略,以期在...  相似文献   

18.
速览     
<正>今年粮食面积稳中略减种植结构继续调优据农业部预计,今年夏粮面积4.1亿亩,与上年持平略减。其中稻谷、小麦等口粮品种面积保持稳定,籽粒玉米继续调减。各地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路径扎实推进种植结构调整,继续呈现调优的好势头。在稻麦面积保持稳定的同时,"镰刀弯"等非优势区籽粒玉米面积继续调减1000多万亩,大豆、杂粮杂豆、马铃薯和优质饲草等作物面积增加。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还体现在绿色优质产品增加。今年全国优质稻谷意向种植面积增加360  相似文献   

19.
《吉林农业》2014,(17):12
<正>近日,省农委与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吉林省2014年玉米、水稻、大豆、小麦、棉花良种补贴实施方案》,对今年我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补贴的标准、方式、对象、范围、品种以及申报程序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方案》指出,在全省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上种植的玉米、水稻、大豆、小麦、棉花按照实际种植面积均可实行良种补贴。在草原、荒山、荒坡、滩涂等违规开垦的耕地上种植上述农作物的不纳入良种补贴范围。对全省范围内符合本方案规定种植的玉米、水稻、大豆、小麦、棉花实行良种补贴全覆盖,按照实际种植面积补贴。生产中使用玉米、水稻、大豆、小麦、棉花良种的农民(农场职  相似文献   

20.
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鲁南地区多年玉米大豆传统间作套种基础上,结合当前粮食规模种植和农业机械化发展实际,通过玉米和大豆科学合理间作,按照大小垄种植模式,集成推广品种改良、行株距调控、化学除草、植株化控、机械播种收获等关键技术,充分发挥玉米边行优势,稳定玉米产量,增加大豆种植面积,是传统间套种技术的创新发展,为扩大鲁南粮食主产区大豆种植面积、提高大豆产能探索出科学可行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