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畜禽业》2001,(6):16
堪萨斯州立大学I.Mavromichalis等人为确定添加酶和以小麦为基础日粮的粒子大小对保育和肥育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消化率的影响,做了3个试验.试验1:在35d生长分析中,180只断奶仔猪(5.7kg、21日龄)喂不加或添加Iongibrachiatium木酶产品(每克产品含4,000单位木聚糖酶)和加平均立子大小为1,300、600、400um的磨碎小麦的日粮.试验2:160只肥育猪(67kg)喂不加或添加与试验1同样的酶和磨碎至1,300或600um小麦的日粮.试验3:160只肥育猪(63kg)喂不加或添加酶产品和磨碎至600或400um小麦的日粮.试验结果表明,猪不能一贯从添加酶获得益处,然而,粒子大小为600和400um的小麦分别可使保育和肥育猪得到最佳总生产性能. 摘自[美]J.Anim.Sci.2000,78:3086~3095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01,(11):23
重庆市养猪科学研究院赖长华、欧秀琼等选用40日龄体重9kg左右、健康去势的长×荣杂交断奶仔猪50头,随机分配到5个处理组中.其中,第1组饲粮含玉米60%,不含大麦,作为对照组;第2、3、4和5组分别以饲粮含15%、30%、45%、60%的大麦等量替代玉米,作为试验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4头试验猪,通过饲养试验,观测用大麦等量替代玉米后对仔猪和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麦的营养价值与玉米接近,某些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的质和量优于玉米.大麦替代玉米作猪饲粮可提高仔猪的日增重(P>0.05),并表现出增加采食量、降低料重比的趋势;生长猪的日增重各处理组间接近(P>0.05),采食量略有降低而料重比有升高的趋势(P>0.05).大麦替代玉米作猪饲料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饲粮成本和单位增重成本随饲粮大麦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少,综合各项指标,在该试验条件下,以饲粮含45%大麦饲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20,(5)
实验研究猪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玉米蛋白饲料对猪生长性能与养分表现消化率的影响,将24头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仅饲喂基础饲料,实验组饲粮为玉米蛋白饲料,实验1组和实验2组替代玉米比例分别为15%和30%,实验周期30 d。表明15%玉米蛋白饲料替代组日增重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8.4%,15%玉米蛋白饲料替代组料重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8.3%,与30%玉米蛋白饲料组代替相比降低11.11%。实验1组与对照组粗蛋白质消化率无显著差异,实验2组比实验1组显著下降,实验2组粗脂肪消化较对照组显著降低3.6%,日粮中添加15%玉米蛋白饲料对杂交猪采食量有促进作用,过高比例影响育肥猪的生长速度,降低对粗蛋白质的表现消化率。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研究不同饲喂次数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将24头长大二元生长肥育母猪(平均初始体重60kg),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3个处理分别为:(1)分别在7∶00和15∶30各投料一次;(2)分别在7∶00、11∶30和17∶00投料;(3)在7∶00、11∶30、15∶30和20∶00投料。每次投料后,各栏猪几乎不再采食时分别将剩余饲料收回。试验期为2个月,期间以周为单位记录增重和采食量,在试验开始、中期和结束时各进行一次背膘厚度测定和血样采集。结果表明:(1)饲喂4次的生长肥育猪在采食量和日增重上均高于饲喂3次和2次的处理组,但差异不显著,这种增重作用在第1、2周较为明显(P<0.05);但料重比又均低于其他两处理组;(2)在背膘厚度上随着饲喂顿次的增加有逐渐上升的趋势,Leptin浓度随着饲喂顿次的增加也呈上升趋势,日饲喂4次比日饲喂2次和3次分别提高21.71%(P<0.05)、27.51%(P<0.05),背膘厚度与Leptin浓度呈正相关。综合以上结果,本试验认为,生长肥育母猪(平均初始体重60kg)日饲喂2次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5.
科海撷英     
《畜禽业》2007,(7):95-96
<正>饲粮类型影响猪生长性能、胴体和肌肉品质、粪中矿物元素排泄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董国忠等,开展两个试验,探讨饲粮类型和不添加维生素和微量矿物元素对猪肥育后期生长性能、胴体和肌肉品质、粪中微量矿物元素排泄的影响。在试验1中,选用128头平均体重(78.5±4.6)kg的肥育猪,根据体重和性别分成4组,每组4圈(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四组试验猪的试验处理为2×2因子设计,即两种类型(玉米-豆粕型和玉米-杂粕型)饲粮和添加或不添加维生素/微量矿物元素预混料。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青贮甘薯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考察日粮中甘薯青贮物(风干基础)不同添加水平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日龄、体型外貌一致、健康的长×约(LY)育肥猪(约69kg)28头,随机分到4个处理:基础日粮组(对照)、15%、20%和25%甘薯青贮物组。试验期30d。主要考察日采食量(ADFI)、日增重(ADG)、料肉比和经济效益等指标。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20%甘薯青贮物提高育肥猪生产性能的效果明显,日增重、日采食量、饲料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2.04%、9.02%和3.19%,千克增重饲料成本下降5.33%。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20,(3)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对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对菌种的筛选、驯化及培养,优化复合益生菌配比,进行无抗喂养肥育猪试验。选择体重相近(58.48±3.17 kg)的三元杂交猪(杜×长×大)30头,随机分成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栏),每个重复5头,公母比例一致,进行60~110 kg饲养试验。结果饲用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组比常规饲料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8.46%,同时肥育猪平均日采食量提高4.76%,料肉比降低3.18%。结论使用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喂肥育猪,能提高肥育猪的日采食量,促进生长,改善料肉比,降低饲料成本,增加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01,(12):24
以总日粮0.75%给杂交生长-肥育去势公猪(60头)添加结合亚油酸(CLA).按应激基因型(阴性、携带和阳性)随机分为CLA或对照日粮组.饲喂CLA日粮猪的饲料/增重比(350g/kg饲料)高于饲喂对照日粮猪(330g/kg饲料).添加CLA猪的第十肋骨脂肪厚(2.34cm比2.84cm)和最后肋骨脂肪厚(2.46cm比2.72cm)低于对照猪.添加CLA使所有基因型猪的主观大理石花纹评分都增加.本研究证实添加CLA可以提高应激基因型猪的饲料转化率、降低背膘厚度和改善猪肉质量.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01,(8):54
为确定在一个遗传改良的lpal-1等位基因同种低植酸盐玉米杂种(0 28%总P、0 10%植酸盐P)和一个几乎同基因的玉米杂种(正常型:0 25%总P,0 20%植酸盐P)中P的生物利用率和表现消化率,密苏里大学J.D.Spencer等人作了两个试验.第一个试验,50只单独圈养的猪(初始体重9kg)和10个处理完全随机划区组设计.采用玉米淀粉-豆粕基础日粮(0 6%Ca,0 2%P).处理由基础日粮和基础日粮加来自磷酸二氢钠(MSP)、低植酸盐玉米或正常型玉米的0 05%、0 10%、0 15%P组成.猪饲养35d后屠宰,取第四掌骨,用于测定灰分和破坏载荷.破坏载荷根据添加P的进食量回归计算,P的生物利用率按斜率比法确定.第二个试验,20只猪(初始体重20kg)完全随机划区组设计成一个2×2因子处理试验.采用两个玉米品种(低植酸盐和正常型)和来自磷酸氢钙的二个添加P水平(0和2%).不加P日粮含0 9%赖氨酸、0 6%Ca和0 34%P.表现营养消化率从5d收集的总粪、尿计算.试验结果表明,低植酸盐玉米至少含有5倍于正常类型玉米的有效P;低植酸盐玉米的使用,极大地降低粪尿中猪排泄的P量,并提高N:P比率.# 译自[美]J.Anim.Sci.,2000,78:675~681  相似文献   

10.
在肥育猪生产过程中,通过对肥育猪的饮水、圈舍以及肥育猪生长各阶段所使用的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EM复合液,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肥育猪在日增重、生长各阶段增重上有显著的提高。使用EM复合液后对肥育猪肉质不良影响,说明在西藏肥育猪生产过程中使用EM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纯中药饲料添加剂在日粮不添加微量矿物元素、维生素、抗生素、氨基酸及胆碱等成分的情况下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而进行本试验。选择体重18kg左右、品种一致D×L×Y商品仔猪108头,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3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处理1为试验组,日粮添加0.6%中药添加剂但不含微量矿物元素、维生素、抗生素、氨基酸及胆碱等成分;处理2为对照1组,日粮为处理1日粮中0.6%中药添加剂等量替换为统糠;处理3为对照2组,日粮为在处理2日粮基础上添加微量矿物元素、维生素、抗生素、氨基酸及胆碱等添加剂成分的常规商业日粮。试验期50d。结果表明,与采食常规日粮的对照2组比,对照1组因日粮中的添加剂成分(微量元素、维生素、抗生素、氨基酸及胆碱)缺乏,增重极显著下降(约80%)、单位增重耗料大幅度上升(p=0.000);与对照1组比,试验组添加中药添加剂极显著改善增重和饲料/增重(p=0.000),达到与常规商业日粮(对照2组)相当的水平(p=0.506)。从采食量和死淘率来看,试验组与对照2组比无差异(p=1.000),但均显著低于对照1组(p<0.05),幅度分别为约37%和450%。经济效益分析表明,中药添加剂试验组与常规商业饲料的对照2组的单位增重饲料成本相当,而无添加剂成分的对照1组单位增重饲料成本大大高于试验组和对照2组。以上表明,本试验条件下中药添加剂在生长猪日粮中的作用效果与饲料中微量矿物元素、维生素、抗生素、氨基酸及胆碱等添加剂成分的综合作用效果相当,但其可重复性及机理值得进一步验证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王石瑛 《畜禽业》2009,(7):14-15
试验研究了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饲用鱼油对40日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40日龄左右的DLY三元杂交猪20头,分为4个组,基础日粮为玉米-豆粕型,各处理组基础日粮配方相同。Ⅰ组(对照组)不加饲用鱼油,Ⅱ2%的菜子油+1%的鱼油,Ⅲ1%的菜子油+2%的鱼油,,Ⅳ3%饲用鱼油。试验期30d,实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2%饲用鱼油对促进日采食量及提高日增重效果均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3.
用20kg左右的长×荣F1杂交去势猪4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每圈3头,进行了饲喂不同比例生甘薯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及日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试验各组分别加入生甘薯(以风干基础计算)生长期0%、15%、30%、45%,育肥期0%、20%、40%、60%,按《中国瘦肉猪标准》调节各组基础饲料配方,使每组日粮营养水平相同。结果表明:随着生甘薯比例增加,生长期和育肥期猪精料日采食量减少,甘薯日采食量增加,风干物质日采食量逐渐上升;猪的日增重随生甘薯比例增加而降低,比例越高,其降低幅度越大,其中,育肥期60%组与对照组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随着生甘薯比例增加,精料料肉比降低,甘薯料肉比增加,风干物质料肉比明显上升;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逐渐增加;猪日粮主要养分消化利用率差异不显著,但粗蛋白质、粗脂肪消化利用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生甘薯对猪肉质无明显影响。以上结果表明,生甘薯或甘薯粉由于含有一定量的胰蛋白酶抑制物且容易腐烂,直接喂猪会降低猪日增重,增加猪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成本,因此甘薯(风干基础)喂猪生喂不宜超过日粮的20%。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01,(1):24
包含635只青年母猪的一个合作试验在8个研究站进行,以进一步估计育肥青年母猪赖氨酸需要量。5个日粮处理的粗蛋白水平在16.0%~24.4%之间,赖氨酸水平为0.80%、0.95%、1.10%、1.25%和1.40%。每个处理,每个站最少设2个重复猪圈。平均起始和最终体重分别为53.6kg和116.4kg。试验结束时,将猪屠宰,测定热胴体重、第10肋膘厚、背最长肌面积。从这些测定数据,估计胴体无脂瘦肉百分率和无脂瘦肉增重。试验结果表明,从54kg到116kg体重,平均胴体无脂瘦肉生长速度为306gd的青年母猪的日粮赖氨酸需要量,可能不高于获得体增重和胴体瘦肉生长速度最大比率和效率日粮的0.8%;可能由于NE进食量降低,较高日粮赖氨酸水平会增加育肥青年母猪胴体瘦度。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用健康去势的长荣杂交断奶仔猪72头,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考察了在含45%不同处理大麦的非常规日粮中添加以含β-葡聚糖酶和阿拉伯木聚糖酶为主的外源酶对猪只的生长性能和日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大麦饲粮中添加β-葡聚糖酶和阿拉伯木聚糖酶,可提高仔猪日增重5郾8%~15郾45%,饲料报酬提高8郾49%~17郾2%,提高经济效益8郾6%~17郾2%;生长猪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8%~9%、3郾17%~12郾49%、3郾1%~12郾4%;但对育肥猪效果不明显。(2)猪大麦日粮中添加β-葡聚糖酶和阿拉伯木聚糖酶,日粮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消化率分别提高2郾88%~5郾12%(P>0郾05)、10郾27%~38郾86%(P<0郾01)和4郾81%~21郾2%(P<0郾01),而对日粮干物质、粗灰分、无氮浸出物的消化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用稻谷代替玉米饲喂生长鸡的试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容生  罗永刚 《畜禽业》2012,(10):34-36
试验主要是探讨稻谷、玉米为主要能量来源的饲粮对不同品种生长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各品种鸡(三黄鸡和灵山麻鸡)被随机分成3组(Ⅰ、Ⅱ、Ⅲ组),Ⅰ组为玉米日粮组;Ⅱ组为稻谷取代日粮中玉米的42.86%组Ⅲ组为稻谷日粮组。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成活率、增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Ⅰ、Ⅱ、Ⅲ组的肉料比分别为:2.89、3.00、3.03,每千克增重成本依次为:4.50、4.41、4.06,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料肉比依次上升3.81%和4.840%,每千克增重成本依次下降0.09元和0.44元。说明用稻谷代替玉米作为生长鸡的能量饲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01,(8):54
采用48头安格斯和海福×安格斯阉牛确定铜对脂类和儿茶酚胺代谢的影响.品种内阉牛根据体重分类,并随机分配给处理.处理由0(对照组,不添加Cu)、10或40mg添加Cu(来自Cu2(OH)3Cl)/kgDM组成.阉牛喂玉米青贮-豆粕基础生长日粮42d,改喂高精料肥育日粮,并保持同样的日粮处理.第70d,每处理5头阉牛非手术插入置留颈静脉导管.血样从停料24h后、饲喂1h后,静脉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后的阉牛获得,接着分析游离脂肪酸和儿茶酚胺浓度.试验结果表明,给含5mgCu/kgDM的肥育日粮添加Cu,可改变阉牛脂类代谢;膘厚降低可能是由于铜改变阉牛儿茶酚胺代谢的缘故.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5,(11)
目的:研究用小麦替代玉米后,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的影响,探讨适宜的替代量。方法:选用平均体重为28.84±1.12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135头,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头猪。第Ⅰ组、第Ⅱ、Ⅲ、Ⅳ、Ⅴ组分别替代基础日粮中0%、20%、40%、60%和80%的玉米,并在其中分别添加0.00%、0.10%、0.15%、0.20%和0.25%的小麦复合酶,试验期60 d。结果 :用小麦替代基础日粮中20%、40%的玉米可不同程度提高生长肥育猪的平均日增重;添加40%的玉米时干物质、粗蛋白、钙的消化率最大,此时分别比对照组增大12.96%、1.57%和1.52%;料重比、饲料成本最低,降低了料重比7.23%,降低饲料成本7.40%,提高利润率41.77%。结论:在添加小麦复合酶的情况下,生长猪的饲料中小麦替代40%的玉米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01,(12):24
进行3项试验测定日粮大豆异黄酮(ISF)对商品肉鸡生长和胴体性状的影响.试验1研究了添加超过玉米-大豆粉(CSBM)日粮中标准含量的不同水平ISF的影响.2×ISF和5×ISF水平使增重/饲料比降低,但使胸肉重增加.试验2研究了在玉米-大豆蛋白浓缩物(C-SPC)日粮中低ISF水平的影响,不论ISF的水平如何,饲喂C-SPC的鸡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分别减少16%和9%.饲喂C-SPC+ISF日粮鸡的增重/饲料比较饲喂C-SBM日粮的鸡低9%,饲喂C-SPC的鸡居二者之间.试验3研究了低CP日粮中低ISF的影响,饲喂低CP-AA和低CP-AA+ISF日粮的鸡日增重和增重/饲料比饲喂C-SBM日粮的鸡低7%~9%.饲喂低CP-AA日粮的鸡腹脂肪垫重比饲喂C-SBM日粮的鸡增加.试验研究表明,日粮ISF可以影响ADG和ADF,I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影响胴体性状.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01,(1):25
华中农业大学于炎湖、卿中全等选取新英系大白生长肥育猪60头,随机分为5组,分前期30~60kg和后期60~90kg两阶段进行试验,对照组1组为豆粕组,试验组(2、3、4、5组日粮中双低菜籽粕的用量,前期分别为8%、10%、13%、16%,后期分别为13%、16%、18%、21%,平衡日粮可消化氨基酸。结果表明:前期各组日增重差异不显著,后期第5组与1、2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各组日采食量降低,后期更突出;料肉比前期各组基本相当,后期及全期4组最好;3、4、5组腹泻频率升高;试验各组日粮的干物质消化率基本接近,4、5组的粗蛋白和能量消化率低于1、2、3组。由此可见双低菜籽粕在生长肥育猪前期日粮用量13%,后期18%是可行的,在应用时应以可消化氨基酸特别是Lys为基础来满足猪的营养需要,日粮Cu水平为200mgkg,Zn水平为250mgkg,Fe水平为200mgkg,Ⅰ水平为1~4mgkg是适宜的,并且双低菜籽粕添加比例较高时,猪采食量降低,腹泻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