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在越冬代二化螟发蛾盛期稻田人工释放拟澳洲赤眼蜂,考察寄生蜂对螟害的控制作用,据此研究水稻病虫害生物防治措施的效果,从而为水稻病虫绿色防控配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试验设放蜂田、农民自防田和不防治对照田3个处理,对赤眼蜂寄生率和保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拟澳洲赤眼蜂释放区的一代二化螟卵块和卵粒平均校正寄生率分别为66.18%和15.94%,保苗效果为56.52%。[结论]于越冬代二化螟发蛾始盛期释放拟澳洲赤眼蜂对一代二化螟的危害有一定控制效果,可作为一代二化螟绿色防控措施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迷向性信息素田间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万洪  周巍  汤义 《吉林农业》2011,(8):58+60-58,60
2010年在湖北省洪湖市沙口镇部分中稻使用了信越二化螟信息素进行了防治水稻二化螟的试验,并且与纽康诱杀型性诱刺进行了效果对比。结果表明,各处理区螟害率都控制在防治标准(196以下)以内,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都达90%以上,其中速向性信息素区防效为91.11%,迷向性信息素配合化学农药区防效达95.56%,与纽康诱杀型性诱剂配合化学农药防治区比较增加防效3.56%。比常规用药区增加防效7.12%。  相似文献   

3.
水稻二化螟大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水稻二化螟在我市局部地区特大发生。椐本六肃查,平均每亩二化螟冬后残留189.41条,是1998年同期的6.5倍。一代二化螟平均枯鞘穴率9.29%,枯鞘枝率3.37%,是历年同期的4.36和5.1倍。二代二化螟发蛾盛期长达40多天,全年单灯诱蛾513头。重发区二代二化螟平均螟害率达8.72%,少数严重田块螟害率高达20%以上。  相似文献   

4.
性诱剂和赤眼蜂防控水稻螟虫效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全面控制水稻螟虫为害,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镇应用性诱剂和赤眼蜂开展了水稻螟虫适期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性诱剂用于测报和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均较好,前期不仅诱蛾量多且蛾量高峰明显;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一代二化螟效果较好,但对二代二化螟和四代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5.
在吉林省柳河县绿色稻米生产区,采用2001—2003年3月1日后当地有效积温和越冬代水稻二化螟性信息素诱捕器诱蛾数据,用双参数韦布尔函数模型探讨了有效积温和诱捕器诱蛾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性,由韦布尔函数模型y=100×{1-exp[-(x/384.173 9)3.954 3]}确定当地越冬代水稻二化螟发蛾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所需有效积温分别为247.010,350.172,447.769℃。借助该模型,只要知道当地3月1日后有效积温就可以预测相应日期诱蛾量,可及时指导大田防治。  相似文献   

6.
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性诱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利用水盆诱捕法,进行了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45盆·hm-2的密度设置性诱剂处理可有效控制二化螟的虫伤株率和水稻枯心率。1芯·盆-1处理的诱蛾量和防治效果低于2芯·盆-1处理,二者的防效分别为73.8%和80.7%,低于施药对照86.4%的防效。两个性诱剂处理的防效与施药对照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研究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不同用药时间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一代二化螟初孵幼虫高峰期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25mL/hm2防治,15日后再防治一次防效较好。在越冬代蛾始峰期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25mL/hm2防治,15日后再防一次,防治二化螟保苗效果较差,防虫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农药减量控害、不施用农药就能够达到增产增收、保证稻米优良品质的目的,2019年在扶余市得胜镇临河村进行了二化螟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示范。结果表明,安装二化螟性诱剂田块的落卵量远低于农民用农药氯虫噻虫嗪+柯朗助剂的田块,水稻枯鞘率及株防效与农民自防田无显著差别,说明安装二化螟性诱剂防治田与农民自防田都能够有效的控制二化螟的危害,安装二化螟性诱剂诱捕器的防治方法完全可以替代农药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水稻二化螟性诱蛾量与测报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2003年在吉林省柳河县,采用水盆诱捕器,对越冬代水稻二化螟的累计诱蛾量与水稻受害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月5日至7月1日每块稻田二化螟累计诱蛾量与相应稻田田间卵块密度、稻株受害率之间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二化螟卵块密度y1与诱捕器累计诱蛾量z的回归方程为y1=0.0022x-0.1877;水稻枯鞘株率y2和枯鞘穴率y3与诱捕器累计诱蛾量x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2=0.0023x-0.2907,Y,=0.0114z-1.0918;水稻白穗株率y1与诱捕器累计诱蛾量x的回归方程为y1=0.0015x-0.2718。由二化螟发蛾高峰日前的性诱捕器累计诱蛾量,可以准确预测田间二化螟的卵块密度和水稻受害水平。提前1~2周指导大田防治,  相似文献   

10.
通过1983年3月至6月,分别在重庆市巴县白市驿,合川县沙溪乡进行的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交配习性和田间应用性诱剂治螟的试验,初步明确了其越冬代雌雄性比为1:0.85;蛾期10—15天。80%以上的雌蛾仅交配1次;有70%的雄蛾交配3—4次,而少数可多达6次,平均3.8次;雌蛾羽化后3小时便开始分泌性外激素,在24至36小时达释放高峰,一般在晚上11—12点,为交配高峰;在整个越冬代发蛾期,性诱效果可达75%,而交配率仅下降2.4—10%,枯鞘率仪下降3.3%,防治对象田未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期,为水稻二化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2.2%甲维盐ME10、20、30ga.i./ha,5%氟虫腈SC30ga.i./ha,20%三唑磷EC400ga.i./ha3种药剂5个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在水稻二化螟卵孵高峰期进行喷药处理。于空白对照区水稻受害症状明显或为害定型后调查水稻枯心率(白穗率)、防治效果及保苗效果等;试验期间观察2.2%甲维盐ME对水稻及有益生物有无药害。【结果】2.2%甲维盐ME防治1代二化螟,药后36d保苗效果达90.0%~100.0%,杀虫效果达92.0%~100.0%;防治2代二化螟,药后30d白穗率控制在0.3%~1.2%,受虫害株率控制在0.2%~1.8%,防效可达85.0%~98.7%。试验期间未发现2.2%甲维盐ME对水稻、有益昆虫、水生生物等产生明显不良影响。【结论】2.2%甲维盐ME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高、持效期长,在水稻二化螟卵孵高峰期,推荐以2.2%甲维盐ME15~30ga.i./ha进行喷雾防治,能有效控制二化螟危害,且环境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昆虫生命表方法研究三化螟的发生量预测及其致量控制问题,试验在广东省海陵岛进行,当地的主要为害世代为第二世代,根据这个特点,以当代实际卵量与前一世代的顶期卵量的比率,即有效卵量概率,作为连续世代的连接点,组建自越冬幼虫至第二世代的连续生命表,应用排除作用控制指致评价重要因子和分析关健因子的作用,试验结果说明,越冬后幼虫至蛹的死亡,特别是第一世代有效卵量概率对第二世代数量的影响甚大;第一世代幼虫侵入后至第二世代期间,自然种群的发展过程比较稳定,根据第一世代卵量估计第二世代的数量有可能获得较好的顶测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期,为水稻二化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2.2%甲维盐ME 10、20、30 ga.i./ha,5%氟虫腈SC 30 ga.i./ha,20%三唑磷EC 400 ga.i./ha 3种药剂5个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在水稻二化螟卵孵高峰期进行喷药处理。于空白对照区水稻受害症状明显或为害定型后调查水稻枯心率(白穗率)、防治效果及保苗效果等;试验期间观察2.2%甲维盐ME对水稻及有益生物有无药害。【结果】2.2%甲维盐ME防治1代二化螟,药后36 d保苗效果达90.0%~100.0%,杀虫效果达92.0%~100.0%;防治2代二化螟,药后30 d白穗率控制在0.3%~1.2%,受虫害株率控制在0.2%~1.8%,防效可达85.0%~98.7%。试验期间未发现2.2%甲维盐ME对水稻、有益昆虫、水生生物等产生明显不良影响。【结论】2.2%甲维盐ME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高、持效期长,在水稻二化螟卵孵高峰期,推荐以2.2%甲维盐ME 15~30 ga.i./ha进行喷雾防治,能有效控制二化螟危害,且环境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常德稻区螟虫种群的发生危害规律。[方法]通过对常德地区1956~2006年螟虫种群发生危害程度及规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其危害规律的演变过程。[结果]常德稻区螟虫发生危害1957年之前以二化螟为主,1958~1969年以三化螟为主,1970~1986年三化螟、二化螟混合大发生,1987~2001年以三化螟为主,2002~2006年以二化螟为主。螟虫发生危害规律变化主要受桥梁田、有效越冬虫源田面积,水稻播期、品种和栽培方式及防治农药品种的变化的影响,使三化螟和二化螟经历了从次要害虫上升为重要害虫、混合大发生或相互交替变动的演变过程。[结论]该研究为常德稻区螟虫的防治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抗性二化螟综合治理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一系列田间试验 ,明确了二化螟发生与水稻播、栽期及品种间的关系 ,发现在常熟地区将水稻播、栽期分别推迟到 5月 2 0日和 6月 2 0日后 ,可以有效地减轻螟害的发生。在目前使用的和推荐使用的 10种治螟药剂中 ,防治抗性二化螟的单剂以三唑磷、乐斯本和锐劲特防效 (>85 % )较好 ,复配剂以三唑磷与其它有机磷或阿维菌素的复配制剂防效为最好 ,防效均在 90 %以上 ,其中稻虫胺 ,克螟劲的防效达 10 0 %。频振诱杀灯对二化螟成虫也有一定的诱杀作用。在此基础上 ,制定并验证了一套治理抗性二化螟的综防技术  相似文献   

16.
6种药剂防治3代三化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更好地为防治水稻三化螟的危害提供指导。[方法]在水稻破口期,以不同用药量和用药次数的6种市售药剂进行防治3代三化螟的药效比较试验。[结果]一次用药效果较差,以破口期两次用药,防效最好。第一次用50%赛利EC 100 ml,第二次20%强杀螟EC 80 ml组合防治效果最好,白穗率为0.87%,相对防效为96.51%;第一次20%三唑磷EC 150 ml,第二次20%强杀螟EC 80 ml白穗率为0.94%,相对防效为96.24%。[结论]50%赛利、20%三唑磷、20%强杀螟是防治三化螟的高效药剂,杀虫双不能作为防治三化螟的主体药剂。以破口期为标准来指导防治较为恰当,只有破口期两次用药,才能达到控制3代三化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南京地区3种越冬水稻螟虫耐寒力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测定过冷却点的方法比较了南京地区同一越冬时期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的耐寒能力及其不同越冬期耐寒能力的变化。结果显示 :越冬中期老熟螟虫的过冷却能力以三化螟最高、二化螟次之、大螟最低 ,越冬后期三化螟过冷却能力仍高于二化螟 ;三化螟和二化螟体内含水量显著低于大螟 ,说明其过冷却能力的差异与体内含水量有一定关系 ;大螟的过冷却点随温度降低和龄期的增加而升高 ,表明其以耐冻对策越冬 ,而三化螟和二化螟过冷却点则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表明其以避冻对策越冬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对水稻三化螟物候及多度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南省建水县稻区1986~1997年连续24年间黑光灯下监测诱集的水稻三化螟种群数量及越冬代虫口基数为依据,结合当地1986~1997年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及相对湿度等主要气象资料,采用多元回归法分析了三化螟物候和多度与气象条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三化螟成虫种群数量在年际间变化明显,从1986~1997年连续24年间,灯下三化螟成虫的始见期与1~2月的平均温度显著相关,当年11月到次年2月,灯下未诱集到三化螟成虫,从7月到9月,灯下虫量迅速增加,于9月灯下虫量达高峰。灯下三化螟成虫种群与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平均温度间具有显著相关性,随着温度的升高,灯下虫量逐渐增加,但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而降低,降雨量对灯下虫量无明显影响。灯下虫量与气象因素间的多元回归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后获得逐步回归方程Y=-546.67+10.52X2-0.52X4+6.25X5,相关系数R=0.38(F=12.95,P<0.01)。灯下虫量与气象因素间的总体多元回归方程为Y=-723.17-3.81X1+26.00X2-10.82X3-0.48X4+7.67X5(F=12.39,P<0.01),其中X1为最高温度;X2为平均温度;X3为最低温度;X4为降雨量;X5为相对湿度。越冬代幼虫的虫口密度与次年3月和4月灯下成虫数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且越冬代幼虫的虫口密度是影响灯下虫量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9.
性信息素防治技术一直是我国防治亚洲玉米螟的重要方式之一。为测试不同干式性诱捕器与不同浓度性诱芯对亚洲玉米螟雄蛾的诱捕效果,开展了捕虫室固定或摇摆、进蛾口口径、不同诱捕器类型对田间玉米螟雄蛾的诱捕试验,并对搭配4种性诱芯的桶状诱捕器在不同试验田诱捕玉米螟雄蛾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捕虫室固定的诱捕器比摇摆的诱捕器诱捕玉米螟雄蛾效果更好;②不同口径的塑料诱捕器中,外口直径14 cm诱捕器诱捕雄蛾效果较好,且对于相同口径诱捕器,橡皮性诱芯诱捕雄蛾效果优于牙签性诱芯;③比较桶状诱捕器、塑料诱捕器和三角板诱捕器,桶状诱捕器的诱捕雄蛾效果最好;④在玉米田、水稻田中,搭配2.6∶1-XP性诱芯的诱捕器诱捕雄蛾数量较多;在大豆田,搭配1∶1性诱芯的诱捕器诱捕雄蛾数量较多。综上所述,捕虫室固定、诱捕器进蛾口越大,诱捕玉米螟雄蛾效果越好;相同诱捕器,配置橡皮性诱芯诱捕雄蛾效果更好,不同作物田地的最佳性诱芯不同。结果为合理使用性诱捕器及性诱芯防治亚洲玉米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