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对华北地区500kV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的认识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扰动土地面积分布特点,得出水土流失防治重点,为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以华北地区29项500 kV输变电工程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变电站防治分区和输电线路防治分区不同地貌类型条件下各防治分区扰动土地面积空间分布特点和成因,并确定水土流失防治重点;通过分析植被恢复、铺设土工布和水泥灌浆桩基础等水土保持实用技术在不同地貌类型条件下防治水土流失和节约水土保持投资方面的实施效果,提出华北地区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护重点部位与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四川省10个大中型500 kV输变电工程的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工作,分析了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划分以及水土流失特点,同时汇总了文章列举以上输变电工程施工结束后的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为今后四川省同类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云南土石山区生态环境脆弱,输变电线路工程穿越山丘区,对周边区域的水土资源产生不利影响。选取云南省土石山区6个典型输变电线路工程,划分7个防治分区,分析输变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特点,探讨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期的土壤侵蚀模数大于自然恢复期;(2)输变电线路工程中站区和塔基区的水土流失量最高,站区的土壤侵蚀模数高于其他项目分区,侵蚀级别达到极强烈,站区、塔基区、施工便道区和弃渣场区是输变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3)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因素对输变电工程线路的水土流失产生影响。依据云南土石山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输变电线路工程的水土流失特点,分析云南土石山输变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防治重点,为构建科学实用、合理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明确不同山丘区输变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特征,为山丘区水土保持设计、监测和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以全国不同山丘区(东北黑土低山丘陵和漫岗丘陵区、西北黄土丘陵区、南方红壤丘陵区、青藏高原区、新疆山地区)输电线路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野外调查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山丘区输变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来源、影响因素及措施体系配置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 输变电线路工程主要水土流失来源分区可分为站区、道路区、临时堆置区、塔基区、牵张场区和弃土弃渣堆置区;输变电线性工程水土流失具有不均衡性,其中站区占水土流失量的比例最高,达总水土流失量的48%~62%,其次为塔基区,其主要来源时段为施工期。[结论] 不同山丘区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和防治重点差异显著,水土保持设计时须考虑土壤侵蚀形式的差异,并因地制宜地配置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低扰动工程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输变电工程跨度大,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及水土流失来源复杂多变,且临时占地多,扰动范围大.为探索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低扰动工程技术,为输变电主体工程及水土保持措施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以山西省18项500 kV输变电工程为研究样本,通过对比传统与低扰动的主体工程及水土保持工程实施的扰动程度和水土流失量,发现长短腿配高低基础的塔基和塔型设计、索道运输、不落地放线技术等低扰动技术应用于主体工程中能够显著缩小扰动范围、减少水土流失量;在水土保持措施设计中根据各防治分区的水土流失特点及土壤条件采用相应的表土剥离技术及在部分临时占地采用临时覆盖技术,则能减小水土保持工程的二次扰动,并且可以节省工程投资.建议在输变电主体工程及水土保持工程设计中,根据实际情况尽量优先采用这类有利于水土保持的低扰动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6.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近几年在我国逐渐新兴开展起来的项目,尤其是开展电力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尚无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方法。本文以十堰500kv输变电工程为例,对电力建设项目中水土保持监测的时间及分区、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采用工程监测的数据,定量分析评价十堰500kv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电力建设项目工程通过实施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可有效减少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明显降低水土流失危害,较好地保护和改善工程沿线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南方红壤丘陵区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省温西500kV输变电工程为例,分析了南方红壤丘陵区输变电工程的水土流失特点,结合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和防治目标,进行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局.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开展江苏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有效防治开发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以输变电类开发建设项目为例,在对近5年内50个输变电类开发建设典型工程项目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摸清了江苏省此类项目水土流失特点以及环境影响因素,总结出该类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与水土流失分布情况,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水土保持防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建设输变电工程的同时必将引起一系列的水土流失问题。本文以500kv国安(珠海)输变电工程为依托,系统地对电力建设项目中水土保持监测的时段和频次、内容、方法等进行了探讨,采用工程监测的数据定量分析500kv国安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结果显示,通过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输变电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并为电力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水土流失防治提供依据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河北南部500kV输变电工程建设中的土壤侵蚀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输变电工程土壤侵蚀属典型的人为加速侵蚀,其侵蚀类型、程度和强度与主体工程建设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对河北南部电网衡水等500 kV输变电工程所处的环境条件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依照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及规范,计算出工程建设和植被恢复期产生的土壤流失量为3 423.74 t,新增土壤流失量为2 471.30 t。分析水土流失重点区域,确定了本项工程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针对项目建设提出了防治土壤侵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是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主验收新形势下有许多要点和难点有待探讨。结合相关文件及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实践,总结了输变电工程的水土保持特征、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程序和要求,从验收调查(资料收集、现场核查、公众调查)、组织验收(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验收、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验收、水土保持措施及效果验收、水土保持工程质量验收、水土保持投资验收、水土保持管理验收)、验收公示、验收报备等方面分析讨论了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的技术要点。在自主验收大背景下,提出了做好水土保持全过程管理、严格做好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做好水土保持设施后期管理维护、加大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力度等建议,以期为建设单位和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借鉴,提高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揭阳市榕江500kv站线项目是典型的输变电工程。根据项目特点,阐述了该工程水土保持监测范围、分区、监测点布设、监测内容和采用的监测方法。监测结果表明该工程水土保持措施总体效果良好,水土流失防治达到了既定目标。通过监测分析,为类似工程的规划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葫芦岛市平山水源工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针对工程水土流失状况及防治方案进行了具体地研究与分析。详细阐述了工程所在区域水土流失现状、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可能引起的水土流失形式等内容,并根据工程实际特点,在项目区域水土流失的防治原则、防治范围、防治措施等几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细致地分析和探讨。通过利用分区防治方法,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及生物措施,达到了工程区域防治水土流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线状工程线路长,跨越区域多,地质地貌条件复杂多样,导致水土流失的因素多,进行水土保持监测的难度大,任务重。通过对鹤岗—群林—方正输变电工程的水土保持监测时段、监测分区、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等的阐述,探讨一种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监测思路,及时反映监测工程建设和运行的各个阶段水土流失情况及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的防治效果,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防治措施布设和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500kV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500kV输变电工程建设的同时,将引起一系列的水土流失问题。本文以500kV德宏输变电工程为例,系统地分析了500kV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预测了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和危害,同时介绍了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为同类工程的水土保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五道河子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水土流失情况的研究,合理确定水土流失防治范围及防治分区,针对水土流失区域及特点进行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及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我国北方土石山区线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设计,以鲁中地区山东天然气管网淄博支线工程水土保持方案为实例,分析了该输气管道工程引发水土流失的环节,预测了建设期间输气管道工程的水土流失状况,并根据综合预测结果、区域水土流失特点及输气管道施工特点等明确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制定了不同防治分区的防治措施,为输气管道类线性建设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结合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实践,分别就影响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整体质量,同时也是水保方案技术评审会参与各方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具体有输变电工程主体设计中水土保持工程的界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的确定、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水土保持补偿费收取标准等,以期对今后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输变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扰动地面,造成土壤侵蚀,而山丘区自然条件复杂水土流失尤为严重。为明确山丘区水土流失特征,以山丘区输变电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整理与实地勘测,探讨了其侵蚀环境、不同建设阶段、不同侵蚀单元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侵蚀动力系统中,输变电工程以人为扰动为主,塔基区和站区、施工道路及弃土(渣)场是输变电工程的主要侵蚀单元; 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量可达自然恢复期的1.3~16.1倍,施工期的侵蚀模数是自然恢复期的1.5~25.3倍; 站区和塔基区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量占比均高于其他侵蚀单元,山丘区土壤侵蚀模数均大于平原区域,是平原区的1.2~1.9倍; 在众多建设区域中以变电站建设、塔基开挖、线路施工临时道路为重点,着重山丘区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的防治。山丘区输变电工程不同建设期、不同侵蚀单元水土流失特征差异显著,进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时应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西藏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措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脆弱,自我修复能力差,一旦遭到破坏将很难恢复。西藏输变电工程在该区复杂环境的影响下,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输变电工程的建设特点,通过对西藏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特点进行分析,针对各防治区不同的水土流失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水土保持措施,旨在达到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