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大孔树脂纯化地肤子总皂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富集、纯化地肤子总皂苷的工艺条件及参数,为地肤子总皂苷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地肤子总皂苷的洗脱率、得率、总皂苷精制度为指标,考察大孔树脂富集、纯化地肤子总皂苷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地肤子的70%乙醇提取液260 ml上D-101-Ⅰ大孔树脂柱(1.5 cm×15 cm,生药0.223 8g/ml),体积流量为1.2 ml/min。先用3BV(3倍体积)蒸馏水洗去杂质,然后以3BV50%乙醇溶液洗脱。结果与结论:通过大孔树脂富集与纯化后,地肤子总皂苷洗脱率为90.56%,总皂苷得率为42.59%,总皂苷精制度达261.73%,所用方法可较好地纯化地肤子总皂苷。  相似文献   

2.
以荠菜和地肤子为供试植物,通过水培实验,研究荠菜和地肤子在Zn、Cd单一胁迫下的生长特征、生化指标以及对锌镉吸收积累的规律。结果表明:Zn、Cd对荠菜和地肤子种子萌发、芽和根的伸长均产生抑制作用;在Zn、Cd单一胁迫下,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荠菜和地肤子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地肤子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呈现一定的上升态势;从总量上来看,随着Zn、Cd单一处理浓度的增加,荠菜和地肤子体内各部分的累积量也相应增加。Zn胁迫下,荠菜的Zn积累量呈现为地上部分根系。在Cd胁迫下,低浓度Cd~(2+)小于5 mg/L时,荠菜和地肤子均表现为根系地上部分;高浓度Cd~(2+)大于15 mg/L时,则表现为地上部分根系。综合实验结果,可初步判断荠菜和地肤子能积累和忍受一定量的Zn、Cd,荠菜和地肤子根茎发达,生长过程中通过根系带走部分重金属Zn、Cd,因此荠菜和地肤子具有修复重金属Zn和Cd污染土壤的潜能。  相似文献   

3.
研究地肤(Kochia scoparia)子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用冷浸法得到地肤子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提取物。测定了三种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并通过测定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来研究其抗氧化能力。地肤子不同溶剂提取物均表现出很强的抗氧化性能,其抗氧化能力随提取物浓度增大而增强。地肤子提取物具有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地肤子自由基清除活性和总酚含量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冷浸法得到了3种不同溶剂(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的地肤子提取物,并采用ABTS体系评估其自由基清除能力,进一步研究其总酚含量与自由基清除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地肤子不同溶剂提取物均表现出一定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清除效果最优。地肤子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应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分光光度法,得出地肤子中主要含有黄体酮类化合物;变种地肤子主要含有查耳酮、噢酮类;木地肤子主要含有噢酮类;藜中主要含有二氢黄酮类和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根据芦丁标准曲线法,测得地肤子中黄酮含量为0.749%;变形地肤子中黄酮含量为0.691%;木地肤中黄酮含量为0.648%;藜中黄酮含量为0.772%。  相似文献   

6.
地肤子中黄酮类化合物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温度对地肤子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温度80℃,料液比1∶80,提取时间3 h。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中药地肤子可溶性粗多糖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3>)正交试验,以多糖得率为指标,研究了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地肤子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显示:3因素对多糖提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温度为主要因素.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80℃、料液比为1g:12mL、提取时间90 min,地肤子多糖的提取率为4.92%.同时研究了提取过程中脱蛋白的处理方法,结果显示:木瓜蛋白酶+Sevag法脱蛋白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地肤子中脂肪酸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石油醚为抽提剂,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地肤子中的脂肪酸,经甲酯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地肤子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共分离出22种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13种,占脂肪酸总量的93.333%。地肤子中主要的脂肪酸成分是亚油酸(47.379%)、油酸(19.880%)、软脂酸(10.274%)、棕榈油酸(5.321%)和硬脂酸(3.331%)。亚油酸、油酸、软脂酸、棕榈油酸和硬脂酸是地肤子脂肪酸的主要药效成分。  相似文献   

9.
地肤子皂苷抗过敏活性部位及量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4-AP致小鼠过敏性皮肤瘙痒模型和组胺致小鼠足肿胀试验,探索地肤子总皂苷硅胶柱层析的活性部位和量效关系。结果表明,地肤子抗过敏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氯仿一甲醇为9:1的2、3BV,8:2的1—3BV,7:3的1—3BV洗脱液中;地肤子总皂苷抗过敏作用的有效阈剂量为32mg/kg,良效剂量为150mg/kg,且抗过敏性瘙痒作用比抗过敏介质的致炎作用强。  相似文献   

10.
溶剂法提取地肤子油优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更好地开发利用地肤子。[方法]采用溶剂浸提法提取地肤子油,选择提取溶剂、提取时间、固液比等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地肤子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石油醚作提取溶剂时,提油率最高;固液比为1∶6(g/ml)时,提油率最大;预浸泡时间为12 h时,提油率最大;地肤子粉碎粒度为80目时,提油率最高,油质较好;提取温度为55℃时,提油率最高;反应时间为50 min时,提油率最高。各因素对提油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固液比>提取时间。[结论]地肤子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石油醚作提取溶剂,预浸泡时间12 h,粉碎粒度80目,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50 min,固液比为1∶6(g/ml),该条件下,提油率达15.27%。  相似文献   

11.
枳壳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分析枳壳与麸炒枳壳挥发油成分及其抑菌活性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枳壳、麸炒枳壳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分析枳壳与麸炒枳壳挥发油的化学组成;采用滤纸片法研究枳壳与麸炒枳壳挥发油的抑菌活性。[结果]枳壳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相对含量高于麸炒枳壳;枳壳和麸炒枳壳挥发油对试验菌均具有抑制活性,但麸炒枳壳挥发油活性较优。[结论]枳壳与麸炒枳壳挥发油的抑菌活性可能与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2.
王宏军  蒋红  张玲  朱诗语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289-19289,19385
[目的]建立贵州产五味子(GuizhouFructus Schizandrae)的紫外线组图谱,确定其归属。[方法]将贵州五味子及南五味子(Fructus Schisandrea Sphenantherae)和北五味子(Fructus Schisandrea Chinensis)对照药材分别用石油醚、氯仿、甲醇和水为溶剂,进行超声波提取,提取物进行紫外光谱测定。[结果]3种药材均具有很好的光谱特征,根据其紫外谱线组图谱可以鉴别南、北五味子,且贵州五味子的紫外谱线组图谱与南五味子对照药材更相近。[结论]该研究中的五味子可能属南五味子属。  相似文献   

13.
陶明  袁鸿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527-9528
[目的]建立用微波消化-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乌梅、山茱萸、五味子中铁、铜、锰含量的方法。[方法]用浓硝酸微波消解样品,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结果]所测定的乌梅、山茱萸、五味子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回收率为96.1%~105.9%,RSD为2.3%~5.1%(n=10)。[结论]该方法减少了样品处理过程中的损失,操作简单,结果准确,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中药体外抑菌效果及其对无乳链球菌LDH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复方蛇床子涂膜剂中单味药及不同组合制成煎剂,用平板法观察各煎剂对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并测定了各煎剂对奶牛乳房炎病原无乳链球菌LDH酶活力的抑制浓度。结果显示,无论是单味药蛇床子、金银花,还是组合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和蛇床子-紫花地丁-蒲公英及复方蛇床子涂膜组方都有抑菌效果,以复方蛇床子涂膜组方效果最好;蛇床子、金银花、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和蛇床子-紫花地丁-蒲公英组合在0.062 5 g/m l时均可降低无乳链球菌LDH酶活力。复方蛇床子涂膜剂中的药物成分可能是通过抑制LDH酶而起抑菌作用的。  相似文献   

15.
榆荚仁提取液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榆荚仁水提取液和乙醇提取液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能力。[方法]制备榆荚仁醇提液和水提液,并测定乙醇提取液中活性物质的含量以及提取液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结果]结果表明,榆荚仁的水提液和醇提液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清除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能力。相比而言,榆荚仁水提取液清除超氧阴离子的效果比清除羟自由基的效果好,而榆荚仁乙醇提取液清除羟自由基的效果比清除超氧阴离子的效果好。[结论]榆荚仁醇提液和水提液均具有较好的清除羟自由基和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3种枸杞的HPLC-DAD图谱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甜菜碱和类胡萝卜素为主要活性成分的枸杞提取物为基础,使用液相色谱与二极管列阵检测器联用仪(HPLC DAD),给出了3种枸杞的HPLC DAD的化学指纹图谱,并进行了比较 说明可以用中药材化学指纹图谱来进行枸杞品种的识别和真伪的鉴定  相似文献   

17.
中药提取物对龙胆斑枯病病原菌抗菌活性的筛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筛选抗龙胆斑枯病菌活性的中药,以龙胆斑枯病菌(Septoria rnicrospra Speg.)为供试菌种,对9种中药乙醇提取物进行抗龙胆斑枯菌活性试验。结果9种中药乙醇提取物均有抑菌作用,其中蛇床子、川楝子、知母14d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小于0.1g/mL,具有较强的抗龙胆斑枯病菌作用,可进一步开发为防治龙胆斑枯病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山茱萸不同炮制品(醋制、酒制、盐制、蜜制、蒸制)中多糖含量进行提取分析。[方法]采用恒温水浴法对山茱萸不同炮制品的多糖进行提取,测定多糖含量,考察炮制温度、炮制时间、炮制辅料用量对山茱萸不同炮制工艺(醋制、酒制、盐制、蜜制、蒸制)的影响。[结果]得出山茱萸在不同炮制条件下多糖溶出的变化规律,酒制和蒸制可使山茱萸中多糖含量明显增加。[结论]研究可为合理制定炮制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炮制后安徽枳壳中挥发性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进样对样品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挥发性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炮制后安徽枳壳中分离出26种挥发性成分,鉴定出25个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是柠檬烯,占总挥发性成分的86.50%.[结论]GC-MS适用于枳壳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可作为枳壳饮片质量评价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吴发明  李敏  王兵  俸世洪  王道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8982-8983,8999
[目的]鉴定不同产地火麻仁种质抗逆性强弱,为火麻仁药材栽培引种提供科学的选择依据。[方法]采用盆栽控水、控温的方法,测定了全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21份火麻仁种质资源的抗旱、抗寒和耐涝的性能;采用大田种植,调查观测的方法测定火麻仁种质抗叶面跳甲的性能。利用隶属函数法计算各火麻仁种质资源抗性恢复指数RI值和虫口密度,综合评价了21份种质资源的抗旱性、耐涝性、抗寒性和叶面跳甲抗性,并采用加权评分法对21份火麻仁种质的抗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在被测21份材料中,各产地火麻仁抗逆性综合评分为49.85~84.10,评分前3位的分别是内蒙古呼和浩特、陕西靖边和云南楚雄禄丰产火麻仁,评分最低者为贵州贵阳息烽。[结论]各产地火麻仁种质的抗逆性各不相同,在引种栽培时应根据栽培地域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