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液体授粉是省力化花果管理的重要技术,近年来该项技术已在全国推广应用,取得很好的效果;梨树液体授粉可以节约近90%的人工授粉用工,降低60%的授粉成本。但是也发现该技术在安徽砀山县等地的应用效果不佳。通过优化液体授粉的各个环节,发现砀山县梨园水源的钙离子含量很高,造成配置的授粉溶液pH值偏高,影响了梨花粉的萌发过程。通过调节pH至6.0,可以显著提高授粉液中的花粉萌发率。进一步通过实验分析,pH是授粉液中花粉萌发的主要影响因子。因此,在推广液体授粉技术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注意检测当地水质的pH值,如果偏离正常值,需要进行调节,以保证液体授粉效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山西梨树授粉现状,以团队近年来梨树蜜蜂授粉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晋中梨产区和晋南梨区为例,分析山西梨树种植和授粉现状、梨农采用人工授粉的原因,梨树蜜蜂授粉技术的应用情况和效果,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引导梨农果园合理配置授粉树;加强宣传和培训蜜蜂授粉技术;政府部门扶持梨农租蜂授粉以及打造地方特色梨品牌,提升果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2016年4月12日~5月5日,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兴城综合试验站梨树蜜蜂授粉示范项目在辽宁省白梨主产区绥中县明水乡姚家村和建昌县和尚房子乡鹦鹉山村顺利开展。兴城综合试验站共组织蜂群400多群,为2000多亩梨树授粉。项目示范期间,开展了梨树蜜蜂授粉与自然授粉梨树花朵和花序坐果率对比实验。经测定蜜蜂授粉梨树花朵坐果率比自然授粉提高201.8%,花序坐果率提高143.3%。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河南省梨树蜜蜂授粉与绿色植保技术集成的应用情况,分析了该集成技术示范应用所产生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并通过试验分析对比,明确了蜜蜂授粉能有效保证梨树坐果,相比人工点花授粉,可使梨树畸形果率降低48%以上。  相似文献   

5.
《中国蜂业》2011,62(7)
梨树是一种以昆虫授粉为主的植物,大部分品种自花不育,而在授粉昆虫中80%是蜜蜂,蜜蜂是最理想的授粉昆虫。梨树花对蜜蜂不敏感,为了提高蜜蜂为梨树授粉的效果,蜂群管理应采取相应措施。措施一,蜂群内部调控,增加蜂群幼虫量,人为创造蜂群内部的花粉需求,促使蜜蜂采集梨树花粉;措施二,奖励饲喂促进蜜蜂采集,进行梨树授粉;措施三,选择适宜的授粉蜂种,如抗寒、抗逆性能较强的蜂种;措施四,组织强群为梨树授粉,因梨树花期,气温低,天气变化无常,蜂群太弱是完不成授粉任务的;措施五,临界点的调控,一是人为改变蜜蜂对外界环境的敏感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传粉蜂生物学与授粉应用团队在梨树蜜蜂授粉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分析了我国酥梨花蜜的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并探明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采集梨树的活动规律,获得两种蜜蜂采集偏好差异,为今后梨树应用蜜蜂授粉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美国昆虫学会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2017年第6期上发表。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解决梨树蜜蜂授粉技术受化学农药滥用而无法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问题,近年山西植保系统"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授粉蜂群和果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在晋南、晋中等梨树主产区开展大量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工作,集成了与蜜蜂授粉技术相匹配的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文章结合北方梨区主要病虫发生规律,系统介绍了授粉蜂群入场前、授粉中以及出场后3个阶段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并对该技术的应用成效、改进优化方向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
<正>梨是我国第三大水果作物,在我国种植广泛,除海南外,其他省份均有种植。梨树多数品种都自花不实,且花期短,因此梨树对授粉媒介的依赖度非常高,授粉效果直接影响到梨树坐果率进而影响梨的产量。在自然条件下,梨树靠野生昆虫完成授粉,而蜜蜂是公认最佳的授粉昆虫。与人工授粉相比,蜜蜂授粉的效果好(坐果率高、畸形果少),成本低,梨农劳动强度小,但是我国梨主产区的梨树授粉却主要依靠人工授粉。本文就通过一个租蜂授粉村成功案例来分析我国商业性蜜  相似文献   

9.
辽宁鞍山地区是南国梨的主产区,但由于果农对蜜蜂授粉缺乏认识和受小农思想的束缚,导致蜜蜂授粉一直难以开展。建议开展蜜蜂授粉示范,推广普及蜜蜂梨树授粉技术,并加强宣传引导,使果农、蜂农达到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蜜蜂采集梨花的行为,为梨树的蜜蜂授粉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蜜蜂电子标签技术,油漆标记、摄像以及田间法和技术研究蜜蜂出巢采集梨花的行为。。结果显示,梨树开花期间,采粉和采蜜的采集蜂各占55%和45%,而采集梨花粉的蜜蜂约占所有采粉蜂的81%,另19%的采粉蜂是采集其他同期开花的植物;采集蜂每日出巢采集10次左右,每次采集时间持续约21.6 min,每朵梨花一般采集时间持续约4.50 s,每次出巢可采集180朵梨花。理论上在天气晴好时,每公顷梨树只需约2760只的蜜蜂即可完成全部梨花传粉5次的工作,每公顷梨树配置3群3框左右的蜜蜂即可满足授粉的需要,蜜粉是梨树高效的传粉昆虫。但实际应用时,因蜜蜂的活动受温度和天气的影响较大,蜜蜂的配置应酌情增加。本研究针对蜜蜂采集梨花的行为进行探究,相关研究方法为类似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结果为梨树蜜蜂授粉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不同浓度(0、1、5、10、15 mg/L)的氨基氧乙酸(AOA)对 “翠冠”大蕾期梨花及“黄花”花粉进行处理,测定花期花朵生活力、花朵柱头活性及花粉活力的生理变化,并以最佳浓度进行液体授粉,测定其花后坐果率。结果表明,在“翠冠”梨整个花期中,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AOA均能降低梨花的萎蔫速率,并使花柱头保持较长时间的活力,其中15mg/L AOA延长花期的效果最佳。在以最佳浓度进行液体授粉后,与对照相比花序坐果率和花朵座果率均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梨树行间种植油菜在改善梨果品质方面的作用,本试验比较了行间清耕和行间种植油菜处理下梨园土壤养分和访花昆虫情况,分析了梨果实坐果率、脱萼率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行间种植油菜较行间清耕处理显著提高了梨园土壤中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幅为36.6%和11.2%,此外可以增加昆虫特别是蜜蜂的访问量,减少金龟子的访问量;与行间清耕+自然授粉相比,行间种植油菜+自然授粉与人工授粉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梨坐果率和脱萼率,增加果实重量和减小果实偏斜率;同时,行间种植油菜+自然授粉处理下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均最高,达13.83%和9.45%。行间种植油菜可以提高梨园土壤营养和授粉昆虫的数量,增加梨坐果和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3.
蜜蜂为香梨授粉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通过蜜蜂给香梨授粉和在自然条件下不排除野生昆虫授粉,来观察香梨的增产效果。试验证明,蜜蜂授粉的香梨比自然授粉的香梨座果率提高25%,香梨增产达32%以上,香梨商品率提高了5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摘要:为探明不同梨树品种对梨瘿蚊的抗性,为梨树抗性品种选育和梨瘿蚊(Dasineura pyri Bouche)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以国家果树种质武昌砂梨圃内的30个砂梨品种为材料,通过人工接种梨瘿蚊的方式,对30个砂梨品种接种梨瘿蚊后的植株受害率和叶片受害率进行了调查,并依据一定的标准计算得到综合受害率,从而对其抗虫性进行了评价,筛选出了金黛梨、早生黄金梨和华山梨等3个对梨瘿蚊的抗性较强的砂梨品种。这可为今后开展梨树抗梨瘿蚊品种选育提供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5.
运用纺锤形树型实现宽行密植栽培作为现代梨园的主要生产模式,已经为广大果农所接受。生产实践中,步入老龄期的梨园更新复壮已经成为现代梨园经营面临的新课题。为此,笔者结合在费县薛庄镇开展的老龄梨园改造工作,提出了目标树型(圆柱形)、合理负载、土壤改良、科学灌溉、行间生草、树盘覆盖等系列技术措施,实现了老龄梨园的持续优质、稳产、丰产。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梨种子对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鸭梨’和‘新高’果实发育期间果肉和种子中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T)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种子中ABA和ZT含量变化基本相似,但新高ABA、ZT含量高于鸭梨,鸭梨IAA含量随着果实的发育处于下降趋势,而新高先升高后降低,鸭梨GA3含量随着果实发育先下降后上升,而新高出现两次高峰一次低谷且整体下降的趋势。两个品种果肉中IAA、GA3、ABA和ZT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似,新高IAA、ABA含量高于鸭梨,70天之前新高GA3含量高于鸭梨,然而随着果实发育,鸭梨GA3含量又高于新高,并且鸭梨出现两次高峰,果实发育到80天后,新高ZT含量高于鸭梨。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本人在新西兰植物与食品研究院(PFR)莫图依卡研究中心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的梨系统育种培训学习。文中简要介绍了PFR的梨育种系统,包括育种目标的建立,亲本的选择,杂交,种子处理,苗圃管理,树体管理,果实采摘,果实评价及3S体系的介绍等。目的是将本人在新西兰的学习收获与广大梨育种者和兴趣爱好者进行分享,希望能对相关的育种工作有所帮助或启发。  相似文献   

18.
本文指出了我国棚架梨树“一步”、“两步”上架法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棚架梨树“直-斜-平”三步上架法主要步骤,详细介绍了棚架梨树“三步”上架法的具体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为梨树标准化棚架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河西走廊油菜蜜蜂授粉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河西走廊地区油菜蜜蜂授粉增产效果,建立蜜蜂为油菜授粉示范推广基地,进行了蜜蜂为油菜花授粉的试验,以大田白菜型青油9号油菜为材料,选择距蜂群500、700、1000、2000、3000、4000、5000m和无蜂区观测不同实验组的油菜籽产量、出油率、结荚率、千粒重、角粒数、发芽率6个指标,结果表明,授粉距离越近,访花蜜蜂数越多,授粉效果越好。与自然授粉比较,油菜籽产量增产3.06%~21.52%,出油率提高0.60%~8.91%,结荚率提高3.19%~24.26%,千粒重增加1.37%~12.88%,角粒数增加7.62%~48.90%,发芽率的增长没有多大影响。在河西走廊地区蜜蜂为白菜型青油9号油菜授粉,授粉有效半径越小,授粉效果越显著,500~1000m区域内授粉效果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