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西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是植物宝库,在不同海拔区间有不同类型的球根植物分布。采用线路调查法,对浙江西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海拔330—1 230 m范围内的球根植物进行了调查。主要结果如下:(1)在海拔330—1 230 m范围内共发现24种球根植物,隶属11科。其中单子叶植物共8科21种,双子叶植物共3科3种;(2)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球根植物的类型明显减少,而部分物种种群数量增加;(3)在海拔330—530 m范围内,共分布球根植物20种,其中百合科植物为优势种;(4)海拔530—1 230 m范围内,共分布植物10种,其薯蓣科、天南星科为优势种。根据以上结果,同时结合球根植物的生长习性与观赏价值,认为调查发现的天目山球根植物中共14种可用于园林绿化,其中部分植物也是重要的切花材料。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浙江西天目山不同海拔高度蕨类植物资源的分布状况,采用样方调查法对西天目山5个海拔高度路边、林下的蕨类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在5个海拔高度共调查到蕨类植物28种,隶属14科20属;在不同海拔高度蕨类植物种类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别[1],不同生境样方中优势和弱势蕨类种类也不同。(1)海拔302.5 m处,路边、林下样地分别有蕨类11种、5种,江南卷柏(Selaginella moellendorffii Hieron)为优势种,紫萁(Osmunda japonica Thunb)、阔羽贯众(Cyrtomium yamamotoi Tagawa)、普通假毛蕨(Pseudocyclosorus subochthodes(Ching)Ching)为弱势种;(2)海拔476 m处,路边、林下样地分别有蕨类3种,裸叶鳞毛蕨(Dryopteris gymnophylla(Bak.)C.Chr)为优势种,阔羽贯众为弱势种;(3)海拔624.5m处,路边、林下样地分别有蕨类2种、5种,欧洲蕨(Pteridium aquilinum(L.)Kuhn)为优势种,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Thunb.)Berhn)、蕨萁(Botrychium virginianum(L.)Sw)为弱势种;(4)海拔870 m处,路边、林下样地分别有蕨类2种、6种,中华金星蕨(Parathelypteris chinensis Ching ex Shing)为优势种,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为弱势种;(5)海拔1100 m处,路边、林下样地分别有蕨类5种,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Desv.)Spring)为优势种,紫萁、凤丫蕨(Coniogramme japonica(Thunb.)Diels)和鳞柄短肠蕨(Allantodia squamigera(Mett.)Ching)为弱势种。研究结果可为西天目山地区蕨类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2016年8月,采用线路调查法与样方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高度的藤本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藤本植物的园林性状和绿化应用的关系。结果表明,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垂直分布的藤本植物种类丰富,共调查到藤本植物49种,隶属24科、41属;随着海拔的升高,藤本种类下降。样方调查法结果显示,在海拔300 m,470 m,620 m,870 m和1 100 m样地内藤本植物种类分别有17,12,10,9和7种。线路调查法表明,在海拔300~500 m,500~800 m和800~1 100 m范围内藤本植物分别有29,13和8种。根据藤本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其园林绿化应用的综合分析表明,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藤本植物在地被绿化、垂直绿化、盆栽或庭院棚架绿化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2012—2018年采用典型地块、典型线路详查为主,全面踏查为辅的方式对宁波市杜鹃属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宁波市共有野生及习见栽培的杜鹃属植物9种1变种1变型,其中野生种6种1变种1变型,习见栽培种4种。从水平分布看,有广域种、区域种、局域种和微域种4种类型;从垂直分布看,只分布于海拔700 m以上的有华顶杜鹃、白花满山红2种,分布于海拔400~700 m的有云锦杜鹃、羊踯躅2种,分布于海拔400 m以下的仅普陀杜鹃1种,而所有海拔均有分布的有映山红、满山红、马银花3种。与天目山、天台山、舟山群岛、浙江南部和大盘山等周邻区系相比,宁波的野生杜鹃物种资源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相互之间既有共性,但也各具特色。建议开展杜鹃属植物资源的引种驯化,进一步丰富当地的景观植物资源,提高杜鹃属植物育种、资源利用和产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经调查,朝阳县野生平榛资源的垂直分布规律为:中心分布区在海拔700~800 m范围内;一般分布区在600~700 m和800~900 m范围内;散生分布区在342~600 m和900~1 010 m范围内。海拔在342 m和1 010 m范围内没有野生平榛资源分布,属不适生区。  相似文献   

6.
云南油料树种硬核野生分布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3-2014年对硬核在云南的野生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硬核在北纬21°08′~22°50′的勐腊县、景洪市、勐海县、孟连县和西盟县海拔700~1 600 m山地疏林中有野生,海拔900~1 300 m的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分布较多,种群数量较大,开花结实正常,自然更新能力较强。在所调查的18个样点中,壳斗科植物都属于优势种。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浙江省安息香科Styracaceae秤锤树属Sinojackia Hu 1新记录种——秤锤树Sinojackia xylocarpa Hu.该种分布于慈溪,有2个野生居群,分别位于五磊山(海拔30~105 m)和栲栳山(海拔48 m左右),分布于溪边或山岙路旁,为群落上层优势种或建群种.其模式标本产于江苏南京,且...  相似文献   

8.
浙江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一批) 的分布与保护现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1999年8月4日国家林业局和农业部发布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一批)名录,对产于浙江的11种一级保护植物和40种二级保护植物在浙江省的分布,保护和研究现状调查表明,浙西南部是浙江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分布中心,分布有百山祖冷杉,九龙山榧二个浙江特有种,浙西北部是其又一分布中心,分布有天目铁牛,羊角槭二个浙江物有种,大部分保护植物分布于百山祖,凤阳山,九龙山,乌岩岭,天目山,清凉峰,九王山等自然保护区内。浙东地区种类相对较少,但有天台鹅耳枥、普陀鹅耳枥、普陀樟三个浙江特有种。浙江产国家重点保护野植物集中分布在海拔250-1250m,最高限海拔为1700m, 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与繁殖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就开展和加 强资源保护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沿淮地区春季野生蔬菜资源调查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利用沿淮地区野生蔬菜资源,采用野外采集,访问等方法,对沿淮地区春季的野生蔬菜资源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沿淮地区野生蔬菜资源较为丰富,分布较广,无区域性限制,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用查阅资料与标本、实地路线调查与访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尤溪九阜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壳斗科植物有4属30种(含1变种)。列出了该区每种野生壳斗科植物的生活型、生境、花期、果熟期、壳斗与坚果形状、海拔分布、数量,重点对其经济用途进行分析,为该区野生壳斗科植物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